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红卫兵来了流沙河  一群年轻人涌入后院,东张西望,似在找谁。他们厉声逼问木匠唐娃儿:“哪个是流沙河?”那位...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红卫兵来了
流沙河
  一群年轻人涌入后院,东张西望,似在找谁。他们厉声逼问木匠唐娃儿:“哪个是流沙河?”那位少年木匠不知所措,正在为难。明知躲不脱了,不如自首,也显得那个些。我大声说:“我是!”那一群年轻人跑过来,半圆圈围了我。联手罗师傅放下大锯,回避开去。包围圈缩小了。
  又一群年轻人从小门面飞跑而来,七嘴八舌问道:“在哪儿?”他们蜂拥而上,包围圈由一层变为两三层。原来这两群年轻人就是从成都来的某中学红卫兵战斗队的小将,他们驻扎本镇多日,煽了不少风,点了不少火,已将此地的革命形势推向了高潮。现在他们即将凯旋成都,准备抓我回去,行“献俘”之礼,开斗争之会。他们先去家中捉我,又扑了空。可能有邻居给他们“点水”,他们跑到这里。兵分两路,一路从大门面,一路从小门面,***入后院来。他们的小领袖甲问我:“你就是流沙河?”他似乎怀疑我是假冒的。
  “同学们,我就是。”我握着锯柄说。
  “你说你的本名。”小领袖乙说,似乎有考核我是否是假冒的意思。
  我说出本名来。他们不再怀疑,但显然很失望。我是这样瘦弱,蓬头垢面,裸体跣脚,只穿一条幺裤,寒伦之至,不像他们斗争过的“黑帮”分子。
  “你为什么躲在这儿?”小领袖甲问。
  “我被押回老家,接受群众监督改造,已经半年。我不是躲来的。”我放开锯柄,伸出手掌请他们看凸起在指根下的茧皮。我说:“我靠拉火锯维持生活,已经半年。”
  小领袖乙愤怒地喝斥道:“狡辩!你以为我们不看报!你是黑帮!沙汀黑帮!”  
  他双臂反抄在背后,似乎双手捏有一件东西而不让我看见。我想,可能是打人的凶器。
  我解释说,1957年定我右派罪,当时沙汀是省文联负责人,我怎么可能入他的“黑帮”。我说,我与文学绝缘已九年了,根本不是文学界的人,不可能入任何帮。   
  “是小汽车送你到这儿来的吧?”有人问。
  我解释说,1958年我被开除公职,只拿生活费,每月30元,做体力劳动,迄今9年了,怎么可能坐小汽车。
  小将们还提了许多质问,都显得很无知。他们居然以为我的生活很好,拿稿费啦有存款啦住洋楼啦吃营养品啦。他们不了解当右派多么苦,因为他们太年轻了,又都是红五类子女,没有当右派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我一一回答了他们的质问。他们都很失望,遂不再问。
  这时候小领袖甲向小领袖乙做眉眼。小领袖乙面容黑瘦,眸子清亮,一副聪明相。他仍然双臂反抄着,不让我看见他捏的东西。他把嗓子提得老高,表情非常严厉,吼到:“你!好生改造!”随即垂下双臂,不再反抄。我看见了,他手提的是一卷粗麻绳。他那清亮的眸子轱辘一转,向小领袖甲投一个询问的眉眼。于是小领袖甲用目光扫一扫半圆形包围圈,命令:“走吧。”又掉脸向着我,叫我写一份认罪书,下午交到他们的驻扎地,由他亲收。然后他们一窝蜂似的走了。
  我坐下来,准备吸烟。手抖,擦不燃火柴。叼着烟的嘴唇也在抖。罗师傅走回来,不好意思用眼睛看我,也不好意思开口说话,只坐着。我说头疼,下午再锯,便回家写认罪书去了。(选自《锯齿啮痕录》)
1.从结构上看,写木匠罗师傅的部分文字有什么作用? 
                                                                                           
2.如何理解“他们驻扎本镇多日,煽了不少风,点了不少火.已将此地的革命形势推向了高潮”这句话的含义? 
                                                                                            
3.红卫兵来“抓”我的情节悬念迭起,试分析这样写的用。 
                                                                                            
4.作者在文中说“小将们”显得很无知”。联系全文说红卫兵的无知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探究一下这样写的意图。 
                                                                                             
答案
1.示例:特点:前后呼应。罗师傅先是“放下大锯,回避开去”,后是“走回来,不好意思用眼睛看我,也不好意思开口说话”。作者写罗师傅的尴尬处境,表明老百姓对红卫兵动辄抓人的害怕与憎恨。
2.示例:交代了“文革”动乱的背景,写出了红卫兵的疯狂,红卫兵煽风点火造成本镇动乱,暗示下文“我”将被打成“沙汀黑帮”分子。
3.示例:“他双臂反抄在背后”,先设置悬念;然后发现“我”不是所谓“黑帮”,“仍然双臂反抄着,不让我看见他捏的东西”最后通过“垂下双臂,不再反抄”“他手提的是一卷粗麻绳”解开悬念。这样写波澜起伏(或情节曲折),比平铺直叙更有效果,揭露了红卫兵的狡诈、残暴和作者的无奈。
4.示例:他们把“我”当做“沙汀黑帮”,怀疑“我”是假冒,认为被押回老家的“我”是“躲在这儿”的,以为“我”的生活很好。揭露了年轻红卫兵受利用成为政治斗争工具的“文革”现实。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红卫兵来了流沙河  一群年轻人涌入后院,东张西望,似在找谁。他们厉声逼问木匠唐娃儿:“哪个是流沙河?”那位】;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空谈
鲁迅

  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那样的惨***,我实在没有梦想到,虽然我向来常以“刀笔吏”的意思来窥测我们中国人。我只知道他们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却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能逆料的,大概只有段祺瑞、贾德耀、章士钊和他们的同类罢。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
  有些东西——我称之为什么呢,我想不出——说:群众领柚应负道义上的责任。这些东西仿佛就承认了徒手群众应该开枪,执政府前原是“死地”,死者就如自投罗网一般。群众领袖本没有和段祺瑞等辈心心相印,也未曾互相钩通,怎么能够料到这阴险的辣手。这样的辣手,只要略有人气者,是万万豫想不到的。
  我以为倘要锻炼群众领袖的错处,只有两点:一是还以请愿为有用;二是将对手看得太好了。二
  但以上也仍然是事后的话。我想,当这事实没有发生以前,恐怕谁也不会料到要演这般的惨剧,至多,也不过获得照例的徒劳罢了。只有有学问的聪明人能够先料到,承认凡请愿就是送死。
  陈源教授的《闲话》说:“我们要是劝告女志士们,以后少加入群众运动,她们一定要说我们轻视她们,所以我们也不敢来多嘴。可是对于未成年的男女孩童,我们不能不希望他们以后不再参加任何运动。”(《现代评论》六十八)为什么呢?因为参加各种运动,是甚至于像这次一样,要“冒枪林弹雨的险,受践踏死伤之苦”的。
  这次用了四十七条性命,只购得一种见识:本国的执政府前是“枪林弹雨”的地方,要去送死,应该待到成年,出于自愿的才是。
  我以为“女志士”和“未成年的男女孩童”,参加学校运动会,大概倒还不至于有很大的危险的。至于“枪林弹雨”中的请愿,则虽是成年的男志士们,也应该切切记住,从此罢休!
  看现在,竟如何。不过多了几篇诗文,多了若干谈助。几个名人和什么当局者在接洽葬地,由大请愿改为小请愿了。埋葬自然是最妥当的收场。然而很奇怪,仿佛这四十七个死者,是因为怕老来死后无处埋葬,特来挣一点官地似的。万生园多么近,而四烈士坟前还有三块墓碑不镌一字,更何况僻远如圆明园。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三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我对于这回的牺牲者,非常觉得哀伤。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请愿虽然是无论那一国度里常有的事,不至于死的事,但我们已经知道中国是例外,除非你能将“枪林弹雨”消除。正规的战法,也必须对手是英雄才适用。汉末总算还是人心很古的时候罢,恕我引一个小说上的典故:许褚赤体上阵,也就很中了好几箭。而金圣叹还笑他道:“谁叫你赤膊?”
  至于现在似的发明了许多火器的时代,交兵就都用壕堑战。这并非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在战士不多的地方,这生命就愈宝贵。所谓宝贵者,并非“珍藏于家”,乃是要以小本钱换得极大的利息,至少,也必须卖买相当。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最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四月二日
  注:①本篇最初发表于1926年4月10日《国民新报副刊》。②贾德耀:安徽合肥人。曾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三一八”惨案的凶手之一,当时是段祺瑞临时执政府的国务总理。③锻炼:这里是罗织罪名的意思。④四烈士:指辛亥革命时炸袁世凯的杨禹昌、张先培、黄之萌和炸良弼的彭家珍四人。他们合葬于北京西直门外约二里的万生园(即今北京动物园),在张、黄、彭三人的墓碑上都没有镌上一个字。1.作者为什么说这次屠***是“实在没有梦想到”“是万万预想不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语句在文中的含义。
(1)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要将这篇文章的题目命为“空谈”?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先生是怎样看待“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烈士们的精神的?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竞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听先生这篇讲演后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竞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1.讲普通话能更好地交流,可作者为什么说“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2.作者引用《箜篌引》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许多听了他的演讲的人就“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4.在节选的这部分文字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写梁任公先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西南联大注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一吃一仙一桃一一口,不一吃一烂一杏一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赢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汁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就是刘某人。”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令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使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日:“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注:西南联大: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在滇整8年。
1.刘文典讲课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刘文典在学术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的原因。 
                                                                                                 
4.怎样理解刘文典说“大学不是衙门”这句话的含义?结合个人的理解,谈谈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黄遵宪的外交活动
  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除协助公使处理外交事务外,他“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黄遵宪不愿埋首经籍,主张“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走经世致用之路。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糊涂观念,“遂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该书以“史家纪述,务从实录”为指导思想,力求客观地向中国人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书中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用“外史氏日”的形式,阐发他的见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糅合进日本史的叙述之中。
  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瘼。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蛮貊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
  《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中日双方进行具***涉时,黄遵宪受委派主持苏、杭两地谈判事宜。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己。当时,珍田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埠,专界专管,并且蛮横地说:“奉本国政府接收专管租界之命,但求按约指地。”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所慑。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新约所评,只许通商,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州让给一地,听日本政府自行管理之语”,拒绝了珍田的无理要求。他又亲自草拟《商埠议案》,凡是《马关条约》文本语焉不详的地方,只要是有利于挽回中国自主权利的,“无孔不钻”,“无微不至”,从而有理有利有节地挫败了珍田舍己的嚣张气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情势下为中国争了口气。
  黄遵宪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中,把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总结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和“抵制之法”,共中最重要的是“抵制之法”。因为在他看来,当时清朝处于列强环视之下,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祸害多年,在对外交涉中只图能多挽回些利权,以保国民生计。又因为在弱肉强食的竞争原则下,弱国无外交,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不能不讲究策略。他阐述说:“于固执己见,则诿以彼国未明我意;于争夺己权,则托于我国愿同协力;于要求己利,则谬谓两国均有利益。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酌度。”即在谈判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把事情弄僵,贻误全局。一定要掌握好谈判的分寸,应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下不了台,交不了差。黄遵宪继续阐述说:“不以彼不悦不怿而阻而不行。言语有时而互驳,而辞气终不愤激;辞色有时而受拒,而请谒终不惮烦;议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黄遵宪认为,凡此种种交涉手段和谈判策略,最终是要达到使“吾民受护商之益”,即保护并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目的。(摘编自郑海麟《黄遵宪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为了纠正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错误观念,实现他“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的主张,黄遵宪一到日本,就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     
B.黄遵宪从新加坡卸任回国时,他的学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把他比作唐代曾在岭南蛮荒之地传播文明的韩愈。     
C.在中日两国关于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谈判中,珍田舍己要求专界专管,按约指地,以挽回自主的权利,而且态度蛮横,盛气凌人。     
D.黄遵宪根据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心得,归纳出 “挪展之法”、“渐展之法”、“抵制之法”,从而把他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外交谈判策略。     
E.本文通过对黄遵宪外交活动及其思想的记述,反映了他外交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刻画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且勤于著述的外交官形象     
2.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4.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 “坚贞”“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名士与名流孤岛
  名士与名流貌似相同相近,其实相距很远,他们虽然皆与名气有瓜葛,但实际上因所取人生姿态的不同,而展现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境界。
  “名流”是指正在流行着的社会各界的名人群,而“名士”专指那些已在社会上出名但隐而未仕者。
  名流往往以“名”为“实”,为本钱,常常抛头露面,混迹于社会各种官方的大众场合,参加种种社会活动,乐此不疲。目的是博取更大的名声和利益,其处世姿态媚俗又积极。
  名士则以“名”为“虚”,为“累”,淡泊名利,深居简出,尽量远离社会的各种热闹场所,避开种种抛头露脸的机会,躲进小楼或大自然里,回归内心的宁静,或赋诗作文,或饮酒观鱼,或舞剑弹琴,将“小我”化入宇宙之无限中。
  名士一般都是实大于名,不仅才华超群,而且心高气傲,超凡脱俗,有一种远离权责与名利,超然于尘世以外的狂士或隐士风范。名士们既能耐住寂寞与孤独,又是性情中人,喜欢自然山水,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脉搏与大自然或自为的生活频率一起跳动。
  名流也有一定的才气与悟性,他们更喜欢社会,喜欢人群,喜欢在社会选取中博取自己的一席之地,捞个一官半职,或挂满各种社会头衔,以赢得人们的特殊尊重。但不少人在进击社会的过程中,慢慢忘却了人之本性与其特长,成为公众世俗文化的代表.这种人一旦得到权势,便想领导潮流,左右社会经济或文化局势,但大多数的下场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只有学问和历史功绩都较大,或历史罪过很大的“名流”被定格了下来,成了名流的历史代表,如孔子、曹操等。
  “替天行道,兴用灭舛”的姜予牙、“死谏”的魏徽、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三人既是名流却又是名士,位居宰相,却清虚由守,身在“朝”,心在“野”,以一颗遁世无我之心入世救世,创造了名流与名士于一身的完芙典范,
  做到才情与品性的完美合的名士,屈指可数,而且随着人类城市化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大融合的不断深入,名士将会越来越少,乃至慢慢消失。而名流则不仅在每个朝代都成群结队,蜂拥过来,蜂拥过去,社会越交会,名流也会越多,时代一变,时尚一变,许多名流就会过时,被新的名流所取代,尤其是政界和经济界名流,流变更迅痰,旗帜改易更快.但也有一些带有“名士”质地的文化名流,也会与名士一样留下很好的名声,如韩愈、苏东坡、丘处机等,虽入世旺名,但却最终依然保持了“士”的洁身自好这份独立人格。
  名流虽有令人敬佩的地方,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言行都令名士不齿。因为名流们常常在人群里表现自我,在这种不能节制的自我表现中丧失了知识人(即“士”)的内在品性,成了偶像“稻草人”,或一种空洞的文化符号.而名士则往往四处躲避权名,人在深山僻壤,却名冠中华,真正应验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句古话。
1.下列关于“名流”与“名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流与名士都有一定的才气与悟性,却有着不同的人生境界。   
B.名流与名士的产生与社会和时代的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   
C.名流与名士对社会的意义不可相提并论,前者务实,后者务虚。
D.名流与名士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前者常常是刻意求得,后者往往是无意而得。
2.下列对名流与名士不同人生价值观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士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脉搏与大自然或自为的生活频率一起跳动,追求内心的宁静。   
B.名流往往不甘寂寞,耐不住孤独,在自然与社会中,他们更喜欢社会和人群。   
C.名士淡泊名利,尽量远离社会的各种热闹场所,深居简出,完全是为自己而活着。   
D.名流常常抛头露面,以博取利益和名声,在进击社会的过程中往往变得世俗。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一些名流虽人世旺名却能最终保持洁身自好的独立人格,同样也会与名士一样留下很好的名声。   
B.社会大融合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的素质普遍下降,名士自然越来越少。   
C.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许多名流往往会被新的名流所取代,其原因是他们善于改易旗帜。   
D.名流因为缺少真才实学,所以在不能节制的自我表观中往往丧失知识人的内在品性而沦为一种空洞的文化符号。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