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材料一 我国有13亿人口,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我国人均占有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煤、铁矿石、铜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2%、25%、...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我国有13亿人口,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我国人均占有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煤、铁矿石、铜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2%、25%、16.5%、11%、4.5%、79%、42%、18%。我国资源利用率低,过量消耗资源,万元GDP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消耗的能源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
我国过量消耗资源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大气质量符合一级标准城市不足1%;七大江河水系中劣质水占40.9%;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荒漠化土地263.62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中共中央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1)简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8分)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说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根据。(13分)
答案
(1)①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不同的特点。(2分)
②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双方具有不同的特点。(6分)
(2)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环境。”表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们在变革自然的时候要以承认自然的客观性为前提;同时也表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要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4分)②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目前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三者相协调。(5分)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质的矛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解决这一矛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和根本出路。(4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 我国有13亿人口,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我国人均占有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煤、铁矿石、铜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2%、25%、】;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问题
材料一:楼兰古国是古代西域农业发达的绿洲,是亚洲腹部的交通枢纽,在东西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作用,但在唐朝以前突然消失了。关于古楼兰文明失落的原因,许多专家认为,是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的和谐,在创造高度经济发达的同时,也以惊人的速度制造着沙漠。
材料二:无数事实说明,在经济建设中只顾金山银山,忽视绿水清山,所获得的金山银山的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因为早晚要从金山银山中扣除巨额的环境治理费,以及因环境恶化所致的疾病治疗费、预防费等多种费用。到头来,不仅眼看着金山银山大量流失,而且,即便花光金山银山,也难以很快再现失去的绿水清山。
材料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200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于呼吸道疾病。这些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烧煤和吸烟,以及交通和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此外,因腹泻,每年死亡约有130万儿童。这种疾病是由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引起的。
综合上述材料,试从联系观点的不同角度谈谈对你的启示。(1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打扫》反映了当前文化市场中什么文化现象?(2分)
(2)针对上述文化现象,你认为应该如何净化当前的文化环境?(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这种民族精神得到丰富和发展,积极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有人认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结合材料,请谈谈你对这观点的看法。(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11月26日,由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主办的“中国红歌会”大型晚会——《永远的红歌》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红歌红”是江西电视台组织的大型年度活动,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共有13万多人次报名参与,3000多名普通群众通过荧屏演唱各个时期的红色经典歌曲,电视观众人数超过两亿,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知名文化品牌。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红歌”为什么这样红?(6分)
(2)当前我国应该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30年来,深圳抓住五大历史机遇,创造了财富传奇。
材料一
年代
机 遇
1980
深圳成为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英雄不问出处,只要努力就有机会获得成功,改变自已的命运。
1992
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并因此引发一轮以政府官员、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导的下海潮。形成了名扬中外的深圳“中生代企业家”群体。
1997
香港回归,深圳吸引了众多香港、羡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到深圳发展。
1999
从1999年开始,深圳开始举办一年一届的中国国际高新技长成果交易会,以推动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以及促进国家、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以此为标志,知识经济汇入深圳发展的历史洪流,一批“新生代企业家”横空出世。
2004
中小板块启动,深圳在经历了“生产为王”和“营销为王”的时代,走进“资本为王”的时代。民营企业家真正跃上了资本市场的大舞台。
材料二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特区经济实力显著糟强,但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缩小城乡差距、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铃调发展任务艰巨……特区面临的难题,也是中国发展问题的缩影。努力破解发展难题,走出一条科学发展新路,为全国提供新的示范和借鉴,这是经济特区的新使命。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说明深圳取得奇迹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哲学启示。(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说明经济特区如何通过科学发展,完成新使命。(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