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瘦素:关键的能量调控分子几乎人体内的所有生理过程都受大脑的监控和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大脑可能通过影响食欲、生理活动以及能量分配来调节...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瘦素:关键的能量调控分子
几乎人体内的所有生理过程都受大脑的监控和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大脑可能通过影响食欲、生理活动以及能量分配来调节体重。
通过刺激食欲或感知进食量,大脑能直接调节人体的能量平衡。如果脂肪存储过慢、能量必须储存起来用于生存时,大脑会发出信号,抑制一些“无关紧要”的生理活动,比如生长和繁殖。不过,要想根据身体需要严格调控这些生理活动,大脑必须时刻关注人体内的能量储存情况。
在血液中,很多化学分子的浓度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我们的食欲,比如葡萄糖等食物分解产物、胰岛素、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等胃肠道分泌的激素。但能决定能量储存量的关键调控分子,却始终在与科学家“捉迷藏”。直到1994年,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杰弗里•弗里德曼(Jeffrey Friedman)及其同事发现了瘦素(leptin),似乎才真相大白。
有关肥胖与瘦素关系的推测,很快就得到了证实。只要每天给肥胖小鼠注射瘦素,它们的食欲就会降低、能量消耗量开始增加,“身材”也逐渐苗条起来。
这些试验首次表明,脂肪细胞会合成激素信号,向大脑反映能量储存情况——三酸甘油酯含量越高,产生的瘦素就越多。相反,不论是因为基因突变,脂肪细胞无法产生瘦素,还是机体的脂肪储量不足,确实需要补充能量,只要没有探测到瘦素,大脑就会认为机体处于饥饿状态,并产生饥饿感,促进能量的储存。
瘦素的发现无异于一个突破口,让科学家有机会看清整个能量调节体系的“脉络”。很明显,脂肪细胞向血液分泌瘦素,主要目的是向大脑“通报”能量储存情况,让它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追踪瘦素,就能找到与能量调节有关的神经通路和细胞。不出所料,下丘脑正是这些神经通路和细胞的“大本营”。
在下丘脑的弓状核(arcuate nucleus)中,瘦素会同时作用于两个相邻的神经元群,它们以相反的方式调控食欲。其中一个神经元群会合成 MSH多肽(促黑素细胞激素),抑制我们的食欲,使体重减轻;另一群则合成NPY和AgRP两种经肽,刺激食欲,增加脂肪储存量。瘦素与这两群神经元的反应是非常精巧的过程。合成MSH多肽的神经元,会与携带有MC4受体的神经元连接,后者的激活可以产生抑制食欲、减轻体重的效果。刺激食欲的AgRP恰好能抑制MC4受体,阻止它被MSH多肽激活。因此瘦素要想成功激活MC4受体,必须提高MSH多肽的合成量,又得抑制NPY和AgRP的活性。
同时,瘦素还会以一种很有意思的方式,作用于大脑的“摄食中枢”(下丘脑外侧区),这个区域的某些细胞会分泌MCH激素(黑色素聚集激素)。1996年,我们发现在肥胖症小鼠体内,MCH的浓度明显偏高,这说明在正常情况下,瘦素可能会抑制MCH的合成。我们还推测,MCH浓度的上升会使动物吃下更多的食物,加重肥胖程度。另一个发现证实了我们的推测:如果肥胖症小鼠丧失了合成MCH的能力,它们很快就会瘦下来。这些发现让我们依稀看见了能量调控系统的真面目:脂肪细胞根据脂肪存储量分泌瘦素,瘦素作为能量信号作用于下丘脑,调节特定神经肽和激素的合成量,最后由神经肽和激素调控食欲和能量平衡。
为了进一步破译瘦素等分子传递给大脑的信号,科学家需要寻找这些分子的本源。
(选自《环球科学》2007年第10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瘦素”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瘦素是1994年由杰弗里•弗里德曼及其同事发现的,它是一种关键的能量调控分子。
B.瘦素由下丘脑中的脂肪细胞分泌,可以同时作用于下丘脑弓状核中的不同神经元群。
C.瘦素是一种能量信号,可以向大脑“通报”能量储存情况,以便及时调整。
D.瘦素可以调节特定神经肽和激素的合成量,从而调控食欲和能量平衡。
小题2:下列对“瘦素的发现无异于一个突破口”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瘦素的发现证实了关于能量调控分子与肥胖关系的推测。
B.瘦素的发现让科学家有机会了解整个能量调控系统的运作情况。
C.瘦素的发现使科学家得以很快破译能量调控分子传递给大脑的信号。
D.瘦素的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找到与能量调节有关的神经通路和细胞。
小题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体长胖或变瘦的生理过程,主要通过大脑进行能量分配来调节。
B.葡萄糖、胰岛素、缩胆囊素等都是影响能量储存量的关键调控分子。
C.人体的肥胖与瘦素有密切的关系,瘦素可通过注射获得。
D.促黑素细胞激素和黑色素聚集激素都有助于抑制食欲。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解析

小题1:B(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向血液中分泌、再作用于下丘脑的,并非由下丘脑中的脂肪细胞分泌。)
小题2:C(科学家尚未破译这些分子传递给大脑的信号。)
小题3:C(A除了能量分配,大脑还可以通过影响食欲和其它生理活动来调节体重。B它们会影响人的食欲,但并不是决定能量储存量的关键调控分子。D黑色素聚集激素<MCH激素>会刺激食欲,加重肥胖程度。)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瘦素:关键的能量调控分子几乎人体内的所有生理过程都受大脑的监控和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大脑可能通过影响食欲、生理活动以及能量分配来调节】;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近代湖南人才的兴盛,和湖南民风有关。湖南民风仍以强悍著称,由此可见,湖南人自古以来就以“强悍、负气”著称。这种民风造就了湖南人“单线条”的思维方式:只要是他认准的“理”,就会不计个人安危得失,不顾客观形势强弱与否,便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湖南人的强悍,使得“湘军”具有极强的战斗力。近代湖南人从军风气特盛,有“无湘不成军”之谚。这种强悍的作风,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形势,反而容易取得成功。
  湖南人的负气,以主观意志为原则,不屑更改。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近代以来湖南人两极分化的奇特现象。
  但是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光有强悍负气是不够的。强悍只是对待问题的无畏态度,负气走极端只是一种决断能力,如果没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没有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那么强悍只能逞一时之勇,负气也迹近无赖。湖南人之所以能在近代中国历史成就一番“事业”,占居一席之地,除了强悍负气之外,还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自宋代以来,湖南人就以勤奋著称。勤奋,本是以农立国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是明清以来,随着人口激增,可耕地逐渐减少,不勤奋就意味着忍饥挨饿,但综观湖南自近代以来的国民生计,不似江浙沿海有那么多的经商机会,人民除务农而外,别无他途,就更养成了湖南人的勤劳作风。
近代湖南人,是经历了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两次移民的结果。新来的移民具有强烈的开拓心和进取精神;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湖湘文化厚积薄发,以其特有的气质,闪耀着夺目的光采。但和海派文化比较起来,湖湘文化具有更多的传统色彩,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她具有更多的内向特征。湖湘文化的本质,仍然是传统的农业文明。
小题1:对“湖南人之所以能在近代中国历史成就一番‘事业’,占居一席之地”中的“事业”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近代湖南人从军风气特盛,“无湘不成军”之谚表明湖南人有治军拓疆之功业。
B.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单线条”的思维方式表明湖南人有强国的功业。
C.勤于耕作,发展农业经济,湖南人有以农立国固国之功业。
D.湖湘文化具有厚积薄发的内敛特质,湖南人有承传、弘扬传统文化之功业。
小题2:下列不属于近代湖南人才的兴盛原因的一项是( )
A.强悍的民风和勤劳的作风。
B.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C.厚积薄发的内向特征。
D.强烈的开拓心和进取精神。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湖南人“单线条”的思维方式使得湖南人具有不屈的韧性与毅力。
B.近代湖南人口激增,可耕地逐渐减少,导致湖南人动摇务农信心,致力经商。
C.新来的移民具有强烈的开拓心和进取精神,将增强湖南的发展后劲。
D.湖湘文化厚积薄发的特质,使得湖湘文化的创新不会脱离优秀传统文化之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外乡人父子
苏童
老冬爷的一生对我们来说是个谜。他的坟头如今孤单单立在河的左岸,与童姓家族的祖坟隔河相望。
老冬爷的一生在故乡一直是个谜。他在世时是村里最好的竹匠。可是人人都知道他不是童姓家族的人。但我们总觉得祖父对老冬爷的感情来得不寻常。就在那个有风的黄昏,我们听祖父讲了一个外乡人的故事。
在淡青色的天光里,那家蓬头垢面的外乡人渐渐走近了我们的村子。我第一次看见的时候,他蜷缩在一只露顶的松木箱里。冬子的父亲把他挑在肩上迟疑地爬上铜炕桥的石阶。冬子的脑勺上翘一根小辫,在晨风中无力地飘起来,显得疲惫不堪。大概是一个秋天的早晨,冬子和他父亲走过了五个桥孔的铜炕桥,走过我家。“来了一家人。”我踩着堂屋里满地的篾条往外钻,围坐在一起干早活的家人都腾出一只手来拽我,不让我出门。
他敲了村里所有德高望重者的家门,倚着人家的门檐,朝屋里沙哑地说话。“我是这村里的人,我老爷爷那辈走的,走了好多地方,后来到了东北,他们临死前告诉过我,我们是这个村的人……我也姓童,真的,我姓童,这姓少有,在哪里都孤单,只有回老家,回老家就全是姓童的……”
那就是冬子的父亲。他絮絮叨叨对人说话的时候,树皮般粗糙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我也看清楚了他的眼睛。他是一只老羊,老羊的眼睛是灰黄的,俯视着自己沾满泥浆的旧布鞋,偶尔抬起来,就有一种深深的忧患掉落下来。可是村里人都说那外乡人怎么是童姓的后代呢?坐在松木箱里的男孩总是把我们村长了几百年的竹子叫树。他们没有大头篾刀。他们没有我们血统的四方脸膛和平和舒展的眉目。
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住到了铜炕桥的桥洞里。入夜村子的每户人家都看见黑黝黝的桥洞里燃着一堆柴火。父子俩的身影在火边晃动着,一大一小。有时候人影静止不动,望过去比河边的树还要孤寂。秋天的雾霭一早一晚从河面上浮起来,把铜炕桥隔得很远。
冬子一家是不是童震的后代,只有老祖父能辨认。但是老祖父对我们说过,“他们不像,眼神就不像,太软太弱啦。”那几天是收竹器的好日子。大船泊在河边,等着各家各户挑出山一样的上好竹器来。村里人干活都干疯了。我记得那回被老人们挑出来做了船上的送竹童子,跟着船走一百里水路到城里去。
竹器船将要起锚的时候,有个女人恐怖地尖叫一声,大家闻声朝她望,看见了外乡人的大花棉被里,冬子的整个身体被捆得结结实实,露在外面的只有一张无声无息的红得让人疑惑的小脸,眼睛如小小的油灯,照射着陌生的人群。“你这是干什么?这孩子死了吗?”祖父俯下身子,摸了摸冬子的脸,厉声地质问冬子的父亲。
“没死,他这会儿还不想死。……你们让冬子跟着船走一回吧。”外乡人脸上表情干涩,直直地盯着祖父干瘪的嘴唇,但是我祖父习惯性地缄默着,隔了好久才说,“送竹童子要挑族祖里的孩子。”“冬子姓童。”外乡人慢吞吞地说。祖父也许出于一种消灾化吉的心理,他破例地答应了让一个垂死的外乡孩子充当送竹童子的角色。童姓家族的人暴怒地喧哗起来,他们排成人墙站在河滩上,挡住了通向竹器船的跳板。但是德高望重凝结权力的老祖父,他用皱巴巴的铁笊篱一样的手推开了他的下辈们。
冬子的脸探出厚厚的花棉被外,浮现出幸福而迷惘的笑容。我看见外乡人把他儿子扛在肩上,朝跳板走过去。走到河心的时候,外乡人突然站住了,他始终仰起的头这时垂下去,像一只老羊哺乳羊羔,在他儿子赤红的小脸上舔了一口。
从此不见了冬子的父亲,那个外乡人。
“那时候谁也想不到冬子会活下来。更想不到他后来会成为村里最好的竹匠。”祖父跪在一张巨大的篾席上,喃喃地说。“也许冬子真姓童,也许他就是童震的后代。”我们听见祖父在堂屋的幽暗中说最后那句话。
(本文有删节)
16.文章第六段写到“有时候人影静止不动,望过去比河边的树还要孤寂”,试结合文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17.文中两次提到外乡人像“一只老羊”,有什么含义?
18.请结合全文分析,“外乡人”是真正的外乡人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什么时候石油可以被替代?
①今天的世界与过去的大不一样:石油价格一升再升,全球性变暖使得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大量地融化。而下一次大规模的能源革命的来临是否跟以往的一样顺利,将取决于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时候世界石油生产达到顶峰?人类因燃烧矿物燃料而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对地球气候产生的影响究竟有多严重?可替代能源是否大量存在,并且人们能否承受得起其价格?这些问题只有科学和技术能够回答,但是社会政策方面的努力也能起到相当的作用。
②世界石油耗尽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对于这一点,现在很少有人持怀疑态度了。但是全球石油需求还在以每年l%或者20k,的速度增长,我们现在正以每秒钟1000桶的速度从地下抽取石油。持悲观态度的人们(大多数曾在石油公司工作过的地质学家)预测,石油生产将很快达到极限。美国地质学家M.K.哈伯特于1956年就成功地预测美国的石油生产会在70年代达到极限。持乐观态度的人们(大多数是资源经济学家)则坚持认为,石油生产既依赖地下探明的石油储量,又依赖日益发展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将促使石油生产继续增长。不过,即便按照乐观派的看法,本世纪中叶将是石油生产的极限。到了那时,美国需要有40%的石油替代物。考虑到急剧变化的环境、气候因素,更加迫切需要使用非矿物燃料。
③如果说石油供应极限真的将很快到来,或者因环境、气候方面的缘故人们不得不远离矿物燃料,那么人类将迎来大规模的替代能源供应的时代。仅太阳每天照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就高达86000万亿瓦,相当于全人类每年消耗能量的6600倍。而自然界的风能、生物能和核能也是很充裕的,应该有很多的机会与时间去有效地开发利用它们。
④当然,部分替代能源也存在其自身的问题。主张利用核裂变作为新能源的人们还未能找到无可争议的处理放射性核废料的方法。考虑到将承担的重大责任和巨大的投资,很多公司也只能望“核”兴叹。而再生能源分布太散,要把它们收集起来生成足够的能量,其难度很大。迄今为止,全球风能利用装机容量已超过400亿瓦,但每生产1000瓦的电能,其成本也高达4.5关分。
⑤而且,再生能源的产量与矿物燃料的使用量相比实在太少。以美国为例,它的再生能源产量大约只占全部能源产量的6%。现在,全球能源需求(折合成电能)每年将近13万亿瓦,
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个别地区的能源需求将达到30万亿至60万亿瓦。因此,必须更大程度地扩大再生能源利用的规模,逐步取代现有能源,这对世界未来能源需求最终将产生意义重大的影响。
⑥为了未来,现在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合理、高效地使用能源是目前实施能源战略计划的首要条件,这样我们可以争取到多一点的时间来开发、改进替代能源的使用效率。在过去的30年里,太阳能设备的成本已经下跌了两位数。许多专家指出,太阳能系统在被广泛采用之前,其价格成本还需大幅下降。而纳米技术的发展,有望使人们能够利用新颖的半导体系统提高太阳能收集器的效率。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能直接从日光、二氧化碳和水中获得化学燃料。
5.对人类迎来大规模替代能源供应时代的条件,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A.世界石油生产很快达到顶峰,石油供应的极限即将到来。
B.再生能源分布太散,无法寻找到把它们收集起来生成足够的能量的方法。
C.可替代能源大量存在,并且人们能承受得起其价格。
D.人类因燃烧矿物燃料而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对地球气候产生严重影响,因而人们不得不远离矿物燃料。
6.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部分替代能源也存在其自身的问题,如核废料的污染,再生能源分布太散,很难收集起来生成足够的能量。只有风能因非常理想,已被广泛地利用。
B.持悲观态度的人们认为石油生产将很快达到极限;持乐观态度的人们则认为随着技术创新石油储量将不断增加。
    C.在促进新的大规模能源革命顺利来临的过程中,并非只有科学和技术在起作用。
D.太阳每天照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高达86000万亿瓦,相当于全人类每年消耗能量的6600倍。因此它必将成为未来占统治地位的替代能源。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存在着争论,但石油作为矿物能源,一定有它的生产极限。
B.目前,包括石油在内的矿物燃料的广泛使用,使人类陷入发展经济与环境恶化的严重矛盾之中。
C.即使石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也迫切需要寻找替代能源。
D.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核能、二氧化碳和水都必将成为可以替代石油的能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流行性感冒:小病大祸
叶金
从1918年到l919年,甲1型流感几乎传遍了全球。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受到了它的袭击,死亡人数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死在炮火之下的人数还要多。1957年甲2型流感大流行,当年2月流行于中国贵州西部,4月扩散到全世界,共死亡几十万人。l968年甲3型流感大流行,发病率30%,病死率与l957年相近。2009年的全球多国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
由于流感传染的速度非常快,人们简直无法确定其发源地是何处,许多国家因此受到了指责。在西欧,人们主要把西班牙人当成替罪羊;俄国人则把责任归咎到中亚细亚土耳其的游牧民族身上;德国人却认为是在驻法国的英军中服役的中国人引起了传染;一个美国军官又断定是德国的潜艇把流感作为秘密武器带到了北美大陆。其实,所有的国家对于1918年深秋遍及全世界的流感浪潮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在许多情况下它都会突然猛烈地爆发。在美国的一个装运基地上,大量的士兵纷纷病倒;在里约热内卢,一个等候电车的男士正在向别人打听终点站在何处,却突然倒地身亡;南非开普敦的一个电车售票员说,在短短的3公里的路段上,乘客当中竟有6个人猝死在电车上。
流感给世界各地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还要强烈。由于大量的农业工人患病或死亡,各地的农业收成都受到了不利的影响。印度北方的大片庄稼无人收割,波兰的土豆烂在地里无人问律。热带地区的咖啡、橡胶和其它高价农作物也纷纷歉收。
在流感的困扰下.各国的工业和商业停滞萧条,商业和交通被迫陷于停顿,到处都可以听到关于死者悲惨命运的故事,无论是富翁还是穷汉,也不管是社会名流还是平民百姓,谁也无法抗拒这种可怕的传染。第三次流感浪潮结束后,据估计全世界共有2150万人被这种疾病夺去了生命,其中亚洲人占了三分之二,余下的分布在欧洲、北美和非洲。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可引起中等流行,多表现为兵营、学校等的“单位内爆发”;丙型多为散发病例,婴幼儿最易感染。目前虽有治疗药物和疫苗,主要是针对丙型感冒,只能降低发病率,而不能控制流行。流感中度流行的年度,世界每年约损失10多亿个工作日。死亡60万人以上。由于人们常将流感与感冒混同,视流感为“小病”,更应引起全人类的重视。
流感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环境的破坏已开始危及人类的健康。全球升温也将给人口稠密但对疾病毫无准备的富饶地区带来可怕的热带疾病等等。大气层的漏洞导致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也使许多古典传染病“复活”,挪威、加拿大出现疟疾就是明显的例证。细菌在城市密集的人群中繁茂滋生,因为那里的人们经常保持身体的接触,吸入别人的废气。在水中、废物、房屋、家具和食物中滋生的细茵,会像一场烈火在烘干的在草原上迅速地蔓延。
古人用芳香疗法来医治疾病。绝大多数是采用熏蒸法,燃点乳香、沉香、檀香、玫瑰花等芳香物,用以驱逐秽气、杀虫灭菌,对流感的治疗和防止其蔓延有一定的效果。这与后来的消毒水防治相似。隔离、洗手、禁止随地吐痰是现代社会防止流感流行的常用方法。许多疾病都套通过唾沫和口痰传播,因此许多城市对随地吐痰都施以重罚。在中国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对随地吐痰的罚款分别为600港元和500澳元。
在人们还习惯于随地吐痰的情况下,不经过一个重罚严打的痛苦过程,就很难达到“不禁而止”的境界。现代人类采用综合防治法,如消毒、药物治疗、隔离、疫苗防治等。
1849年,英国著名的麻醉专家约翰·斯诺博士发表于关于霍乱传播问题的文章,提出了“粪便传播说”,在当时是破天荒的。l865年,路易·巴斯德提出了“疾病的病原说”。以巴斯德的名字命名的有两个:一是巴斯德氏鼠疫杆茵;二是巴黎的巴斯德大学。罗伯特·柯克他先后发现了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和结核杆菌,并因为发现炭疽杆菌和结核杆菌,获得l90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英国医生伦纳德·罗斯,从1890年起开始解剖蚊子,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发现了疟原虫的传播机制。为此他被授予190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选自2009年5月8日《人类瘟疫报告》)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甲1型流感、甲2型流感、甲3型流感都会世界性大流行,每次死亡人数都在几十万人以上,其中甲2型流感和甲3型流感的病死率相近。
B.因为流感在许多情况下都会突然爆发而且传染的速度非常快,很难判断其真正的发源地,因此很多国家受到了指责。
C.甲型流感流行的年度,世界每年约损失l0多亿个工作日,死亡60万人以上。但由于人们常将流感与感冒混同,视为“小病”,未引起人类的重视。
D.许多城市对随地吐痰都施以重罚,一是因为许多疾病都会通过唾沫和口痰传播,二是因为人们已习惯了随地吐痰。
E.在人类与流感对抗的历史上,科学家有的发现的病菌的传播原理,有的发现了新的病菌,他们都获得了特殊的荣誉。
小题2:根据文章内容,分条阐述传染性疾病产生的原因。(6分)
小题3:概括流感的分类、发病特点和主要的防治方法。(6分)
小题4:联系文本探究:“流感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句话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萧 乾 先 生 印 象
刘炳善
我与萧乾认识,是在1988年夏天,我的《伊利亚随笔选》出版,由北京三联书店介绍约见的。我按时来到复兴门外他家。那时他已年届八旬,在门外贴了一张小纸条,上写:“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我事后记下了见面的第一印象:“一敲门,走出一位身材高大、很有风度而又非常和气的老先生。萧老亲切、坦率地告诉我:外国古典作品,译起来很难。譬如说,英国十八世纪的东西就很不好翻译。至于兰姆的作品,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还可以参考莎士比亚全集中译本,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萧乾先生以委婉的语气对我的翻译工作给予肯定。实际上,他在“文革”前已译过菲尔丁的巨著《汤姆·琼斯》和《大伟人魏尔德传》等等,早已译著等身。
正谈话中,进来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和他小声谈了一阵,离开。萧乾先生说:这是一位医生,教他如何保健;然后又像是有点不好意思地向我解释说:“(他想)尽量延长(生命)……”当时我对他的坦率有点惊讶,后来明白:他的意思是打算一面保护健康、一面尽量多做些工作,“跑好人生的最后一圈”。
此后我与萧乾先生建立了大约十年的通信联系,偶有赴京的机会,又到他家去过两三次。
作为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大公报》驻英特派员,萧乾在伦敦大学教过课,在剑桥做过研究生,萧乾受过西方文化的熏染,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让人感到他有点英国绅士的风度——这是在与他接触中可以感触到的。举一个小例子:前面说过他因年老体衰,“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但一说话,往往超过这个时间。遇到这种情况,即使有事着急,他也绝不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而是采取很含蓄委婉的方式向你客气地暗示。有一次我到他那里,谈了一阵话后,他很和气地问我:“你害过荨麻疹没有?”我说:“没有。害荨麻疹很痒吧?”他说:“很痒。也疼。”我马上明白了,随即礼貌地告辞。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萧乾先生身上绝无高贵士绅的那种矜持倨傲、老气横秋的样子,更多的倒是保持着一副年轻人的脾气: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这可能跟他长期做新闻工作的训练有关。这种脾气他保持了一生。他像一个长跑运动员一样,几十年一直活跃在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还在为翻译《尤利西斯》而拼搏。
尽管萧乾先生待人温和,他的性格中还有较真、执著甚至“倔”的一面。因为曾经长期受到贬抑和屈辱,他在“改正以后”,对于个人的尊严就特别敏感而且较真。我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种种争议、恩怨太多,当然其中有个是非曲直,只是如果只记住争议和恩怨,而忘掉了文学,则等于“把孩子和脏水一齐泼掉”,损失未免太大。我的意思是最好采取“两分法”:争议的是非是一码事,每个人文学史的业绩是另一码事,不必互相混淆。这样,前人的正面文学业绩,后人可以安心继承,以利未来。
就我对接触中的萧乾先生的印象来说,尽管他所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教育、西方的文化,半个世纪以来又做了大量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但从他为人处事的作风来看,他是一位厚道的老北京人。
选自《书屋》,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萧乾先生看到作者能够翻译出《伊利亚随笔选》,给以极高的评价,其实这不过表明一位译著等身的译坛长者的宽厚态度而已。
B.作者通过对萧乾先生注重保健的描述,很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性格中较真、执着、敏感,但又充满生气,容易交往的特点。
C.萧乾几十年来活跃于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等,这既反映出他的勤奋,也说明他的人生非常丰富多彩。
D.作者在文中运用委婉的修辞手法,通过写自己与萧乾先生的几次交往,塑造了一个厚道、学养丰厚的北京作家的形象。
E.作者认为,对文学史上的争论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着眼于是非本身,二是看到作家本人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否则,就会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损失。
(2)从第一段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翻译外国古典作品的态度是怎样的。(6分)
(3)文章两次提到写有“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的小纸条,分别有什么作用?(6分)
(4)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传主哪些方面的特点?这样写,对你有哪些启发?(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