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木,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湖南省期末题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木,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选自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注:鄂:通“萼”,花蕾。 韡:音wěi,繁盛。
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木,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其原归:移回
B、主人异目视数日亦死之,为重赀 损:损失
C、客过而尤:责备
D、主人其故花 惭:为……惭愧。
A、然则子之病,病其己尊而物贱也  知不可骤得
B、旧有数木,移位让焉 还也
C、子不能尽怒迁之也 正襟危坐问客曰
D、蕊丛丛百数 余与四人拥火
1、B
2、C
3、A
4、(1)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亡何”,翻译正确)
  (2) 您没见过善于种花的人吗?适宜在山上长的就种在山上,适宜在庭院中长的就栽在庭院。(“相、山、庭”翻译正确)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尽归汉使,武帝嘉其义,乃遣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张胜及常惠等百余人俱。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及卫律所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虞常果引张胜。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乃引刀自刺。卫律惊,驰召医,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单于壮其节,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律曰:“汉使张胜谋***单于近臣,当死。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见为?”
1、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虞常果张胜  引:牵扯。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胜曰   候:拜。
C、而系张胜   收:逮捕。
D、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
A、何以女为见?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单于召会武官属。
D、宛王***汉使者,头县北阙。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劫行动,导致苏武被匈奴扣留了19年。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苏武的自***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者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4、翻译下面句子。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句子,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若使(派)烛之武见秦君
B、公(听从,同意)之
C、臣之壮也,(好像)不如人
D、(答应)之
2、选出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越国以远  鄙:把……作边邑
B、朝而夕设版焉  济:救助
C、又欲其西封   肆:扩张
D、将取之  焉:哪里
3、对下列各句的点评有误的一项是
[     ]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站在秦的立场说话,引起秦王好感,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可能。
B、“邻之厚,君之薄也”——帮晋成霸业必使秦自己的力量削弱,从根本上动摇秦晋联盟基础,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C、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拉拢引诱之后,从历史出发,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进一步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晋的贪欲,灭郑后必犯秦,使秦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4、下列两句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     ]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②秦伯说,与郑人盟
A、①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答应给他焦、瑕这两座城池 ②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B、①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也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②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①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答应给他焦、瑕两座城池 ②秦伯说道,与郑国人结盟
D、①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也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 ②秦伯说道,与郑国人结盟。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武帝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始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如野鹤之在鸡群。”戎曰:“君复未见其父耳。”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頠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与绍从子含相友善,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转豫章内史,以母忧,不之官。
  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距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领国子博士。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文武显于功德,灵厉表于暗蔽。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宜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朝廷惮焉。
  寻征为御史中丞,未拜,复为侍中。河间王颙、成都王颖举兵向京都,以讨长沙王乂,大驾次于城东。乂言于众曰:“今日西讨,欲谁为都督乎?”六军之士皆曰:“愿嵇侍中戮力前驱,死犹生也。”遂拜绍使持节、平西将军。属乂被执,绍复为侍中。公王以下皆诣邺谢罪于颖,绍等咸见废黜,免为庶人。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复其爵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元帝为左丞相,承制,以绍死节事重,而赠礼未副勋德,更表赠太尉,祠以太牢。及帝即位,赐谥曰忠穆,复加太牢之祠。(《晋书?忠义传》,选入时有删节)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时人以远致  许:赞许。
B、大行大名  受:接受。
C、时虽不从,朝廷焉  惮:畏惧。
D、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  寻:不久。
2、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嵇绍正直忠义的一项是
[     ]
①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
②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
③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
④时虽不从,朝廷惮焉
⑤绍等咸见废黜,免为庶人
⑥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
A、嵇绍不仅气宇轩昂、仪表堂堂,而且善于鉴别人才,因此深受尚书左仆射的器重。戴晞做官后因为行为不端被罢免,证明嵇绍的确有知人之明。
B、嵇绍疾恶如仇,慎于交友,因不与恶人交往而封爵;他又忠于职守,正直敢言,严词批驳太常奏请加给陈准的谥号,在朝臣中树立了威信。
C、嵇绍随大驾讨伐司马颙、司马颖二王,受到士众的拥戴,拜为都督,被罢官后,朝廷为了北征,又恢复了他的官爵,足见嵇绍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D、嵇绍视忠君为天职,北征之役,王师败绩,他奋不顾身,保卫天子的安危,被飞箭攒射而死,使皇帝深为悲伤、感动。死后授太尉,谥忠穆,享用太牢祭祀,得到了应有的报偿。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谧求交于绍,绍距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王以下皆诣邺谢罪于颖,绍等咸见废黜,免为庶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其先自北海徙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庶子,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史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童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潮州刺史。卒官,年六十。(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实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坐谄事太子勇诛死。 坐:获罪
B.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 令:美好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请假:请求休假
D.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为狱:主掌讼事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说明唐临“宽于待物”的一组是
[     ]
①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②按交州刺史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
③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④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
⑤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
⑥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
A.①⑤⑥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临要求囚犯们春耕之后回到监狱,这些囚犯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果然按要求的时间全部自觉回到狱中。
B.唐临曾侍奉太子李治(唐高宗),高宗即位后,念其忠诚,提拔他为大理卿。
C.唐临宽以待人,明于断狱,勇于任事,生活俭朴。
D.本文作者侧重表现唐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一面,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í)、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其公廉乎。公则民不敢谩,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末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瑞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即画地以之父  质:问。
B、明圣学  修:研究,钻研。
C、年荒振  劝:勉励。
D、端亦高其谊  行:行为。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曹瑞“至孝”的一组是
[     ]
①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②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③既葬,庐墓六年
④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⑤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端读谢应芳《辨惑编》后,对关于佛教的、巫术的、阴阳风水、时日吉凶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了他开始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B、曹瑞为百姓“设里社、里谷坛”,让百姓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与曹瑞同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瑞,对曹瑞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瑞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
D、曹瑞去世,诸生服心丧三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不仅是他的为政公廉,更主要的是他作为人师,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