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24 期末题
乙卯,圣朝发卒修治洛阳宫以备巡幸,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谏,以为:“洛阳未有巡幸之期而预备宫室,非今日之急务。昔汉高祖纳娄敬之说,自治阳迁长安,岂非洛阳之地不及关中之形胜邪!景帝用晁错之言①而七国构祸,陛下今处②突厥③于中国,突厥之亲,何如七国?岂得不先为忧,而宫室可遽兴,乘舆可轻动哉!臣见隋氏初营宫室,近山无大木,皆致之远方。二千人曳一柱,以木为轮,则戛摩火出,乃铸铁为毂,行一二里,铁毂则破,别使数百人赍铁毂随而易之,尽日不过行二三十里。计一柱之费,已用数十万功④,则其余可知矣。陛下初平洛阳,凡隋氏宫室之宏侈者皆令毁之,曾未十年,复加营缮,何前日恶之而今日效之也!且以今日之财力,何如隋也? 陛下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恐又甚于炀帝矣!”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 (《资治通鉴·唐纪九》)
注:①晁错曾建议削藩 ②处:杂处。 ③突厥:北方游牧民族 ④功:劳力
1、对下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铁毂则破 毂:车轮的代称
C、别使数百人赍铁毂随而易之 赍:携带
D、何前日恶之而今日效之也 恶:厌恶
2、比较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②且以今日财力,何如隋也
③景帝用晁错之言而七国构祸
④岂得不先为忧,而宫室可遽兴……
A、两个“以”用法相同,两个“而用法也相同”
B、两个“以”用法不同,两个“而”用法也不同
C、两个“以”用法相同,两个“而”用法不同
D、两个“以”用法不同,两个“而”用法相同
3、以下六句话,分成四组,构成张玄素上书劝谏的现实原因的一组
②景帝用晁错之言而七国构祸
③今处突厥于中国
④隋氏初营宫室,近山无大木,皆致之远方
⑤陛下初平洛阳,凡隋氏宫室之宏侈者皆令毁之
⑥且今日之财力,何如隋也?陛下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
A、③④⑤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4、下列看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张玄素有忧患意识,文中劝谏唐太宗要首先忧虑“处突厥于中国”可能产生的祸患。
C、张玄素考虑到现在洛阳“近山无大木”,营造宫室艰难,百姓劳苦,因此上书劝谏。
D、唐太宗对张玄素说他不如隋炀帝,非常恼怒。斥责他竟狂妄到如此地步。
答案
2、B
3、D
4、B
核心考点
试题【张玄素上书谏太宗 乙卯,圣朝发卒修治洛阳宫以备巡幸,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谏,以为:“洛阳未有巡幸之期而预备宫室,非今日之急务。昔汉高祖纳娄敬之说,自治阳迁长安,岂】;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秦伐韩,军于阏与①。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侯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斧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① 阏与:阏,yù;阏与,古邑名,在今山西和顺西北。
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王用之治国赋 治:管理
C、王乃令赵奢将 将:统率
D、赵奢既已遣秦间 遣:派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B、又召乐乘而问焉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先据北山上者胜 古之学者必有师
D、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平原君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国君面前推荐赵奢,让其负责管理全国赋税。
C、面对强秦伐韩,在是否援韩的问题上,赵国应对之策难定时,赵奢力主救韩,表现了非凡的胆识。
D、秦军的奸细潜入赵军营区,赵奢趁势施计,让奸细中圈套而归,然后派兵猛攻, 大败秦军。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项羽使人还报怀王。怀王曰:“如约。”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佯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1.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B.还军霸上 军:驻扎
C.沛公又让不受 让:责备
D.无内诸侯军 内:同“纳”,放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沛公“得民心”的一组是
②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③欲止宫休舍
④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
⑤与父老约,法三章
⑥沛公然其计,从之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刘邦入关与民“约法三章”,而项羽入关后则烧***屠戮,暗示了后来刘邦的成功与项羽的失败。
D.在鲜明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刘邦是以“柔”(政策)得民众,项羽则想以“刚”(武力)进行征服,但民心是不能征服的,百姓并不服从项羽。
故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对词义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期待
C、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致:情趣
D、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因:随着
2、对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理解分析的一项是
(2)①及其所之既倦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3、下列各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C、作者将自己的情思写得迂回曲折。从兰亭欢聚,联想到古昔。感叹昔人今人的感慨“若合一契”。后又推想后来之人看待昔人和今人,会更加感到悲痛。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4、翻译下列句子。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选自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注:鄂:通“萼”,花蕾。 韡:音wěi,繁盛。
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归其原 | 归:移回 |
B、主人异目视数日亦死之,为损重赀 | 损:损失 |
C、客过而尤之 | 尤:责备 |
D、主人惭其故花 | 惭:为……惭愧。 |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尽归汉使,武帝嘉其义,乃遣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张胜及常惠等百余人俱。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及卫律所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虞常果引张胜。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乃引刀自刺。卫律惊,驰召医,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单于壮其节,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律曰:“汉使张胜谋***单于近臣,当死。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见为?” 1、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扯。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
[ ] | |
A、何以女为见?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单于召会武官属。 D、宛王***汉使者,头县北阙。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劫行动,导致苏武被匈奴扣留了19年。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苏武的自***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者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4、翻译下面句子。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