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机械效率的计算 > 如图所示,把重20N的物体以v=0.3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若不计绳重及磨擦,则绳端移动的速度及动滑轮重力的大小分别是(   )A...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把重20N的物体以v=0.3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若不计绳重及磨擦,则绳端移动的速度及动滑轮重力的大小分别是(   )
A.0.6m/s,8NB.0.15m/s,4N
C.0.6m/s,4ND.0.15m/s,8N

答案
C
解析
(1)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则向上提动滑轮的两股绳子上的拉力相等;即F=12N;∵绳重和摩擦不计,∴由F=1/2(G物+G轮)可得:
G轮=2F-G物=2×12N-20N=4N
(2)∵物体匀速上升速度v=0.3m/s,
∴拉力移动的速度:v′=2v=2×0.3m/s=0.6m/s,故选C.
核心考点
试题【如图所示,把重20N的物体以v=0.3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若不计绳重及磨擦,则绳端移动的速度及动滑轮重力的大小分别是(   )A】;主要考察你对机械效率的计算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

物理量    次数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选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     (选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3)分析比较表中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比较实验     和实验      (填序号)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一辆汽车不慎陷入泥坑,司机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汽车拖出。已知整个过程中,水平拉力F是1×104N,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4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

(1)拉力F做的总功。
(2)有用功为多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不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测量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第1、2、3次试验中,改变斜面的材料的目的是                            
(2)在第二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3)分析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其他条件一定时,                    
(4)若通过分析第1、4、5次实验数据,得出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如图所示,是办公楼内一种电梯结构的示意图,钢链绕过电梯厢下的滑轮,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连接在电动机控制装置上。若拉力F在8s内匀速将质量为0.5t的电梯厢和1t的乘客从一层上升到五层,且每层楼高3m,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N,拉力所做的功率为_______W(忽略钢链重及摩擦),若电功机的输出功率为80KW,则此电梯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并在图中画出乘客受力的示意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某实验小组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小红有如下两个猜想:①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能跟提升的物体重力有关;②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能跟动滑轮重力有关.她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次数
钩码重G/N
动滑轮重
]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有用
W/J
测力计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总功
W/J
机械效率h
1
2
0.7
0.1
0.2
0.9
0.3
0.27
74.1%
2
4
0.7
0.1
0.4
l.6
0.3
0.48
83.3%
3
4
1.5
0.1
0.4
1.l



(1)这个实验中需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和弹簧测力计;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
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3) 在表中的空格处的相关内容是:①         ,②          
           
(4)由第2、3次实验可得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