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铜奔马正名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飞廉铜马”。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二是“《三才图会》里的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愚意此说更属不妥。
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间有冗杂虚构之病。其次,关于“飞廉”,注家多有出入。《墨子•耕柱》云:“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山川。”《史记•秦本纪》云:“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但是《淮南子•俶真训》高诱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楚辞•离***》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能致风气。”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至于《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毋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小题1:以下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
A.“铜奔马”一名中虽然有奔马,但是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 |
B.“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踏飞燕”等更逊一筹。 |
C.“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二名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 |
D.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纭。 |
A.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 |
B.“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句”指“紫燕光陆离”、“紫燕跃武”二句。 |
C.作者认为,“紫燕骝”、“飞燕骝”的名称符合古人原意,又切合铜奔马的造型。 |
D.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 |
A.《四库提要》虽然比《三才图会》晚出,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 |
B.在体会古人创意这一点上,“飞廉铜马”和“紫燕骝”两个命名是相似的。 |
C.高诱、王逸、洪兴祖三人都是我国古代学问渊博的注释家。 |
D.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1)《三才图会》一书撰作时代太晚,且有冗杂虚构之病;(2)飞廉是人还是神,是兽还是禽,古人的说法并不一致;(3)《后汉书•董卓传》“飞廉铜马之属”中,飞廉和铜马应是两物。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题干中已点明作者的意图是要为铜奔马正名,选项应与题干构成因果关系。A 项“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B 项“‘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踏飞燕’等更逊一 筹”,D.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纭。所以要为其正名,故都正确。而C项,作者说“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确 实是“未被采用”,这里只是引用说明“众说纷纭”,既然“未用”大家都不知,可见此说并不是现需要正名的,要正名的是“铜奔马”的名称。这从文章题目也可理解。解答此类题时要逐项与原文比较,比较时一定要细致。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中对原文有关观点归纳后的判断能力。A 项错在“从古到 今”的“今”字上,原文中没有提及“今人”的诗文;B 项是指代错误,“二句”紧承指代了梁朝简 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与沈约诗无关。与 D 项相关的信息是“武威铜马足下 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而非选项中所说“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 燕”之说,属于“无中生有”,故错。只有 C项与原文最后一句之意一致。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仔细比较、分析。
小题3:
试题分析:
A 项可从“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 有冗杂虚构之病”信息中推断,四库提要》《三才图会》是评论的话语;B项从原文中所引古籍“飞廉善走”、“长毛有翼”、“能致风气”等句看,是说明飞 廉行走如飞,似驾风气,速度很快,其创意与“紫燕骝”比喻良马之神速是一致的,推断准确。 C项从所引三人的“注”中得出推论;原文中与 D项相关是“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 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 其中“亦有骑马的形象”的信息紧接着“两汉之间神话颇多”,因此“不属于神话故事”之说没有依据,且也不符合因果事理,故推断错误。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仔细比较、分析。
小题4:
试题分析:抓住第2段开头“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间有冗杂虚构之病”中间“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与最后“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来归纳概括即可。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然后再筛选、整合重要信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铜奔马正名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另一片天空
韩少功
①一片落叶是千里山脉,或者万里沙原。如果手中镜片有足够的放大功能,我们还可以看到奇妙的细胞结构,雪花状的或蜂窝状的,水晶状的或胞胎状的。我们还可能看到分子以及原子结构,看到行星(电子)绕着恒星(原子核)飞旋的太阳系,看到一颗微尘里缓缓推移和熠熠闪光的星云。
②但人们不习惯凝视,总是长于奔走和张望。我曾从乡村进入城市,从湖南迁至海南,还眼睁睁看着不少朋友去了北京或上海,德国或南非。我的机会也来了。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有人找我谈话,动员我去中国作协工作。两位已入仕途的文学界朋友,也在宾馆里私下劝我直至深夜,说如果你不到北京,不到某个位置,很多东西没法看到,岂不有点可惜?
③我相信朋友的好意,相信自己一旦错过了北京,会确实错过很多见识。但那又怎么样?我还没有到过南极洲,没有到过月亮,没有到过火星,没有到过银河系以外的空间。我也不可能看到22世纪以及往后更远的年代,看到儿童们在幼儿园里耍弄基因玩具,看到妇人们在杂货店购买核子炊具,看到太空旅游的星际列车和激光天梯,看到人类用药片或芯片改变人性——那样的世界会不会像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同样把我吓晕?从这一点看,即使进入京城,我仍然是一井底之蛙,反过来说,即便我能够风光活上三辈子乃至三十辈子,同样难以做到无所不至和无所不知。我仍然不可能走出自己近乎逼仄和速朽的身体,不管到了什么地方,前面仍有地平线和太平间的冷冷拦截。
④旅游是对履历的一种弥补,旅游业鼓励人们对世界展开足迹扩张和镜头攻略,引导人们朝远看和朝外看。但旅游者的看,不过是把大多数已经出现在媒体的场景,来一次现场的核对和印证;不过是把已被他人用眼光品尝过的场景,再来一次残渣咀嚼和旧货收买。其一般过程,是交出一笔钱以后,被交通工具规定了观察线路,被旅游设施规定了观察方位,被讲解员规定了观察时的联想,还有“到此一游”的摆拍地点以及固定的笑容。旅游者于是心满意足:天下第一峰呵,举世无双呵,不虚此行呵,诸如此类。
⑤他们离世界越来越远。
⑥我是个不可救药的旅者,连黄山、庐山等等都没有去过。一听哪里火就对哪里怕。在我看来,事情是被人们的野心弄坏的,更是被传统的空间意识弄坏的。F•佩索阿说,他更愿意“游历第八大洲”,即蜗居斗室里的个人想象。我没有他那样自闭,只是相信空间还有另一种展开方式,相信人们完全可以投入另一种远行,比方以前面的荒坡一角为目的地,订一张免费船票或免费机票,于是在手中的石片上俯瞰黄山,在杂草里发现大兴安岭,在身旁的石涧清潭中触摸太平洋。
⑦只要人们愿意,他们还可以自立宪法,发动革命,在细胞、分子、原子的世界里任意创建共和国。只要人们愿意,他们还可以捏一捏火星,搓一搓金星,摘一颗冥王星放入口袋,在细胞、分子、原子的世界里举步跨进另一条银河——这一切只需要我随便找个什么地方蹲下来,坐下来,趴下来,保持足够的时间,借助凝视再加一点想象,就可以投入另一片灿烂太空。
⑧我终于在一片落叶前流连忘返。
小题1: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人们“奔走和张望”的两种表现。(4分)
小题2:文章为什么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一片落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小题3:第6自然段“事情是被人们的野心弄坏的,更是被传统的空间意识弄坏的”一句中,“人们的野心”“传统的空间意识”分别指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怎样才能找到“另一片天空”。(6分)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小题1:①“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指
②“后死者”指
小题2:“就将这作为……”句中的“这”指代什么?
小题3:“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说,“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又说,读了这些作品,“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这是不错的。从《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秦风·蒹葭》),《楚辞》里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到汉武帝《秋风辞》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魏曹丕《 》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都是写秋景秋意,至于唐宋以后的诗文,更是不胜枚举。郁达夫说,其中的原因是“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这就恐怕有点以偏概全了。 的《秋声赋》写秋,说“秋之为状”,“其色惨淡”,“其意萧条”,把秋声描摹为“淅沥”“萧飒”“凄凄切切”, 的《雨霖铃》说“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样写秋,说带颓废色彩,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古代诗文写秋,并不都带颓废色彩,写得优雅清丽令人赏心悦目的也不少,写的慷慨洒脱意境深远的也不乏其例。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慷慨。”这是南朝齐代诗人左思《杂诗》中的诗句,由秋风霜露勾起壮志未伸而老之将至的感慨,写得意气豪迈,催人激励自勉。
再如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全诗意境开朗,襟怀旷达,毫无伤感哀愁之情。
写秋不仅不带颓废色彩,而且写得慷慨悲壮的还有宋代的范仲淹和叶梦得。范仲淹《渔家傲》词的上片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后两句把边塞风光的肃***雄壮描绘得十分出色。叶梦得一生跨北、南两宋,他亲身经历北宋末年的战乱,晚年退居江南,虽有报国之志却难以实现。他的《水调歌头》词的下片是这样写的:“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却恨悲风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悲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词中“东山老”一语用东晋谢安的典故。谢安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一举击溃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扭转东晋危局。叶梦得在词里借此表达自己虽已暮年(秋将晚),仍渴望抗金报国的爱国热情。
小题1:填入文中横线处的作家或作品,正确的一项是
A.湘夫人短歌行欧阳修李清照 | B.湘君燕歌行苏轼李清照 |
C.湘君短歌行苏轼柳永 | D.湘夫人燕歌行欧阳修柳永 |
小题3:同样是秋天,却在文人笔下呈现出不同色彩,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阐述你的观点。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②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③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④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⑤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⑥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积蓄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⑦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
⑧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⑨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是绿油油的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⑩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选自《季羡林散文》,有删改)
小题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内涵。(6分)
⑴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4分)
⑵我为我的“季荷”祝福。(2分)
小题2:第②节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3:第⑧节写荷花,运用了哪些写法?请联系文章作具体赏析。(6分)
小题4:这篇散文题为“清塘荷韵”,本应详写叶之神、花之韵,为何要在④-⑥节详写叶的生长呢?(8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小题1: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庶:庶民,百姓。 |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盘桓:逗留,徘徊不进的样子。 |
C.但以刘日薄西山薄:迫近。 |
D.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伏惟:俯伏思量。古代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 |
A.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②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
B.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C.①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②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
D.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A.第一段开头强调“圣朝以孝治天下”,意在表明对于普通臣民来说,孝比忠更重要。 |
B.第一段中“况臣孤苦”上承课文首段,又为下段“臣之辛苦”一句张本。 |
C.第二段开头说“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结尾说刘“保卒余年”之后,当“陨首”“结草”以报,都是就“忠”“孝”二字而言,说得入情入理。 |
D.文章前两段侧重在虚实中动之以情,所选这两段则侧重在陈情中晓之以理。 |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3分)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4分)
(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3分)
最新试题
- 1公共场所吸烟会导致其他公众吸入“二手烟”,主要原因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很小
- 2清朝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的意义之一是A.防止了喇嘛教内部争权夺势B.确立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权 C.控制了西藏宗教势力D.促
- 3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会儿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其中物态变化的情况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
- 4颁发勋章、奖章是我军的一项重要奖励制度,下列纪念章按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八一勋章②独立自由勋章③解放勋章 [
- 5(10分)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品 名浓缩菠萝汁配 料水、浓缩菠萝汁、蔗糖、柠檬酸、黄原胶、甜蜜素、维生素C、
- 6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道德水平的高低B.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父亲的茶 (1)谷雨后,同事们纷纷喝上了新茶。大家见面多了一事:评茶。你看看我的茶杯
- 8已知函数f(x)=ax3+bx2+cx,其导函数y=f′(x)的图象经过点(1,0),(2,0),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
- 9“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 10Cyrneine A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可用香芹酮经过多步反应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热门考点
- 1某省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造“信用政府”的口号,提出要说实话,办实事、言必行、行必果,取信于民。这充公体现了政府( )A
- 2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新型材料(结构如图所示),可作为太阳能的电极。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分类正确的是( )A.属于共
- 3某商人将进货单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每天可销售100件,现在他采用提高售价,减少进货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
- 4素有“魔鬼教练”之称的日本著名教练大松博文曾说过,“事无大小,人无高低,均在竞争中生存。当没有对立面时,人们甚至会造出一
- 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沸腾,属于液化现象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C.早晨形成的露珠,属
-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台 城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 7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国家之所以
- 8节育最有效的措施是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关于结扎说法正确的是( )A.会使卵细胞和精子不能生成B.会降低卵巢和睾丸的生理
- 9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李明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解说,其中错误的是A.①是神经组织B.②是结缔组织C.③
- 10我们行走在成长路上,行囊里有父母的叮咛,有师长的教导,有朋友的关爱,还有一路上储备起来的勇气、乐观、坚强……请以“我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