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宗祠,是供奉祖先、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民间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代。明清两代,各地大规模营造祠堂,祠堂逐渐成为各地民间建筑中的代表。
(1)宗祠的出现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现象有何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在发财之后,大兴土木。
(2)晋商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的这一现象有何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图1 近代中西合璧的大宅 | 图2 新农村的花园别墅 |
(1)因素:宗法制(宗法观念);农耕经济;儒家思想。影响:利于凝聚宗族,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2)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商业的繁荣。消极影响:限制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3)图1:近代外国侵略的影响;工业文明冲击,中西文化交汇。图2: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生活巨变。 (4)态度:既要保护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又要兼顾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 |
近年有人提出“文化基因说”,认为文化有继承性。依此观点,中国老百姓常说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
[ ] | |
A.中央集权制度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 |
下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 | |
[ ]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被正式确定为法定假日。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植,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材料二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所生之子为庶子。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清明扫墓”的习俗,与我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被后世历代臣朝所继承,原因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