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河北省期中题
鉴赏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撼庭秋
晏 殊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1.“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具体分析上阕中景和情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心长焰短”的含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全诗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 殊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1.“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具体分析上阕中景和情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心长焰短”的含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全诗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也可)景语“碧纱秋月,梧桐夜雨”营造出一种宁静、凄冷的氛围,烘托出词人的孤苦寂寞。与情人离别,音信远隔千里,难以排遣的怀人之情。
2.“心长焰短”表面指细长的烛心和短小的火焰。实际上,心长是指情长意长,悠长的思念和悠长的恨。焰短暗示着力不从心,暗示着希望渺茫。“心长焰短”正是词人自身的写照。这样写巧妙地表达出了诗人悠长的思念和无法与伊人相聚的愁苦。(意对即可)
2.“心长焰短”表面指细长的烛心和短小的火焰。实际上,心长是指情长意长,悠长的思念和悠长的恨。焰短暗示着力不从心,暗示着希望渺茫。“心长焰短”正是词人自身的写照。这样写巧妙地表达出了诗人悠长的思念和无法与伊人相聚的愁苦。(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鉴赏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撼庭秋晏 殊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灞上①秋居
马戴灞
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 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1.这首诗中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的颈联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戴灞
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 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1.这首诗中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的颈联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鉴赏,阐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与诸子登岘山》是孟浩然一首吊古伤今的诗。作者通过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这个主题的描写,暗示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悲哀。
B.《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中虽然流露出作者某些虚无主义的消极思想,但更表现出作者坚决不向权贵妥协的气概。
C.杨炯的《从军行》是一首五言诗,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诗人对整个从军过程做了详细地描写,比如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等。
D.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得顶峰”。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营造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A.《与诸子登岘山》是孟浩然一首吊古伤今的诗。作者通过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这个主题的描写,暗示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悲哀。
B.《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中虽然流露出作者某些虚无主义的消极思想,但更表现出作者坚决不向权贵妥协的气概。
C.杨炯的《从军行》是一首五言诗,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诗人对整个从军过程做了详细地描写,比如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等。
D.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得顶峰”。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营造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下列关于诗歌形式的赏析,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李贺的《天上谣》,借助于想象,化用神话传说,把神与人结合起来写,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写,诗歌形象具体鲜明,新奇美丽。
B.《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尖锐地揭露了军中的苦乐不均,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
C.《兵车行》这篇叙事诗能寓情于叙事;情节的发展与句型、音韵的变换紧密结合,三、五、七、九言错杂运用,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D.《送魏万之京》这首诗长于炼句,如颔联两句采用倒装手法,先出“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由景生情,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
A.李贺的《天上谣》,借助于想象,化用神话传说,把神与人结合起来写,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写,诗歌形象具体鲜明,新奇美丽。
B.《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尖锐地揭露了军中的苦乐不均,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
C.《兵车行》这篇叙事诗能寓情于叙事;情节的发展与句型、音韵的变换紧密结合,三、五、七、九言错杂运用,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D.《送魏万之京》这首诗长于炼句,如颔联两句采用倒装手法,先出“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由景生情,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题。题扬州禅智寺①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①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杜牧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蝉噪”就使人觉得音色的凄咽。
B.颔联从视觉角度写静。“满阶砌”的青苔、“故迟留”的白鸟写出了禅智寺的空寂。
C.颈联从明暗的变化写静。前句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后句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
D.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动中一静衬托,结尾用静中一动突出,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景。诗人用意遣词十分精细。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露出了萧瑟秋意,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B.颔联中的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却使人倍觉孤单冷落。
C.从颈联中可以获知禅智寺的周围树林茂密,阳光几乎透射不进,夕阳西下时,沉沉的暮霭产生了。
D.尾联诗人感慨自己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想到国家衰败这一局势,诗人的伤感油然而生。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①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杜牧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蝉噪”就使人觉得音色的凄咽。
B.颔联从视觉角度写静。“满阶砌”的青苔、“故迟留”的白鸟写出了禅智寺的空寂。
C.颈联从明暗的变化写静。前句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后句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
D.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动中一静衬托,结尾用静中一动突出,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景。诗人用意遣词十分精细。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露出了萧瑟秋意,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B.颔联中的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却使人倍觉孤单冷落。
C.从颈联中可以获知禅智寺的周围树林茂密,阳光几乎透射不进,夕阳西下时,沉沉的暮霭产生了。
D.尾联诗人感慨自己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想到国家衰败这一局势,诗人的伤感油然而生。
最新试题
- 1(1)请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出发的地点和船队到达的最远地点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
- 2针对蒸汽引擎机动车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1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机动车法案》,对机动车发展进行规范,其中两条主要规章
-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
- 4世界的火山和地震多分布在[ ]A、板块内部 B、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C、环大西洋沿岸 D、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
- 5People who put a smiley face at the end of a message, in an
- 6It was not until I came here _____I realized this place was
- 7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C、D均含有氯元素,且A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写出该
- 8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 ),即=an在an中,a叫做( ),n叫做( ),an叫做(
- 920122-2013×2013的计算结果是( )A.-4025B.-1C.2D.-2
- 10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分析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1980年和2000
热门考点
- 1明太祖在一首诗中写道:“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的做法是
- 2I don"t feel like ______ now. I prefer to have a walk after
- 3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很多地方遭遇干旱,大量庄稼干枯田地发裂,关于土壤发裂的原因有多种说法,常见的说法是由于温度高,土壤里大
- 4(8分)实验室中,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可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宋]范仲淹 君讳世衡,字仲平,国之劳臣也。不幸云亡,其子泣血请铭于
- 6把干燥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0g放在试管中,加热至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08g.问:(
- 7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时他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是( )A.毛泽
- 8如果=2,那么(x+3)2=( )。
- 9【题文】已知集合M=,对于任意实数对,存在实数对(x1,y2)使得x1x2+y1y2=0成立,则称集命M是:“孪生对点集
- 10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取50.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g二氧化锰,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