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选编自《左传》)
〔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文中加“ ”的都是人名。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劣: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
4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克救也 克:能够。
B.郑伯如晋 如:到……去。
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贿:贿赂。
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鄙:边远的地方。
45.下列句中的“病” 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B.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46.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C)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⑥德,国家之基也 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 ⑧② B. ⑥⑤ C. ①③ D. ⑦④
4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C.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
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48.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闻忠善以报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2)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3)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答案
44.C
45.B
46. C
47. A
48.(1)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
(2)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
(3)子产死了,谁来继位?
参考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 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郑国的上卿)子皮想让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邑)。子产说:“(他太)年轻,不一定行。”子皮说:“(他很)善良,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子产说:“不行!人要爱护(一个)人,是要(做)利于他(的事)。如今您爱护(一个)人就让他从政,(这就)犹如还不会拿刀就让他切割,他(将受)的伤肯定很多。您爱人,以伤害他为结果,那谁还敢企求受到您的爱护啊?您有美好的绸缎,不会让人学着做衣服;大的官职、大的封地,身家所托付的东西啊,却让学习的人去治理,那不是为美好的绸缎着想得(比官职、封地)更多吗?(我)侨听说的是(先)学习然后主政,没听说过用执政来学习的啊。如果一定这么做,必定有所损害。
范宣子当权,诸侯向晋国贡献的负担很沉重。郑国的人把这事看作忧患。二月,郑国国君往晋国,子产(公孙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委托书信给子西(子西随郑伯如晋),带给范宣子,信上说:“您为政于晋国,四邻诸侯没听说(您的)的美德(令:善,美),却听说(向诸侯索取的)贡纳很重,我呢,对此很不理解。我听说君子掌管国家的,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的根基。有基础就不致毁坏,为什么不致力于此呢?(在位者)有美德就能与大家共同享乐,众人快乐就能统治长久。范宣子很高兴,于是减轻了诸侯的进贡
子产让城市和乡村有所区别,上下尊卑各有职责,士地四界有水沟、庐舍和耕地能互相适应。对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他,亲近他;骄傲奢侈的,依法惩办。子产参与政事一年,人们歌唱道:“计算我的家产而收财物税,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田税。谁杀死子产,我就助他一臂之力。”到了三年,又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士田,子产栽培。子产死了,谁来继位?”
解析
44.C(意思是“钱财”。)
45.B(与“郑人病之”同属意动用法,译为“以……为病”,即译为“对……感动担忧”。A成为病态,动词;C 患病,动词;D使……成为病态,使动用法 )
46. C (①写子产劝宣子治国以德,表现了子产治国以德思想。③写子产不赞成毁乡校,善于听取人民的各种意见,表现了一定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C;②写子产能区别对待卿大夫,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A;④写乡校的作用,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D;⑤写人要爱人,就要让他做有利于他的事,这是怎样“爱人”的问题,与以民为本关系不大,故排除B;⑥这是直接表现治国以德的思想;⑦写子产从谏如流;⑧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用比喻说明好名声的重要 )
47. A(“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错。)
48.(1)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
(2)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
(3)子产死了,谁来继位?
参考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 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郑国的上卿)子皮想让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邑)。子产说:“(他太)年轻,不一定行。”子皮说:“(他很)善良,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子产说:“不行!人要爱护(一个)人,是要(做)利于他(的事)。如今您爱护(一个)人就让他从政,(这就)犹如还不会拿刀就让他切割,他(将受)的伤肯定很多。您爱人,以伤害他为结果,那谁还敢企求受到您的爱护啊?您有美好的绸缎,不会让人学着做衣服;大的官职、大的封地,身家所托付的东西啊,却让学习的人去治理,那不是为美好的绸缎着想得(比官职、封地)更多吗?(我)侨听说的是(先)学习然后主政,没听说过用执政来学习的啊。如果一定这么做,必定有所损害。
范宣子当权,诸侯向晋国贡献的负担很沉重。郑国的人把这事看作忧患。二月,郑国国君往晋国,子产(公孙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委托书信给子西(子西随郑伯如晋),带给范宣子,信上说:“您为政于晋国,四邻诸侯没听说(您的)的美德(令:善,美),却听说(向诸侯索取的)贡纳很重,我呢,对此很不理解。我听说君子掌管国家的,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的根基。有基础就不致毁坏,为什么不致力于此呢?(在位者)有美德就能与大家共同享乐,众人快乐就能统治长久。范宣子很高兴,于是减轻了诸侯的进贡
子产让城市和乡村有所区别,上下尊卑各有职责,士地四界有水沟、庐舍和耕地能互相适应。对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他,亲近他;骄傲奢侈的,依法惩办。子产参与政事一年,人们歌唱道:“计算我的家产而收财物税,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田税。谁杀死子产,我就助他一臂之力。”到了三年,又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士田,子产栽培。子产死了,谁来继位?”
核心考点
试题【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1.以下语句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刚愎自大的一组是( )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②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③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④项王未有以应,曰:“坐。”⑤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⑥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2.下面不属于直接造成范增计划失败的原因的一项是( )
A.项王听信刘邦的花言巧语,对范增的示意默然不应。
B.项伯拔剑起舞,以身翼蔽沛公,使项庄不能成功刺杀。
C.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出语批评项羽,保护刘邦。
D.刘邦机智勇敢,张良应对有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门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
B. 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 体现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的心理状态。
C.刘邦貌似心诚、吹捧的话语,使项王轻易改弦更张。从中也可以表现出刘邦多谋善断、委曲求全、随机应变的复杂性格。
D. 樊哙带剑拥盾入门,瞋目视项王,而项王赐之卮酒、彘肩,表现了樊哙智勇双全,对项羽指责中又满含尊重,同时也颇受项羽尊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以下语句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项脊轩变化的一组是( )
①前辟四窗,垣墙周庭②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③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④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⑤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⑥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A.①③④⑥ B. ①②③④ C. ①④⑤⑥ D. ①②⑤⑥
2.对本文内容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叙述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倾注作者的深情。“小鸟时来啄食”与“三五之夜”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年轻时在这里读书生活怡然自得的情趣,并用“喜”贯穿。
B.第二至第三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妻子的往事,用“悲”贯穿,隐含作者对家庭败落、光阴易逝、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的感慨。
C.开头写小屋环境暗示家道的衰败,修葺小屋反映自己学业上的勤奋,暗示并反衬自己的不得志。
D.文章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以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写得很简洁,是“悲”的进一步补充。
3.这篇课文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这样的写法的好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言有尽而意无穷。
B.可以睹物思人,使人产生“人是物非”之感。
C.托物寓情,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D.与题目“项脊轩志”照应。
4.对本文分析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 少年归有光是一个一个好静、安祥、勤奋和深思的少年形象。
B. 文章采用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所挚爱的祖母、母亲、妻子和奶妈的怀念之情,凭借之物是项脊轩。
C. 本文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
D.文章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如写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至的动作等,把对孙儿的关心、疼爱和期待,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
(李)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臣光曰:《易》曰:“师出以律,否臧凶。”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李广之将,使人人自便。以广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何则?其继者难也,况与之并时而为将乎!夫小人之情,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彼既以程不识为烦扰而乐于从广,且将仇其上而不服。然则简易之害,非徒广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故曰“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已矣。然则效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不击刁斗以自卫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
B.而其士卒亦佚乐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
C.咸乐为之死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D.李广之将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A.士卒亦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B.无不凶也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
C.况与之并时为将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D.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于怒其身也,则耻师焉 |
A.其继者难也魏公子之盗其兵符 |
B.然虏卒犯之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
C.以广之才以勇气闻于诸侯 |
D.为将者,亦严而已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A.况与之并时而为将乎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B.然不可以为法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C.且将仇其上而不服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D.师出以律以资政殿学士行 |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
②木梗谓土耦人曰:“子先,土也……”
③于是孟尝君逡巡而退而无以应,卒不敢西向秦
④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 B.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 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
A.今子东园之桃也,刻子以为梗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
B.泛泛乎不知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C.宾客谏之百通,则不听也若以鬼道谏我,我则杀之 |
D.于是孟尝君逡巡而退而无以应,卒不敢西向秦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
A.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 B.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
C.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 D.王好战,请以战喻 |
A.客曰:臣之来也,过淄水上 | B.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 |
C.今子东园之桃也,刻子以为梗 |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
训俭示康①
司马光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御孙②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章)粥③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⑤,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选自《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有删节)
【注释】①康:指司马康,司马光的儿子。 ②御孙: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 ③正考父(章)粥:正考父,春秋时期宋国的大夫,孔子的远祖。(章),稠粥。粥,稀粥。 ④季文子相三君:季文子,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季孙行父。三君,指鲁文公、鲁宣公、鲁襄公。⑤服行:实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不以为病病:疾病 |
B.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非:不对 |
C.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丰: 丰收 |
D.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达:显达 |
A.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
B.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C.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D.以侈自败者多矣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
A.文中第一段多处引用孔子的话语,又用“古人”与“今人”对“俭”不同态度的对比,目的是为了能更明确地提出作者的观点。 |
B.文中叙举“先公”宴客从俭之事,是以长辈的身分,从家风的角度进行正面教诲,娓娓而谈中尤显亲切,让人更易接受其主张。 |
C.文章最后一段举正考父、季文子的例子是从正面说明“以俭立名”,举石崇、寇莱公的例子则是为了从反面说明“不俭”必“自败”。 |
D.从这篇深入浅出的家训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光已敏锐地洞察到,一个人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将会影响到他事业的成功或失败。 |
最新试题
- 1______ is the World Park? It is about two hours by coach. [
- 2Danny"s parents ______ dinosaurs. [ ]A. are allB. are bo
- 3下列有关实验或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图1所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时观察到产生白色喷泉B.如图2所示的两套装置均可制
- 4已知集合M={y|y=1x2},N={x|y=x-1},则M∩N=( )A.(0,+∞)B.[0,+∞)C.(1,+∞
- 5夏、商、周三代的衰亡留下的主要历史思考是①“家天下”代替“公天下”是历史的倒退 ②勤政方能治国③爱民才能安邦
- 62011年9月,非洲之角地区遭受6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和饥荒,联合国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发出援助呼吁,并迅速在灾区开展救援行
- 7下列物质中属于导体的是______:属于绝缘体的是______.(只填序号)(1)水银;(2)汽油;(3)玻璃;(4)盐
- 8文艺作品能折射出时代的印迹,下列作品反映同一历史题材的最佳选项是①《黄河大合唱》②《义勇军进行曲》③《狂人日记》④《奔马
- 9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7和3,则它的周长为( ).
- 10已知,求的最大值是 。
热门考点
- 1(2011•南充)小明乘车从南充到成都,行车的平均速度v(km/h)和行车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是( )
- 211(一)好望角②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
- 3对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体积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B.
- 4Now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made laws ________ the birds
- 5某电饭锅内有R0=44Ω、R=2156Ω的两根电热丝,将它接入电路,如图。当S分别置于“1”挡和“2”挡时,____挡是
- 6高三学生李梅就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写信向外籍教师Mary请教。请你代替Mary写封回信。写作要点:1、对英语写作的
- 72011年2月,我市严抓“酒驾”行为。司机王某在行车过程中,违反了交通规则,交警扣留了张某的驾驶证并罚款500元,王某觉
- 82010年7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
- 9现代文阅读。丁香赋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
- 10(5分)近几年来,我国及其他国家都发生过强烈地震,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应该懂得一些自救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