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方山子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①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②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③,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④见之欤?
注释:①折节:改变志节、行为。②谪居于黄:苏轼于元丰三年被贬到黄州。③方山冠:汉代乐舞者所戴之帽;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④傥:通“倘”,倘或、或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归往,拜见 |
B.环堵萧然环:四周 |
C.方山子怒马独出怒:使……怒,即纵(马)向前 |
D.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假装 |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缇骑按剑而前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游西山,鹊起于前 方山子傥见之欤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表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一开始,苏轼就简略地介绍了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方山子的一生,包括少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 |
B.方山子本名为陈季常,退隐岐亭后喜欢戴着古人方山冠的帽子,所以人称方山子;虽然生活清苦,全家人却怡然自得。 |
C.方山子原是宦门之后,广有田园;他有异于众人的武功和箭法,满腹文韬武略,曾有志于为国为民,但“终不遇”。 |
D.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对贬官黄州的作者有很深的触动,写其 “终不遇”,实际上是悲己之“不遇”。 |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解析
小题1:A.宗:推崇,尊奉。
小题2:B.(A.连词,表并列,“又”;连词,连接修饰关系。 B.……的原因。 C.介词,“在”;介词,表比较,“比”。 D.代词,“他们”,代指“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该句见课本第121页。)
小题3:B.(方山子本名为“陈慥”,“季常”为其字;“喜欢戴着古人方山冠的帽子”错,参见注释③)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在当代扬名,但是始终没有遇上机会。到了晚年就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外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帽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韁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照理说应有官做,假如他能跻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方山子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①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长,辩赡赡:丰富 |
B.我书比种繇,当抗行 抗:抵挡。 |
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信:信使 |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冠:位居第一 |
A.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
B.意甚悦,固求市之 固主上所戏弄 |
C.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D.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 |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 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 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 |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
B.屈原放逐,乃赋《离***》 赋:铺述,这里指创作。
C.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责:责任。
D.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诚:确实,实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②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B.①屈原放逐,乃赋《离***》 ②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C.①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D.①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②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3.选出加点字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 )
①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②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③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④仆窃不逊 ⑤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⑥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司马迁“愤而著书”的思想的一组是( )
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②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③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④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⑤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⑥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5.下列陈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列举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受辱的事例,说明受辱者能在逆境中发愤图强,获得成功。
B.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身受腐刑却能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C.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同时又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D.从上述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隐忍坚强的性格和沉郁悲痛的感情,进而想见他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掬同情之泪。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①,惧志行之无闻。谅才韪②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天道微哉,吁嗟③阔兮;人理显然,相倾夺兮。好生恶死,才④之鄙也;好贵夷贱,哲⑤之乱也。炤炤⑥洞达,胸中豁也;昏昏罔觉,内生毒也。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选。没世无闻,古人惟耻。朝闻夕死,孰云其否⑦!逆顺还周⑧,乍没乍起。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委之自然,终归一矣!
注:①复礼:合于礼的要求。②谅:信。才韪:才质美好。韪(wěi,伟):善。③吁(xū)嗟(juē):感叹词。④才:品质。⑤哲:哲人,明智的人。⑥炤(zhāo)炤:同“昭昭”,明白。⑦否(pǐ):运气坏。⑧还周:循环。还,通“环”。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恒克己而复礼 克,约束。
B.信美恶之难分 信,相信。
C.好贵夷贱,哲之乱也 夷,轻视。
D.没世无闻,古人惟耻 闻,闻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惧志行之无闻 ②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B.①人理显然,相倾夺兮 ②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C.①徒有能而不陈 ②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D.①炤炤洞达,胸中豁也 ②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司马迁“悲”的内容的一组是( )
①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
②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之无闻
③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
④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
⑤人理显然,相倾夺兮
⑥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选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4.下列陈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赋的抒情叙事都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从内容看,应该是司马迁受刑之后的作品。
B.这篇赋既包含着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感慨,又流露出作者特有的衷曲,传达出作者的爱国之志、磊落胸怀和内心渴望。
C.全文围绕“悲”字展开,最后以“委之自然,终归一矣”的悲叹结束,表达出作者对社会无能为力,决定退隐山林的消沉情绪。
D.本文虽然是一篇短赋,但却写得颇具特色,在大量的反复铺陈和排比对偶中,显示出句式的规整与有节奏的变化。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没世无闻,古人惟耻。朝闻夕死,孰云其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建兴①元年,封亮②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
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示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
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
北驻汉中。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方今天下***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绝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③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取材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释:①建兴:蜀汉后主刘禅的年号,建兴元年为公元223年。②亮:诸葛亮(181—
—234),字孔明。刘备死后,继续辅佐后主刘禅治理蜀国,并大力伐魏,以图统一。③
木牛:与下文的“流马”都是古代运输工具,为诸葛亮所创。
小题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治:管理 |
B.还于治中,戮谡以谢众谢:辞别 |
C.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患:担忧 |
D.亮疾病,卒于军卒:死去 |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 | B.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 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咎由马谡,而君引愆 | C.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 D.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 |
小题3: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A.因结和亲,(诸葛亮)遂为与国 |
B.军资(由这些地方)所出,国以富饶 |
C.亮与(王双)战,破之 |
D.于是(后主刘禅)以亮为右将军 |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诸葛亮才智过人、多谋善断的一组是 ( )
①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 ②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
③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④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
⑤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 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A.①③④ | B.①④⑥ | C.②⑤⑥ | D.②③⑤ |
|
A.诸葛亮结交东吴,平定南中诸郡,从外交经济等方面为伐魏做了充分的准备。 |
B.街亭失利后,诸葛亮自责用人不当,以致马谡违背命令、赵云邓芝防守失误。 |
C.斩马谡之后,诸葛亮多次伐魏,斩将攻城屡建国勋,但每次都因缺粮而退兵。 |
D.诸葛亮不但才智过人,而且严于律己,表现出了政治家、军事家的杰出风度。 |
吴佑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佑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青简以写经书,佑谏日:“令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姑书若成,则载之兼两①。昔马援以薏苡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
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坦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佑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佑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佑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迁胶东侯相。佑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阁里,重相和解。啬夫③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体罪。性惭惧,诣阁持表自首。佑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佑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佑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佑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佑亦径去。冀遂出佑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田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吴佑传》,有删节)
【注】 ①兼两:同时使用两辆车。②薏苡(yìyǐ):一种草本植物。③啬夫:农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为权戚所望望:希望,期望 |
B.远在海滨,其俗诚陋 陋:粗劣,粗俗 |
C.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业:从事,做 |
D.与冀争之,不听听:采纳,听从 |
A.昔马援以薏苡兴谤作《师说》以贻之 |
B.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
C.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
D.冀遂出佑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①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②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③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 ④冀怒而起入室,佑亦径去 ⑤佑政唯仁简,以身率物 ⑥功曹以佑倨,请黜之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③⑥ | D.②④⑤ |
A.吴佑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
B.吴佑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自立,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
C.吴佑后升迁为胶东侯相,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他闭门自责,然后才审断诉讼,或亲自调解。 |
D.吴佑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佑就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 |
(1)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
译文:
(2) 佑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佑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译文:
最新试题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小的正数是1B.最小的有理数是0C.最大的负整数是-1D.离原点越远的数越大
- 2语言运用。 请模拟下面设问的形式,并以“生命”为比喻的本体,写一段对生命认识与感悟的文字。(要求:简明、有文采
- 3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的宪法是简明扼要的,总是可以根据特殊的需要而在重点和安排上有所改变,而无需动摇其基
- 4与方程组的解相同的方程是[ ]A.x+4y﹣8=0B.2x+4y=1C.(x+4y﹣8)(2x+4y)=0D.
- 5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如图所示,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6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崔致远和鉴真 B.吉备真备和义净 C.义净和崔致远 D.鉴真和吉
- 7某林场有甲、乙两个造林队.已知甲队每天比乙队多植树5棵,甲队植树100棵与乙队植树80棵所用的时间相等.若设甲队每天植树
- 8正三角形的高、外接圆半径、边心距之比为( )A.3∶2∶1B.4∶3∶2C.4∶2∶1D.6∶4∶3
- 9 Jim went to answer the phone. _________ , Harry started to
- 10古代雅利安人诗歌《梨俱吠陀》记载,人是从普鲁沙巨人身体不同部位产生出来的:从口中产生出婆罗门,手臂产生刹帝利,大腿产生了
热门考点
- 1关于死海的叙述,错误的是A 死海是个咸水湖B 位于巴拉斯坦和约旦交界处C 由于断裂下陷而形成D 水中完全没有生命存在
- 2下列有关导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B.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没有电阻C.同一导体
- 3计算:(1)8+1550+27-1212(2)(3-1)2-(3-2)(3+2).
- 4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及数字填空(1)氦气______;(2)两个水分子______;(3)3个氢原子______;(4)4个
- 5如图所示,悬挂起来的磁体,静止时总是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分别叫做磁体的 极和
- 6若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导线的电阻比铝导线的电阻小B.短导线的电阻比长导线的
- 7【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8【题文】下图是“北半球1000百帕等压面分布的高程示意图”,其中a、b、c、d的高程分别是100、102、104、106
- 9当7月9日上午8:00你在教室上课时,位于西五区的纽约应是:[ ]A、7月9日3:00 B、7月9日13:00
- 10A(-3,-2)、B(2,-2)、C(-2,1)、D(3,1)是坐标平面内的四个点,则线段AB与CD的关系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