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 决定苏联20世纪30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根本因素是( )A.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C.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形成D.粉碎外国武...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决定苏联20世纪30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根本因素是( )
A.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
C.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形成D.粉碎外国武装干涉的需要

答案
A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决定苏联20世纪30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根本因素是( )A.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C.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形成D.粉碎外国武】;主要考察你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世纪20、30年代是苏联“走向强国之路”的时代,苏联“走向强国之路”主要是通过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斯大林的工业化道路
C.农业全盘集体化D.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中国与苏联走的都是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道路上借鉴了苏联的经验,也汲取了苏联的教训。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与苏联的工业化都是从各自的五年计划开始的,中国借鉴了苏联工业化的经验,中苏两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共同点是什么?(1分)这个共同点导致了斯大林模式下怎样的弊端?(1分)这一弊端在中国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也同样出现,中国当时是如何纠正的?(1分)
(2)在赫鲁晓夫和***的领导下,苏联和中国各自进行了改革。改革都首先从农业开始,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措施有哪些?(3分)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是什么?(2分)
(3)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都失败了,主要原因是什么?(1)苏联解体后,中国汲取苏联改革的教训,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材料一 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和安德烈•••纪德曾怀着对当时蒸蒸日上的国家的极大兴趣,到莫斯斯科旅行。
罗曼•••罗兰一方面表示“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一方面又认为那里“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必须承认这一切……”。
纪德则写道:“对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每日工资为5卢布或更少;而对某些享有特权的人来说则享受更多的优惠。”                          
——《外交十记》 钱其琛 
材料二 罗曼•••罗兰则对苏联人的精神状况表示了担忧:“我确信,他们有时甚至过分低估了其他民族的生命力。即使资本主义的政府和制度是他们的敌人,也不能低估其生存力……青年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的成就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就会产生动荡。”
纪德则写道“苏联人对于国外的局势和状况处于惊人的无知之中。他们被弄得深信:外国的一切都远不及苏联好。”                            
——《外交十记》 钱其琛
回答:
(1)当法国两位作家到达苏联时,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呈现怎样的特征?根据材料,概括两位作家对当时苏联的印象和感觉(4分)
(2)材料中罗曼•••罗兰和纪德担忧什么?(2分)
材料三 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晚期,位于太平洋两岸的美国和中国相继成为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家,其影响力的提高,是以经济的大发展为基础。中美两国经济的发展都是由于在较好地利用外部条件的同时,对内部进行了成功的调整。
回答:
(3)从19世纪晚期以来,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历过哪几次重大调整?各有何作用?(4分)
(4)20世纪中晚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成功的调整?各起什么作用?(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
A 重点发展重工业               B 轻重工业同步进行
C 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   D 由城市扩展到农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斯大林模式”的准确理解是
A.由斯大林领导建立的制度B.在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中的社会主义制度
C.在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中建立的制度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