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20 期中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c)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甲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d)从槐树叶底,朝东丙数着一丝一丝丁下来的日光, 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f)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在下面所列的词语中,给文中空缺处甲、乙、丙、丁选择恰当的词。
  煮、泡、冲、烫;漫、细、忙、点;听得、听见、细听、聆听;洒、射、漏、照
  甲(  ) 乙(  ) 丙(  ) 丁(  )
2、b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     ]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人。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4、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 ”,是因为[     ]
A、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加和谐。
B、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C、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昂扬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
答案
1、泡 听得 细 漏
2、B
3、形 音 色
4、B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国学要对现实有用
  我一向认为“知识能用才是力量”,对国学的看法也不例外。
  所谓国学,在我看来就是研究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典籍)的学问。这种学问有什么用?可以先从挖掘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思维经验来说,这种思维经验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古人总结的某种思维经验,现在已有更为高深、准确的认识乃至理论了,然而古人在对道理的阐释中却有其独特的感悟,今人看了仍能启益心智,这便有用。例如《老子》讲的辩证法是朴素的,当然不及现代的唯物辩证法高深、准确,但《老子》的有些阐述却相当精辟,因此至今看来仍有打动人心的力度。例如他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说“开凿门窗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的空隙,才有房屋的作用”(《老子》第十一章,用任继愈先生译文)。现在造房子用砖块、预制板之类,这便是“有”;但如果“有”过了度,整个空间都被建筑材料砌满了,请问那房子还有什么用?因此今人分配住房十分重视究竟有多少“使用面积”。当然他也应该知道,倘若没有“建筑面积”,那么“使用面积”也便不存在了。再把这个实例提高到一般来说,《老子》就作出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结论。 又如欧阳修的名作《五代史伶官传序》,其中反对天命论的彻底性不仅比不上后世的唯物论,甚至还比不上某些先秦思想家。文中所讲的“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也很一般化,近似“老生常谈”。但欧阳修在论证这些道理的时候,却用了生动的事例,并以富有感情色彩的笔墨表述了他的深刻体会,于是这篇文章便也能打动人心。“人心”这个东西有时很冥顽不灵,往往需要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方式来打动它,方能形成比较牢固的正确认识。正因为如此,所以说“真理是不怕重复的”,只要不是简单的重复就行。
  第二个层次是传统文化中有些思维经验,直到现在尚未见有更为高深、准确的理论可以取而代之,这就显然更表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独创性,因而不但有用,而且大有研究之必要。这种思维经验在中国思想史中是不乏其例的(如儒家学说中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的思想),但为了更少疑义而易于论述,不妨以中国艺术史中的思维经验为例。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以“气韵生动”为绘画“六法”之首,从那以后,中国画家无不追求“气韵”,中国有经验的欣赏者也都能从优秀的画作中感知“气韵”,这说明“气韵”作为一种美的表现的确存在,然而至今无人能说清楚它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能达到“气韵生动”。推而广之来看,像“气韵”这样在中国艺术史上频繁出现的独特概念无虑数十。每一个概念都像一把钥匙,有可能打开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的宝库,那真是大大有用有益的事情。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用有益的东西,加以挖掘、筛选、阐释与发扬,便是国学的任务。这个国学的概念,其内涵比旧的以“整理国故”、考校古籍为主的“国学”是大得多了;研究的动机也不完全相同。因为从前研究“国学”有逃避现实的因素在,现在研究国学则是面向现实的。因此新的国学研究必须大大增加对现实有用有益的内容,以利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的建设;国学的发展也必将因此而获得新的强大的生命力。但新的国学研究既然有艰巨的去伪存真、去芜存精的任务,那就必须充分继承和发扬从前“国学”研究中那种求真求实、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也必须充分利用从前“国学”研究中的正确方法与丰富成果。
  国学要真正能对现实有用,看来一方面不能对传统文化采取“玩儿”的态度,更不能把它当作“模特”,常常穿了不断变化的“时装”来表演;但另一方面恐怕也不能一味强调“坐冷板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任何学问要对现实有用,都必须了解现实,甚至还要转变观念,才能使真才实学与客观实际挂钩对口,从而有的放矢地解决实际问题。(选自《金开诚学术文化随笔》) 1.对于至今无人能说清楚“气韵”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能达到“气韵生动”,这一现象中蕴涵的道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中有些经验,直到现在尚未见有更为高深、准确的理论可以取而代之。
B.“气韵”和“气韵生动”这些独特概念只可感知,难以具体去表述。
C.中国画家无不追求“气韵”,以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气韵”是一个美的表现,它只能存在于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中。
2.对“更不能把传统文化当作‘模特’,常常穿了不断变化的‘时装’来表演。”中所蕴涵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强调国学研究要了解现实,转变观念。
B.强调新国学研究要使真才实学与客观实际挂钩对口,从而有的放矢地解决实际问题。
C.不能只注意传统文化的形式上的翻新,而要对现实有用。
D.新的国学研究要去伪存真、去芜存精。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国学”的概念有三:整理国故;考校古籍为主;研究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典籍)。作者持第三种说法。
B.新的国学研究必须充分继承和发扬从前国学研究的优良学风,利用其正确方法与丰富成果。
C.作者主张国学研究要对现实有用,因为“知识能用才是力量”。
D.“气韵生动”为绘画“六法”之首,说法虽好,能为人感知,但在理论上是不可知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回家的花朵
李雪峰
  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便绽开了,它们像细碎的阳光,金黄在春天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地气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纷乱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在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一片的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苔藓的墙基或台阶缝隙里,或者那些泥土斑驳墙头生满了蓬草的残墙败垣上。
  蒲公英开花了,它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它那微小鹅黄的花盏,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满山遍野的野菊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或瑟瑟地开在一个风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旧白线的枯草蓬子里,像一簇簇微微燃烧的火苗。它们黄茸茸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一场漫天漫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就也沉沉地睡去了,村庄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睡去了。
  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邻近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刚冒芽,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刚绽开了黄茸茸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的冰冷马路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简陋的竹筐里,在村庄女人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声或那一条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市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粘满泥土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们常常会买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冲茶,或把它冼净剁碎了掺杂着作为食物,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清爽之气和生活的自然气息。
  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120多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20余年了,从一个乡间的木讷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的一个临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买三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已经被霜蜇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粘着些温漉漉的泥土,许多蒲公英已经鼓了些米粒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有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朵竟然又开花了,那金黄色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晒得一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地耀眼,它们在秋天的阳光里闪着金黄的光泽,像一粒粒淡定的阳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
  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许许多多的花蕾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然后成了一朵朵绒球,当晚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一朵的白絮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微雪,从竹筛里飞扬到阳台上,然后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一缕的风飞走了。
  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草或一棵树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展叶,开花,重新点燃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了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那生育和养育我们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灵魂是不会流落的,它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不管岁月多么的苍凉,不管脚步多么的遥远,不管回家的路是多么的漫长,不管生命是多么的沉重,它们都是一定要飞回去的,回到那一粒熟稔温热的泥土上,回到那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回到那一条歪歪的田塍上,回到那一声苍老的召唤里……(选自《散文百家》)
1.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蒲公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灵魂是不会流落的,它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第二自然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简述标题的含意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孔子,把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凝练成“仁”。他用“仁者,爱人”把蕴含在人性中最光明最珍贵的精神揭示出来。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悌、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其中孝悌是根本。几千年来,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孔子的仁爱思想因何能持久广泛深入地传承呢?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具有深厚的人性根基,符合人们的真情实感。
  仁爱思想主张以孝为出发点,抓住了父子之情这个人心中最深层、最真挚的情感。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是认为人类的仁爱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这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切近、最根本的感情。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专心致力于对父母的孝,只有把这个本立起来,人与人相处的仁爱之道才得以通行。父母对于子女的爱,称为“慈”,子女对于父母的爱,称为“孝”,“父慈子孝”是相互的、对应的关系。
  仁爱思想主张推己及人,把亲亲之情延伸扩展到“泛爱众”,这就激活了人心中最闪光、最宝贵的良知。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儒家的仁爱精神,就是从对父母的“孝”开始,延伸到对兄弟的“悌”,对朋友的“信”,以至于对天下民众广泛的“爱”。同时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
  仁爱思想主张能近取譬,从自身做起,去实践“仁”的精神,既强调了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又可以通过教化而得到推行。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都是强调实践仁爱思想要靠个人的自觉,要从自己做起,从眼下看得见的具体事例一步一步做起。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是实践仁爱思想的途径和方法。忠道,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个高标准,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这是每个人都可以“终身行之”的,因此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爱思想主张以“礼”作为“仁”的规范,实现人际之间的和谐,使“仁”的推行有了社会认同的准则,既符合社会治理的规律,也符合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一方面,孔子强调“仁”是“礼”的根本,“人而不仁,如礼何?”“礼之用,和为贵”;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礼”是“仁”的规范。“仁”既然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一种行为,那就必须有统一的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社会秩序来加以约束。“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在学礼、明礼的基础上克制自己非礼的***,自觉地遵守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大家都这样做,天下才能归仁。(贾陆英《孔子的仁爱思想因何能持久广泛深入地传承》,有删改)
1.下列对于“仁”的理解,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仁”揭示了人性中最光明、最珍贵的精神,后人将孔子的主张凝练成“仁者,爱人”。
B.实践“仁”要靠个人自觉地一步一步从具体事例做起,从自己眼下看得见的事例做起。
C.“仁”的情感应始终贯穿于父母和子女之间,这是人与人感情关系中最切近、最根本的。
D.孔子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仁、孝、悌、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的仁爱思想已经成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世代相传、持久广泛深入地传承的精神。
B.儒家的仁爱精神,要求延伸到对兄弟的“悌”,对朋友的“信”,对天下民众广泛的“爱”。 而这一切要从对父母的“孝”开始。
C.孔子的仁爱思想能持久广泛深入地传承,根本原因在于它符合人们的真情实感,具有深厚的人性根基。
D.孔子提出的“忠道”,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实践仁爱思想的途径和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B.“我欲仁,斯仁至矣”,强调“仁”这种品德就在自己身边,只要真心去做,就能做到。
C.“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说人如果失去仁爱之心,就会像“礼”那样没有用了。
D.“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说“礼”要体现“仁”的精神,通过调节达到人世间的和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刺青民工
刘心武
  我常到马路对面一家咖啡馆约见熟人。那天聚完了已经天黑,独自回家。过马路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走过街天桥,一是穿过马路下的桥洞。过天桥置身于万丈红尘,安全,但费时较多;过桥洞路径短,但那桥洞里没有路灯,摸黑穿过时总有些忐忑。自己曾多次夜里穿过那约五十米的桥洞,一直平安无事,那天图省时也便奔桥洞而去。
  真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正值夏末,天气溽热,偏那晚云遮月、雾霾浓,迈进桥洞没几米,竟是完全漆黑一片,那边洞口只有模糊的微光,望去更觉疹人。走了不足十米,我后悔不迭,毅然转身返回,毕竟已是望七之年,腿脚哪有当年麻利,匆促转身时,不禁一个趔趄。惶恐间,忽然右手腕被强力拽住,紧接着更有一条坚硬的胳膊将我从左边搂定,同时闻见一股体味,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此生休矣!正巧桥洞那边来了辆小轿车,前灯打得雪亮,顿时使漆黑变为刺眼,本能地低头,恰望见那攥住我的大手的臂根处,有刺青,是一个“忍”字!
  “老大爷,没崴了脚吧?没闪了腰吧?”在强有力的手与臂的护送下,我被扶出了桥洞,又走了十来米,在路灯下,我看清了紧贴着我的人,是一个精壮的赤膊男子。他见我无大碍,松开手臂,站开。我才发现,他还有个同伴,比他矮,身体单薄些,年龄应该略大些,与我目光相对时,微笑着问:“把我们当坏人了吧?”
  误会当然马上消除,我连连道谢,又埋怨:“这桥洞真怪,一直不安灯。”年龄大些的就说:“大爷就住附近吧?既然常从这桥洞走,就该记着带个手电筒。”扶过我的壮汉则说:“他不安灯,你们就总忍着?为什么不投诉?不去告他们?”
  这话让我马上想起他手臂上的刺青,不禁笑了:“咦,你那刺在身上的是什么字?怎么你要自己忍,不让我忍?”一来二去的,我们竟话语投机,双方都想多聊聊。
  我告诉他们,其实可以不必马上回家,而且下次会从天桥上过去,也很安全,如果他们也不忙睡觉,无妨到那边小餐馆坐坐,一起喝点啤酒。没想到壮汉说,他已经五年不喝任何酒了。我灵机一动,就建议:“要不,到那边肯德基店里坐坐,喝点饮料,再聊一阵?”他们都朝肯德基那边望,脸上的表情很微妙。年龄大点的就说:“我们的人没进那里头的。”我说:“我也很少进。一起去坐坐有何不可?”我坚持,他们服从,于是一起坐进了肯德基。我去买来三杯可乐,看见壮汉已经套上了一件红色的T恤,小了起码一号,把他的胸肌箍得暴突,那恤衫上印着一家陶瓷厂的名称与地址电话,估计是作为福利分发的。他们分别拿出十元钱给我,我推开:“说好了我请,再啰嗦就是不尊重老人。”
  他们是那边街上正建造着体积庞大的商用楼的河南民工。壮汉姓邓,年龄大些的姓张,他们说算是工程队里辈分大的,其实一个才临近四十,一个才四十出头。说起打工的日子,他们说:“平平淡淡,就是睡觉、吃饭、干活……再吃饭、睡觉、干活……晚上到街上转一圈,就算文娱生活吧……年关前结算工资,带回家去。”那为什么往身上刺“忍”字?邓师傅把另一只胳膊显示给我,那上头刺着两个并排的字:“爱恨。”字是五年前他自己刺上去的,先用墨水写好,再用针尖密密地扎。那时候外出打工常领不足甚至领不到工资,他领头干过好多事,他轻描淡写,我想象丰富。总之,最激烈的一次,他酒后发威,没领到欠薪,却进了拘留所。“那几年可不平淡。现在的平淡,是努力争取来的。”现在听来平淡得也不错:工资不拖,还有保险,伙食绝对管饱,每月最多可以预支出150元零花钱,年底回家或工程结束时,能有较为满意的收获,家里的旧房翻盖成了新房,儿子闺女都供得起他们上高中。邓师傅说现在想把两边胳膊上的刺青都去掉,张师傅就说:“那没办法了。也算文物吧。”
  我想细问他们究竟怎么争取到自己权益的,但天实在已经很晚,大家都该休息了。他们送我过了天桥,才回工区。我想起邓师傅问我为什么能忍耐那桥洞无灯的状态直到如今的几句话,不禁茫然。(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2期)
1.联系小说内容分析,分别指出民工邓师傅手臂上所刺“爱”“恨”“忍”三个字在文中内容上的体现及其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小说结尾画线句子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概括该篇小说塑造了农民工怎样的形象?本文主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     ]
A.“我”经常到咖啡馆约见熟人,为了节省时间不惜冒险从没有路灯的桥洞横穿马路,说明年近七旬的“我”生活并不轻松,很忙碌。
B.当“一条坚硬的胳臂”“搂”住“我”时,“我”很害怕,甚至冒出“此生休矣”的念头,说明“我”在潜意识里歧视民工,将民工当坏人。
C.对于桥洞没有路灯一事,张师傅提醒“我”带手电筒,邓师傅则主张“我”去投诉,去控告,反映了张师傅的细心、沉稳和邓师傅的率直。
D.张师傅称邓师傅手臂上的刺青为“文物”,说明在张师傅心里,民工“不平淡”的历史尽管已成过去,却也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E.本文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者的关注与同情,对现实与人生的思索。凝重深沉,发人深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城市的文化焦虑  
  这些年的名人故里之争,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正如一网友所言,“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处显灵”。如果说过去大家对这些资源争来争去是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在则显示出更多的文化心态。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许多城市的经济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实现了“仓廪实衣食足”,文化的大繁荣与大发展是更大的政绩。
  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节、博览会,看到了动辄花费巨资打造的城市标志性文化建筑,看到了略显空旷的大手笔的“主题”公园,看到了冠以“国际”的各种艺术大展……
  然而,从这些五花八门的亮相里,我们却也看到了城市的文化焦虑。
  经济发展了,如何提升城市的文化知名度?回头一看,前些年为了发展经济,有的城市文化教育上欠账太多,真的一时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道做什么可以立竿见影。与经济的增长相比,文化是润物无声的慢活儿,更难在短期内可圈可点。没听说一台戏就能招来投资几个亿,一首歌就真的能唱红一座城市。这就如同种下一棵树,你不能指望一夜之间便可绿叶成荫。
  当年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虽然只有8个月的时间,却不怕费力,大力兴办州学,捐出所有的俸银,用于乡校的办学费用,并积极推广唐朝的普通话,“以正音为潮人诲”。语言规范化的工作怎么可能立刻见到成效呢?8个月后,韩愈就调离了潮州,几乎没有什么政绩可言,然而他给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到南宋时期,潮州已是当时的文化名城,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
  如果政府总是选择最容易见成效的文化工程来做,并不打算选择更多普及和提高文化水平的、也许永远看不见成效的工作来做,文化的土壤将永远是稀薄的。
  每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总是不平衡的,有的城市文化底蕴丰富,但经济就是发展不上去,只好选择“文化搭台”来招商引资刺激经济。而有的地方经济已经快速发展了,却没有多少文化味儿,于是又选择了“文化搭台”,但有时难免像一个暴发户靠买高价的古董来装门面,一不小心还买了假古董,反倒露出马脚。
  城市既是经济载体,也是文化容器。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不妨好好提炼出自己的特色,以此作为城市再定位的契机,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找寻出更好的出路。而文化资源稀缺的城市也不必着急,可以在经济的发展中涵养属于城市的新文化。
  总之,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经济与文化谁搭台谁唱戏,并不是勾勒个脸谱那么简单,如果搭台唱戏只是政府一厢情愿,台搭得很大,戏也唱得精彩,可常常没等曲终人却已散,这就已经说明搭台唱戏的方式已经过时了。(摘自2009年9月3日《人民日报?放言》略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城市的文化焦虑”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
A.两省四地倾注地区和省域之力斥巨资,争“朱熹故里”之名。
B.各种各样的艺术节、博览会以及冠以“国际”的艺术大展。
C.花费巨资打造的城市标志性文化建筑。
D.韩愈大力兴办州学,积极推广唐朝的普通话。
2.下列语句中,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如果政府既选择最容易见成效的文化工程来做,又打算选择更多普及和提高文化水平的、也许永远看不见成效的工作来做,文化的土壤将变得肥沃。
B.城市对文化资源的争夺,是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同时也显示出了城市的文化焦虑。
C.当年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他给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使潮州成为是当时的文化名城,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
D.文化底蕴丰富但经济落后的城市,选择“文化搭台”来招商引资就能刺激经济发展。
3.如何理解文中划线短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济发展了,该如何提升城市的文化知名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