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放大、正立的实像 | B.缩小、正立的实像 |
C.放大、倒立的实像 | D.缩小、倒立的实像 |
答案
现在的物距是50厘米,大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D.
核心考点
试题【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承接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当把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凸透镜5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A.放大、】;主要考察你对透镜及其应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填“上”或“下”)调整;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的实像.
(1)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该如何移动光屏?
答:______.
(2)图2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周倩同学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______.
A、②①;B、①③;C、②④;D、③④
(1)小明移动光屏,当光屏上的像清晰时,情况如图2所示,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光屏安装的位置偏高
B、蜡烛位置偏高(蜡烛太长)
C、蜡烛距离透镜太远
D、烛焰、透镜、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2)在不同位置都能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线在光屏上发生______反射.
(3)重新调整器材后,他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通过移动光屏使像清晰,此时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实像.
(4)小明发现,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把凸透镜向左或向右移动少许,光屏上的像就不清晰了,但当他将凸透镜继续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再次变得清晰,那么,这时的像应该是______、______的实像.
最新试题
- 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和内角和.
- 2(14分)双氧水(过氧化氯)被称作“最清洁”的化学品,在纺织业和造纸业主要用作漂白剂,在化工合成中用作氧化剂和环氧化剂,
- 3已知y=ax2+bx+c,且当x=1时,y=5;当x=﹣2时,y=14;当x=﹣3时,y=25,则a= ________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2分)A.爷爷看足球的习气好像有所改变。B.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不承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运
- 5如图,某公园的一座石拱桥是圆弧形(劣弧),其跨度AB为24米,拱的半径为13米,则拱高CD为( )A.5米B.7
- 6下图是一张国共两党最高***蒋介石和***难得的合影,这次合影是在[ ]A.黄埔军校建立时 B
- 7标准状况下,m g气体A和n 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nB.同
- 8A terrible earthquake hit Wenchuan at 2:28 p.m. _______ May
- 9下面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四个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反映物体受力不可能平衡的是( )
- 10“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独臂英雄丁晓兵的颁奖词是:“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
热门考点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春秋时期的
- 3在一个种群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aa的个体占4%,则基因
- 4完成句子。She______the French language.她精通法语。
- 5To get a chocolate out of a box requires a lot of unpacking:
- 6甲、乙、丙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盛满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投入甲、乙、丙中的水面下方之后,溢出水量最少的
- 7The next thing he saw was smoke ______ from behind the house
- 8已知aAn+, bB(n+1)+, cCn-, dD(n+1)-是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下列叙
- 9如图,D是△ABC内一点,BD⊥CD ,AD= 6,BD=4,CD= 3,E、F、G、H分别是AB、AC、CD、BD的中
- 10The students _______ a video about Barack Obama"s speech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