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汉时设立,级别较低)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这种变化是为了A.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提高“三公”的权力D.防止...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汉时设立,级别较低)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这种变化是为了
A.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提高“三公”的权力D.防止腐败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秦汉(西汉)时期,太尉、丞相(或相国)、御史大夫合称为“三公”,皆为宰相之职,由他们分管全国最高的军、政、司法监察大权。汉武帝为了集中君权,始用儒生为相,以便于控制。同时,设立大司马大将军之职以取代太尉之职,起用身边随从者侍中和文书档案保管者尚书,组成“内朝官”,归自己亲领;而变丞相、御史大夫领导的正规职官为“外朝官”,开始以内朝控制外朝,皇权得以增强。此后封建王朝总体上来看也呈现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因此结合材料可知是B.A不对,这种变化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非提高行政效率;C不对,根据材料“中书、尚书之官(汉时设立,级别较低)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可知三公的权力受到抑制而非提高,D “防止腐败”在材料中也无从体现。
点评:本题的要领在于把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总体趋势是相权削弱直至消亡,皇权不断加强;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核心考点
试题【“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汉时设立,级别较低)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这种变化是为了A.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提高“三公”的权力D.防止】;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在九品中正制实行的初期,品评人物品级主要依据的是“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行状”由中正(品评人才的官员)确定,当时的表述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
A.只重出身,不重才能
B.是一种客观公正选拔人才的方法
C.容易被人为随意操控
D.加强了君主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表明这这个机构
A.有权否决皇帝的命令 B.具有最高决策权
C.可以否决皇帝命令的草案  D.代行皇帝的职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一种官职,“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富。”这一官职是
A.郡太守B.州刺史C.州知州D.节度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元朝时期正式设立省级行政区。当时管辖大部分南海岛屿的是
A.江西行省B.江南行省C.江浙行省D.湖广行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下面是一幅元代的政治制度政权结构图,其中的划横线部分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丞相B.宣政院C.军机处D.理藩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