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胸中之竹郑燮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①,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②又不...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胸中之竹
郑燮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注】①胸中之竹:酝酿中的竹的审美意象。②手中之竹:画幅上竹的艺术形象。③意:审美意象。④定则:一般法则。⑤化机:此处指超出一般法则之外的、充满灵感的艺术构思。
小题1: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画一处)。(2分)
烟 光 日 影 露 气 皆 浮 动 于 疏 枝 密 叶 之 间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独画云乎哉!                                                         
小题3:本文是郑板桥的题画之作。他强调 “         ”、“         ”两者结合,就能凝成一幅气韵生动、令人把玩不尽的竹的图画。(2分)
答案

小题1:烟 光 日 影 露 气 /皆 浮 动 于 疏 枝 密 叶 之 间
小题2:难道仅仅作画是这样吗!(或 难道只有画画可以这样说么。) 
小题3:意在笔先(“定则”);趣在法外(“化机”)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见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这几句话的意思为“袅袅炊烟,蒙蒙雾气和阳光一起在竹林间浮动”,所以结构为“烟 光 日 影 露 气 /皆 浮 动 于 疏 枝 密 叶 之 间”。
点评:给文言句子划分节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中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一是理解文意。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正确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分析语法结构。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或补语,再考虑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2:试题分析:“独”是“难道”的意思。除了这个关键字外,还要注意整个句子在翻译时的完整性与完整性。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3:试题分析:根据“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这部分分析出他强调意在笔先(“定则”);趣在法外(“化机”)两者结合,就能凝成一幅气韵生动、令人把玩不尽的竹的图画。。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根据题目的要求,明确答题区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答案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胸中之竹郑燮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①,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②又不】;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11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解释加线的字。(2分)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交辉:
(2)未复有能其奇者        与:
(3) 无与为乐者            念:
(4)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小题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小题3:【甲】文中表现作者自得与自豪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乙】文中作者月下抒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绝巘/多生怪柏。 B念/无与为乐者。C巴东三峡/巫峡长。 D水陆草木/之花。
小题5:【甲】和【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自然景物,但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试加以分析。(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①,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②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③满篝④,污邪⑤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注:①隐 隐语。 ②禳田:为田求福禳。③瓯窭:高地狭小之区。④篝:笼。⑤污邪:地势低下的田地。
小题1:下列句中“以”与“淳于髡说之以隐曰”中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祭以尉首B.策之不以其道C.可以一战D.以塞忠谏之路也
小题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淳于髡人生得矮小而胸有奇才,以博学、滑稽、善辩著称。他两次巧谏齐威王,解除了国难。
B.淳于髡寓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之中,表现了过人的胆识和才智。
C.齐威王善听忠告,勇于改过,奋发有为,这一点也是值得称道的。
D.齐威王善于用人,淳于髡敢于直谏,良臣遇明君,统治才能巩固。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4分)
使诸侯                        ②政卿大夫         
③三年不又不鸣                  ④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牵入我家的丝瓜花
①邻家院角落里种的丝瓜花,在搭好凉棚后,级级攀登而上,一路牵线而来,爬上高高的院墙,缠上长长的电线,一路牵入我家。细长的触角伸展着,一路向前,有点不牵来就不罢休的架势,活像撒野的小孩,吵着嚷着,牵着爬着,伏着吊着就是要牵入我家
②一路欢欢喜喜牵来的丝瓜花,呼朋引伴似的,千朵万朵地拼了命地开黄花,真有千朵万朵压藤低的架势。如怀春的乡村姑娘,顶着满头黄花,仰着张张朴素、纯净的笑脸,把千丝万缕的满架绿叶黄花牵到我家厨房的窗前,只等我深情回眸。我家厨房朝西,夏天西晒得厉害,火一样的太阳直晒到天黑,才恋恋不舍地离去,这一路牵来的丝瓜花,让我每每在锅碗瓢盆间挥汗如雨里染一抹翠绿,沐一阵清凉。喜欢这爬上架,牵到我家的丝瓜花。
③丝瓜花,我熟知的老友。在农村的盛夏,它应是最热闹最常见的风景。房前屋后,田头地边,桥头沟边都是它黄花插满头的倩影,它像活泼的村姑,有着素净的笑脸,有着曼妙柔弱的身姿,有着纤纤巧手,或编织,或缠绕,或爬,或吊,或伏、或牵,或在草垛上,在屋檐下,在泡桐树上,在晒衣服的铁丝线上,它都能风情万种地舞蹈,跳出乡村最热烈最热闹最动人的舞蹈。单一的小朵黄花,开在乡野广阔的林原花海里,实在不起眼,但是它花团锦簇,成千朵万朵地开,那气势,真是壮观,那场景,真是热闹。原来,每一场花事,只要一心齐发,蔚为大观,都是能震撼人心的。
④儿时,母亲每年总是在家门前的水沟边上丢几粒丝瓜籽,浇两瓢粪水,割几根山垴上的狗刺圈着,算是给它安了个窝。过不了些时日,或是一场春雨过后,或是某一个夜晚,它就发芽了,长叶了,抽丝了,牵藤了,开花了,鼓劲似的向上伸展开来,像个撒泼的小子,倔强的丫头,鼓足了劲向上爬。只要能够得着,爬得上,牵得住,缠得牢,它就够上来,爬上去。它爬上屋角高高的泡桐树,顺着母亲拉的晾晒衣服的电线,一路向前,向前,丝牵到哪里,花开到哪里,像撒娇的孩童,比赛似的开花,一朵二朵三朵,一朵接一朵,十朵百朵地开。这边开放那边凋零,凋零的花朵下结下一个个嫩绿的小丝瓜,有如初生的粉嫩的婴儿,让人顿生怜惜之意。要不了几天工夫,门前就挂满了长长短短,或弯或直的绿月亮。这是儿时伙伴们最诗意的比喻。那凋落一地的黄丝瓜花,常被我们这些孩童像珍宝一样,一一捡回来造屋儿玩。那黄黄的,柔柔的,卷曲的丝瓜花,多像母亲打的泡蛋汤或炒的蛋籽儿,我们几个伙伴儿围在一个屋角里,造屋儿,学着母亲的样子,做一个能干贤惠的家庭主妇,在几口火砖扛成的瓦片锅上炒蛋籽儿,打泡蛋汤,有小主妇的满足,有天真无邪的乐趣,有望梅止渴的幸福。那时,农村日子是清贫的,吃鸡蛋是件幸福的事儿。母亲总是把丝瓜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嫩的就做成丝瓜汤,滑嫩可口,特别是喝到见底的那细细的,亮亮的,滑滑的丝瓜籽儿,最是美味。老得刨不动皮的丝瓜,母亲就加几个辣椒连皮清炒,辣和和,也挺下饭。村里的刚子,有一回在我家吃到母亲清炒的老丝瓜,“啧啧”直叹好吃。因为他家人多嘴阔,吃丝瓜,总是加一大锅水煮,一人分一瓢清丝瓜汤。那时,农村的日子虽穷,丝瓜的味却尽在一锅汤里,因为有你一口,就有我一口,大家都有一口,这样的日子虽穷,汤虽清,却能喝出温暖热气来。
⑤爬得最高的丝瓜,往往蓄的时间最久,因为它爬得最高,摘不够,母亲干脆让它蓄老,做丝瓜种。它高高地吊在泡桐树上打秋千,几场秋风秋雨过后,它就没了颜色,空了皮囊。母亲把镰刀绑在杆子上把它割下来,剖开取籽做种,丝瓜瓤用来洗碗或洗澡。母亲每每说,丝瓜真是个宝呀,不但好吃,吃的时间长,养活一家人,这丝瓜瓤还好用,去污强呢。
⑥“种瓜东井上,冉冉自逾垣,瓜葛相结连,蔓延自登垣。”这首小诗既是对丝瓜的勾勒。乡野的房前屋后,田田畈畈,沟头井边,只要有一口井,有一坯泥,那里就是丝瓜容身之所,扎根之地,哪里有阳光,它就往哪里爬,哪里牵……
⑦我爱牵到我家的丝瓜花。我爱这以丝瓜花为背景的平凡人生。   
小题1: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分析句中加线词语的作用。(3分)
母亲每年总是在家门前的水沟边上丢几粒丝瓜籽,浇两瓢粪水,割几根山垴上的狗刺圈着,算是给它安了个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④自然段结尾“这样的日子虽穷,汤虽清,却能喝出温暖热气来”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又有怎样的深刻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结尾作者说的“以丝瓜花为背景的平凡人生”,从选文看,以丝瓜花为背景的平凡人生具有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着,——***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小题1:文中的海鸥、海鸭、企鹅有什么表现?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                                                                                    
小题2: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之前还写大海、狂风、乌云?
答:                                                                                    
小题3:“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小题4:品味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说说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狂风紧紧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成尘雾和碎末。
答:                                                                                    
②“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答:                                                                                    
小题5:“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句话使用反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答:                                                                                    
小题6:“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
冬蚁出曝其夏取之粟。他虫饥,过其侧,乞粟于蚁。蚁曰:“尔胡为不储粮于夏?”虫曰:“吾方向夏风而歌。”蚁笑曰:“君当夏而歌,则亦宜乘冬而眠矣,胡言饥?”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尔胡为不储粮于夏?
②吾方向夏风而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