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写史要“厚道”赵畅  写史是写给当代人看的,但更多是写给后人看的。所以说,写史,写真、写准是第一位的,一旦失真、失准,那就意味着...
题目
题型:福建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写史要“厚道”
赵畅
  写史是写给当代人看的,但更多是写给后人看的。所以说,写史,写真、写准是第一位的,一旦失真、失准,那就意味着歪曲历史,不啻一文不值,甚至会产生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写史之所以被“掺水”,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不同程度受正面人物、英雄人物塑造要体现“高、大、全”思维模式的影响,才会为突出其正面形象,使用过多言过其实的说法,引用过多没有经过严格考证的资料,以至主观推断编造故事。这样做初衷是好的,但一旦真相露出水面,带来的影响一定很坏。
  同时,“落井下石”的传统,也能从反面人物身上寻觅踪迹。比如袁世凯,郑焱教授在《碧血丹心谭嗣同》一书中,进行详细的资料考证和严谨的逻辑分析,指出西太后发动政变与袁世凯毫无关系,事实上袁世凯是在光绪被囚、康梁潜逃的背景下才“事后告密”的。其实,不管袁世凯究竟是事前告密还是事后告密,此书启示我们,写史不能形成简单的 “痛打落水狗”的惯性思维。
  史料永远都是硬通货,不论对何人何事,都该体现实事求是的原则并经得起逻辑的推敲、时间的考验、人民的评判。写史,追寻历史真相、还原历史真实,这是最为重要的。失却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其意义便荡然无存。毕竟,写史、存史是为了让人们读史,让人们从中求索历史内在的思想和逻辑,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唐德刚先生曾将历史研究者分为鼓手、枪手和***手三种。他认为,无论是充当鼓手还是枪手,都是不妥的,只有通过较量努力追寻历史真相的 “***手”,才是可取的。
  “通过较量”,意味着历史研究者必须以独立学人的身份立于世,如此才能出真知灼见,才能举起真理的旗帜。前不久,日本学者村田忠禧在《尖阁列岛钓鱼岛争议》一书中,通过对大量的事实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钓鱼岛在历史上属于中国。这位日本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自让人敬仰。
  坚持真理,说出历史的真相,有时是要付出代价的。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先生在广西主修《贵县志》。经过精辟的考证,他确定除 《庆远白鹿洞题壁》一首外,是石达开的遗诗,其他在社会上流传许多诗篇,都是后人伪造的。这件事触怒了当时广西的权贵,对他进行打击和排挤。然而,他坚持真理,不为权势所屈。这应该是每一个历史研究者心头所树起的一把标尺。
  史学既要研究宏观的 “大历史”,它可以勾勒出历史之经纬;但同时又要研究微观的 “小历史”,由此可以反映历史本来极其生动的面貌。但无论探讨大事件、大概念,还是一头扎进“小历史”的天地里寻找蛛丝马迹,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独立的人格,保持一份可贵的 “厚道”。 “厚道”,对历史研究者而言,就是要讲道德、立诚信、守规矩,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节选自2010年2月27日《解放日报》)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写史,写真、写准是最重要的,因为一旦失真、失准,歪曲历史,可能会产生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B.写史时“掺水”指的就是,受正面人物、英雄人物塑造要体现“高、大、全”思维模式的影响,为突出其正面形象,对其进行适当地拔高。
C.写史、存史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们求索历史内在的思想和逻辑,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
D.史学既要研究宏观的 “大历史”,勾勒出历史之经纬,又要研究微观的 “小历史”,以反映历史本来极其生动的面貌。
2.下列对“写史要‘厚道’”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写史要‘厚道’,就是要追寻历史真相、还原历史真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B.历史研究者应该保持一种独立的人格,努力对史料进行详细的资料考证和严谨的逻辑分析,从而追寻到历史真相。
C.要写出真史、准史,既要有对惯性思维的警惕;要有不为权势所屈的精神,即使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
D.写史时,对正面人物、英雄人物适当地拔高,要比对反面人物“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显得更为“厚道”。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料永远都是硬通货,所以不论对何人何事,不可受“高、大、全”思维模式和“落井下石”的传统的影响。
B.关于袁世凯在戊戌政变中的行为的史料考究与逻辑推理并没有特别曲折之处,但史学家们因“痛打落水狗”的惯性思维而忘了努力追寻历史真相。
C.唐德刚先生认为若不做鼓手、枪手型历史研究者,就只有做通过较量努力追寻历史真相的 “***手”型的历史研究者,如日本学者村田忠禧。
D.罗尔纲先生在主修《贵县志》时,指出石达开的许多“遗诗”其实是后人的伪作,因而遭受到当时广西权贵的打击和排挤。这就是他为写出真史、准史而付出的代价。
答案
1.B
2.D
3.C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写史要“厚道”赵畅  写史是写给当代人看的,但更多是写给后人看的。所以说,写史,写真、写准是第一位的,一旦失真、失准,那就意味着】;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小上海1972
田洪波
  其实,1972年的秋天与往年没什么两样,几阵秋风扫过,便吹黄了绿叶,摇弯了稻穗。
  但对于16连的小上海许鸣久而言,母亲病危的电报讯息犹如无垠的稻田,在秋风的吹拂下波浪起伏于他19岁的心间。他扔下刨粪的锄头,面冲西南方向虔诚地跪下,凄惶地向着碧蓝的天宇喊了一声“我的亲娘啊”!
  许鸣久是16连为数不多的上海知青,长着一张眼睛含笑的娃娃脸,因此知青们都习惯喊他小上海。
  其实这个绰号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小上海为人比较小气,有一次探亲回家,回来时只给同寝室的战友带回八块大白兔奶糖。每月15元的工资收入,他除了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外,就是隔三差五到十几里外的山民家中,采购一些黄豆、花生之类的农产品,宝贝似的寄给上海的父母。
  还有一点,知青们也不太买小上海的账。一般田里干活,知青们总能摸到青蛙、泥鳅、黄鳝什么的,尤以小上海抓得最欢。回连队后大伙用锅蒸了吃,小上海总是很在意自己分到的那一份。
  小上海的绰号由此在他19岁时传了开来。
  小上海秋天回的上海,却是在初冬才回到19连的老巢。
  他瘦得几乎没了人样,不到一百斤的身体仿佛随时会被凛冽的寒风刮倒,原本含笑的眼睛已经完全塌陷,这使他看上去有点儿像阿尔巴尼亚人,而且他的唇上蓄了胡须,让他那张娃娃脸多了几分沧桑。
  他的左臂上戴了黑纱。
  他向队部领导和大家汇报说,他回上海的第二天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倍受打击,几乎一夜就白了头发,他于是每天小心陪着父亲,给他讲连队里的事儿,抚慰父亲心灵上的伤痛,直至假期临近才与父亲抱头痛哭地作别。
  这次回来,他没给大家带任何东西,但没人责怪他。
  其后的日子,孤苦一人的父亲成了小上海无尽的牵挂,他们开始频繁通信,诉说彼此的思念之情。
  这时候的小上海也似乎更小气了。
  那会儿的粮食是连队定了量的,个大的每月50斤米,个小的或女同志只有不到40斤。小上海自然就在个小的行列。一天劳动下来,大家常常吃不饱肚子,就有人抱怨着私下里骂娘。
  小上海却琢磨着买来大碗,每餐打两次饭。第一碗饭吃过后偷偷把碗洗净,再排队去打第二碗饭。他的把戏很少有人发现,等大家醒过神来时,连队领导已经开始注意地盯住每个人的饭碗了。
  北方的冬天经常刮大烟泡。土地连着冰茬很难刨动,这无疑增加了劳动难度,结果在一天夜里,弱不禁风的小上海就被流感击倒了。一连几天高烧不止,还说胡话。起始,有几个知青战友兴灾乐祸——省吧,这回患病看你怎么省!但连队里有经验的东北战友还是全然不顾这些,一天几趟地往大队合作医疗站跑,自己垫付了药钱,让赤脚医生开回诊病处方,提回来大包大包的中草药,一锅接一锅地煮给小上海喝。服完药,还用一枚铜质小钱,滴上几滴菜油,轻轻为小上海刮背,把小上海刮得哭爹喊娘,全身红紫。然后,用被子把他严严实实捂上,弄得小上海很快大汗淋漓。
  几天功夫,小上海就可以下地干活了。那东北战友垫付的药费,也被小上海执拗地一次还清了。但大家发现,大病初愈的小上海更加勒紧了裤带,似要把生病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弄得大家都很心疼他。
  也许1972年注定要与小上海过不去。在一个休工的晌午,小上海接到了亲属的电报:父病危速归。小上海看到电报眼泪就在脸上横飞,他几乎是跟头把式地离开的连队。
  从连队到车站要走大约十里的路程,大家望着漫天飞雪中踉跄的小上海,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一周以后连队接到了他的信。
  他在信中告知了回连队的日程,并希望多去几个人到车站接他。连队领导唏嘘着安排了四个人。
  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小上海的身影是那么的单薄,那么的不惹人注目,但大家还是很快发现了他。他臂戴黑纱,肩上扛着军绿色旅行包,旅行包前后沉甸甸地用绳子串在一起,挂在他的胸前和背后。看到连队战友,他嘴唇颤抖,一下子瘫在了地上。大家急忙上前搀扶他,并帮他从肩上卸旅行包。但小上海却用手护着旅行包:“现在全家都在我身上啊!”接着他就泣不成声了。大家这才断断续续知道,前面旅行包里装着他父亲的骨灰盒,后面背的则是母亲的。
  知青战友们几乎是一路走一路哭,才把小上海架回连队的。
  傍晚,下工回来的知青战友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没有谁指令,每个人都哭泣着跪在了小上海父母的骨灰盒前。
  小上海坚持要为父母守灵三天,并且掏出身上的所有钱,让战友去镇上买来了点心和罐头。
  事情也惊动了连队领导。他带领大家选取了一块向阳的墓地,在下葬那天悲怆地对大家说:“知道吗,许鸣久其实不是二老的亲生儿子,他是小时候在车站被拣破烂的老人家抱回去的。”
  “鸣久!”有人大声叫出了小上海的名字,然后一双双粗糙的大手紧紧地握了上去。
  一时间泪雨纷飞。
(1)知青们为什么叫他小上海?小上海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结尾连队领导的一番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小上海1972》展现的是从丑到美的剧烈碰撞,大丑即大美。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这些 ,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 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 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 ,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  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 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1. 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世纪后期在陕西风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风属的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C.风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风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宜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风将带来“上天之命”。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  、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1. 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
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D.”,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
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
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
D.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题型:辽宁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列作家、作品及其国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诗人。他的代表作是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和《上尉的女儿》。
B.拜伦和雪莱都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代表作是讽刺长诗《唐璜》。雪莱的代表作是《西风颂》(又译作《西风歌》)。他被马克思称为“社会主义的急先锋”“真正的革命家”。
C.马雅可夫斯基是原苏联革命诗人。他的代表作是《列宁》《好》。他的作品大都是“阶梯诗”,诗行错落排列,节奏鲜明有力,在原苏联诗歌的革新上起了很大作用。
D.18世纪德国杰出的诗人、戏剧家席勒的代表作是《欢乐颂》和悲剧《阴谋与爱情》。19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民主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是《草叶集》。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一个观念: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认为人类的文化造成这样的文化变迁--环境危机、生态冲突等问题,这跟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有着密切关联;这种西方所主导的观念,不仅在西方社会发展,而且慢慢传染到全世界。这种观点至少有三个特点:强调竞争与征服;漠视和谐,不仅漠视与自然的和谐,还漠视与其他社会、其他文化的和谐;无限制地利用物质,认为资源永远无限,这是最大的错误。工业革命只是这些观念比较特别的发展,而这些观念是来自最早期的西方文化理念--两河流域下游的苏末文化。
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说:"中国与西方两大文明从肇基已基本为不同的原则所支配。"所谓不同的原则,就是不同的基本文化理念,即连续性的宇宙观和断裂性的宇宙观。他还说:"中国文明社会是产生,不是生产技术革命的结果,也不是商业贸易的起飞,而是逐渐通过政治程序所造成的财富极度集中的结果。"他认为,中国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的过程中,就表现了一种特别的文化理念,英才叫做"延续"或"连续";以苏末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老祖,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开始,其基本的文化理念则是一种"断裂"的理念。
最明显的"连续"表现在生产工具上,从夏朝转入商朝开始利用青铜器的时候。商朝的青铜器都是用来作为礼器、酒器和兵器,如"鼎"、"爵"和"弋"等等;而商朝所用的农器是延续了新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头、木头、蚌器和骨头。但苏末不同,它的青铜器最早是用来种植小麦,用青铜刀来收割成熟的麦穗。从新石器进入青铜器时代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跟前面关系的断裂。西方学者常常笑话说,你们中国人好笨,有青铜器却不用来生产。我们当然知道用青铜器来生产更有效,生产更多,但多不一定好。从那个时代开始我们就希望跟自然和谐,互相尊重;不愿意用很有效的东西来破坏自然;我们认为自己跟宇宙是一体的、连续的,这一点从那时候开始就是我们整个宇宙观念的基本原则。
我们的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从夏朝到商朝,一直到后来的封建时代,我们都是以氏族、宗教的团体,而以地缘的团体来代替。因此,在人际关系上,我们延续了宗教关系,而苏末断裂了,代之以地缘关系。其他,如文字应用、城乡关系、财富累积等差别都是如此。
小题1:对"延续"这一中国文化的理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续"包含着这样的思想:人与自然,与其他人,与整个宇宙是连成一体的。
B."延续"即保持一种原始的生活状态,因此商朝所用的农具延续了新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头、木头、蚌器跟骨头。
C."延续"是一种连续性的宇宙观,意味着应该维持和谐、平衡的关系。
D."延续"这一中国的文化现象从文明初始阶段就已经形成,它体现在生产工具、人际关系、文字应用、城乡关系、财富累积等方面。
小题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A.两河流域下游的苏末文化促使工业革命的产生,推进了西方文化理念的发展。
B.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是现代社会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它影响全世界。
C.西方文明较之中国文明,就其特点看,更多地包含着一些错误的理念。
D.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不仅影响着西方社会,也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影响。
小题3: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续与断裂是中西文明理念的差异之所在,这两种文化是可以互补的。
B.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不是后期才产生的,而是从文明一开始出现就形成了。
C.人类文化造成今天这样的环境变迁,是西方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应引以为戒。
D.作者对工业革命导致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等问题的观点持否定态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