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汉人传说先秦时《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但近代学者多以为《尚书》编定于战国时期。秦始皇焚书之后,《书》多残缺。今存《书序》,为《史记》所引,约出于战国儒生之手。汉初,《尚书》存29篇,为秦博士伏生所传,用汉时隶书抄写,被称为《今文尚书》。又,西汉前期,相传鲁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发现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所以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孔安国读后献于皇家。因未列于学官,《古文尚书》未能流布。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还有以人名标题的,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这些都属于记言散文。也有叙事较多的,如《顾命》、《尧典》,其中的《禹贡》,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当为后人的著述。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尚书》中的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刘勰《文心雕龙》在论述“诏策”、“檄移”、“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时,也都溯源到《尚书》。《尚书》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带有某些情态。如《盘庚》3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语气坚定、果断,显示了盘庚的目光远大。《无逸》篇中周公劝告成王:“呜乎!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秦誓》篇中写秦穆公打了败仗后,检讨自己没有接受蹇叔的意见时说:“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话语中流露出诚恳真切的态度。此外,《尧典》、《皋陶谟》等篇中,还带有神话色彩,或篇末缀以诗歌。因此,《尚书》在语言方面虽被后人认为“佶屈聱牙”(韩愈《进学解》),古奥难读,而实际上历代散文家都从中取得一定借鉴。
1、下列关于原文第1、2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们研究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历史的可参考的重要文献资料。
B.传说先秦时《尚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
C.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尚书残缺不全,《今文尚书》29篇,约出于战国儒生之手,曾为《史记》所引。
D.《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曾经修《书》的史实,遭到了近代学者的质疑,近代学者多以为《尚书》编定于战国时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相传比《今文尚书》多16篇的《古文尚书》,是在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虽被献于皇家,却因未列于学官而未能流布。
B.《尚书》的内容既有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也有记录君臣言论的记言散文,还有记述较多的古地理志篇目。
C.《尚书》或记史,或记言,或写人,或叙事,内容繁杂;还有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
D.《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中的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注意立意谋篇;部分篇章还有一定的文采或带有神话色彩,所以说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
B.《无逸》篇中周公劝告成王的话,体现了西周政治家周公对百姓疾苦的关注,也表现了《尚书》的民本思想。
C.《尚书》在文学和文体学方面对后世有相当的影响,就连《文心雕龙》对许多文体的论述也都溯源到《尚书》。
D.《尚书》是一部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既具有一些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纪实特点,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史传文学有一定的影响。
答案
2.D
3.B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冰心
那时我还没有退休,我女儿小真大学刚毕业,也在中学里教书。家中里里外外的事也不少,有小方来帮忙,我很高兴。
小方虽然瘦弱,却很利落麻利,来了不到一个月,我们就都十分喜欢她。她也因为久已没有家庭的温暖,在我们这个简单的小家庭里,似乎又得到了和睦融洽的“家”的滋味。小真总把自己穿过的衣服,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她俩就像姐妹上样地亲热。每天晚上小真还教她英语、数学等,鼓励她去考中专。
两年过去了,忽然有一天,小方很难为情地来对我说:有个同乡介绍她到一家面铺当售货员,每月工资有一百九十元,奖金除外。她几乎流着眼泪说:“我真是舍不得离开你们,可是我若想上学,不攒一点学费不行……”这时我已经退休了,足可以料理家务了,因此我和小真都连忙说:“这个我们了解而且也替你高兴,你去吧,有空常来走走。”
小方真地像回家一样,每个星期天都来。本来在我们家两年,她已经丰满光鲜得多了,这时再穿上颜色鲜艳的连衣裙,更是十分漂亮,我们都笑说几乎认不得她了。
她每次来,都带着果品,尤其常送些新鲜的南豆腐,她说:“从书上看到老人骨节疏松,最好吃些带‘钙’的东西,除了牛奶、鸡蛋之外,最好的是豆制品了。你们上街买菜时,不容易碰得到好豆腐。”当我们辞谢她时,她还对小真挤眼,笑说:“我的工资比你们都高,这点东西算不了什么。”我们也只好由她。
有一天,她拿来了一架小长方形的白色蓝面的收音机,放在我的书桌上,说:“这收音机才十八块钱,不到我工资的十分之一,你们早晨起来听‘新闻和报纸摘要’不比订那些报纸强么?从前我每次到邮局去替您订这个报、那个报的,我都觉得很浪费!其实那些报纸上头登的都是一样的话!”我一边赏玩着那架小巧的收音机,一边笑说:“报纸上也不尽是新闻,还有许多别的栏目呢。而且几份报纸看过了,整理起来,也是一大摞,可以卖给收买破烂的,不也可以收回一点钱?”
小方打断了我,说:“您不知道,‘破烂’才不值钱呢!现在人人都在说,一切东西都在天天涨价,只有两样东西落价,一样是‘破烂’,一样是知识……”小方忽然不往下说了。
我的心猛然往下一沉,心说:和破烂一样,我们是落价了,这我早就知道!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我们家的老阿姨”出场时,人物语言特点是句式短,语言逻辑带着鲜明的口头表述方式;于是,一个形象生动、语言准确的农妇角色跃然纸上。
B.小方出场时,只见她“腼腆地向我鞠了一个深深的躬”。这一句话,就把小方的年龄、外貌、衣着和动作准确地描写出来了。
C.小真是中学教师,她把自己的农服“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还教“小方”英语、数学等,鼓励她去考中专,这只是为给“小方”之后的拜金做铺垫。
D.两年后,“小方”去了一家面铺当售货员,“我”和小真表示“你去吧,有空常来走走”。这里可以看出,“常来走走”的表示则是为引出下文。
E.小说对“我”的描写一般都是点到即止,轻描淡写,而到了文章最后一段,“我”这个人物的形象就丰满和独特起米,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结合全文,请你说说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小说内容,你认为小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以“落价”为题,但主要内容却是写小方的事情,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陈景润上小学和中学时,瘦削、弱小、内向,像一只丑小鸭,总是被人歧视,他习惯于挨打,从来不讨饶。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一的乐趣。陈景润上高中三年级时,因为交不起学费,一九五零年上半年,在家自学了一个学期。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在厦门大学的时候,他学习的成效非常高。同学间有共同的数学语言。大学中间,没有人歧视他,他全身心沉浸在教学的海洋里,成绩特别优异。
③一九五三年秋季,陈景润被分配到了北京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他是完全不适合当老师的。他那么瘦小和病弱,他的学生却都是高大而且健壮的。他不善于说话,很难做到循循善诱,他私下里骂自己是笨蛋。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积忧成疾,查出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病症。这一年内,陈景润住进医院六次,做了三次手术。他没有能够好好的教书。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数学专业。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刚摆上书店的书架,就被陈景润买到了。陈景润一头扎进了《堆垒素数论》,废寝忘食的钻研。住进医院,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高深的理论。在他看来,他的生命就是数学。他不能忘记自己的高中老师沈元曾说过的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他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摘取那颗数学明珠。
④一次,陈景润所在单位的一位领导遇见来北京开会的厦门大学校长,谈起陈景润时,连连摇头说:“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王亚南——厦门大学校长,听到这样的话后,非常吃惊。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他同意让陈景润到厦门大学工作。
⑤说也奇怪,陈景润听说自己可以回厦门大学,他的病也就好多了。王亚南安排他在厦大图书馆当管理员,却不让他管理图书,只让他专心致志的研究数学。王亚南不愧是专家,他懂得价值论,懂得人的价值。陈景润也没有辜负老校长的培养。他果然精深地钻研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和大厚本的《<数论>导引》。
⑥陈景润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中也很快写出了数论方面的专题文章,文章寄给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主持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的华罗庚一看文章,就看出了奇光异采,提出把陈景润选调到数学研究所来当实习研究员的建议。
⑦一九五六年年底,陈景润再次从南方海滨来到了首都北京。自从陈景润被选调到数学研究所以来,他的才智的蓓蕾一朵朵地烂漫开放了。在圆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问题等等之上,他都改进了中外数学家的结果。单是这一些成果,他那贡献就已经很大了。但当他已具备了充分依据,他就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来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了。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探测精蕴,进行了大量的运算。一心一意地搞数学,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通通奉献给这道难题的解题上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的两眼深深凹陷了。他的面颊带上了肺结核的红晕。喉头炎严重,他咳嗽不停。腹胀、腹痛,难以忍受。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上,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但他毫不气馁。他向着目标,不屈不挠,继续攀登。一张又一张的运算稿纸,像漫天大雪似的飞舞,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积在楼板上,有三尺深。他终于登上了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登上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的台阶。
⑧陈景润证明了这个命题,写出了二百多页的长篇论文。一九六六年五月,一颗璀璨的讯号弹升上了数学的天空,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宣布他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⑨1972年2月,他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脑。如果这令人费解的话,那么他单为简化“1+2”这一证明就用去的6麻袋稿纸,则足以说明问题了。
⑩陈景润的论文发表后,西方记者迅即获悉,电讯传遍全球。国际上的反响非常强烈。当时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教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正在印刷所校印,他们见到了陈景润的论文立即要求暂不付印,并在这部书里加添了一章,第十一章:“陈氏定理”。他们誉之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在国外的数学出版物上,诸如“杰出的成就”“辉煌的定理”等等,不胜枚举。一个英国数学家给陈景润的信里还说,“你移动了群山!”
(1)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陈景润在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总是受人欺侮,是因为他只知道演算数学习题,不愿和同学们交往。
B.第④段中陈景润曾任职的那个中学的领导对厦门大学的校长说:“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言外之意,是想了解大学如何培养高材生的问题。
C.王亚南让陈景润回到厦门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又不让他管理图书,是因为王亚南懂得陈景润的价值,为他专心致志的研究数学提供更好的条件。
D.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数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被国际上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
E.陈景润的人生经历也能说明出身贫寒、性格内向、被人歧视等并不可怕,鼓励人们要有理想有毅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陈景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处使用对比,请你结合全文,谈谈这涉及了哪些方面并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数学家陈景润”为题,却写了陈景润中学任数学老师的事情。这样安排是否合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淑玲
(2)王屠户一天早晨起来,习惯地去案板上拿刀,发现刀不见了,在原来放刀的地方多了一个茶壶。他拿起茶壶仔细看,发现壶底有四个字:刘记茶馆。
(3)王屠户一拳砸在案板上,心想,好你个刘茶水啊,半夜来抢走我的刀,摆明了不让我做生意。留下一把破茶壶,明摆着向我示威嘛,我王屠户如果怕了你,我就不姓王。
(4)刘记茶馆的掌柜,小镇上的人都叫他刘茶水,之前是个摆茶水摊子的,后来才开了茶馆。他刚起来,就听到门口王屠户***猪般的叫声:“茶水刘,刘茶水,你给我滚出来,欺负到老子头上了!”
(5)刘茶水出门,看到王屠户一脸凶相,就问:“你一大早闲得难受吧?”
(6)王屠户没说话,上来就给了刘茶水一拳,刘茶水倒在地上,脸肿了起来。王屠户说:“你再装,你自己***好事,拿了我的刀,还留一个你店里的破茶壶,明摆着欺负我呢。你是嫌我在你茶馆旁边做生意了吧,今儿给你个教训,我王屠户不是好惹的。”说完走了,留下捂着脸的刘茶水在那发愣。
(7)被打了的刘茶水回到茶馆里,心想,怎么会有我茶馆里的茶壶呢。他忍着脸上的疼,清点了一下他的茶壶,的确是少了一个,他又发现,集中放茶壶的地方多了一个大碗。拿起碗细看,觉得眼熟,猛地想起,这不是馄饨张家特制的大碗嘛。他咬着牙气愤地想,好啊你个馄饨张,你让我挨了打,我和你没完。
(8)刘茶水小跑着去了馄饨张的面馆,发现面馆里只有伙计在,一问,才知道,馄饨张去了李铁匠家。刘茶水刚来到李铁匠家门口不远处,就看到李铁匠和馄饨张抱在一起,在地上撕打得火热。他摸摸自己的脸,心里终于舒服了些,转身回茶馆去了。
(9)就这样,小小的祥和镇每天都有人丢东西,每天都有人打架,每天都有人受伤,这似乎已经成了习惯,在祥和镇人的眼里,习惯就是习惯,没有人去问原因。
(10)终于有一天,赵裁缝早上起来,发现家里多了一个水桶。找来找去,竟然什么东西也没丢。赵裁缝围着水桶转了两圈,这一转就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爹。他打开一个柜子,拿出一双布鞋。在他小的时候,爹曾经和这布鞋的主人去外地,回来时,身上能用的东西都进了路边的当铺。在一个破房子里过夜,醒来时,鞋的主人不见了,就留下了这双布鞋。爹走回祥和镇时,脚是光着的,脚底磨破了,他也没动这双鞋。爹说,这是别人的东西,别人的东西咱再需要也不能动。后来一直没有打听到鞋主人的消息。爹上天享福的那天,把鞋传给了他。赵裁缝看着布鞋,长出了一口气。他拎起水桶放在自家大门外的街道上。
(11)这一反常的行为,改变了小镇已有的习惯。
(12)药铺的孙掌柜发现自己丢了水桶,多了一盏油灯,就去街上想找小偷算账。他走着走着,发现自己家的水桶在街道上好好地放着呢。一高兴,拎回去了。回到药铺的孙掌柜看着那盏油灯发愣,他一拍脑袋,拎起油灯走到门外,左看右看,最后把油灯挂在街边树丫上。
(13)第二天,树丫上的油灯不见了。
(14)祥和镇又出了一件怪事儿。如果谁家发现丢了东西,不用着急,在小镇上转一圈,总能在谁家门口找到。自己多了的东西也被习惯性地放在自家门口,第二天放在门口的东西也就不见了。小镇上再也看不到有人打架了。
(15)离小镇不远的一个破庙里,有两个乞丐在喝酒。其中一个说:“师兄,我没说错吧,祥和镇的人本性并不坏。”
(16)另一个乞丐喝了口酒说:“师弟,这次你赢了,我输得高兴。之前的祥和镇像撒了火药,沾火就着,如今的祥和镇真的祥和了。”
(17)“是啊,我们可以回去和师傅交差了,他老人家以后不用经常念叨他那双布鞋了吧……”两人相视而笑。(2011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上榜作品)
1.小说第10节写“一双布鞋”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小说看,祥和镇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小说使用的最突出的手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着力叙述了祥和镇的两件怪事儿,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铁
②众多宰客事件被曝光后,海南“国际旅游岛”背上了“国际宰客岛”的恶名,无论对三亚还是游客,无规则所导致的都是一个双输的结局。在呼吁旅游地加强监管和法治的同时,我们无可避免地触碰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旅游地都存在这种涸泽而渔的经营方式?
③海南岛拥有中国唯一的冬季温暖海滩,三亚更是这个旅游金矿中品位最高的一块,随着这些年度假旅游的普及,三亚的旅游收入也迎来了飞速增长。相比2004年,2011年该地的旅游收入增长了四倍多,达到157亿元人民币,摊到三亚70万常住人口头上,每人超过2万元,但三亚2011年全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这个数字,刚刚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当地居民还要承受旅游热所带来的高物价,超过2万每平米的房价,让三亚当地居民,尤其居住条件一般的居民,很难感受到“国际旅游岛”给他们带来的喜悦。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健民在调研时发现:“问了那么多三亚当地居民和旅游服务人员,竟然没有一个对建设国际旅游岛项目表示关心和热情。”
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如果我们考察一些旅游胜地这些年的开发史,会看到这样一种相似的路径:地方政府先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将一些原属于农民和集体的土地征收为国有,再高价转给开发商,其中的大部分收益都归了政府。对于核心景区,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也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主导了整个旅游开发的过程,不经当地人的同意就将旅游资源的经营权转让给个别开发商。在行政权力的庇佑下,个别开发商垄断了核心旅游资源,当地人只能得到微薄的收益和少量的经营机会。
⑤这样一来,核心旅游资源就像一个城堡被圈了起来,核心收益归了城堡中的少数人,而大多数当地人被赶到城堡外讨生活。无公正,不稳定。既然旅游资源已经不是当地人的资源,大家就会抱着一种不需负责、捞一把就走的心态,不仅产生了***鸡取卵的宰客现象,甚至连破坏旅游的极端事件也时有发生。
⑥这种旅游收益畸形的分配状况同样使得城堡内的人惴惴不安,而地方政府往往追求自己的短期政绩,开发商也只能抱着投机心态,这必然导致掠夺式的开发,一场场“公地悲剧”在神州大地纷纷开演。
⑦因此,要有效地治理旅游地宰客的现象,只有当三亚真正成为了三亚人的三亚,那里的人们才会有长远的经营打算,国人才能真正享受到美好的旅游体验。(选自《南方周末》2012年2月9日“评论方舟”,有删节)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意,解释“垄断城堡”的含义,并简要陈述其形成后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应如何有效治理旅游地宰客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的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1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2011年1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开通10余天,粉丝数量达到16万多人,有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3月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6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 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感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透视中国的“微博热”,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摘自《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1.下列有关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
C.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D.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 )
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B.“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
C.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方式,它促进了社会的交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
D.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综观全文,“微力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如图示膝跳反射实验,临床上常用来诊断患者的神经系统是否受损或病变,请分析回答:(1)正常人在扣击A处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
- 2不等式13(x-m)>3-m的解集为x>1,则m的值为______.
- 3矩形ABCD中,AD=8cm,AB=6cm.动点E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以2cm/s的速度运动,动点F从点C沿边CD向
- 4“Never for a second,”the boy says,“________that my father wo
- 5—____do you improve your English? —I improve it___listening
- 6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2)用上图仪器组装
- 7下列函数中,奇函数是 [ ]A、y=x2+x B、y=x3,x≠0 C、D、y=2x,x∈(-2,+∞)
- 8设f(x)是定义在R上单调递减的奇函数,若x1+x2>0,x2+x3>0,x3+x1>0,则( )A.f(x1)+f(
- 9读印度图,填充下列问题:(1)首都①:__________;(2)邻国②:__________;(3)河流③:_____
- 10(6分)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已知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
热门考点
- 1I can never forget the day ____ we worked together.A.whenB.w
- 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E在BC上,且BE=2,P在BD上,则PE+PC的最小值为( )A.23B.13C.1
- 3鱼的体内一般都有一个我们常说的“鱼泡”,其实它的学名叫做“鳔”.它的主要作用是A.控制游泳速度B.感知水流方向C.呼吸作
- 4— Sorry, but I need a bit more time to find my lunch box. —
- 5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下列同学对自己的看法正确的是 [ ]A.李华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B.
- 6商场服装柜在销售中发现:某童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
- 7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画出△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
- 8画图并填空:(1)画出图中△ABC的高CD(标注出点D的位置);(2)画出把△ABC沿射线CD方向平移3cm后得到的△A
- 9Large quantities of money_____ to the poor in that area. .A.
- 10..The speech which he made ______ the project has bothered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