古代诗歌鉴赏
定义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分类
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阅读原则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注: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⑴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一句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你认为这首词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长相思·山驿
[宋]万俟咏
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①一晕生,雨余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注:①蟾,蟾蜍,代指月亮。
①第三句中“凉”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前人评价此词“通篇虽无‘愁’字,但处处有‘愁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此诗写于作者漂泊途中。通过旅夜所见星垂、月涌的壮阔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感情。
2.这首诗描写了“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写近景的一联是:____________(①首联 ②颔联 ③颈联 ④尾联。填写序号)。
3.(非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写出本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清·王琦:丁龙友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此太白壮语也。子美诗‘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骨力过之。”予谓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未可概论。清代的王琦表达了和丁龙友不同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注:①郑协:南宋移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那些景物?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句二首
杜甫其一
迟日①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①迟日:即春日。杜甫的诗歌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上面两首绝句都描绘了如画的春景,但两首诗在写景抒情上各有特点。
(1)杜甫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不相同,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在描写景物的方法上各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课本所选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一、二两联,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年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在。
D、尾联作者直抒胸臆,在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中,抒发了游子无家可归德惆怅凄婉之情,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全诗开篇由群山万壑的昭君故里写起,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颈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全诗表达了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与王昭君一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 感慨。鲁山①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②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③,云外一声鸡。[注]:①鲁山:又名露山,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北。②野情:喜爱山野景色的情趣。③何许:何处。(1)作者在描写景物时,采取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是以“动”衬“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诗家能“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本诗歌尾联是否如此呢?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试题。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1.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写“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下阕的抒情方式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①—②题。 蝶恋花
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沽衣况是新寒雨。(1)上阕“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借助刻画诗人形象来抒发感情。结合诗句分析每一小句分别刻画了怎样的情景,这三句抒发了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注] 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联系全词看,“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具有什么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 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注:此诗作于贬谪巴陵时。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本诗后两句,说它“无理而妙”,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两首诗词有相近的主旨,采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请对此作具体分析。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①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古今词语》云:“东坡贬在黄州,月独酌,回想被小人陷害,乃作《西江月》一词”)
(1)“夜来风叶已鸣廊”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夜独坐(节选)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 深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观书有感二首
朱熹
一
半亩方塘一鉴①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②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③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注:①鉴:镜子。 ②渠;代词,它,指方塘。 ③艨艟,古代的一种战船。
1.下面对两首诗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的一二句动与静巧妙相融,“鉴”字写出“半亩方塘”的澄澈明净,“徘徊”写出天光云影的闪耀浮动,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跃然纸上。
B.第一首诗的三四句颇蕴“理趣”——是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送来“活水”, 才使 “方塘”变得清澈如镜,才有了倒映天光云影的美丽。
C.第二首诗写一夜春水暴涨之后,原来因江水枯竭而行进艰难的“艨艟巨舰”就轻如羽毛,在江面上行驶自如了。
D.两首诗中寓含哲理,前一首强调只有不断从书中汲取精神营养,人的心智才能永远充盈澄澈;后一首强调读书只有讲究方法,才能不白费力气。
2.两首诗写法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试分析采用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诗句,完成下面问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①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②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节选自《孔雀东南飞》)
1.划线部分分别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刘兰芝的这番言谈之中,可以看出她有哪些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
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苏 轼
谁作桓伊三弄①,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注】①桓伊三弄:此处代指笛曲。
这首词是如何表达作者的离别之情的?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
(1)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发竹下
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注】①竹下:在今安徽省休宁西。②结束:穿着。③穗:用丝线或布条等扎成的挂起来往下垂的装饰品。
(1)颔联描写了诗人清晨跨马山行的见闻和感受。哪两个词用得最妙?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和尾联描写了诗人路过农庄的见闻。请问描绘了哪些画面?结合全诗来看,抒发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一、二两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赠 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1)作者借“蜡烛”这个意象抒写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 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⑴ 首联运用什么手法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性?“万木冻欲折”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颔联中的“一枝”,看似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传说原为“数枝”,后作者求教于郑谷,郑谷建议改为“一枝”。请简要说明你对上述改字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谒 金 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摘杏花蕊。
斗鸭阑杆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1)词上阕的“皱”字,用词绝妙,请结合词的思想感情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是怎样体现主人公的“闲”情的?请简要分析这闲情是因什么而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昭君怨·梅花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1)词的上片“竹外一枝斜”写出了梅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作简要的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洲。 ②改火:一年。 ③筠:竹。
1、“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无声子夜歌
薛奇童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1)你认为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结合诗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第三、四句是“柳暗花明”之笔,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1)杨万里的诗大都清鲜自然、生动活泼。你认为全诗中哪一句写得最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写作顺序是怎样的?该诗反应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注:该诗为诗人谪居江州时所写。
1.诗中如何描写夜雪之大?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景中有情,试概括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 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⑴这首诗首联上句“暖”字体现了诗人炼字的功夫,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颈联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1)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经典著作试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注释:[1]本文选自《论语·季氏》。[2]季氏:季孙氏,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这里指季康子,名肥。颛臾(zhuān yú),小国,是鲁国的属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3] 冉有和季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家臣。[4]事,指军事。[5] 求是冉有的字 [6]无乃:这里有“恐怕要”的意思。
1、在文中,孔子反对讨伐颛臾的理由是什么?请分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最后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在词中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并就其中一种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下首宋词,理解不正确的是 [ ]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注]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燕然:内蒙古的燕然山。汉和帝永元元年,大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曾采燕然山石,勒石记功而返。
A.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特别是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端着一杯浑浊的酒,想起;离家万里,敌人还未被打败,再加上满眼的白霜遍地、盈耳的羌笛声碎,又叫人如何能够入睡?将士们只能是愁白了乌发,流下了浊泪。
C.作者在这首词中,以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边关将士思乡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情怀。“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忧思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描摹将军战士的感伤之态,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感伤之情。
D.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这样的境界在反映北宋那个王朝怯懦、外族凭陵的特殊的历史阶段上,是有典型性的。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睛池馆①燕争泥。
沈郎②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
竹间时听鹧鸪③啼,此情唯有落花知。注:①池馆:周围有水池的屋子。②沈郎:即多病的诗人沈约,这里指词人自己。②鹧鸪:一种鸟,其啼声俗谓似“行不得也哥哥”。
1、请简要分析上阕是通过哪些意象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情唯有落花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安郡晚秋①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请从一个方面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塑造的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谈谈你的观点和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夜起往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此诗为作者被贬时作。
(1)从全诗来看,作者写“泉响”、“鸟鸣”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塑造了作者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 春
韩 愈
百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析其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主旨有人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有人以为是讽无才之人,你同意什么看法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_诗。
2、针对本诗,请简要分析其最重要的一种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根据你的理解,将《鹿柴》这首诗中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不少于3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句,景物描写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词中划线句的表现手法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小桃红·平湖乐
王恽采莲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注]①横练:横铺着的白绢。②入手风光:映入眼帘的风景。
(1)这首元曲描绘的水乡图景有怎样的特点?简要说明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绘这种水乡景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元曲在抒情上具有鲜明的特色,请简要概括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日西斋书事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试题- 1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A.是否坚持唯物论B.是否坚持唯心论C.是否坚持辩证法D.是否反映了时
- 2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满足成等比数列,为数列的前n项和,则的值为 ( )A.2B.3C.D.不存在
- 3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an>0,则“a1<a3<a5”是“数列{an}是递增数列”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
- 4计算:a2•5a= .
- 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1)将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发现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填“左”或“右
- 6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面句子能反映子女对父母感激之情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姑苏城外寒
- 7在18℃时,H2SO3的K1 =1.5×10-2、K2 =1.0×10-7,H2S的K1=9.1×10-8、K2 =1.
- 8将适量的稀硫酸倒入盛有足量铁粉和少量Cu(OH)2的试管中微热,静置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有__________,滤液
- 9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
- 10(13)2+π0=______;4101×0.2599=______.
热门考点- 1有一个放射源水平放射出A、B两种粒子,垂直射入如图所示磁场区域Ⅰ中.区域Ⅰ和Ⅱ的宽度均为d,长度足够长,各自存在着垂直纸
- 2如图,一平面经过圆锥的顶点截圆锥所得到的截面形状是 [ ]A.B.C.D.
- 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对它进行研究: (1)第12号元素它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
- 4 Susan was fat last year. So she decided more exer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6如图,一块正方体形木料的上底面正方形ABCD中心为E,经过点E在上底面画直线与CE垂直,这样的直线可画( )A.0条B
- 7水稻种子放在仓库里,一般不会发芽,其原因是缺乏[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土壤
- 8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小华问:“小敏,在古代城邦中,你愿意生活在哪里?” 小敏说:“我愿意生活在雅典,因为在雅典人人都享受
- 9当太阳的直射点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A.夏至日 B.春分日 C
-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产业转移示意图 材料二: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 (1)分析材料一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