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②CO和O2在铂做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很容易转变成CO2
③标准状况下22.4cm3C02与足量饱和澄清石灰水(有效成分Ca(OH)2)作用可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100mg和水.
现针筒内储有200cm3CO2、CO、O2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假设其中CO2为Xcm3,CO为Ycm3,其余为02(过量).
某校初三化学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仪器,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体积:
![魔方格](http://img.shitiku.com.cn/uploads/allimg/20200219/20200219121823-52915.pn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针筒压出的气体,从左到右流过的装置连接顺序应该是______(用A、B、C、D表示).
(2)吸收瓶C和D中所盛的吸收溶液是足量的______装置B中所盛的是水.
(3)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实验完毕后.在装置B的量筒中液体的体积约为______cm3(用含X、Y)的式子表示.(提示:在标准状况下,化学反应中各气体物质的体积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气体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答案
可推知装置A是将一氧化碳和氧气在铂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的,而B是来测量体积的,C、D是吸收二氧化碳并通过沉淀的质量推知二氧化碳质量,故装置连接顺序为:C,A,D,B或D、A、C、B
(2)因题目要测原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含量,故C、D瓶内要装有石灰水来吸收二氧化碳,通过生成的碳酸钙沉淀的质量来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
(3)A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 ||
△ |
(4)装置C是吸收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装置A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2CO+O2
| ||
△ |
可知与一氧化碳反应的氧气的体积为
y |
2 |
3 |
2 |
故答案为:(1)CADB或DACB (2)澄清饱和石灰水 (3)2CO+O2
| ||
△ |
3 |
2 |
核心考点
试题【①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难溶解于水.不与石灰水反应;②CO和O2在铂做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很容易转变成CO2③标准状况下22.4cm3C02与足量饱和澄】;主要考察你对实验探究和设计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二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 可行的实验方案 |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猜想① | 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 果肉表面不变色 |
猜想② | 果肉表面变色 | |
猜想③ | 果肉表面不变色 | |
猜想④ | 果肉表面不变色 | |
猜想⑤ | 温度高的先变色 | |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1)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