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涉 江李娟 东方蒙蒙发白时,四峰骆驼打好包了。我们的家,全都收拢在这四峰骆驼背上了。骆驼一个连着一个,站在微明的天光里,...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涉 江
李娟
东方蒙蒙发白时,四峰骆驼打好包了。我们的家,全都收拢在这四峰骆驼背上了。骆驼一个连着一个,站在微明的天光里,冷冷清清。
启程了,一开始驼队进行得很慢很慢,羊群更慢。班班和怀特班前前后后地跑着,只有它俩是喜悦的。在北面山谷口开阔的空地上,驼队和羊群分开了。我、妈妈和斯马胡力随着驼队往北走,卡西一个人赶着羊群从东面绕过去。羊群可以过吊桥,但驼队只能涉水淌过额尔齐斯河。
看着卡西孤独的金黄色棉衣越走越微弱,却永远不会消失似的,那么倔犟。很久以后再回头张望,那一点金黄色仍然不灭,在荒莽遥远的山体间缓缓远去。
我们抵达了额尔齐斯河南岸,斯马胡力选了一处水流平缓的地方下水,策马奔向河中心,一路上马蹄踩破浮冰,溅起老高的水花。但他还没到河中心就折了回来,大声喊着:“可以!这里就可以了!”
这条最终汇入北冰洋的蓝绿色大河从东至西横亘眼前,寒气逼人,一川碧玉,可我们都深知它挟天裹地的力量。上下游巨大的落差造成流速的湍急,水流冲击力很大。
妈妈把骆驼之间连接的缰绳又整理了一遍,然后她牵着这串骆驼缓缓下水,跟在斯马胡力后面向对岸泅去。
斯马胡力在河水的轰鸣声中扭头冲我大喊:“李娟,你自己一个人敢过来吗?”我赶紧连说了好几个“不”。他又大喊:“那等着吧!”头也不回地去了。
这边的世界只剩我一人了。天完全亮了。
不,和我在一起留在岸这边的还有怀特班。妈妈他们下水的时候,老狗班班毫不犹豫地也跳下冰层,跟在驼队后面,在浪花中缓慢游动,只冒出一个头来。而怀特班是一般的土狗,不是牧羊犬,从没经历过这种场面,况且还不到一岁。它吓坏了,悲惨地呜鸣着,几次跳下激流,又吓得赶紧跃上岸,一个劲地冲水里的班班不停地吠叫呼喊。
但它一回头,看到我还停留在岸这边,赶紧靠拢过来,绕着我呜咽,似乎我成了它唯一的安慰,唯一的保护人似的。后来也不叫了,卧在我旁边,紧紧守候着我,还以为虽然离开了大家,好歹守住了我。
班班还在河中央艰难地向前,努力稳住身形不让水冲走。但离妈妈他们越来越远了,我以为它力气用尽,渐渐被河水冲走了呢,心提到嗓子眼,忍不住大喊起来:“班班!班班!”终于,它游到了河岸边的水浅处,一下子加快了速度,很快就蹿上了河岸,激动地向妈妈奔去。
这时斯马胡力骑着马下水返回,向我而来。
很久后,斯马胡力靠拢了,他接过我的缰绳,试着领我往前走,浅水的晃动令人突然产生眩晕感,我吓坏了。斯马胡力大笑起来,安慰我不要怕,但我怎么可能不怕,水浅的地方都这么吓人,待会儿到了激流水深处,肯定会坐不稳掉下去的。我死活不肯往前再走一步了。斯马胡力只好牵着我回到岸上,他上了我的马,骑在我马鞍后面,抱着我似的继续前进,一手挽着我的缰绳,一手牵着自己的空马。这下安心多了。
只是还在担心怀特班,回头看时,它绝望地在岸边来回走动,几次伸出爪子试探着想下水,都退了回去。没有希望了。直到我们真的走远了,我又大喊了一声它的名字。它这才猛地冲进水里,拼命向我们游来,我努力地扭头往后看,可惜的是,没游多远,这只笨狗又一次打了退堂鼓,连滚带爬回到岸上。
可能不是它笨,是它了解自己的极限。它和班班是不一样的体质,逞强只会让它丧命的。这可怕的寒冷的大水啊。它不愿意死去,又不愿意离开我们。没有希望了。
没有家的狗多可怜啊,没有家就成了野狗,从此之后它怎么生活呢?刚才它要是跟着卡西的羊群从吊桥那边过来该多好啊!
我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已经快要涉向河心了。河中央的风更猛于两岸,更凉于其他地方。我两条腿抬得高高的放在马背上,但裤子还是湿了一大片。我们正在最危险的河中央,由于心怀对怀特班的悲伤,而冲淡了此刻的惧意。
突然看清对岸广阔的风景,一动不动,深深地静止着。
过了河,斯马胡力又检查了一遍驼队,妈妈还在冲着对岸呼唤着怀特班,一遍又一遍,喊了许久。我们再次整装启程后,沿着河岸向西走了许久。在河的对岸,怀特班也在往西跑,不时停下来隔江遥遥相望、吠叫。它还以为它仍然是和我们在一起的。直到我们在岔路口拐弯向北,才永远地分离。我不敢回头看了。这时候,风又猛烈起来,冰冷的太阳高高升起。
(选自《文汇报·笔会》,有删改)
小题1:文章开头写牧民们准备转场,场面“冷冷清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
小题2:文章第三段写卡西一人赶着羊群远去的场景,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答:
小题3:文章哪些地方写出了“我”对怀特班的深厚感情?请概括说明。(5分)
答:
小题4:简要分析斯马胡力这一人物形象。(5分)
答:
小题5:请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4分)
答:
答案

小题1:奠定全文忧伤、悲壮的感情基调。
小题2:特点:反复写卡西似乎永不消失那一点金黄色;动态静写。作用:表现牧民(人类)的坚强不屈的伟大品格。
小题3:把它当作伙伴;一心担心它过河、招呼它过河;理解它的难处;担心它的将来;为它的分离充满悲伤。
小题4:一个青年牧民。他有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充满自信,关心他人,豪爽而不失细心,做事认真负责。
小题5:文章通过记叙牧场转场“涉江”的情节, 刻画了牧民坚强乐观、团结友爱的性格,反映了牧民崇敬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涉 江李娟 东方蒙蒙发白时,四峰骆驼打好包了。我们的家,全都收拢在这四峰骆驼背上了。骆驼一个连着一个,站在微明的天光里,】;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共9分)
(1)在解释为什么更高的维数正在激发起科学世界的想象力时,弗罗因德用了下列类比:“想想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中的猎豹,它皮毛光滑而又美丽,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漫游。在它的天然栖息地,猎豹是一种了不起的动物,简直是一件艺术品,它的奔跑速度或奔跑动作的优美简直无与伦比。现在,”他继续说道,
  (2)“想想被捕获并且投进动物园简陋笼子里的猎豹吧。它已失去了原有的优雅和美丽,为了我们的娱乐而被安排去展出。我们只看到笼子里神情绝望而不是原来那种优雅和精力充沛的猎豹。猎豹可与物理规律相提并论,物理规律就其本身而言是优美的。物理规律的天然栖息地就是高维时空。然而,我们只能测量那些被拆散且放在笼子里展出的物理规律,这个笼子就是我们的三维实验室。我们只能看到已经被剥夺了优雅和美丽的猎豹。”
  (3)几十年来,物理学家们想知道为什么四种自然力以如此支离破碎的形式出现──为什么在笼子里的这些“猎豹”看起来神情如此绝望和可怜。弗罗因德注意到,四种力看起来似乎大不相同的基本原因,是我们一直在观察“笼子里的猎豹”。对于物理规律而言,我们的三维实验室是一个无能的动物笼子。但是,当我们在高维时空(它是物理规律的天然栖息地)中表述物理规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们名副其实的显赫和有力,物理规律就变得简单而富有生命力。现在这场席卷物理学的革命,就是认识到了猎豹天然栖息地也许正是超维空间。
  (4)为了阐明如何加进一个较高的维数就能使事情变得简单,试想古罗马人是怎样打那些大仗的。伟大的罗马战争常常包含了许多较小的战场,它一定伴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谣言和误传,把事情弄得混乱不堪。战争在多个前线进行,罗马的将军们却常常盲目指挥。罗马人往往是靠暴力而不是靠优美的战略赢得战争的胜利。那就是为什么战争的首要原则是占领高地──即上升进入二维战场上方的第三维。在可看到战场全景的巨大山丘的有利地位上,战争的喧嚣突然变小了。换句话说,从第三维(即从山丘的顶部)来观察,较小战场的混乱结合成了一幅首尾连贯的单一画面。
  (5)这个原理的另一个应用,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背后的中心思想。爱因斯坦揭示了时间是第四维,证明了在四维理论中时间和空间能够便利地统一起来。这进而必然导致所有用时间和空间来测量的物理量的统一,比如质量和能量。他还发现了质量和能量统一的精确数学表达式:E=mc2,这就是所有科学方程式中最为著名的质能公式。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非洲的热带草原是猎豹的天然栖息地,对物理规律的研究,也需要找到其天然栖息地。
B.科学家在三维空间里研究物理规律,就如同人们去动物园欣赏笼中的猎豹。
C.古罗马人战争之所以能够取胜就是因为他们明白高维数能使事情变得简单。
D.爱因斯坦揭示了时空是四维的,在四维时空里测量的所有物理量都可以得到统一。
小题2:对文章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物理规律而言,低维实验室难以展现出它们的生命力。
B.科学家将物理规律拆散开来再研究,因而难以领略其全部的美。
C.在高维时空中,四种自然力的出现形式应当是统一的。
D.对更高维数时空的探求和认识,将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突破。
小题3:文中提到的“这个原理”是什么?(答案不超过26个字)(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共13分)
雏菊
(法)雨果
(1)前几天我经过文宪路,一座联结两处六层高楼的木栅栏引起我的注意。它投影在路面上,透过拼合得不严紧的木板,阳光在影上画线,吸引人的平行金色条纹,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美丽的黑缎上所见的。我走近前去,往板缝里观看。
(2)这座栅栏今天所围住的,是两年前,一八三九年六月被焚毁的滑稽歌舞剧院的场地。
(3)午后两时,烈日炎炎,路上空无人迹。 
(4)一扇灰色的门,大概是单扇门,两边隆起中间凹下,还带洛可可式的装饰,可能是百年前爱俏的年轻女子的闺门,正安装在栅栏上。只要稍稍提起插栓就开了。我走了进去。
(5)凄凄惨惨,无比荒凉。满地泥灰,到处是大石块,曾经加过粗工的被遗弃在那里等待,苍白如墓石,发霉像废墟。场里没有人。邻近的房屋墙上留有明显的火焰与浓烟的痕迹。
(6)可是,这块土地,火灾以后已遭受两个春天的连续毁坏,在它的梯形的一隅,在一块正在变绿的巨石下面,延伸着埋葬虫与蜈蚣的地下室。巨石后面的阴暗处,长出了一些小草。
(7)我坐在石上俯视这些植物。
(8)天啊!就在那里长出一棵世界上最美丽的小小的雏菊,一个可爱的、小小的飞虫绕着雏菊娇艳地来回飞舞。
(9)这朵草花安静地生长,并遵循大自然的美好规律,在泥土中,在巴黎中心,在两条街道之间,离王宫广场两步,离骑兵竞技场四步,在行人、店铺、出租马车、公共马车和国王的四轮华丽马车之间,这朵花,这朵临近街道的田野之花激起我无穷无尽的遐想。
(10)十年前,谁能预见日后有一天在那里会长出一朵雏菊!
(11)如果说在这原址上,就像旁边的地面上,从没有别的什么,只有许多房屋,就是说房产业主、房客和看门人,以及夜晚临睡前小心翼翼地灭烛熄火的居民,那么在这里绝对不会长出田野的花。
(12)这朵花凝结了多少事物,多少失败和成功的演出,多少***的人家,多少意外的事故,多少奇遇,多少突然降临的灾难!对于每晚被吸引到这里来生活的我们这班人,如果两年前眼中出现这朵花,这帮人骇然,会把它当做幽灵!命运是多么作弄人的迷宫,多少神秘的安排,归根结底,终于化为这洁光四射的、悦目的小小黄太阳!
(13)必须先要有一座剧院和一场火灾,即一个城市的欢乐和一个城市的恐怖,一个是人类最优美的发明,一个是最可怕的天灾,三十年的狂笑和三十小时的滚滚火焰,才生长出这朵雏菊,赢得这飞虫的喜悦!
(14)最渺小的事物往往就是最重大的事物。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文章既描写雏菊,又寄托着作者的深沉的情感和思考,运用了典型的寓情于物的写作手法。
B.第(8)段中两个“小小的”修饰语的使用,写出强大的灾难之后自然界生命力的弱小和无奈。
C.第(13)段中“剧院”“火灾”与“最优美的发明”“最可怕的天灾”对应,流露出作者对文明被毁的痛惜。
D.作者借一朵临近街道的雏菊,表达了对都市喧嚣的极端厌恶和对宁静田园的喜爱、向往之情。
小题2:请谈谈第(5)段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小题3:下面文中对雏菊的三种称谓分别表现了作者对雏菊怎样的感受?(每条答案不超过10个字)(3分)
①“这朵草花”:                                                      
②“这朵临近街道的田野之花”:                                        
③“这洁光四射的、悦目的小小黄太阳”:                                
小题4:解释文末划横线句子的含义,并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对荔枝的介绍有这样的记载:“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②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决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
③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④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延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场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⑤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二千年以上了。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成书以后,福建荔枝也为所重视。广西和云南也产荔枝,却有少有人说起。
⑥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并记载了荔枝的三十二个品种。其中"陈紫"一种现在在仍然广为栽培。“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长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开花结实。这株千年古树更足珍惜。
⑦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微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微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征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小题1: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荔枝原产于我国”的论据的一项是
A.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
B.少有人说起广西和云南也产荔枝。
C.蔡襄的《荔枝谱》(1059)记载了福建荔枝。
D.从南越王尉佗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时候算起,广东荔枝的栽培历史已有二千年多年。
小题2:下列有关第⑥段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据考证:古代介绍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共有十三种;且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
B.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
C.蔡谱中记载的生长在莆田宋氏祠堂里的“宋公荔枝”已有千年历史。
D.陈谱中记载的“陈紫”荔枝现在仍然广为栽培。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说明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说明荔枝壳的特点时用了定义说明的方法。
B.第③段介绍荔枝肉的特点时用了解释说明的方法。
C.第④段介绍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时用了引用说明的方法。
D.第⑦段为了说明荔枝“喜温暖”的习性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
小题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⑦段的叙述来看,可知前人北移荔枝均未成功。
B.作者对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对荔枝的介绍均提出异议。
C.根据介绍荔枝的书来推测:荔枝的品种可能超过32种。
D.作者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能够做到。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的难题
(美国)H·拉里森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津津乐道,不厌其烦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接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多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忠寮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上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2,4,6


 
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微发窘地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着,“它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小保罗把两只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关。“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寮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捍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小题1:第四自然段“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上呆望了一阵”中的“一阵”能否改成“一眼”?为什么?(3分)
                                                                             
                                                                             
小题2:第五自然段中“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一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不超过30字)(3分)
                                                                            
                                                                             
小题3:(4分)对乌龟取胜的原因,小保罗的父亲认为:(2分)                        
而小保罗则认为:(2分)                           
小题4:(4分)这篇小说记叙了小保罗父子
                                                                            
反映了
                                                                              
(每处不超过20字)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2分)
淡竹  
苏沧桑
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②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③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⑤甚至那口奇异的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⑥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⑦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⑧真的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⑨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⑩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11)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阴,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12)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13)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14)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15)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选自《散文》2009.12)
小题1:文章③一⑤段,用不少笔墨写淡竹之外的一些事物,这样写有什么目的?(4分)
答:                                                                                                                                             
                                                                            
小题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答:                                                                                                                                             
                                                                            
(2)他可以很入世……他可以很出世。
答:                                                                                                                                             
                                                                            
小题3:第(13)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这一段文字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                                                                                                                                             
                                                                            
小题4:文中多次写到淡竹是“植物中的另类”,作者在文中写到他哪些特点?请你联系全文,分条概括。(8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