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液体状态表面张力:约3.0dyn/cm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密度:1.816kg/m3
粘度:0.064mPa·S
临界温度:31.06℃
临界压力:7.383MPa
临界体积:10.6Kmol/m3
相关试题
根据下图所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
(2)通过B装置进行实验时的现象,证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 。
(3)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A装置反应后的液体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二氧化碳这一性质,可以用于 (填字母) 。A. 灭火 B. 生产饮料 C. 光合作用 D. 气体肥料 (4)通过D装置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即不能燃烧, 。 小强同学在家里做了下图所示的小实验,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①(Ⅰ)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由此得出有关CO2性质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 。并依此性质确定的一个主要用途是 。
②当蜡烛熄灭后,在玻璃杯口迅速盖一块蘸有石灰水的玻璃片(见Ⅱ)。观察到的现象是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但CO2与NaOH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了通过一些明显的实验现象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装置。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两种装置中可能发生的现象:A ,B 。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并生成了新物质,请你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生成的新物质并书写下列实验报告。-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放一团棉花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_____,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 。
2.将CO2依次通入下列图的装置中,写出A、B两处可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
A处:现象: ;验证的性质:
B处:现象: ;验证的性质: 不少科学家认为地球表面变暖及一些异常气候(如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雪灾) 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所形成的“温室效应”有一定的关系。
(1)试分析判断,下列现象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汽车尾气排放②工业废气排放③植物光合作用 ④石油燃烧 ⑤喷洒农药
(2)大海和小军在老师指导下,制取并对二氧化碳性质进行探究,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仪器:①仪器a是___________,仪器b是___________,实验室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___________和稀盐酸,反应原理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的稀盐酸正好用完,小军想到使用浓盐酸加少量水稀释成稀盐酸。当他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看到瓶口冒出了白雾。查阅资料得知: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其中溶解的HCl气体挥发到空气中,形成盐酸小雾滴。
③大海取了两支试管,分别倒入3mL蒸馏水和滴加相同滴数的紫色石蕊试液,并编号为A、B试管,在A试管中通入生成的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B试管不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军将制得的气体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却未发现任何明显的变化,小军仔细思考后,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小海用导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观察到___________,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让小海继续向试管中吹气,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沉淀消失又变成澄清溶液。为了知道沉淀消失的原因,小海上网搜索到相关资料: 碳酸钙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HCO3)2】; 碳酸氢钙不稳定,加热后可分解为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请尝试写出生成碳酸氢钙及其受热分解的反应表达式:
(3)在农业生产中,二氧化碳可以作为温室肥料,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 物的产量;在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和氨气还可以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生成一种高效的氮肥:尿素【Ca(NH2)2】,其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某工厂需要生产300吨尿素,至少需要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吨。制得的尿素样品测得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44.8% (杂质不含氮元素),化肥中所含尿素的质量分数为 。某同学设计了一套验证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没有酸性的实验。他首先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滤纸,晒干后折成纸花,然后按下图所示分别进行: ⑴往紫色石蕊纸花喷上稀醋酸,紫色石蕊纸花显________色;
⑵在B实验中,当加入水后,紫色石蕊纸花显________色,B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⑶在C实验中,紫色石蕊纸花变 色,这一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
⑷通过以上实验,尚未达到验证的目的,若要达到验证的目的,你的方法是_________。如图所示,A瓶盛有澄清的石灰水,B瓶盛有紫色石蕊试液,C杯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回答下列问题: (1)A处能出现的现象: ;
(2)B处能出现的现象: ;若将反应后的B溶液加热,则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能出现的现象: ,由此现象你获得的信息是: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其中小刚设计的有关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A装置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确认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5)根据图B的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说法错误或实验数据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疏松的棉花;
③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干净;
④烧杯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⑤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⑥实验室用CO与Fe2O3反应制取铁时,先通CO,再点燃酒精灯;
⑦用托盘天平称取15.65gNaCl固体;
⑧用10mL量筒量取6.6mL某溶液。(2)下图装置的实验目的是 ;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是 (填序号)。 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B.②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C.③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D.④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某合作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以下实验:他们取一张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的试纸,放到已通入二氧化碳的水中,观察到试纸变成红色。由此部分同学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请你围绕该问题进行探究:
(1)你认为这些同学的判断正确吗?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你设计还需进行的实验,以得出满意的结论。(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用语言或图示均可)。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的魔术表演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魔术表演的热潮。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一位九年级同学给低年级同学表演了一组化学小魔术,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揭开其中之谜。
(1)魔术一“奇花变色”道具如图甲所示,该魔术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色。该魔术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2)魔术二“瓶吞鸡蛋” 道具如图乙所示,将注射器中NaOH浓溶液注入瓶中,片刻后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魔术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魔术三 “清水变牛奶” 道具如图丙所示,当A溶液加到烧杯中,无色溶液变成白色浊液。若A为酸溶液,则A、B的可能组合:
A为 ;B为 (答案合理即可)。(只需写一组)如图,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来研究CO2的性质。图中三个集气瓶都盛有用紫色石蕊染成的干燥小花。用手挤压三个集气瓶上的胶头滴管,使其中液体滴在小花上。然后再向C瓶中通入CO2 。 (1)一段时间后,他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A. ,
B. ,
C. 。
(2)他据此得出结论:CO2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与稀醋酸一样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你认为他根据这组实验得出这样结论严密吗?
答: 。
你认为如何改进他的这组实验,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才是严密的?
答: 。
(3)写出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并指出其所属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根据下图所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一装置进行实验后,迅速盖上瓶盖振荡,观察到 现象。利用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可以用 (填字母)。
A. 灭火
B. 生产饮料
C. 光合作用
D. 气体肥料
(2)通过图二装置进行实验的现象,证明该集气瓶中的气体是 。某课外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一]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能与水反应,取2朵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按图示做了以下实验。(1)实验(Ⅰ)说明了 。
(2)由实验(I)、(II)不能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结论,缺少的实验是 。[实验二] 装置如下图所示。 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将H2O2溶液滴入装置A的试管中,立即关闭活塞。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选取适当的试剂加入到C试管中,装置D中产生白色沉淀,则C处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现象是 。
(5)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了下列实验。 (1)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 ,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 。
(2)装置B中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实验现象是 ,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4)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装置D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该反应中生成的白色固体是 。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 。如下图A所示,取一个大烧杯,在里面装入约1/2的细沙;烧杯一边的细沙中,插入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将截取瓶底的大口饮料瓶做成简易漏斗,取三张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纸条,将一张干燥的和一张润湿后的纸条(润湿后仍为紫色)粘在简易漏斗的内壁,将另一张纸条润湿后,粘在简易漏斗的外壁,将漏斗插入细沙的另一边。按下列各步骤继续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A,用以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集气瓶的容积与简易漏斗内容积相当)向漏斗内慢慢倒入气体,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填字母);
① 漏斗内干燥的纸条变成红色,漏斗内、外壁湿润的纸条都不变色
② 漏斗外壁上湿润的纸条变成红色,漏斗内干燥及湿润的纸条都不变色
③ 漏斗内壁上湿润的纸条变成红色,漏斗内干燥的纸条和外壁湿润的纸条都不变色
由此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2)如图B所示,快速点燃两支蜡烛。
(3)如图C所示,将漏斗向上慢慢提起至下端高于烧杯口,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根据此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请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回答对应的问题。 实验内容 问题回答
⑴测定空气的成分①该实验可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 。
②写出红磷发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①该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从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⑶电解水从实验中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填字母序号)。
A.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B.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C.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如图,在两个烧瓶中分别收满二氧化碳气体,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伸入烧瓶的一端先绑好一个气球,拔开塞子,向A瓶中倒入石灰水,向B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塞紧塞子后振荡, 请回答:
(1)A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可以说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宜用_______________,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最好用_____________。某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制备及其性质探究”的实验。试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填空或简答。
(1)甲同学向分别盛有白色碳酸钠粉末、石灰石颗粒的两支试管内加入适量稀盐酸,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如下:
①盛白色粉末的试管内迅速冒出白色泡沫,片刻后形成平静的无色溶液。
②固体颗粒表面持续产生较多气泡,固体颗粒渐渐变小。
③反应过程中,用手握住盛白色粉末的试管底部,感觉微热。
④反应过程中,用手握住盛固体颗粒的试管底部,无明显发热感。
⑤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迅速产生CO2,难以控制。
⑥石灰石与盐酸反应,能持续、稳定地产生CO2,便于控制。
你认为甲同学的上述记录中,属于描述现象的是 ,属于实验结论的是 (填序号)。
(2)乙同学取两支小试管,分别倒入约3mL蒸馏水,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内的蒸馏水中通入一会儿CO2,再分别向两支试管内各滴入相同滴数的紫色石蕊试液,观察两支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你认为乙同学在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中,还需要的操作是 ;其中另一支试管内不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
(3)丙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溶液先变浑浊后逐渐变澄清;向另一支盛放含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根据丙同学上述实验现象,再结合“碳燃烧时,若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而氧气充足生成二氧化碳”的事实,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 (填序号,下同);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
(2)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亮是“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填小明或小亮)的操作更好。
(3)小明欲检验CO2,请完善反应原理: CO2+Ca(OH)2= +H2O;
(4)检验二氧化碳时却出现了意外:将二氧化碳通入新配制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出现浑浊现象。小明为了获得纯净的二氧化碳,将气体先通过 装置再通过 装置后,最终才用 装置来收集。探究物质性质 二氧化碳是否可以溶于水,很难直接观察到现象,可以通过 的变化来间接感知。同样,研究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就是利用 的变化引起了U形管内水位的变化,使 (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的。 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写出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锥形瓶内的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因是 。
(4)如B图所示,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蜡烛的烧杯中,发现上层蜡烛先熄灭,试解释原因。 答: 。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上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小勇为了探究H2CO3具有酸性,而CO2不具有酸性,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写出将观察到的现象: (1) A中的现象:试纸 ,B中的现象:试纸 ;
(2)你认为他通过上述实验 (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乙两组同学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烧碱溶液中分别通入CO2气体。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甲组同学认为CO2能与石灰水反应,但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而乙组同学认为CO2也能与烧碱溶液发生反应。
(1)为证明自己的现点,乙组同学又设计并做了以下实验:
①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从甲图中选出正确的制取装置 。(填“A”或“B”)
②收集一烧瓶CO2气体。注入烧碱溶液后立即塞上带有导管和气球的橡皮塞(如乙图所示),振荡后观察圆底烧瓶内气球膨大。由此乙组同学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2)甲组同学提出反驳:因为 ,所以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即用 代替烧碱溶液进行实验,如果观察到气球膨大程度 (填“增大”或“减小”),才能最终证明乙组的观点是正确的。 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变化。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 (所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试图通过观察现象来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⑴请根据上图实验装置和下表的操作方法,将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入下表中: ⑵若再分别向A、B装置的烧杯中滴入少量氯化钙溶液,将会看到的现象是:
A: ;B: 。下列有关实验及其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在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中,设计了四个小实验,对它们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实验Ⅰ只说明了石蕊遇酸变红色,与本实验没有任何关系
B. 实验Ⅱ为对照实验,说明水不使石蕊变色
C. 实验Ⅲ为对照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使石蕊变色
D. 实验Ⅳ为验证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而且生成了酸小明同学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当加入1/3体积的蒸馏水后,立即旋紧瓶盖,震荡。请回答: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取塑料瓶中的少许液体于一支试管里,放入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滤纸条,观察现象。
b.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里放入一条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滤纸,观察现象。
请回答:
①小华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实验方案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华同学认为还要在a、b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请你帮助小华同学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将有关内容填写在下面实验报告的空格内:综合以上实验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⑴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在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某同学将两支燃烧的蜡烛和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过氧化钠与棉花不反应)放在如图1所示的烧杯内阶梯铁片上,并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
①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蜡烛熄灭后发现铁片上端的棉花又燃烧起来。根据此现象可推测出棉花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图2所示,向“人”字型管的左. 右两端分别加入少量的浓氨水和无色酚酞溶液,塞紧胶塞,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对该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根据现象说明浓氨水呈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⑶图3是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装置,集气瓶中水的作用为_________。某化学活动小组做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实验A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得出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依此性质可确定二氧化碳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B中能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同时,还能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Ⅰ、纸花变成红; Ⅱ、__________; Ⅲ、纸花不变色 Ⅳ、___________。
(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什么?
(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1)如图一,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 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可以看到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能”. “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如图二,一个小铃通过细线固定在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向瓶中倒入石灰水,迅速塞紧瓶盖并轻轻振荡。过一会儿,再摇动集气瓶,只看到小铃的振动,却听不到铃声。听不到铃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_______;从浓氨水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_______。
(2)用初中的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4)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__________,不同变化是__________,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5)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Ⅰ.纸花变红,Ⅱ.__________,Ⅲ.纸花不变色,Ⅳ. 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什么?
(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下图所示,A瓶盛有澄清的石灰水,B瓶盛有紫色石蕊试液,C杯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处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C处出现的现象中你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性质)。最新试题- 1下列关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构成物质的离子之间没有间隙C.分子可以在化
- 2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众说纷纭.从化学进化论的观点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B.生命起源于原
- 3有学者统计发现:1570--1644年美洲通过欧洲转手运到东方的白银大约有8000吨,除去流入印度和奥斯曼外,其中大部分
- 4繁华的曼哈顿区东河之滨,有一块7.29公顷(合109.26市亩)的地皮,由联合国警察警卫着,它不属任何一国,而是一块“国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2和CO2分子中,S和O之间、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
- 6--- Not getting that job was a big disappointment. --- Don
- 7复数Z=(1+i)21-i(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Z的虚部等于______.
- 8华盛顿会议上的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增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地位 [ ]A.四国条约B.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C.九国
- 9用0,1,2,3,4这五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中,奇数的个数是( )A.24 B.36 C.48D.72
- 10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
热门考点- 1某市政府在实 A项目之前,广泛征求政协等各界人士的意见,并启动公众参与程序,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这一举措说明①政府坚持依法
- 2如图是风力测量仪的电路示意图。电源电压U=3V,电路保护电阻R1=2Ω,均匀电阻丝的阻值为R2=3Ω,金属丝(电阻忽略不
- 3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同学们围绕国民革命的最终命运产生了争论 (下图)。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
-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俩在场上配合默契,学习上你追我赶,生活中举案齐眉,比亲兄弟还要亲
- 5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 6如图所示是一演示实验的电路图.图中L是一带铁芯的线圈,A是一灯泡.起初,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电路是接通的.现将开关断开,则
- 7为了抗旱,向空中云层中发射“干冰炮弹”,就能实现降雨,这是因为[ ]A.干冰熔化变为水B.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
- 8如图10所示,水平面上的两根光滑金属杆ab、cd构成平行导轨,导轨的宽度L=0.4m,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
- 9“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梁启超
- 10—How does your wife like the decoration of your new house?—S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