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读书、教书、译书、著书,识字以来,除不得已外,70多年来,和书须臾不离。自称书生,当不为过。说来也难以自信,尽管我的小小书斋满架、满橱、满桌、满壁、满地都是图书报刊,但我常挂记在心头的书并没有几本。细细思来,关于太史公的《史记》实有不少久藏在心里的话,不吐不快。
我和《史记》相识是出于父命。年未及冠,父亲带我去拜见老师。礼毕,老师说:“那么,就让他从《史记》圈起吧。”这是他定下的入门规矩,先得圈几部书。圈书就是现在所说的标点,但符号单纯,只用圈断句。接着又指点一句:“可以先从‘列传’圈起。”父亲和老师作出这个安排,目的在学文,而不在学史。
在我这一代,父命师训固然还起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大热天能坚持埋头图书,其实还是出于《史记》本身的吸引力。要分别了,我去向老师告辞。他抽了一筒水烟,抬眼看了我一下:“你觉得这部书怎么样?”对这突然袭击,我毫无准备,只能率直地说:“我很喜欢读。”“为什么?”“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古人写活了。”这位老师露出一丝微笑,并不像是满意的微笑。他接着说:“既然喜欢读,不妨多读读。”
事隔30年,我列名老九,置身册外。当其时,亲友侧目,门可罗雀,才又想起这部“不妨多读读”的书来。读到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我惘然如跌入了时间的空洞。历史应当是个逝者不能复返的过程,怎会在2000年前他已写出了我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自己当时活生生的心态?
过了半个花甲再读《史记》,眼前不能不浮起那位老师不像是满意的微笑,似乎明白了他“不妨多读读”的意思,好像是说:“年轻人,慢慢体会吧。”这么多年的世道,把我的思路导入了对《史记》新的反应——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后人写活了。
这种体会却又引出了一个难解的困惑。2000年的时间丢到哪里去了呢?我似乎见到了一个时间的空洞。我在“喜读”这部书的感情里,插入了一种“惶悚”的心理。如果真的是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乃见清士——这不是一个令人心寒的世界吗?我生来是个软心人,盼望着在时间的推移中世界是会越来越好的。如果时间真是有空洞,人不能在时间过程中不断进步,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又过了30年,我已入耄耋之龄一在写这篇“说史记”的短文时,突然发现我连太史公的生卒午代都不知道。查了一些工具书,对太史公哪年去世都用“?”号,存疑不写。后来我在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3321页注16下找到《集解》①说:“驷案:卫宏《汉书旧仪注》曰: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古代施宫刑的牢狱)。有怨言,下狱死。”关于太史公保李陵、下蚕室的事,在《报任安书》中言之甚详,也是后世所熟知的。裴驷引卫宏的注,我是第一次读到,似乎是隐约地说,司马迁下蚕室的真实原因是笔下无忌,得罪了皇上,保李陵何至于下蚕室?结果是死在狱中,年月不详。这个下场,历代史书一般是隐讳不提的。
太史公不是个贪生怕死的人,更不会不知道自己的落场。他忍辱偷生写完这部《史记》,最后在自序中还明确写出:“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在京师的那本是公开的,自然难免被削改。他似已防范这一手而把正本安放在下落不明之处。《索隐》②作者司马贞还故作谜语,引《穆天予传》说名山在“群玉之山,河平无险,四彻中绳”之处;又在《述赞》中告诉读者副本是受到篡改的,所以说“惜哉残缺,非才妄续”。但是正本究竟何在呢?
半夜不寐,似有所悟。我真是个太史公所说的浅见寡闻的俗人、怎么不领会有生无卒的妙笔?太史公的生命早已化入历史。历史本身谁知道它卒于何时?《史记》所述正是这生生不息、难言止境、永不落幕的人世,正是这台上的悲喜啼笑构成了不朽的人类心态。这就是它的正本,也是它的名山。让这台戏演下去吧,留个问号给它的结束不是更恰当、更好些吗?
“既然喜吹读,不妨多读读。”这是60多年前老师临别时的话,不寐之夜又在耳边叮咛。时乎,时乎,怎样分辨今昔呢?(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作者费孝通)
[注]①《集解》:南朝裴驷注释《史记》的著作。②《索隐》:唐代司马贞注释《史记》的著作,《述赞》是其中的一篇。
1.文章第一段既写满地的书,又写心头的书,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段和第十段都出现“既然喜欢读,不妨多读读”这句话,含意有何不同?清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三段说“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古人写活了”,第五段说“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后人写活了”。这前后两次出现的相似的话语,其所指与含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观全文,概括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历史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只是老师的嘱咐,第二次已经融入了作者的感悟,成为作者的自我告诫。
3.第一次说“文中有我”,其中“我”指司马迁,读者阅读时无不感到司马迁在写他自己的感受。把自己化入了多种多样的历史人物,把他们写活了。第二次说“文中有我”,其中“我”指读者,意思是说一个读者在命运坎坷之际读《史记》,会和作者、书中人物产生强烈的共鸣,以至于觉得2000年前司马迁竟然写出了读者当时活生生的心态。(言之有理即可)
4.历史应当是个逝者不能复返的过程,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人世生生不息、难言止境,历史的舞台永不落幕。(意对即可)
“博弈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的一种理论。“博弈”这一说法是从棋弈、扑克和战争等带有竞赛、对抗和决策性质的问题中借用的术语,听上去有点玄奥,实际上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博弈论大师看经济社会问题犹如看棋局,常常寓深刻道理于游戏之中。所以,博弈论多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入手,娓娓道来,并不乏味。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假设一位富翁在家中被***,财物被盗。警方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赃物。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过人。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后进行审讯。检察官给出如下条件:由于你们的偷盗罪已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可以判你们服刑一年。但是,如果你单独坦白***人的罪行,我只判你监禁三个月,但你的同伙要被判服刑十年。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服刑十年,他只被判监禁三个月。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判服刑五年。两个囚犯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一年。但是由于两人在被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所以,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选择坦白交代这一最佳策略。因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最短的监禁,但前提是同伙抵赖,这显然比自己抵赖坐十年牢要好。这种策略是损人利己的策略。不仅如此,坦白还有更多的好处。如果对方坦白了而自己抵赖了,那自己就得坐十年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选择坦白交代,即使两人同时坦白,至多也只判五年。所以,两人合理的选择是坦白,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被判一年刑)就不会出现。
在这个“囚徒困境”中,每个局中人选择了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的策略构成了一个最优的策略组合,没有人有足够理由打破这种均衡。这种由所有局中人(也称当事人、参与者)的最佳策略构成的战略组合,被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也叫“纳什[注]均衡”。
“纳什均衡”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从“纳什均衡”我们引出了一条真理: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从“纳什均衡”的普遍意义中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司空见惯的经济贸易、国防政治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现象,博弈双方在决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是无法实现最大利益,甚至导致对各方都最不利的结局,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在市场竞争、环境问题、公共资源开发利用中屡见不鲜。因此,博弈论不仅存在于数学的运筹学中,也正在经济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注]纳什:世界著名博弈学大师。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博弈论研究的是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采取策略。
B.博弈论是研究棋弈、扑克这类对抗性质问题的一种理论,也是研究“囚徒困境”中陷入两难选择的策略问题的一门科学。
C.“纳什均衡”是每个局中人自己选择的最优策略,是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
D.“纳什均衡”由所有局中人的最佳策略组合构成,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利益,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两位嫌疑犯陷入“囚徒困境”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两个囚犯在被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
B.两个囚犯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
C.检察官给出了特定的条件。
D.两个囚犯都想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3.下列对于“纳什均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力相当、棋风相似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彼此争赢,他们下出的变化多端的棋局,是一个“纳什均衡”。
B.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不主动增加环保设备投资。最终政府加强污染管制,企业采取低污染策略,使企业利益与环境保护互相平衡,从而进入“纳什均衡”。
C.每年的五一、国庆都是商家盈利的黄金周,为了在长假里取得可观的收益,商家无不使出浑身解数,降价促销,甚至亏本销售,不惜打出“跳楼价”“血本甩卖”的字眼。价格大战的结局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D.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面临着保持贸易自由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难选择。X国试图对Y国进行进口贸易限制,比如提高关税;Y国必然会进行反击,也提高关税。谁都没有捞到好处的结局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4.根据文意,概括“纳什均衡”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笔记
杨文丰
②眼前这名曰“滴水不漏”的黄杨树桩盆景正在接近你:那些云片,圆似盖,一朵朵呈俯视态,叶绿绿而疏密有致,枝丫丫却扭曲蛇盘。另一柏树桩“步步青云”,长长桩干自盆沿悬垂弯曲而下,似庐山几近干涸的瘦瀑布,枝叶溜溜成团,越往下叶团儿越小。
③如此的盆景有野趣可言吗?你很矛盾。这些盆景果真是苍劲雄浑、洒脱飘逸、潇洒扶疏、野趣豪放、野味天然和咫尺千里吗?果真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吗?如此的盆景难道不已几成美学的难题和病社会的缩影了吗?
④晚清文学家龚自珍在《病梅馆记》里说:“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你认为盆景即便美,也是畸形美,是病盆景,犹同黛玉的病态美。所有自然物本来都是平等的,都有存在的理由,都不愿意畸形,都希望具天然美,何况“自然中的丑本是不可能的”(哈格若夫)。
⑤病盆景无疑成了被强制生长之物。所谓“巧夺天工”的形状,什么直干式、蟠曲式、横枝式、悬崖式、垂枝式、丛林式和连根式,即便再好听的名字,都有违天然,这与人病是颇相似的,人病由肌体内部不平衡所致。而人染病之因不外两种:一类是外部的东西直接侵入了肌体,如风寒暑湿燥火等直接作用于肌体,而造成肌体失衡:另一类则是肌体摄入的能量不均衡,比如偏食导致肌体失衡。
⑥被强制生长的盆景,竟可怜得连养病的条件和权利都几乎被剥除-疏离了土地山林,周遭尽是人为的病环境,即便还算环境的话。这是被彻底异化了的环境了。
⑦然而,如此的病盆景却还是伟大的人类制造的“风光”作品呢。
⑧有个说法叫做“树怕剥皮”。制作盆景时,倘若树皮被全部剥去,那么根部必被“饿死”无疑,根既死,水分就无法被输送至枝叶,树叶必随之枯死。连贾平凹在小说《秦腔》里也写过:一旦知道谁“背过了白雪又说她的不是,我就会用刀子割掉他家柿树上的一圈儿皮,让树慢慢枯死”。
⑨好在人出于功利,知道得让你半死不活,不,是半死仍活-以刀砍削去你的躯***大半。即使算你还在活,亦是活在病残、痛苦和病态之境,尽管这并非生活,只算苟活!
⑩你有无希冀天上的云、流动的风、飞翔的乌能体会你的“痛苦”呢?你每天承受着无法解脱的痛苦,你欲抗争却无法抗争……你是罹病之人!你成了无法逃离、解脱痛苦的病人,成了被囚入但丁《神曲》炼狱的人!你只有也只能永久地苟活在痛苦里。
“今人以盆盎间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虫鱼,概称盆景”(刘銮《五石瓢》)。即便如此的“水旱盆景”,单从这些汉字,我们就听到了高高低低的木石的哭号。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然而在这人的世界,变成了盆景的你,苟活的你,却何曾能看到什么希望呢?(节选《病盆景》,文章有删减)
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对病盆景的深刻批判,直指人心之病,人性之病。
B.作者厌恶盆景,但又有一种盆景情结,又时时走近盆景。
C.有病的不是盆景,而是人性和社会。盆景就是社会的缩影。
D.文章语言文学性与科学性有机融合,既有优雅感性之美,也有沉郁理性之美。
2.文章第①段和第⑩段中“你”各自指代什么?以第二人称“你”行文各有什么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第⑦段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章第④段的引文,说说它们各自在文中的表达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文中加粗词语“丰富”“大度”是反语,“丰富”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大度”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
2.画线的“中国也不是”,意即中国也不是___________。
3.下面四句话在文中运用比喻的一句是( )
A.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
B.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
C.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D.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
4.第一段文字运用的说理论证方法主要是( )
A.比喻论证
B.类比论证
C.对比论证
D.因果论证
5.对第一段主要意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批判“送去主义”者自诩“丰富”“大度”的愚昧。
B.揭露帝国主义者掠夺中国资源的罪行。
C.说明中国煤炭资源即使丰富,也会有开采完的一天,所以不能一味送去。
D.揭露“送去主义”自欺欺人所造成的祸国殃民的严重危害。
6.第二自然段中“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的主要区别是( )
A.“抛来”动机良好,“抛给”企图较坏。
B.“抛来”企图较坏,“抛给”动机良好。
C.“抛来”是有目的、有企图的,“抛给”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
D.“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7.第三段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其理由是( )
A.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文提出“拿来主义”。
B.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一段再次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了“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C.前文揭批了“抛给”的实质和后果,下一段揭露了“送去主义”的具体做法。
D.前文分析了“抛来”与“抛给”的区别,后文提倡“拿来主义”。
祝勇
林先生所谈之功利性读书,于今未绝,相反,倒是更丰富了。学堂中的本本主义只是一种,其他各种心态,多系新形势下的新生事物,怕是连林先生都未曾料及。比如,为写作——当然。读书写作,本是一回事,读而后写,亦乃文人本分,只是,当下现炒现卖,做投机生意的,大有人在,常有炮制读书札记的高手,一本书尚未握暖,一篇宏文却早已挥就,急匆匆换稿费去了。这样对书,读与未读,区别不大;这样的文章,怕也值不了几个银两。其次,装大瓣蒜,譬如某君,每每玄谈,皆胡言乱语,状若酒醉:“关于正在解构的后现代主义精神文本的反向叙述以及一种强势的文化互证……”让人觉着比爱斯基摩人的语言还难懂,不禁喟叹:真有学问!好歹总算是一种自我包装罢,没准会蒙上哪个傻瓜蛋,祝他成功。再次,为图省事。名著巨制,卷帙浩繁,通读起来,颇为费力,不如去读些随笔小品,或者一些轻松的短构,甚至一些文摘或者妙言集锦,轻而易举,便“知道”了许多东西。时日一久,经典长卷,便愈发懒得碰触。于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便在布满蛛网的书架上熬白了头发,老黑格尔的坟头更是荒草成堆。最后,为赶时髦,人读我读,人云我云,怕是落伍,惟不考虑自我的失落。市面上流行的书是永远读不完的,跟踪追击,步步为营,力是费了,“好”未必讨得到,无非是把自己打扮得更入时一点,体会一下瞬间的浪漫罢了,待云烟散尽,眼前依旧空濛。总之,跟着排行榜走,未必比泡图书馆高明。书有千种,人有千种。读书的感觉,亦有千种,只有读到符合自家心性、气质与***的书,才能倍感精神之至美;盲从于他人抑或媒体的牵引,常常会白费光阴。冷书热读,倒是别显几分生趣。一本书倘出版三五年后还有人读,此书便可刮目相看了,因而,在“顾准潮”退后研读顾准,在“王小波热”冷却后品味“王二”,未必不是一件美事。时间差若打得巧了,一定会有大收获。
让功利走开,纯然为了取悦心灵而读书,那才真叫享受。书不是挥鞭的强盗,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瑟瑟的清风里,书是妩媚的情侣,温顺的马驹,是杯中的明月,更是幽畅的歌吟。书能让我们觉着活得很好,这就足够了。
1.第一段中有“因为这似乎亦非读书本旨”的话,那么林语堂所认为的“读书本旨”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意。
(1)凝滞的时光,便如涧底的暗流,兀自流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不是挥鞭的强盗,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举例评述了“其他各种心态”,请用自己的语言分条概括一下有哪几种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章概括,作者对“功利性读书”有何看法?他认为读书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
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
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
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
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隶。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惟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和尚答:“我从湖南来。”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答:“湖水还没有泛滥。”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
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
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
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
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眨谪之路;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
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
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罗江。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今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
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a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得好逍遥啊!你看这条目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
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
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
潇瑟寒螗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
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
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
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选自《问花笑谁: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
1.结合文意,概括“泪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每种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B.在作者朋友眼中,诗人的追求是崇高的,但行为是怪异的,所以他们是“圣徒”与“疯子”的矛盾集合体。
C.文中“禅家公案”一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拓展了文章的表现空间。
D.“嵇康的泪罗江”一段,作者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语势增强。
E.作者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但虑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而决定躲进书斋,做一个明哲保身的人。
- 1 从山东省东营市中心向东南13公里,就可到达一片海边的盐碱地。2008年底,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将诞生出一个世界级的化
- 2(2013·高考辽宁卷,D)“Indeed,”George Washington wrote in his diary
- 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震后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25分) 山那边的景致返乡的日子里,我常对着茨西山庄背后的犊牯山发呆。 三百多年前,山
- 5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和反射
- 6如图,已知点C是∠AOB平分线上的点,点P、P分别在OA、OB上,如果要得到OP=OP′,需要添加以下条件中的某一个即可
- 7(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锥中,已知点、、分别为棱、、的中点.(Ⅰ)求证:∥平面;(Ⅱ)若,,求证:⊥.
- 8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乙数与丙数的比是3:4,则甲数:丙数=( ).
- 9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
- 10下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1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
- 2杂质时,要尽量除去杂质,加入的试剂必须稍过量,最后的过量物可以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现要除去NaCl中少量的CaCl2
- 3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1m,B、C间的距离为2m,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
- 4巳知点(x,y)在ΔABC所包围的阴影区域内(包含边界),若B(3,)是使得z=ax-y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则实数a的取
- 5"____ is your father?" "He"s fine. Thank you."A. Who B. How
- 6高考结束后,刘某因迟迟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以为落榜了,后来才得知是张某冒名顶替自己上了大学。刘某愤然将张某告上了法庭,
- 7下列生物中与蘑菇的营养方式相同的是( )A.衣藻B.根瘤菌C.乳酸菌D.感冒病毒
- 8现有一杯20℃饱和的KNO3溶液(其中仍有少量未溶解的KNO3固体),为了降低其中KNO3的质量分数,下列措施中能达到目
- 9设不等式组x≥ay≥12x+3y-35≤0表示的平面区域是W,若W中的整点(即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共有91个,则实数
-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把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褪去SO2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