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问题。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今生今世的证据
刘亮程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一切都会再有的,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转。
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
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他们挖墙边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的号子,让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打墙盖房子了。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缕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小题1:第④段“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在这一段中对以往的那些东西产生怀疑。(不超过35字)
答:                                                                                   
小题2:第⑥段中“以往的生活”、“内心的生存”分别指什么?(不超过10字)
以往的生活:                                             
内心的生存:                                              
小题3:文章第⑦段说:“只有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根据文意,说说几十年后,作者原先的家乡变成什么“样子”?
                                                                                       
                                                                                     
小题4:解释第⑨段文字的含义,并分析其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
                                                                                     
答案

小题1: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问题。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段   (8分)
(1)城市从发端之日起,就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这种气质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2)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识别性。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3)多元文化同时影响着历史和未来的和谐。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一个兼顾了历史和未来、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以及融合其中的个性,即鲜明的文化识别,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4)“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论语·子路》记载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在社会学上,“和谐”是指一种社会安定平和的状态。如《左传》所言:“八年之中,九和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社会的图景。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6)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的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展开,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城市的明天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7)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对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选自百度《上海世博主题问答》)
小题1:下列有关“和谐”与“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2分)
A.城市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使城市和谐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
B.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C.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历史和未来的多元文化状态,制定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并融合其中的个性。
D.“和谐”与“文化”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数百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开始的一系列理论、主张和模型都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等方面的平衡与和谐。
B.随着环境等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都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展开。
C.作者强调了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在建立和谐城市中的重要性,并且认为这些是建立多元文化“和谐城市”的根本。
D.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是和谐城市的表现形式。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礼记》中“大同社会”中描绘出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中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完全一致。
B.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和谐说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即通过事物内部的对立斗争,产生矛盾的各种因素或者说各方力量的均衡,从而诞生统一而又稳定的和谐。
C.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和谐的重要意义。
D.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13分)
淡   竹                苏沧桑
⑴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⑵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⑶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⑷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⑸甚至那口奇异的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⑹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⑺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⑻真的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⑼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⑽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⑾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阴,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⑿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⒀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⒁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⒂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选自《散文》2009.12)
小题1:文章⑶一⑸段,用不少笔墨写淡竹之外的一些事物,这样写有什么目的?(2分)
                                                                    
小题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2)他可以很入世……他可以很出世。
                                                                          
小题3:第⒀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这一段文字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4:文中多次写到淡竹是“植物中的另类”,作者在文中写到他哪些特点?请你联系全文,分条概括。(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寓教于乐”
贺拉斯是罗马帝国初期奥古斯都时代的杰出诗人,也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文艺批评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寓教于乐”,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寓教于乐”思想对l8世纪启蒙运动以及古典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是衡量艺术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
贺拉斯认为通常来讲,文艺既具有教育功能,又具有娱乐功能,并对二者采取并重的态度。“教化”在思想史上包含着原型与摹本的双重含义。柏拉图认为,现象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摹本,只有原型是永恒不变的真实世界。亚里斯多德虽然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但是他的质料与形式说仍然是原型与摹本关系的变形。教化观念的产生受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哲学的影响。“教”,从广义的范围来说,应该包括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意识和个体意识的综合。如果从文学创作的实际过程来看,“教”应该是诗人(创作者)表达自己的目的意识或情感,而这也是欣赏者(接受者)的对象。当这种意识外化为诗(艺术作品),它就在文学交流中、在审美意识交流中起到中介作用。从诗人创作的审美意识出现到成诗(艺术品)的过程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它由一个个具有诗歌个性特点的意象融合成意境,从而达到朱光潜先生的“诗境”。这种物化结构形成固定的“诗境”结构,这个结构在诗(艺术品)的意境的结晶物的笼罩下,并且最终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外现为诗境。
这个诗境首先在诗人的头脑中呈现,然后由语言、文字、节奏等因素“物化”成诗。诗,就是审美价值发生、展开与实现的中介,是诗人的思想与感情熔铸的“一度审美”的“教与乐”,此时,也在欣赏者的“二度审美”中重现为“教与乐”,在读者的头脑中得到价值的传承。此时诗人的情趣和意象都会在诗中体现。诗人就乐在其中。这样,作品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就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乐”也就整体地实现了。
  贺拉斯认识到文艺的功用,始终主张道德教化功用与审美娱乐功用的统一,指出“教”与“乐”不可只重一方面,他正是认识到在优秀的作品中二者是一个完美的整体。要为当时文艺创作确立道德原则。好的诗歌就是如此。首先,他认为正是因为好的诗歌对人类文明有开化功用,古代诗人“阻止人类不使屠***,放弃野蛮的生活,”教导人们“划分公私,划分敬渎,禁止淫乱,制定夫妇礼法,建立帮国,铭法于木。”其次,他认为这样的诗歌还具有传达神的意旨,指示生活道路,激励将士奔赴战场,给劳累的人们带来欢乐等功用。最后,他主张诗的道德教化功用和审美娱乐功用的统一,他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又说:“如果是一出毫无益处的戏剧,长老的‘百人连’就会把它赶下舞台:如果这出戏毫无趣味,高傲的青年骑士便会掉头不顾。”
寓教于乐简洁而精到地概括了“教”与“乐”的关系,是人们对此问题的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后来为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时代的文艺理论家们反复地援引过、讨论过,成为影响后人至深的权威观点。
1.下列关于“寓教于乐”相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A.“寓教于乐”是罗马杰出诗人、文艺批评家贺拉斯提出的,贺拉斯认为文艺既具有教育功能,又具有娱乐功能,如诗歌既能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能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
B.贺拉斯认为“教”与“乐”应双方并重,甚至在优秀的作品中二者能达到完美的统一,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文艺的功用。
C.寓教于乐中的“教”不应理解的过于狭窄,从广义上来讲,应该综合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意识和个体意识。“乐”则可以体现在作者和读者的审美中。
D.作为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寓教于乐简洁而精到地概括了“教”与“乐”的关系,后来经过反复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探讨,成为权威观点。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寓教于乐”思想不但对l8世纪启蒙运动以及古典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是现今衡量艺术作品优劣一个标准。
B.从诗人创作的审美意识出现到成诗的过程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它由一个个具有诗歌个性特点的意象融合成意境,从而达到朱光潜先生所说的“诗境”。
C.诗作为审美价值发生、展开与实现的中介,既是诗人的思想与感情熔铸的“一度审美”的“教与乐”的产物,也是欣赏者的“二度审美”在头脑中得到价值的传承的体现。
D.贺拉斯认为古代诗人能够通过诗歌阻止人类彼此屠***,放弃野蛮的生活,甚至教导人们明确公私,礼法行事,所以好的诗歌对人类文明有开化功用。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教化观念的产生受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哲学的影响,亚里斯多德在继承柏拉图的观点的同时,又提出自己的主张,即原型是永恒不变的真实世界。
B. “诗境”结构在诗的意境的结晶物的笼罩下,最终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外现为诗境,这个诗境首先在诗人的头脑中呈现。
C. 贺拉斯认识到文艺的功用,比如一首好的诗歌甚至具有传达神的意旨,指示生活道路,激励将士奔赴战场,给劳累的人们带来欢乐等功用。
D. 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其实其他艺术作品也是如此,如果是一出有益且有趣的戏剧,会得到更多观众的支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鸟女
孙方友
画卦台为陈州七台八景第一台,位于伏羲陵东南一里许的城湖中,占地十亩。四面环水,台高出水面六尺有余。原《一统志》称此台为“揲蓍台”,意说伏羲曾在此揲蓍画八卦。《寰宇记》中也说画卦台乃“伏羲于蔡水得龟画八卦之坛”,可见其非凡了。
  画卦台是后人为纪念伏羲画卦之功绩而修建的,始建何时,已失考。经宋、明、清各代多次增建修葺,台上建筑颇具规模。到了万历之年,陈州知府洪蒸增建卷棚五间,黄瓦八角亭一座,内奉宋代铸造的伏羲铜像一尊。立一碑,高广各五尺盈,上刻“先天图”。传说此图蕴藏天机,凡人不得解。台上苍松挺拔,虬枝繁密。每当月明星稀,满湖浮光跃金,静听蛙鸣鹤唳,如入蓬莱。
  画卦台一隅,住着一户姓于的人家。父女二人,以打鱼为生。于老汉年近古稀,但身板硬朗,能天天下湖。女儿于莲,年方十九,质丽聪颖,能歌善舞。城里城外,颇有些名声。
  日寇侵华第二年,陈州沦陷。于老汉怕女儿遭不幸,便把她藏匿在深湖中,白天送饭,夜里陪女儿在湖中过夜。于莲整日躲在芦苇深处,非常寂寞。无事可干,便做芦笛儿,学各种鸟叫。时间长了,于莲竟悟出了不少鸟语。于是人鸟开始相熟。每每听得哨音,百鸟如朝凤般聚集在于莲周围,喋喋不休,诉说衷肠。
  到了严冬,芦苇被割,湖水结冰,一片凄凉。于莲湖中不可藏身,只得回到家中。鸟儿像是舍不得于莲,每天早晨或黄昏时分,总有成群结队的鸟儿在于家小院儿的上空盘旋,叽叽喳喳,向于莲问好。于莲心喜,取些谷物,让鸟们吃。事情传开来,人们便称于莲为鸟女——并说她是湖中一只丽鸟转变而成。
  消息传来传去,就被日军驻陈州城的中队长田中角荣知道了。田中角荣很想见一见鸟女。
  那时刻于莲正在喂鸟,听到柴门响,抬头一看,见来了个日本鬼子,禁不住面色灰白,惊恐地叫了一声。于老汉闻之惶惶出门,一见田中,急忙护住了女儿。
  田中会讲华语,笑笑,说:“惊慌的不要,我只是想看看鸟女!”说着,掏出烟来,递给于老汉一支。于老汉怒目相待,只是紧紧地护住女儿。田中尴尬地回了手,自个燃了,看了看于莲,问道:“你就是鸟女吗?”
“她叫于莲!”于老汉替女儿回答。   
“你怎么能懂得鸟语呢?”田中平静地问。   
于莲望望田中,见他没有恶意,便怯怯地说:“听得多了,也就懂了一些!”
  “小时候,我家喂了好多鸟!各种各样的都有。我每天都是在鸟的叫声中睡去,又在鸟的叫声中醒来……”田中满脸稚气,沉浸在童年的往事里。
  “我母亲是位研究鸟的专家,可她却不懂得鸟语!记得母亲常说:‘我要是懂得鸟语该多好呀!’可惜,她老人家已不在人世了!”田中说着,就从兜里掏出一张照片,递给了于莲。
照片上是一个身穿日本和服的女人,端庄漂亮,双目间透出善良和慈祥。她的身上落满了鸟。于莲很是好奇,看看田中,又看看照片,悄声问,“她就是你娘吗?”
  “是的!”田中痛苦地说,“母亲死于昭和十一年秋天。那时候,我大学刚毕业。埋葬她的那一天,墓地的上空全是鸟!”田中抹了一把泪水,停了片刻又说:“如果母亲活着,我一定写信告诉她这里有一个鸟女,让她聘请你当助手!”
一阵沉默。   
“我能给你照张相吗?”田中突然取出照相机问道。   
于老汉急忙用身体遮住女儿,对田中说:“俺不照相!你走吧!”
  田中遗憾地收了相机,深情地望了望于莲,长叹一声,郁郁地走了。
这以后,于家父女开始提心吊胆地熬日子,深怕田中来这里无事生非,给他们带来祸端。于老汉就匆匆把女儿嫁了人。   
可是,田中一直没来。
日寇投降那一年,于老汉已下不得湖。孤独一人,靠编蒲包度日月。一天午后,他正破蒲草,突然听得叫门声,抬头望去,禁不住吃了一惊。   
门外站着田中角荣。
那时候的田中面目灰灰,已显得老相。他对于老汉说:“临走之前,我想见见鸟女。”   
“鸟女?”于老汉梦呓般地问道,“啥鸟女?”
“就是您的女儿!”   
“噢!”于老汉望了望田中,怅然地说:“她出阁了!早就出阁了!”
田中惊诧如痴,双目里透出遗憾,好一时才说:“那时候我知道你们怕我,所以一直没敢来打扰!现在我们不可怕了,可她却……”田中显得很惋惜。   
“你找她作甚?”
“想给她照一张相!”   
“为了你娘吗?”   
“是的!”   
于老汉望了田中一眼,沉思片刻,突然放下手中的活计,对田中说:“走,我领你去见她!”
于莲的婆家也在湖边,小院很破旧,到处散发着鱼腥气。田中蹙着眉头走进院里,连大气都不敢出。听到响动,房门洞开,一下子涌出两三个娃娃,看到田中,同时惊叫一声,扭头就朝屋里跑,许久,又簇拥着一个女人走出来。
走出来的女人又黑又瘦,衣服褴褛,蓬乱的头发上系着孝布,眼睛的周围萦绕着操劳过度的青线……
走出来的女人头上戴着孝布。几个娃头上也戴着孝布。
几个娃娃好奇地望着田中。   
突然,那女人叫了一声,像是拾起一个遥远的梦幻,眼睛里透出惊讶和疑惑,最后咬了一下嘴唇儿,平静地把目光伸向远处。远处,是一只弹痕累累的木船。
田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惊讶得目瞪口呆。他望着当年如花似玉浑身充满大自然魅力的鸟女,禁不住颓丧地垂下了脑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于莲悟出了不少鸟语,渐渐地人鸟相熟。于是每当百鸟聚集在周围时,于莲就和它们喋喋不休,互诉衷肠。
B.人们称于莲是鸟女,并说她是由湖中一只丽鸟转化而来,是因为人们经常看到成群结队的鸟儿在于家小院儿的上空盘旋,叽叽喳喳,向于莲问好。
C.田中角荣要给鸟女照相遭拒后很长时间没有再来,是因为他知道于老汉父女怕他,但是心中的一份愿望,使得田中在日本宣布投降后再次来到于老汉家中。
D.小说开篇就奠定了浓郁的散文化风格,而这种散文化风格淡化了小说的情节,却也使小说呈现了一种别样的文化气息。
E.这篇小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和环境、人物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简要概括小说一二段所描写的“画卦台”的特点,并简要分析这两段文字的作用。(6分)
(3)赏析小说中两处划线的句子。(6分)
①到了严冬,芦苇被割,湖水结冰,一片凄凉。
②突然,那女人叫了一声,像是拾起一个遥远的梦幻,眼睛里透出惊讶和疑惑,最后咬了一下嘴唇儿,平静地把目光伸向远处。
(4)请结合文本探究本篇小说的主题。(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
姥姥的端午
王瀛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惟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选自《散文百家》2006年03期)
小题1:第②自然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了哪些作用?请作出具体分析。(4分)
答:  ___                                                        ____   
小题2:第④自然段和第⑤自然段画线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姥姥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  ___                                                         ____   
小题3:文章的第⑨自然段用了整整一段的篇幅写“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
答:  ___                                                         ____   
小题4: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作者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一件事来写,请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6分)
答:  ___                                                        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