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三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请同答:
(1)据材料一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据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6分)
(3)材料三与西周的世卿世禄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4分)
答案
(1)原因:①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2分)②读书人少,缺乏人才。(2分)
(2)明朝废丞相;设内阁(4分);清设军机处。(2分)
(3)西周的世卿世禄:注重血缘、世袭。(2分) 西汉察举制:注重品行、才学。(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材料信息“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 可知是指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可知是指读书人少,缺乏人才。
(2)本题实际问的是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设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还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强化的突出表现。清朝,增设军机处(雍正时设立,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标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3)注意材料信息“德行”“志节”“学通行修,经中博士”“明达法令”“刚毅多略”可知与世卿世禄注重血缘、世袭不同,察举制注重品行、才学。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核心考点
试题【(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如图反映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 D.郡国并行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西汉时期,为解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有人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项建议演
变成的措施是
A.大封皇室成员为王B.实行“推恩令”
C.平定“七国之乱”D.废除诸侯国,改设郡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汉时设立,级别较低)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这种变化是为了
A.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提高“三公”的权力D.防止腐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九品中正制实行的初期,品评人物品级主要依据的是“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行状”由中正(品评人才的官员)确定,当时的表述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
A.只重出身,不重才能
B.是一种客观公正选拔人才的方法
C.容易被人为随意操控
D.加强了君主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表明这这个机构
A.有权否决皇帝的命令 B.具有最高决策权
C.可以否决皇帝命令的草案  D.代行皇帝的职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