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2013年11月7日上午,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奔赴南极执行为期155天的科考任务,其中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南极内陆伊丽莎白公主地建设我国第...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3年11月7日上午,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奔赴南极执行为期155天的科考任务,其中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南极内陆伊丽莎白公主地建设我国第四座南极科考站——泰山站。12月19日“雪龙”号驶离中山站附近的陆缘冰地带,只能以3、4节(1节=1.852千米/小时)的船速沿着南纬65度左右纬线向东艰难航行,开始中国极地科考史上首次环南极大陆航行的征程(见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雪龙”号环南极大陆航行速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洋流B.大气环流
C.浮冰D.珊瑚暗礁
小题2: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第30次南极科考队员在考察期间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①低温严寒 ②地形起伏大 ③高原缺氧 ④冻土深厚 ⑤生态脆弱 ⑥可供施工时间短
A.①②③B.①③⑥C.②④⑤D.④⑤⑥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每年的11、12月份,在南极是夏半年,南极大陆边缘有许多浮冰漂浮在海面,轮船要避开浮冰,所以航速慢,C对。洋流在各海域都有,顺洋流速度加快,不是减慢的原因,A错。大气环流涉及到风带,顺风航速快,B错。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区,南极大陆边缘主要是寒带,D错。
小题2:根据材料可知,在南极地区可能遇到低温严寒,①对。南极大陆是冰原大陆,地形起伏小,②错。南极大陆冰盖厚度约2000米,海拔较高,高原缺氧,③对。冰层厚,冻土深厚不大,④错。南极大陆是冰雪大陆,内陆冰盖一般较稳定,不能说生态脆弱,⑤错。南极冰雪大陆气温极低,可供施工时间短,⑥对。所以B对。A、C、D错。
核心考点
试题【2013年11月7日上午,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奔赴南极执行为期155天的科考任务,其中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南极内陆伊丽莎白公主地建设我国第】;主要考察你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生长期较长 B.乙区域土地集中连片
C.甲区域机械化程度高D.乙区域矿产资源贫乏
小题2:丁省与丙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B.陆地交通便捷
C.畜牧业比重大D.第二产业比重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发展指数是对某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科技等方面测量的综合性指数,数值越高,发展水平越好。读我国2000年及2008年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八年来,中部地带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变化不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鄂B.豫C.冀D.皖
小题2:促进内蒙古农村综合发展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粮食生产大幅增加B.劳动力增加
C.生态建设成效显著D.灾害性天气频率大幅度减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已有1亿多亩天然草场发生大面积鼠害,其中危害严重的面积达5000多万亩。目前,全区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材料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图

澳大利亚的载畜量与我国水平相当,仅为新西兰的1/15,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中的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和南方热带地区。据表完成小题。
地区
面积(万km2)
年生物产量(万t)

11.52
22 400

113.07
109 900

265.63
85 600

78.85
88 600
小题1:表中代表南方热带地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导致②③地区生物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不同B.降水不同
C.地形不同D.土壤不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探明储量640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0%。读该地区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下列对内蒙古东部矿产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B.交通较为便利
C.紧邻华东市场D.科学技术发达
小题2:下列有关内蒙古东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措施中,可行的是(  )
A.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防治水土流失
B.大力发展煤炭等重工业,控制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规模
C.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D.减少煤炭燃烧,控制酸雨危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