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4 期中题
刘心武
真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正值夏末,天气溽热,偏那晚云遮月、雾霾浓,迈进桥洞没几米,竟是完全漆黑一片,那边洞口只有模糊的微光,望去更觉疹人。走了不足十米,我后悔不迭,毅然转身返回,毕竟已是望七之年,腿脚哪有当年麻利,匆促转身时,不禁一个趔趄。惶恐间,忽然右手腕被强力拽住,紧接着更有一条坚硬的胳膊将我从左边搂定,同时闻见一股体味,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此生休矣!正巧桥洞那边来了辆小轿车,前灯打得雪亮,顿时使漆黑变为刺眼,本能地低头,恰望见那攥住我的大手的臂根处,有刺青,是一个“忍”字!
“老大爷,没崴了脚吧?没闪了腰吧?”在强有力的手与臂的护送下,我被扶出了桥洞,又走了十来米,在路灯下,我看清了紧贴着我的人,是一个精壮的赤膊男子。他见我无大碍,松开手臂,站开。我才发现,他还有个同伴,比他矮,身体单薄些,年龄应该略大些,与我目光相对时,微笑着问:“把我们当坏人了吧?”
误会当然马上消除,我连连道谢,又埋怨:“这桥洞真怪,一直不安灯。”年龄大些的就说:“大爷就住附近吧?既然常从这桥洞走,就该记着带个手电筒。”扶过我的壮汉则说:“他不安灯,你们就总忍着?为什么不投诉?不去告他们?”
这话让我马上想起他手臂上的刺青,不禁笑了:“咦,你那刺在身上的是什么字?怎么你要自己忍,不让我忍?”一来二去的,我们竟话语投机,双方都想多聊聊。
我告诉他们,其实可以不必马上回家,而且下次会从天桥上过去,也很安全,如果他们也不忙睡觉,无妨到那边小餐馆坐坐,一起喝点啤酒。没想到壮汉说,他已经五年不喝任何酒了。我灵机一动,就建议:“要不,到那边肯德基店里坐坐,喝点饮料,再聊一阵?”他们都朝肯德基那边望,脸上的表情很微妙。年龄大点的就说:“我们的人没进那里头的。”我说:“我也很少进。一起去坐坐有何不可?”我坚持,他们服从,于是一起坐进了肯德基。我去买来三杯可乐,看见壮汉已经套上了一件红色的T恤,小了起码一号,把他的胸肌箍得暴突,那恤衫上印着一家陶瓷厂的名称与地址电话,估计是作为福利分发的。他们分别拿出十元钱给我,我推开:“说好了我请,再啰嗦就是不尊重老人。”
他们是那边街上正建造着体积庞大的商用楼的河南民工。壮汉姓邓,年龄大些的姓张,他们说算是工程队里辈分大的,其实一个才临近四十,一个才四十出头。说起打工的日子,他们说:“平平淡淡,就是睡觉、吃饭、干活……再吃饭、睡觉、干活……晚上到街上转一圈,就算文娱生活吧……年关前结算工资,带回家去。”那为什么往身上刺“忍”字?邓师傅把另一只胳膊显示给我,那上头刺着两个并排的字:“爱恨。”字是五年前他自己刺上去的,先用墨水写好,再用针尖密密地扎。那时候外出打工常领不足甚至领不到工资,他领头干过好多事,他轻描淡写,我想象丰富。总之,最激烈的一次,他酒后发威,没领到欠薪,却进了拘留所。“那几年可不平淡。现在的平淡,是努力争取来的。”现在听来平淡得也不错:工资不拖,还有保险,伙食绝对管饱,每月最多可以预支出150元零花钱,年底回家或工程结束时,能有较为满意的收获,家里的旧房翻盖成了新房,儿子闺女都供得起他们上高中。邓师傅说现在想把两边胳膊上的刺青都去掉,张师傅就说:“那没办法了。也算文物吧。”
我想细问他们究竟怎么争取到自己权益的,但天实在已经很晚,大家都该休息了。他们送我过了天桥,才回工区。我想起邓师傅问我为什么能忍耐那桥洞无灯的状态直到如今的几句话,不禁茫然。(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2期)
1.联系小说内容分析,分别指出民工邓师傅手臂上所刺“爱”“恨”“忍”三个字在文中内容上的体现及其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小说结尾画线句子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概括该篇小说塑造了农民工怎样的形象?本文主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
B.当“一条坚硬的胳臂”“搂”住“我”时,“我”很害怕,甚至冒出“此生休矣”的念头,说明“我”在潜意识里歧视民工,将民工当坏人。
C.对于桥洞没有路灯一事,张师傅提醒“我”带手电筒,邓师傅则主张“我”去投诉,去控告,反映了张师傅的细心、沉稳和邓师傅的率直。
D.张师傅称邓师傅手臂上的刺青为“文物”,说明在张师傅心里,民工“不平淡”的历史尽管已成过去,却也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E.本文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者的关注与同情,对现实与人生的思索。凝重深沉,发人深省。
答案
恨:恨盘剥民工血汗钱的黑心包工头、建筑商;恨一切不公平,主张“我”为桥洞无路灯去投诉、去控告。
忍:为避免冲动五年不喝酒。(意对即可)
2.含义:农民工靠自己的努力争得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市民却无奈地忍受桥洞无灯带来的不方便,反映了社会普遍存在的麻木、隐忍心理。
作用:①照应前文,结构严谨;②突出民工敢于争取自己权益的形象;③深化主旨,引人深思。(意对即可)
3.主旨:赞颂新时代农民工的不平凡。批判社会的不公正。
形象:小说塑造了农民工邓师傅、张师傅淳朴善良、乐于助人、自尊自爱、乐观豪爽、坚忍不拔、敢于争取自己合法权益的形象。(写到三点,意对即可)
4.AB
核心考点
试题【刺青民工刘心武 我常到马路对面一家咖啡馆约见熟人。那天聚完了已经天黑,独自回家。过马路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走过街天桥,一是穿过马路下的桥洞。过天桥置身于万丈红尘】;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节、博览会,看到了动辄花费巨资打造的城市标志性文化建筑,看到了略显空旷的大手笔的“主题”公园,看到了冠以“国际”的各种艺术大展……
然而,从这些五花八门的亮相里,我们却也看到了城市的文化焦虑。
经济发展了,如何提升城市的文化知名度?回头一看,前些年为了发展经济,有的城市文化教育上欠账太多,真的一时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道做什么可以立竿见影。与经济的增长相比,文化是润物无声的慢活儿,更难在短期内可圈可点。没听说一台戏就能招来投资几个亿,一首歌就真的能唱红一座城市。这就如同种下一棵树,你不能指望一夜之间便可绿叶成荫。
当年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虽然只有8个月的时间,却不怕费力,大力兴办州学,捐出所有的俸银,用于乡校的办学费用,并积极推广唐朝的普通话,“以正音为潮人诲”。语言规范化的工作怎么可能立刻见到成效呢?8个月后,韩愈就调离了潮州,几乎没有什么政绩可言,然而他给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到南宋时期,潮州已是当时的文化名城,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
如果政府总是选择最容易见成效的文化工程来做,并不打算选择更多普及和提高文化水平的、也许永远看不见成效的工作来做,文化的土壤将永远是稀薄的。
每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总是不平衡的,有的城市文化底蕴丰富,但经济就是发展不上去,只好选择“文化搭台”来招商引资刺激经济。而有的地方经济已经快速发展了,却没有多少文化味儿,于是又选择了“文化搭台”,但有时难免像一个暴发户靠买高价的古董来装门面,一不小心还买了假古董,反倒露出马脚。
城市既是经济载体,也是文化容器。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不妨好好提炼出自己的特色,以此作为城市再定位的契机,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找寻出更好的出路。而文化资源稀缺的城市也不必着急,可以在经济的发展中涵养属于城市的新文化。
总之,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经济与文化谁搭台谁唱戏,并不是勾勒个脸谱那么简单,如果搭台唱戏只是政府一厢情愿,台搭得很大,戏也唱得精彩,可常常没等曲终人却已散,这就已经说明搭台唱戏的方式已经过时了。(摘自2009年9月3日《人民日报?放言》略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城市的文化焦虑”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B.各种各样的艺术节、博览会以及冠以“国际”的艺术大展。
C.花费巨资打造的城市标志性文化建筑。
D.韩愈大力兴办州学,积极推广唐朝的普通话。
2.下列语句中,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B.城市对文化资源的争夺,是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同时也显示出了城市的文化焦虑。
C.当年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他给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使潮州成为是当时的文化名城,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
D.文化底蕴丰富但经济落后的城市,选择“文化搭台”来招商引资就能刺激经济发展。
3.如何理解文中划线短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济发展了,该如何提升城市的文化知名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四合房的主房,门窗向南。中午的阳光越过南房,倾泻下来,泼在主房的墙上。开在这面墙上的窗子,用一层棉纸糊得严丝合缝,阳光只能从房门伸进来,照门框的形状,在方砖上画出一片长方形。这是一片光明温暖的租界,像一块发亮的地毯。
⑶然后,一只用麦秆编成的坐墩,摆在阳光里。一双矜持的小脚,走进阳光,脚边出现了她的针线筐;一只狸猫,跳上她的膝盖。然后,一个男孩蹲在膝前,玩弄针线筐里的古铜顶针。这就是我和我的母亲。
⑷如果有人问母亲:你最喜欢什么?她的答复,八成是冬季晴天这门内的一方阳光。我清楚记得一股暖流缓缓充进我的棉衣,我的毛孔张开,承受热絮的轻烫。血液把这种快乐传遍内脏,最后在脸颊上留下红润。
⑸在那一方阳光里,我持一本《三国演义》或《精忠说岳》,念给母亲听。渐渐地,我发现,母亲的兴趣仿佛并不在乎重温那些早已熟知的故事。每逢故事告一段落,我替母亲把绣线穿进针孔,让她的眼睛休息一下。大概是暖流作怪,母亲嚷着:“我的头皮好痒!”我就攀着她的肩膀,向她的发根里找虱子,找白头发。
⑹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冬天,母亲也总要抱怨她的脚痛。
⑺她的脚是冻伤的。做媳妇的时候,住在阴暗的南房里,整年劳作。寒凛凛的水气,从地下冒上来,首先侵害她的脚,使之永远冰冷。冬天乍到,她的脚面和脚跟立即有了反应:看得见的,是肌肉变色、浮肿;看不见的,是隐隐刺骨的疼痛。
⑻分了家,有自己的主房,可是年年脚痛依然。在那一方阳光里,母亲是侧坐的,她为了让一半阳光给我,把自己的半个身子放在阴影里。左足的伤害没有复原,右足受到的摧残反而加重了。母亲不时皱起眉头,咬一咬牙。尽管只是身体轻轻地震动,不论我在做什么,那猫睡得多甜,我们都能感觉出来。
⑼“妈,我把你的座位搬到另一边来好不好?让右脚也多晒一点太阳。”我站起来,推她的肩。母亲低头含笑,摇摇头。
⑽座位终于搬到对面去了。狸猫受了惊,跳到院子里去。母亲连声呼唤,我去捉它,连我自己也没有回到母亲身边。
⑾以后,母亲一旦坐定,就再也不肯移动。
⑿母亲在那一方阳光里,说过许多梦。
⒀母亲说,她在梦中抱着我,一双赤足埋在几寸厚的碎琉璃碴儿里面,无法举步。四野空空旷旷,一望无边都是碎琉璃,碎片最薄最锋利的地方有一层青光,纯钢打造的刀尖才有那种锋芒。梦中的我躺在母亲怀里,光着身体睡得很熟。母亲独立苍茫,汗流满面,觉得我的身体愈来愈重,渐似下坠……想到这里,她的心立即先被琉璃碎片刺穿了。某种疼痛由小腿向上蔓延,直到两肩、两臂……
⒁就在近乎绝望的时候,母亲身旁突然出现一小块明亮干净的土地,像一方阳光那么大,平平坦坦,正好可以安置一个婴儿。母亲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我轻轻放下。谁知道我着地以后,地面忽然倾斜,我安身的地方像是一个又陡又长的滑梯,没有尽头。我飞似地滑下去,转眼间变成一个小黑点。
⒂在难测的危急中,母亲大叫。醒来之后,略觉安慰的倒不是我好好地睡在房子里,而是事后记起我在滑行中突然长大,还遥遥向她挥手。
⒃于是,她有了混和着骄傲的哀愁。她放下针线,把我搂在怀里:“如果你长大了,如果你到很远的地方去,不能回家,你会不会想念我?”
⒄当时,我唯一的远行经验是到外婆家。外婆家很好玩,每一次都在父母逼迫下不情愿地回来。母亲梦中滑行的景象引人入胜,我立即想到滑冰,急于换一双鞋去找那个冰封了的池塘。
⒅跃跃欲试的儿子,正设法挣脱他的母亲。
⒆母亲放开手凝视我:“只要你争气,成器,即使在外面忘了我,我也不怪你。” (选自王鼎钧散文《风雨阴晴》,有删改)
1.(1)文章首段写了四合房怎样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来看,首段文字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文中划线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1)含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凝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对我讲了一个梦,这个梦包含了母亲对我的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中母爱的表现有哪些?联系全文,分条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以“一方阳光”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我们的文学到了要求展示国家形象的时候。
③ 如何才能展示国家形象?我谈不出更深的道理,我只是感觉,在面对着永恒和没有永恒的局面时,我们的文学里中国文化的立场一定有了问题。
④ 我们一直在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无疑是真理,但一直是像标语一样只是写在墙上没有刻在心上。好像如我们的许多事情一样,说的不一定做,做的不一定说。可以说,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的心中并没有以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去从事写作。如果去问:我们“民族的”这三个字是什么内容?再问: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著作有多少人在研究甚至读过?我们常在抱怨外国对我们的文学了解不如我们对外国文学的了解,而我们自己又了解多少我们传统的东西?我们没有坚持我们民族文化的立场,我们的血液里没有了中国的哲学、美学,虽然使用的是汉语,但中国的味道不足,这是必然的。
⑤ 我们的文学到了不应只面对中国人,也要面对全部人类去写作的时候。当面对着全部人类的时候,以什么样的面目去面对?我们之所以久久没有我们的文化立场,是我们民族的苦难太多,经历了外来的和内部的种种磨难,我们是不如人又极力要改变处境,当我们觉醒了,需要站起来的时候,必然就得倾诉。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在倾诉,我们诉说自己的丑陋,这样,我们习惯了这种倾诉,也养成了外面世界寻找我们就要听我们倾诉的习惯。我们需要倾诉我们苦难和种种丑陋去唤醒民众,但这如出售能源换取富裕一样,它不能保障长久的富裕和尊严。现在,当我们要面对全部人类,我们要有我们建立在中国文化立场上的独特的制造,这个制造不再只符合中国的需要,而要符合全部人类的需要,也就是说为全部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我们的一些经验和想法。即便这种制造还不大,哪怕是一个手电筒,但这手电筒是中国的,在世界上是唯一的,而不是别人用打火机了,我们还津津乐道着松节油,或者只是在说我们多么可怜呀还用着松节油,或者只去组装别人的打火机。
⑥ 我没有理性分析的能力,我只是感觉我们得调整我们的思维,这就是,我们的文学应该面对全部人类,而不仅仅只是中国。在面对全部人类时,我们要有中国文化的立场,去提供我们生存状况下的生存经验,以此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展示我们的国家形象。可能这样的工作将很艰难,但如果从现在起,经过一代两代作家的努力,我们的文学才能坚挺于世界文学之林,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我们需要反省现在的中国文学”的理由,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今天的中国文学虽然成就斐然,但至今未能坚挺于世界文学之林。
C.尽管今天的中国文学热闹而华丽,但社会和广大读者仍不满意。
D.反省是具备了一定实力后的意识,而走向复兴的中国在各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
B.作者认为,从社会发展和文学自身发展等方面,都要求今天的中国文学能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展示国家形象。
C.作者认为,我们要充分认识民族与世界的关系,钻研民族文化的经典著作,从而获得面向世界写作的能力。
D.也许经过几代作家的努力,我们的文学就能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为全人类提供我们生存状态下的生存经验。
3.请概括说明“我们的文学里中国文化的立场”出现了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为文章拟写一个结尾。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星涛
临近中午,阳光在麦茬地里越聚越厚,仿佛变成了光亮的液体,无声地流动起来。那些麦秸儿呢,也像是本来就饱含着阳光汁液似的,正顺着麦茬口儿,不紧不慢地向外流淌着。
这时候,我的母亲却正在麦茬地里拾麦穗。她扎着黑头巾,睁着昏花的双眼,弯一下腰,拾起一穗麦子,拾起一穗麦子,弯一下腰,好像是在给麦茬地行着一种古老虔诚的谢礼。母亲是一个左撇子,她左手捡起麦穗,再交给右手保管,右手拿不下了,左手里也捡满了。母亲这才将两只手里的麦子合在一起,扯根麦秸,麻利地一缠一绕一挽,一把金疙瘩似的麦把子便躺在身后的麦垄里了。母亲在前面拾着,麦把子就在后面紧紧跟随着,让人感觉到不是母亲在寻觅着麦子,而是那些麦子在主动寻找着母亲。那种执著地追随,就如同是一首漂泊的古诗在苦苦追随着真正的主人。拾穗的间隙,母亲偶尔也会直起腰,抬起头望望远方。远方虽然没有米勒《拾穗者》中的教堂,却站立着一排排绿阴掩映的村庄,绿色的岛屿一样,在母亲的目光里生动地迤逦着。
四周很静,母亲的身前是麦茬地,身后还是麦茬地,只有云雀在云影里唱着歌儿给母亲听。母亲很喜欢云雀,称它是麦地鸟。拾穗时,母亲发现了云雀窝,总会转着圈儿,慈祥地看一会儿,但从不用手碰一下窝里的蛋卵。母亲说,云雀只要一闻到蛋卵上的汗味,便不会来孵了。小时候,我见过云雀蛋,大如麻雀卵,上面缀满了斑点,恰似嫂子怀孕时脸上飞满的蝴蝶。那时候,我之所以愿意跟着母亲下田拾麦,纯粹是想在麦茬地里捉到几只幼小的云雀来喂养,但终因母亲的阻拦而未能如愿。在我的记忆里,云雀总是和麦地与母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以至于我每次看到云雀从麦地里快速飞向晴空时,总以为那生灵根本不是鸟,而是受神灵点化过的泥块,是母亲麦地飞翔的灵魂。
母亲白天拾回了一大蛇皮袋子麦穗,晚上便将麦穗铺放在干净的地方,用棒槌轻轻地捶着。捶下了的麦粒,再用簸箕上下颠动,扬去麦壳和尘土,放到弟弟家的楼房顶上晾晒。别看家里晒了麦子,母亲是从来不用担心雷雨会突然降袭的。十几年来,母亲那条患关节炎的腿就是准确的天气预报,只要那条腿哪天晚上开始发痒生痛,里面并像是有大群蚂蚁在搬家,那么第二天天气准会发生变化,不是阴天,就是下雨。别人都为得了这种病而痛苦,可母亲却为得了这种病而暗自庆幸。是这条病腿帮助了母亲,让她始终走在了好多雨水的前面了。
从麦子开镰到黄豆耩进地里,母亲的日子一直都心甘情愿地被一穗穗麦子独霸着。虽然每年一到麦季,我在电话里反复劝说她不要再下地拾麦了,我一个月的工资就可买回一大堆麦子,但母亲根本不听我的话。她说,“黄金落地,老少弯腰”,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再说,买来的麦子能和拾来的麦子一样吗?因此,每年麦季过后,总会有五六蛇皮袋拾来的麦子堆码在母亲的床头。那些麦子让母亲弯过多少次腰,流过多少汗珠,我永远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母亲早晨出门时,身子是朝向麦茬地的,影子是朝向村庄的;傍晚回家时,身子朝向了村庄,影子却朝向麦茬地。当母亲的身子和影子合为一体时,我知道,她老人家要么是幸福地睡在了可爱的村庄里,要么就会像父亲一样永远沉睡在金黄的麦地里。但我相信,无论是睡在村庄里,还是睡在麦地里,只要有金黄的麦子相伴,只要有美丽的云雀歌唱,我的母亲就一定会睡得很踏实,睡得很幸福。(摘自《文汇报》2010年7月14日)
1.分析第二段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文中加横线语句的含义。
(1)宛如刚分娩过的嫂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有金黄的麦子相伴,只要有美丽的云雀歌唱,我的母亲就一定会睡得很踏实,睡得很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文中加粗句子的意义,思考母亲为什么为“得了这种病而暗自庆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通过哪些方式来塑造母亲形象,塑造了怎样的母亲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反复劝说母亲不要再下地拾麦,母亲执意不听,可见母亲有自己的坚持和追求,而这一追求和坚持不一定会被晚辈所理解。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长辈中是否也有类似情况,并亮出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日报》评论员 朱渊
是的,中产阶级中的大部分白领的确有很大自勺压力,他们总为更好的房子、更好的车子,为孩子上更好的学校而整日忙碌。总是加班加点工作,他们的健康不尽如人意,加上生活中的预期不确定,所以他们总处在焦虑之中。
这些可能说得都不错,但我们决不能忘记这是从中产阶级本身的角度来看问题。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工人和农民可能就不这么看。他们羡慕这些中产阶级的生活质量,他们恨自己为什么生为农民或者工人。他们也许根本不知道何为安全感,但他们必须拼命地干活让全家有饭吃,让全家不至于衣不蔽体。他们有他们的焦虑:担心是否能保住工厂的工作,是否能在自己的土地被占用时得到合理的赔偿。/ 说实话,与中产阶级相比,他们没有更多的安全感。他们是众多的群体事件中的核心。这样的事实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不是对生活绝望,有谁愿意参与群体事件。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所取得成就有目共睹。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获得了长足的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进入了一个各种矛盾聚集的时期。
因为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也产生了众多的社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官员腐败、社会分配的不公以及收入差距的日益拉大。
在这样情况下,不仅仅是中产阶级,社会各阶层都缺乏安全感。就连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富人群体也未必就有绝对的安全感。他们有可能会担心相关政策会不会保持稳定不变,从而影响他们财富的进一步积累。
正因为如此,中央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同时加快了包括城乡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所有这一切无疑是值得赞许的,但这一切远远不够我们要让所有的人实现合理的生活预期。 比如,一个期望保住自己的土地或者在土地被征用时得到合理赔偿的农民,能够实现自己的预期。一个白领希望自己的孩子进一所好的学校,只要他的孩子学习足够优秀,他也能够实现自己的预期。
这应该是和谐社会重要的一部分。实现这样一个社会,除了其他条件,一个好的政府不可或缺。这个政府应该愿意也能够为老百姓解决问题。 只有拥有这样的政府,我们才能期望更公平的社会财富再分配,我们才能够期待一个全面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唯其如此,我们才能期望减少生活中的焦虑,获得安全感。 (文字略有改动)
l.下列关于中国中产阶级的“安全感”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B.中国的中产阶级一直在为更好的房子、更好的车子、孩子上更好的学校而整日忙碌着,他们中的大部分白领顶着很大的生活压力。
C.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中国的中产阶级总是加班加点地工作,不尽如人意的健康和生活预期的不确定,使他们总是处在焦虑之中。
D.作者认为中国中产阶级缺乏安全感是中产阶级从自身的角度看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他认为社会各阶层中不只中产阶级缺乏安全感。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文章第五段分析过去三十年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目的是找出社会各阶层都缺乏安全感的社会根源。
C.作者认为,富人群体在中国进入各种矛盾聚集的时期,可能担心政策不稳定会影响财富的进一步积累,未必会有绝对的安全感。
D.作者认为,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应有一个愿意也能够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政府,这样才能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3.细读本文,归纳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读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回答1—2题。1、对该工业地域的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A.煤炭B.交通C.铁矿石D.市场
- 2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下列哪项是其主要体现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②重农抑商 ③法律严酷 ④一
- 3小李和小孙达到法定年龄,他们自由恋爱,领取结婚证成家了。他们组成的新家庭是由 [ ]A.法定关系结合成的 B.血
- 4唐代诗人林杰《乞巧》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我国许多地方至今有“乞巧节
- 5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一霎间:一会,形容时间很短。B.弥漫:布满,充满
- 6已知双曲线C:x2-y24=1,P为C上任意一点;(1)求证:点P到双曲线C的两条渐近线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常数;(2)设
- 7(26分)长三角和珠三角(双三角洲)是我国两个重要经济区,阅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双三角洲地区主要
- 8(15分)如图,设抛物线的准线与轴交于,焦点为;以为焦点,离心率的椭圆与抛物线在轴上方的交点为,延长交抛物线于点,是抛物
- 9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当时,,若函数在R上有且仅有4个零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 10It is reported that the Voice of China Season II ______to ai
热门考点
- 1图中阴影部分可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 A.B.C.D.
- 2刚从水中捞出的熟鸡蛋在手中不太烫,待蛋壳表面的水干后,便觉得很烫,这是因为[ ]A.蛋壳的温度始终很高 B.蛋壳
- 3我国西部的石油、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市场主要是通过( )A.铁路运输B.管道运输C.海洋运输D.航空运输
- 4阅读下列材料:“民国肇兴,五族共和,‘老爷“大人’之称久经淘汰,乃不谓公堂会审之时,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栽
- 5打靶时,A每打10次可中靶8次,B每打10次可中靶7次,若2人同时射击一个目标,则它们都中靶的概率是( )A.B.C.
- 6四、单词拼写(每题1分,共10 分)小题1:The success of the sports meet c______
- 7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8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n∈N*).(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求证:当x>0时,(Ⅲ)令,数列的前项和为.利用
- 9二次函数 ()的图像如图所示,其对称轴为,有如下结论:① ② ③④若方程的两个根为、,则。则正确的结论是( )
- 10升入中学后,同学们在新的环境中感受如何呢?也许你感到新奇和兴奋,也许你感到紧张和困惑,也许你感到温暖和快乐,也许你感到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