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有科学家预测,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有科学家预测,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根据计算机模拟,这一速度比生物自然灭绝的速度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的速度快100万倍
两年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朱格拉夫就曾发出警告:人类正处在自恐龙灭绝后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危急关头,而导演这一悲剧的正是人类自身。
在李欣海看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言论并非全然是危言耸听。作为供职于非政府组织(NGO)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的生物学专家,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实践。目前,由他负责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有一个饶有意味的名字:“蓝图”计划。
李欣海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强调,任何一种生物都有独特的价值,甚至被一些人痛斥为草原破坏者的鼠兔,也具备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鼠兔被大量毒***后,以鼠兔为基本食物的动物或断了口粮,或因中毒而死掉。”他说,“每一种生物都是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任何种群的灭绝都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引发一场灾难。”
一个常识是,人类不能独自存在。物种的大规模减少,直接削弱了人类的生存基础,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引发其他物种的灭绝。因此,保护所有生物及其基因和生存环境,即生物多样性的工作迫在眉睫
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一项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子孙后代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出台,并于次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公约》第一次承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任务”,是发展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及“公平合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的商业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
中国在大会上签署了此《公约》,成为世界上率先加入《公约》的少数国家之一。实际上中国的形势并不容乐观。在这个庞大的国家里,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加,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生物多样性正受到高度威胁。据了解,中国生物物种数量正以每天新增一个濒危甚至走向灭绝的速度减少,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濒危植物物种比例高达15%-20%,濒危物种达4000-5000种
损失是巨大的。根据《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十年进展》报告,仅外来物种入侵一项,每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00亿元
200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国会议呼吁,各缔约国应从纸上谈兵转向实际行动,加强努力、采取措施,在2010年以前停止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
中国作为缔约国之一,积极响应呼吁,开始采取措施降低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蓝图”计划应运而生。2006年,TNC与国家环保总局等合作伙伴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正式启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项目。该项目为期3年,由中国政府与TNC各出资300万美元,拟协助中国官方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数据库,规划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并为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摘自2008年2月13日《中国青年报》,作者郭建光。
5.下列对《公约》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子孙后代。
B.首次承认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的共同任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公平合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的商业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
D.出台伊始,所有缔约国都在积极行动,采取措施,来阻止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在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
B.鼠兔作为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被大量毒***后,以鼠兔为基本食物的动物或断了口粮,或因中毒而死掉,这将可能因破坏生态平衡而引发一场灾难。
C.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并不乐观,生物多样性受到了高度的威胁,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数量每年剧增。
D.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给我国带来了严重而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00亿元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们根据计算机模拟表明,当今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远快于生物自然灭绝的速度,而造成这一恶果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生存空间的极度膨胀。
B.1992年就已出台生效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其实在颁布后的十年内没有起到任何时实质性的作用和效果。
C.“蓝图”计划实施以来,已采取积极相应措施,大大降低了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效果十分显著。
D.我国与TNC联合出资启动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项目,将在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答案

5.D
6.B
7.D
解析

5. (D项和原文信息不符,原文说“200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国会议呼吁,各缔约国应从纸上谈兵转向实际行动……”这表明之前大多国家尚未行动起来。)
6. (A项原文的表述“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仅是一种假设;C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表述主要原因问题;D项属于以偏概全,文中说“仅外来物种入侵一项,每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00亿元”。)
7. (A项属于无中生有的信息,文中没有说主要原因问题;B项表述过于绝对。C项属于无中生有信息,文中没有说“蓝图”计划取得的成绩。)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有科学家预测,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海洋酸化——潜在的环境危机
不再仅仅是气候改变的问题了,除了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以外,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开始改变被称为生命摇篮的海洋的化学成分。这种海洋化学成分的改变而导致的生态和经济学的结果难以预料,但极有可能是灾难性的。在7月4日出版的《自然》上,海洋化学学者呼吁加大减排二氧化碳的力度,并采取措施解决海洋酸化问题,以遏制气候进一步恶化。卡耐基基金会全球生态学部Ken Caldeira、夏威夷大学Richard Zeebe及两位合著者共同撰写了该论文
在过去两个世纪内,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中,40%被海洋所吸收,大海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但是将付出高昂的代价: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二氧化碳导致海洋的平均pH值(衡量酸碱程度指标)降低了大约0.1个单位。视现在二氧化碳排放的速度,到21世纪中叶,海洋的平均pH值下降可能高达0.35个单位
海洋酸化给海洋生物带来了严重损害,实验证明,pH值降低0.2—0.3个单位,将干扰海洋中最重要的基础生物珊瑚虫以及其他浮游生物的骨骼钙化,因为构成它们骨骼的碳酸钙对酸性环境非常敏感。在本世纪中叶,以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代表的珊瑚礁等海洋区域将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之中
大多数海洋生物生活在日光照射的表层水域,也是二氧化碳最易被吸收的水域。为了保护海洋生物,需将pH值下降范围控制在0.2以内。这是1976年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极限值,二氧化碳减排迫在眉睫。虽然二氧化碳导致海洋酸化的生物反应是不确定的,但是海洋的pH值和碳酸盐化合物数量在几百万年内保持稳定——比温度变化稳定得多。
“我们知道海洋酸化会损害珊瑚虫和其他有机体,但是对大多数物种如何被影响,我们没有实验数据做支撑。”Caldeira说,“实验室内的大部分实验已经完成,结果令人触目惊心,海洋酸化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无法预言的。”酸化必定会对贝类动物,如贻贝和牡蛎等造成严重损害,对商业捕鱼造成极大影响。其他的生物倒有可能在新的酸化环境中茁壮成长,但这可能包括惹人厌烦的“杂草”类和致病生物。二氧化碳对大气的影响已经引起大部分科学家和公众的关注,然而,海洋酸化已经迫在眉睫,将是另一个潜在的严重环境危机。“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我们不仅要考虑气候因素,也要考虑海洋所受的影响。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抓紧进一步减排二氧化碳。”Caldeira说,“虽然二氧化碳的增加看起来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后果,但是这同样意味着珊瑚礁及其他重要海洋资源的损失。”
(《环球科学》2008年7月9日)
6.下列对“海洋酸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洋酸化是指衡量海洋酸碱程度指标的pH值低于正常的水平。
B.海洋酸化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海洋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其化学成分发生了改变。
C.海洋酸化会损害包括珊瑚虫在内的许多有机体,科学家已经做出了相关的数据统计。
D.海洋酸化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却给海洋生物带来了严重损害。
7.下列对“海洋酸化将是另一个潜在的严重环境危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洋酸化将会干扰珊瑚虫的骨骼钙化,从而影响海洋生态的基础。
B.海洋酸化将会使海洋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从短期来看这能使全球气温降低,但长期来看是一种严重的环境危机。
C.海洋酸化必定严重损害牡蛎等贝类动物,还会极大影响海洋的渔业发展。
D.海洋酸化可能会让“杂草”类和致病生物茁壮成长,恶化海洋生态环境。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家和公众不仅十分关注二氧化碳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对海洋酸化的趋势也十分关注,并产生了共识
B.海洋酸化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无法预言的,因此有科学家呼吁要加大减排二氧化碳的力度。
C.以人类目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速度看,到21世纪中叶,海洋的平均pH值下降将高达0.35。
D.海洋的pH值比温度变化稳定得多,而二氧化碳导致海洋酸化的生物反应也是很确定的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数海洋生物生活在最易吸收二氧化碳的表层水域,因此海洋酸化对它们的影响会十分严重
B.如果人类不抓紧进一步减排二氧化碳,海洋酸化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生态危害,也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C.海洋酸化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因此,只要减排二氧化碳,海洋中的pH值就会相对稳定。
D.二氧化碳可以使全球变暖,可以使海洋酸化,但海洋酸化与气候变化却没有关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散文家不是匠
祝勇
贾梦玮先生发表了一篇《当代散文批判》,批评中国现代散文理论“没能就白话散文的语言技巧问题提出很高的要求”,“有一种尚‘素’的倾向:重‘简’轻‘繁’,重白描轻形容。”我的理解,贾梦玮先生批判“素”,并不是倡导“荤”,而是嫌他读到的那些散文,语言上贫乏无力,苍白失血,因为“散文之美很大程度上来自语言”,故而对许多散文(我想不会是全部)的身份颇有怀疑。
散文要写得美,恐怕并无异议,如同女人长得美,大家都不反感一样,是现成的真理,放之四海皆准。学问在怎样才叫美。语言是散文家必过的一关,自不必多说(不止散文家,小说家和诗人均如此)。技巧,也十足重要——伍立杨的《文字灵幻》,我的《中文的衰微》,都讲到了这一点,然而,“语言”与“技巧”真的如老屋的窗栏板一样可以离开主体单独存在吗?如果一篇散文真的如韩小惠女士眼中的《岳阳楼记》,“衔远山”句是文采,“先天下”句是思想,角色清楚,分工明确,那么这样的“经典”,就大易于炮制了。
笔者曾经在评价董桥时写道:“一切的精奥的思想都蕴含于语言之中,思想不必仰仗理论,因为思想首先表现为语言。当我们追溯时间的河流,与先秦的那些智者们相遇,我们很难分清刻在竹简的那些隽语,哪些是思想哪些是语言。”——在这样的文本面前,强调什么“文采的华美”,以及“技巧的娴熟”,未免显得可笑,我同意贾梦玮者,在于语言的板结僵硬确实成了今日文学之癌症,然而灌铸了语言之美的,并不仅仅是什么“技巧”,而主要是精神之美。真正伟大的作品都是由伟大的灵魂支撑的。当我们被海涅或者屠格涅夫山海一般明澈宽广的文字所包围,当我们于纸页间呼吸到心灵的氧气,又有谁,去顾及“技巧”的存在?
董桥的“语言”出自他的“创作”,然而这“创作”却不是依赖上天的赏赐,而是与一个深远的文化背景有关,那伫立了上千年的文化风景,恰巧触动了一个现代游子的“立体的乡愁”,才能使阅微草堂那样的岁月真的流回到眼前。他对这个心智贫乏的时代的反动肇始于语言,然而他的语言里又凝结着多么粘稠的精神血液!所以,文字的高下的本质并不在于文字本身,差别正在于心魂。散文需要美,但不是装饰品,否则就实在是辱没了散文的存在价值。
博尔赫斯说过:我们文学的贫乏状态缺乏吸引力,这就产生了一种对风格的迷信。相信这种迷信的人认为,风格不是指产品是否有效,而是专注于表面的技巧,从而忽略了灵魂深处的信念与激情。而所谓“完美”的作品,是最不稳定的;相反,不朽作品的灵魂,则经得起烈焰的考验——《唐吉珂德》赢得了它同译者的斗争,再拙劣的翻译语言,都不能改变它的灵魂。
时间深处的古器即使绿锈斑驳也是美的,它不需要表面鲜亮的油漆来拯救。
1.对作者说董桥散文语言里“凝结着多么粘稠的精神血液”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董桥的散文语言依赖于一个有千年积淀的文化背景。
B.董桥的散文对这个心智贫乏的时代的反动肇始于语言。
C.董桥的散文语言与精神结合得很好,体现了散文的存在价值。
D.董桥的散文很好地解决了文字的高下的本质并不在于文字本身的问题。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认为伟大的作品能够留传久远靠的是作品深邃的思想,没有思想,作品就没有灵魂。
B.作者说“所谓‘完美’的作品,是最不稳定的”其中“最不稳定的”的意思是指经不起时间考验。
C.作者举《唐吉珂德》为例,说明了只要一本书挖掘的思想灵魂颇深,哪怕语言再拙劣,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D.作者在文章中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散文创作不需要讲求语言、技巧,更要有思想有精神。
3.文章认为贾梦玮先生文章里所批判的“素”包括哪些内涵?作者是如何看待贾梦玮先生的这一观点的?(5分)
答:                                                                                  
4.文中最后一段“古器”“绿锈斑驳”“表面鲜亮的油漆”各指什么?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当历史成为消费品
人们在荧屏前津津有味地“消费历史”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费,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过去的看法,甚至还影响着人们对今天和明天的看法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有人伦品目焉”。由此可见,在中国的主流观念中,历史一直有着崇高甚至神圣的位置。“春秋笔法”也是中国文人在政治高压下指陈时弊的惯常手法,因此历代统治者对历史的写法也就极其敏感。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充满惊心动魄的故事,因此连村夫野老都喜欢谈古论今,种种稗官野史又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传统戏剧很少与现实生活有关,几乎都是“历史剧”。所以老老少少对历史又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历史”成为重要的休闲物。因此,时下“历史剧”在荧屏的热播、吸引大量观众,确非偶然。
在民间,“历史剧”随着社会巨变,经历了从消失、复活到现在火爆异常的几个阶段。“历史”从来是中国大众日常生活中娱乐消闲的重要部分,从曲艺说书,到戏剧小说,无不如此。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个人生活方式被认为是“阶级斗争的重要方面”,所以时时刻刻要警惕“封建腐朽”或“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消闲”也被认为是有阶级性的,这个领域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主要战场”。因此,要用新编“革命故事”和“革命样板戏”取代民间传统的“历史话语”,在“文革”中只有“八个样板戏”,民间传统休闲的“历史话语”几乎完全消失。
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私人生活”的存在得到承认,对个人生活的干预越来越少,不再把“生活方式”与“政治”完全等同,允许一种精神“消闲品”的存在。在销声匿迹数十年后,市民文化、消闲文化迅速兴起。而且,这种社会变化与电视这种最强有力的大众传媒在中国的普及几乎同步,“看电视”成为最普遍的消闲方式。
但数十年的“休闲文化”的断层,已使人们对那种充满市民气息和商业化的消费文化的再生产,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大陆也拍了一些力图“消闲”的历史剧,都不成功,收视率平平,对大众明显缺乏吸引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引进的香港电视剧《戏说乾隆》,一炮而红,风靡大江南北,全国数十个电视台同时播映此片,一时蔚为大观。内地观众和影视从业者第一次知道,“历史”竟能如此书写或曰如此编造!
《戏说乾隆》无疑是大陆这类“消闲历史剧”的“教科书”,也是大陆大众文化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可以说,后来荧屏热播的《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大陆自己拍摄的“戏说”,实际都以《戏说乾隆》为师。如果说琼瑶的“言情剧”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陆“言情剧”的启蒙老师,那《戏说乾隆》则可说是大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直到现在仍乐此不疲的“历史戏说”的发蒙老师。中国民间“消费历史”的传统,在新时代终于找到了“电视”这个最佳载体。
荧屏戏说历史的勃兴除了传统文化因素,还有现实的原因。相对现实题材,拍摄历史题材时影视人员发挥自己才华的空间要大得多,因此“历史剧”自然更吸引观众。反过来,历史剧的观众越多,制作人的利润也更多,对历史剧的投入则更多,越要千方百计适应观众的口味,拍出的片子当然更好看,无形中又进一步影响、强化了观众对历史剧的兴趣,塑造了观众的品位。这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彼此促进的互动,二者的“共谋”形成了荧屏“消费历史”的繁荣局面。
对中国以往一代又一代绝大多数受众来说,“历史”过去是由《三国演义》《水浒》这类“小说家言”书写;现在,在这个所谓信息社会的新时代,“历史”则开始由近在咫尺的荧屏书写!然而,人们在荧屏前“消费历史”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费”,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过去的看法,甚至还影响着人们对今天和明天的看法。君不见,一些“戏说”在美化皇帝时还某种程度上有对皇帝的“调侃”,而一些所谓“历史正剧”却只有对皇上的歌颂、崇拜!
因此,对“历史剧”的生产者来说,剧中的“史观”问题其实格外重要,其责任之重大,恐怕连生产者自己也想象不到。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春秋笔法”是中国文人书写历史的一种惯常写法,与史家记录方式无异。
B.时下“历史剧“在电视荧屏热播,吸引大量观众,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C.在“历史成为消费品”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历了由“消失”到“复活”的阶段。
D.消闲历史剧《戏说乾隆》开创了中国民间“消费历史”的新形式。
E.在信息社会的新时代,“历史”开始由近在咫尺的荧屏书写。
F.从“历史正剧”的角度看,戏说历史电视剧中对皇帝的调侃纯属编造。
2.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证据证明“历史成为消费品”的是(3分)(   )
A.民间曲艺说书             B.电视剧《宰相刘罗锅》
C.革命样板戏                D.小说《三国演义》
3.文中说“人们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费’”,作者说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4分)
答:                                                                                    
4.历史成为消费品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分条阐述。(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完美与残缺
从维熙
①天上的月亮有圆有缺。当月圆时,有“花好月圆”之美词;当月残时,又有“一镰钩月”之雅说.笔者常想,如果地球上没有月残,而只有月圆;或只有月残,而无一轮圆月,那将失去多少风景?如果把这一美学概念,引申到振兴中华民族的宏观话题之内,那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审美情趣问题,而是一个事关民族心态的问题了。
②几年前,一位台湾的摄影家,要拍一幅圆明园的夜色写真,我陪他选择月圆之夜前往,但是到了圆明园之后,面对那断垣残壁的历史沧桑,我们忽然意识到月圆下的圆明园,拍出来虽然好看,但不如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令人开心的风景,而是中国百年国耻的纪念园。虽然这比在月圆下拍摄,要艰难许多,最终他还是等到了乱云遮月—圆月被吞噬到只剩下一弯残月的更深时分,才重新开动了摄影机。
③笔者所以要重温这段往事,实因重新修复圆明园与保留其历史原貌之争,既是关联到建筑的问题,又是超出了建筑学本身——关联到民族心态建筑的一个大问题。我们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珍惜历史的完美,是人之常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面对历史残缺,并珍惜这种残缺,却始终是个没有解决好的大课题。重建圆明园的历史辉煌与反对重建圆明园之争,典型地反映出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充分依据的:本来圆明园是国耻的标本,留下这个活标本的原貌,使国人牢记“火烧圆明园”的悲凉往事,不仅符合历史真实,而且有利于民族奋发图强;但是偏偏有一些清史学者,难以割舍中华民族的“圆月情结”,慷慨激昂地反对保留历史残缺,倡导投人大量人力物力,再现圆明园昔日的风华。这里,姑且不说“克隆”出来的圆明园,其本身就是赝品;就是再现圆明园的全部辉煌,也无助于中华民族的明天——正好相反,它将让子孙后代淡化国耻,并瓦解消融民族务实的心灵建筑。
④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仅以德国科学严谨之风,与国人中假凤虚凰的心态,作一个对比:在德国西部莱茵河和美茵河的汇合口有个科布伦茨小城,这儿曾经耸立着威廉大帝的雕像。威廉大帝何许人也?他是将德意志统一成一个国家的大帝,被德国人称之为德意志之祖。人们为了缅怀他将东西南北中的日耳曼人,缔造成一个强大的德国,在科布伦茨两条美丽河流的汇合口,铸成了一座巍高的青铜纪念碑,以纪念他的历史功绩。但是,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苏联从德国西部强渡莱茵河、围歼希特勒军团时,一发炮弹正好落在这座青铜雕像上,从此这位策马张弓的德意志之祖肖像消失了。待我去那块圣地朝圣时,那儿只留下一座空空的墩台。当时正是深秋,墩台上飘满了黄色的落叶和白色的鸟粪,让每个来这儿的游者,无不感到凄切和悲凉。这是其一。其二,在德国柏林最热闹的裤档大街,昔日曾经耸立着一座著名的尖顶教堂,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时,那座教堂的顶部正好被炮火自上而下地劈去了一半,多少年过去了,那教堂也没有重建和修复,赤裸地站在繁华的大街上,向世界展示它的历史沧桑。对此我曾以中国人的心态,询问过德国友人和德国民众,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我们必须精心地保存这些历史残缺,让子孙后代不忘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
⑤当年,德国是发动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还在千方百计地保留历史残缺;而我们在近代史中是被弱肉强食的民族,倒反而不惜花费重金,克隆往日的历史辉煌,这种南辕北辙的心态,距离究竟有多远?恐怕世界上还找不到一种量器,能丈量出这种距离。但是这两种思维模式,到底哪个更能符合民族自强的内在逻辑?哪个更富有时代的前瞻性?哪个更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仰以德国而论,它今天的经济实力,不要说再建起一座青铜雕像,就是在科伦布茨再竖起十尊百尊威廉大帝的金像,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他们知道那是遮盖民族的耻辱,是万万不能做的事情。难道我们这个不断被列强肢解和侵略的民族,就能遮其自家之丑,重新修建圆明园(实质为“克隆”),来淡化昔日被列强瓜分的国耻?前不久,党中央明确提出“求真务实”和“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这更让笔者感到投人大量资金、全面修建圆明园之举有待商榷。且不说我们还有几千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水平线上;就是有一天我们从发展中国家进人了全面富足的国家行列,我们也不能淡化昔日之国耻。
⑥中国有句古话,似可当此文的结论:
⑦假凤虚凰者误国,卧薪尝胆者兴邦!
(选自《2004年中国随笔精选》)
1.对文章题目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完美”是一种美,“残缺”不是美,残缺的圆明园就是要显示过去列强的罪行。
B.“残缺”是为了衬托“完美”的,没有“残缺”就没有“完美”。
C.“完美”与“残缺”两者都是美,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对象的美。
D.“完美”与“残缺”一般来说都是一种美,但文中说的圆明园的残缺决不能称为美。
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6分)(   )(   )
A.“但不如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中的“含金量”在文中的含义是“与残月下的圆明园废墟相一致,更能突出圆明园作为国耻纪念园的意义”。
B.“乱云遮月—圆月被吞噬到只剩下一弯残月的更深时分”才去拍摄,其用意是与圆明园废墟协调一致。
C.“圆月被吞噬”象征帝国主义列强对圆明园的吞噬。
D.“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是指“圆月情结”。
E.德国保留“历史残缺”和中国重修圆明园这两种思维模式,都符合民族自强的内在逻辑。
3.简要概述第④段中作者提到的两个例子及其作用。(4分)
答:                                                                                     
4.作者的观点是反对重建圆明园,文中共讲了哪几点理由?请分条列出。(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08年韶关二模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谈古论今说“领导挨骂”
马九器
①俗话说得好,“谁人背后无人骂?”人无完人,自古以来,掌握权力的官员,少不了被人说三道四、指桑骂槐,尤其是权力地位越显赫,好比圆越大和外界接触面越广一样,就越容易遭人非议。一些领导挨骂后,怒不可遏,比如那个月厉王,有的是办法让骂他的人吃不了兜着走或者闭嘴,目的是达到了:人人都成了哑巴,见面也只是“道路以目”,可结果呢?不出三年,他就被赶下台流放了。有的领导即使挨骂,也常常能冷静地从“骂”中取长补短,比如魏征常年犯颜直上,就算唐太宗气得吹胡子瞪眼,终究还是能察纳雅言。
②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如何对待“挨骂”,体现了他的胸襟肚量;一个官员领导如何对待“挨骂”,则体现了他的政治道德水平。
③从去年到今年,全国陆陆续续发生了一系列“官员领导挨骂”的新闻,远的如重庆的“彭水诗案”、山西“稷山文案”、海南“儋州网案”,近的如“陕西志丹的短信黄段子案”。除了“彭水诗案”得到善终外,其余都以“骂人者被严惩”而告终。
④如果放在古代,小小百姓敢拿官老爷开涮,别说老爷治你罪没人喊冤,就是百姓们自己也要奚落你一番:官尊民微,天经地义,向来如此。不过、现在是21世纪了,经历了“五四”时期的反封建与科学民主洗礼,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法治、自由、宪政等普世价值观熏陶,闻听此事,笔者感到万分惋惜,不是为那些胆大包天的“骂人小吏小民”,而是为挨骂的那些个领导:一次多好的展现现代政治胸襟与风采的机会,竟然不幸被几缕封建式的做派所糟蹋。
⑤我不知道前述动辄对“骂领导者”举起诽谤大棒的官员领导们是否博览群书,是否读史,想来作为为官一方的政治精英,不从浩瀚的历史里攫取安邦惠民的从政规律,不明史知兴替正衣冠,说不过去吧。那不妨和他们一起唠唠历史。
⑥春秋战国时,郑国有国人聚集议论政府的“乡校”,大概是百姓言辞犀利毫不留情,如同现在网民议政时的肆无忌惮,所以有官员恼羞成怒要关闭“乡校”。郑国丞相子产知道后是这么看这件事情的:“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翻译成经典白话文就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⑦子产先生的政治道德很有现代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