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引得春风度玉关
⑴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情形在1000多年后有了根本的改观。光绪五年(1879年),新任帮办甘肃、新疆善后事宜的杨昌浚目睹了左宗棠在西北的所为,赋诗一首:“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⑵左宗棠不仅是个军事家,他对于发展西北的经济也颇为关注。鉴于甘肃“地气高冷,节候暑少寒多,物产甚稀,……民间无衣之苦,甚于无食”的状况,他建议广种棉田,以解决穿衣问题。他认为甘肃凡是可种罂粟的向阳肥暖之地,都适宜种棉花。于是,他不仅通令下属各地严禁种植罂粟,劝告农民广种棉花,还采购纺车织具,设立专门机构,雇请民妇来教习纺织,并刊行《种棉十要》及《棉书》,分行陕、甘两省,目的在于“拔恶卉而植嘉苗,为一举两得计也”,期望这些举措能“为甘省开万年之利”。
⑶左宗棠在西北注意修河、治路,于沿河、沿路“广种榆柳”,“数年来陇中遍地修渠、治道、筑堡、栽树”。尤其是植树绿化举措颇得后人称赞,他命令“自径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这些柳树“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被后人艳称为“左公柳”。
⑷收复新疆之际,为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这固然出于军事目的,却也具有开发大西北的用意。他令张曜率军在哈密办屯垦、水利,垦得荒地19000余亩,获粮数千石。他还善于因地制宜,依据新疆许多地方“可渔可牧,不必垦田种粟亦可足民”的特点,认为“西北之利,畜牧为大;而牧利又以羊为长,其毛可织,其皮可裘,肉可为粮,小民日用所必需用也,何必耕桑然后致富?长民者因其所利而利之,则讲求牧务,多发羊种宜矣。”这些主张对他后来率军收复新疆极为有利。
⑸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西北,更是左宗棠的一大功绩。同治七年(1868 年),左宗棠在参与镇压捻军后抵西安,他为解决所部使用的军火从上海等地采办价值甚昂的问题,决定在西安设立机器局。同治十一年,左宗棠进住陕甘总督任所,他将西安机器局的机器搬至兰州,创办了兰州机器局,以精通西洋枪炮制作的记名提督赖长为该局总办,并从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抽调了技术工人,主要生产枪、炮、子弹、炮弹。兰州机器局的设立,既有镇压回民起义的用意,更有收复新疆之图,因为在该局创办前一年,俄国已派兵占据伊犁,左宗棠便在筹画收回伊犁时提出“精求枪炮”的主张。很明显,他在兰州设局是为了实现这一主张。
(6)光绪三年(1877年),赖长在兰州机器局内试制了一台织呢机,用甘肃所产羊毛织成一块绒布,呈送给左宗棠验看,受到了左宗棠的称赞。于是,左宗棠打算从国外购买全套织呢机,他写信并附赖长所绘织机图给在上海的采办委员胡光墉,以甘肃羊毛、驼绒均易购取,煤也易得,只要有机器便省工力等由请他从德国访购织呢机器。直到光绪五年,织呢机器才全部运至兰州。织呢局正式开工,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在西北诞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⑺创办兰州织呢局被左宗棠视为“气象更新”之举,高兴之余,他还费尽苦心就地取原料,想以成本低廉来抵制洋呢进口。但是,兰州织呢局的生产并不像他预期的那样理想,所织成的呢绒品质很坏,几乎不能出售,品质上和价格上都比不上外国呢绒,即便把产品运到各通商口岸,也比从欧美输入呢绒要贵多了,再加上局中被安置了大批“干领薪俸”的冗员,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左宗棠经营近代民用企业的这次尝试未能成功,但他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把机器生产率先引入西北,已是一个创举。
(摘编自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鉴于甘肃的气候特点,左宗棠建议首先解决穿衣问题,并通令下属各地禁植罂粟而改种棉花,最终收到一举两得之效。 |
B.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还主张在新疆许多地方不必只是强调“耕桑然后致富”,还应该“讲求牧务,多发羊种”。 |
C.左宗棠设立兰州机器局,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意图,但“精求枪炮”的主张表明他更重视以武力收回被俄国军队占领的伊犁。 |
D.赖长用试制的织绒机织成了一块绒布不仅受到左宗棠的称赞,他还促使左宗棠委托胡光墉最终从国外购回了全套织呢机。 |
小题2:左宗棠“发展西北的经济”有哪些显著的具体成效?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3:结合全文来看,第一段引用杨昌浚的诗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
小题1:答C给2分,答B给2分,答E、A、D不给分。
小题2:①植树绿化而有连绵千里的“左公柳”;② 在哈密垦得荒地19000余亩,获粮数千石;③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
小题3:①结构上照应文章标题,(1分)为后面具体写左宗棠为西北发展做出诸多贡献做铺垫,(1分)并富有文采,能引人入胜;(1分)②内容上与王之涣的诗在意境与感情上形成对比,(1分)生动而概括的表现和赞扬了左宗棠在西北的功绩。(1分)。(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和手法分析要注意准确性,选项A“鉴于气候特点”涵盖不全;“通令”应为“劝告”; 选项D“促使左宗棠委托胡光墉最终从国外购回了全套织呢机”的是“织成的绒布”,不是“他”,张冠李戴;选项E“大批冗员的消极怠工”无中生有。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的整体概括题目,答题要立足全文,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找到文中的主要事件,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主要语句:“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被后人艳称为“左公柳”。“收复新疆之际,为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他令张曜率军在哈密办屯垦、水利,垦得荒地19000余亩,获粮数千石”“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西北,更是左宗棠的一大功绩”“织呢局正式开工,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在西北诞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的题目,首先要明确引用的通用效果,“有说服力”“增强文章内涵”,在结合文章的开头的作用,照应标题,引起下文,总领全文等作用答题即可。答题时首先要答出所引诗句的内容。
核心考点
试题【人物传记(一)(12分)引得春风度玉关⑴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情形在1000】;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程万琦的爱国心
①1992年8月28日,程万琦创建的世界华人协会在香港成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协会会员已逾600万,分布在138个国家和地区,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华人社团。
②程万琦祖籍广西,1940年生于越南,家中四个子女,名字中间的字分别为“世、泽、万、民”,以表爱国之心。程万琦的曾祖父程圆亮,是清朝刘永福“黑旗军”中的得力干将;祖父程璧金,曾任孙中山秘书,中国银行行长;父亲程成虹,1921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早期党员。百年来,“民族大义”是程家祖上传下来的家规祖训之根本。
③“有国才有家”,程万琦带着浓重的粤语口音屡次表达着他人生信念的核心。创建一个团结世界华人华侨组织的想法也随之在他心中萌生。中国本土上有13亿中国人,散居于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大约有4千多万。如此庞大的群体,要成立一个非政治、非牟利的团体,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程万琦清楚:天下华人是一家,振兴中华,必须发动更多的华人参与,将华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排山倒海之势。为了这个梦想,程万琦奔波了10多年,跑遍世界200多个国家,会晤了无数的华人组织,调解了无数组织间的纷争……
④程万琦将世界华人协会的宗旨定为“团结全球华人,提高华人在当地社会中之地位和保障华人权益,弘扬中华文化和振兴中华”,多年来,世界华人协会正在这个宗旨的指导下为祖国的富强而贡献着力量。经世界华人协会牵线搭桥于内地成功兴建的外资、合资企业已近5000家。
⑤1975年,程万琦第一次到内地,看到百姓生活与世界的距离明显拉大,心情沉重。1978年,程万琦见到邓小平,将中国非常有必要引用外资,增强国力,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想法讲了出来。一段时间后,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⑥20多年,程万琦将自己的满腔热血都投入到祖国的复兴与富强中,而他本人从来没有从中拿过一分钱的报酬,也没有赚过国家的一分钱。他将自己的主要业务大都集中在海外,香港只占小部分,他的经商宗旨是不赚同胞的钱,所以未到内地投资。他说:“我即使是最初打工,也是给外国公司打工,赚外国老板的钱。”
⑦程万琦出生在一个祖国积贫积弱的年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屈辱,让程万琦从内心里发誓要挺直腰板,在所谓“西方人的领域”做出中国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
⑧1980年,程万琦在纽约创建了东方银行并任行长,同时在世界各大城市开设金融公司,从事金融投资业务及国际贸易。
⑨2002年,他以亚洲篮协代表的身份竞选国际篮联主席获胜,代表13亿中国人,走上了有212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世界级第一大体育总会主席的位置,成为亚洲有史以来进入国际篮联第一人。此前,程万琦曾任亚洲跆拳道协会会长,亚洲篮球联会会长等职,是第一个身兼两个洲际体育组织会长的华人。他代表祖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在国际场合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⑩很多人试图描绘程万琦的一生,却因他的经历太丰富而罢手。唯有“传奇”是对程万琦一生最准确的概括。而他缔造这个属于中华民族的传奇,除了与生俱来的坚韧和豪爽,家族的传承与教育,赋予他超乎常人的魅力与魄力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深入骨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与血脉。
(摘自《中华儿女》作者:华南 孙聚成 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世界华人协会是程万琦创建的非牟利的政治团体,其宗旨是“团结全球华人,提高华人在当地社会中之地位和保障华人权益,弘扬中华文化和振兴中华”。 |
B.程万琦的家族有着悠久而优良的爱国传统,家族的传承与教育,以及与生俱来的坚韧豪爽的性格,使他魅力超群,魄力非凡,这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原因。 |
C.为了祖国的复兴与富强,程万琦不惜抛洒满腔热血却从不拿一分钱的报酬,他从没赚过自己国家和自己同胞的一分钱,即使最初打工,也是赚外国老板的钱。 |
D.程万琦的经历太丰富,使许多试图为他立传的人感到难以下手。唯有“传奇”一词,是对程万琦一生最准确的概括。他缔造的这个传奇是属于中华民族的。 |
小题2:从第③段开始,作者从哪些方面记叙了程万琦的爱国事迹?请分条简要概述。(6分)
小题3:有人认为,第⑨自然段与振兴祖国经济建设没有关系,应将其删除。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6分)
小题4:文中说:程万琦“缔造这个属于中华民族的传奇,除了与生俱来的坚韧和豪爽,家族的传承与教育,赋予他超乎常人的魅力与魄力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深入骨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与血脉。”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说“孝”
许天笑
两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一对师徒的对话,揭开了人类这条河流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秘密。徒弟子路在河边问道:“老师,我想听听您的志向。”老师孔丘想了想,说了十二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这三句话,也可以用三个简单的字概括:老者安之,是孝;朋友信之,是信;少者怀之,是慈。请注意,为什么孔子把孝而不是信、慈排在了首位?同样,为什么此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同样把孝称为百善之首呢?
也许有人会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所以当然要孝敬老者。然而此情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各个文明都是如此,这一点不足以说明孝在中国具有至高地位,而且考古资料也表明“孝为首”的情况未必自远古就如此。在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文字——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
我们不妨先看看荀子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段论述。荀子认为,“人生不能无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类相对于其他物种,在力量、速度上都没有什么优势,却能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胜过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懂得群体合作。人为什么能做到群体合作,就在于每个人都知其本分,各行其正,各安其所。所以,人不能无群,既在群体中,就不能不讲本分,否则,就不免会陷于纷争、动乱和瓦解。无疑,为了群体的共存,人还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
孟子曾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端”,是起点的意思。仅仅有一个起点,当然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这些合作、利他的因素,通过怎样的道路,渗透到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去。似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基督教文明等神教文明和佛教文明等相信轮回的文明中,这些合作性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的。人们安守本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诚实善良,“不杀人”,“不偷盗”,才能在死后获得拯救去往天堂,或修得善果减除后世轮回之苦。
然而在中国,在热衷鬼神祭祀的商代被周代取代之后,人们似乎渐渐形成了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便是对这一传统的精练表达。相应地,中国人摸索到了一条立足于现实世界、发扬合作利他天性的道路。这条道路,自然要从一个人出生时最先相遇的两个人——父母开始,从自己和这两个人无法割舍的关系开始。如此设想,我们似乎就容易理解,孝为什么被无数中国人作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
在人类社会中,代际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人能够选择职业、住所、生活方式,却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这一不可选择的事实从消极的一方面理解,是无法逃避的深深的无奈。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理解,代际关系的不可选择性,恰恰使“孝”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正因为如此,“孝”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同时也就为每个人的合作利他品德的修养提供了牢固的依靠。你想修养你的德行,成为一个仁慈、有合作精神的人吗?请从那个你一出生起就必须与之合作的人开始,请从孝开始。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孝”字的结构:上面是一个老人,下面是一个孩子。老在上,子在下。孝的含义,就这样清晰地呈现着。
(摘自《国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说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可以用“孝、信、慈”三个字来概括,以“孝”为先的思想影响了此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
B.“孝”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 |
C.一个人从一出生,最先遇到和自己无法割舍的两个人——父母,这样看来,“孝”成为百善之首,是因为无数中国人把它作为修身的起点。 |
D.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孝为百善首”也未必自远古即有,但这并不能说明孝在中国不具有至高地位。 |
A.商代热衷鬼神祭祀,周取代商以后,传统发生了变化。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的说法就是对人们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的精练表达。 |
B.“人生不能无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这是荀子对于人类能胜过其他动物以适应严酷生存环境的原因的重要论述,群体的合作让人类能够在生存劣势中获得发展。 |
C.基督教、佛教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合作、利他因素,这似乎让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逐渐有了差距,从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
D.孟子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但仅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中表现出来。 |
A.有人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但这不能成为孝敬老者的根本原因。 |
B.孔子以孝为先的说法、孟子的四端说、荀子的合作说,在这三种说法中对于孝的理解和认识,对我们今人有非常好的启示作用。 |
C.人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对这些因素的利用就是群体合作,是为了群体的共存。 |
D.“孝”字的结构本身就很好地诠释了孝的含义。“孝”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让人变得仁慈、有爱心。 |
古代的“城管”
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中国至少在夏商周的“三代”时期就有城市了,但和现代功能较为接近的城市,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如齐国的首都临淄,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当时有7万户,仅以现代一户3口的最低标准来算,总人口也达到了21万。城市大了,人口多了,治安、卫生、交通等一系列问题也就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古代城管应运而生。从史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防火缉盗”,有的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是真正的“综合执法”,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
古代的城管队员叫法不少,或称“胥”,或称“卒”,还有称“市吏”“监市”等等。但在事实上,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自然也无城管队员一说。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在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朝廷便设有相当于现代街道城管队的“街道司”,并相应成立了由500名兵士组成的执法队伍,以保持开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明代的北京,由相当于今北京卫戍区或武装警察部队的“五城兵马司”来承担现代城管局的大部分职能。清代的北京,还专设了“督理街道衙门”,主要负责外城的街道管理、民房修建等,破坏公用设施、侵占下水道等不良行为,都是督理街道衙门的执法对象。到了晚清,西方的一套城管制度被引入中国,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
在古代,现代城管中的两大难题——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同样十分突出,且历代不绝。古代城管也为此伤透脑筋。在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不少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非要在门面(正铺)外多占一块(偏铺)。在李显(唐中宗)当皇帝时的景龙年间,朝廷不得不以敕令的形式,发布了一则当时的最高“城管通知”:两京市场上各行业,凡自有正铺者,不得在铺前再建造偏铺。宋代称占道经营为“侵街”,为了防止侵街行为的发生,宋代城管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标记出范围。这与现代街道画线一样,一旦超出就要被制止,当时的“城管队”会经常检查是否有人侵街。到明清,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违建更突出。
《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即摆摊设点至少要远离政府办公地30米,也不能离民房大近,要在1米5以外,由监市负责督管。对占道经营有严厉的惩罚:“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挨打后,还得恢复原状。《宋刑统》也有类似的规定,“侵巷街阡陌”条:“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对乱倒垃圾、影响环境卫生也有规定:“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把尿屎垃圾弄到街上,影响了公共卫生,不只当事人倒霉,连“城管队长”都跟着挨杖打。宋仁宗在搞城管方面颇有创意,他在要求开封府官员强拆违章的同时,特别指示相当于现代司法机关法院的左、右军巡院,配合“开封城管”行动,“惩治侵街者”。明代对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以及在禁区内随地大小便、摆摊设点、取土作坯等行为,也一律“问罪”,涉事者要被强行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即所谓“枷号一个月发落”。撒泡尿也要遭受这么大的罪,这样的城管手段不可谓不狠!
小题1:下列有关古代“城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古代城管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首都临淄。 |
B.古代城管同时也是士兵,晚清时才换由警察承担这一任务。 |
C.虽然古代没有“城管”这种叫法,但是现代城管的职能在古代常由相应的一些机构承担。 |
D.宋代城管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是现代城市管理者在街道上画线的源头。 |
A.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规模小,功能不完善.不需要专门的城管人员来管理。 |
B.一些令古人伤透脑筋的城市管理问题,同样也让现代城管部门头痛不已。 |
C.古代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等越来越多,很难禁绝。 |
D.为防止“侵街”,避免随意违章搭建,宋仁宗曾集合多部门“综合执法”。 |
A.唐代摆摊在政府办公地30米以内者,要马上恢复原状,否则将被“杖七十”。 |
B.宋代法律规定,有人破坏公共卫生,当事人受罚,“城管队长”也要挨打。 |
C.宋代对于违章建筑,不仅要强行拆除,有时还要求司法机关对相关人员进行惩治。 |
D.明代规定,破坏公共设施、随地大小便者,要被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 |
越飞越远的风筝
——观茅威涛主演的《江南好人》
毛时安
近日有幸一睹表演艺术家茅威涛主演的新概念越剧《江南好人》,看着看着,我仿佛看见一只五彩缤纷的风筝,悠然自得地飘飞在中国戏曲晴朗的一碧如洗的蓝天下,醒目、耀眼、美丽,令人遐想联翩。
多年前,茅威涛以越剧《五女拜寿》脱颖而出,后又以一出带着转台重新整理演绎的《西厢记》红极一时。她俊美、儒雅而充满英气的小生扮相,她韵味醇厚的尹派唱腔,一时间风靡了大江南北数以万计的“茅迷”。她其实是完全可以按着“走老路、唱新戏”的路子,顺顺当当地一直唱红下去的。但那不是茅威涛。一股强大的不可遏制的创新冲动,驱使她走上了一条不断挑战艺术的自我底线和可能布满荆棘的艺术创新之路。
被称为新概念越剧的《江南好人》是茅威涛又一次充满风险的艺术尝试和自我挑战。
剧目取材于20世纪最重要剧作家德国布莱希特的代表作《四川好人》。布莱希特的戏剧有强大的思想、思辨的力量。茅威涛所看中的正是《四川好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性变化中的某种具有隐喻意味的潜在的呼应性。人们从沈黛行善做好人遇到的几乎无法逾越的困难:无赖、敲诈、欺骗、暴力,甚至连自己心爱恋人也加入了欺骗的行列,从而不得不借助自己假扮的“表哥”隋达无恶不作的伎俩来支撑自己行善的故事。这出戏对于茅威涛的艺术追求来说,人文依旧,但思想已经转变为思辨,结论已经转变为悖论。诚如戏中唱道:“非彼非我,善恶互变,倚仗恶来保护善。”全剧以一种人性的严肃拷问和对社会的哲理思考,把一大堆二元对立很难找到现成药方的问题留给了观众,去思索去探寻。题材冷峻的内在深刻矛盾形成的思辨性,对习惯于才子佳人的越剧本体和卿卿我我的越剧观众,都是一座极难逾越的峻岩。
对于茅威涛的表演来说,她的挑战来源于她必须在舞台表演的两个极端中进行反复的多重转换:在歌伎沈黛和沈黛女扮男装的表哥隋达之间进行性别转换,在沈黛对情人杨森的浪漫爱情和隋达对杨森的冷峻盘问冷酷算计之间进行情感与理性之间的转换,在善良的天使和邪恶的恶魔之间做出性格的转换。同时因为布莱希特间离美学的戏剧效果,她还必须在置身戏剧情境的“入”和跳出戏剧情境进行客观评述的“出”之间转换。这种转换不是渐变,是无缝连接的瞬间转换。比如她在以女身沈黛表达了对杨森的爱情期待以后,随即又以隋达表哥身份盘问掏出了情人杨森的冷酷无情后,进房内止不住哭泣后,再度以隋达的身份毫无表情地开除杨森。其间性别和情绪的转换,时而柔情似水,时而冷若冰霜。非常高难度地把握了陡转和跳跃极大的表演转换。须知对于一个从学戏开始即以饰演男角为己任,并沉浸在男子的精神世界里,一招一式都具男性化特征的女演员来说,这种再度以旦角身份出现在舞台上,无异于破蛹为蝶。而且仍需不时以女扮男装的男角身份亮相,其表演艺术的难度极大。
全剧在艺术风格上则采用了后现代的“拼贴”、“镶嵌”的手法。说是“新概念越剧”,其实戏中综合了评弹、江南小曲,戏歌、越剧、音乐剧、舞蹈乃至江南滑稽的各种戏剧要素。导演郭小男和舞美黄楷夫的联手,在舞台上营造了一个光怪陆离带着点江南文化意味的戏剧空间。所以,我个人是不太赞同“新概念越剧”这个概念的。这个概念,既有违于越剧本体,也无法概括《江南好人》的追求和特色。从风格上讲,也是十足摩登的江南style。倘如我们一定要定出一个戏曲类别来,不妨也可称之为茅威涛戏曲创新的新品种:江南剧。越剧创新到《江南好人》,在我看来,已不是一般意义上越剧剧种的创新和改良了,而是一次带着脱胎换骨动静的戏曲“革命”了。
画家吴冠中先生提到艺术创新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大意是风筝不断线,创新是风筝,传统是线绳。当我们看着茅威涛戏曲创新的风筝越飞越远,越飞越高,担心她什么时候成了断线风筝的时候,这一段唱腔,仅仅就这一段唱腔就表明,她,是一个只越飞越远,但还没有断了线的美丽风筝。
(选自《文汇报》2013年4月17日,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文章开头写观赏茅威涛主演的越剧《江南好人》“仿佛看见一只五彩缤纷的风筝”,开篇点题,毫不拖泥带水,突显了茅威涛表演的美丽多姿。 |
B.作者从茅威涛多年前主演的《五女拜寿》写起,是为了表现茅威涛不愿意“走老路、唱新戏”,而是勇敢地挑战自我底线,大胆创新。 |
C.《江南好人》被称作“新概念越剧”是相对于才子佳人的越剧本体和卿卿我我的越剧观众而言的。 |
D.茅威涛表演艺术的难度极大:她从学戏开始即以饰演男角为己任,而在《江南好人》剧中再度以旦角身份出现在舞台上,而且仍需不时以女扮男装的男角身份亮相。 |
小题2:茅威涛在《江南好人》剧中表演的挑战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3:作者为什么认为《江南好人》“从风格上讲,也是十足摩登的江南style”,或者称作“江南剧”?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文章末段作者借用画家吴冠中先生关于艺术创新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含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古代的精英移民团:士大夫在山水之间寻找桃花源
①中国古代士大夫为何喜欢在山水之间寻找桃花源?
②有人说,山水是中国士人的圣经,一点不假,中国士人对山水有一种乡愁式的眷恋,乡愁是自然生命里的一份人文遗产,而那份潜藏在生命底色里的山水乡愁,才是士人精神的自由出口。而老庄哲学恰在山水与人文之间开凿了一条走向自由的通道,在审美领域筑就了一道精神独立的风景线。它对士人选择在山水间隐居的影响也异常深远。
③中国士人的精神生活可以在自然山水中倘佯,也只有在山水里,精神才可能自由高蹈。山水诗、山水画、高山流水之山水乐,将人的审美诉求寄情于山水,将人文的关怀隐逸在山水里。山水远离朝廷,是隐逸者的家园。他们在这里观山阅水,吐胸中块垒,笔墨底端,别开生面,自成一文泽笃厚的审美的文化江山。这样一座文化的江山,可耕田,能读书,采菊东篱,戴月荷锄,才是士人寻找的桃花源。
④而浙江永嘉优越的地理位置,楠溪江不俗的山水,是理想的桃源圣地。这块风水宝地,三面环山,一江入海,天然屏蔽了世外的纷扰。据《永嘉县志•疆域》记载这里的山川形势,所谓“楠溪太平险要,扼绝江,绕郡城,东与海会,斗山错立,寇不能入”。王权的神经末梢亦少到达,很适于寻找桃花源的士人隐居。
⑤一个寻找桃花源的精神团队,一个宗族的隐逸,要以富庶的山水托底。楠溪江的山水,遗世独立,山高水长,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又有舟楫之利,是个殷实的盆地,足以支撑士人携带家族追求诗意于山水间的耕读生活方式。楠溪江地理隐蔽,却又天然地连山通海,为移民提供了开阔的精神领地与生活空间,至少在南宋以前,是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来此隐居的士人群体也非常有幸,穷则可独善其身,达亦可兼善天下,出世入世两方便。
⑥楠溪江的山水有福,迎来了具有文化建设能力的、给予自然以人文关照的士人安居。正是这种精英宗族移民模式、士人精神对自然山水建构的人文山水,才使楠溪江不是落草为寇的水泊梁山,也不是自守封闭的客家围屋土楼,而是士大夫精神对山水信念的一次践履。
⑦他们在山间溪边开田筑屋,聚族而居,创谱牒,建宗祠,将楠溪江两岸布置得诗意浓郁。泉涌如涓的水调,吟出山水绕桑榆的村韵,小桥观冷月碧落洒青石的夜晚,还有日落黄昏不如归去之牧笛奏出的幽幽乡情,这些是他们将自然的景致摄入到人文情怀的感发中,构造出的山水人文精神的画卷,而这才是士人的精神靠山。
⑧六朝以后,永嘉建郡,中原衣冠南渡,文人墨客或访山问水楠溪江,或游宦永嘉。真是楠溪江之幸,也亏得这好山好水,才配得起这些星光灿烂般的名宿。
⑨南朝梁太守、骈赋大家丘迟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千古俪句,名满天下。不知是永嘉名胜感发了他,还是他的文采美饰了永嘉,总之,山水之美与人文精神相映发,原本就是中国文化的诗性审美所在。魏晋之高逸,流风遗韵到南朝,也多亏了士人的精神呵护,才使得楠溪江形成了桃花源般的一个自由空间。
小题1:下列不属于士大夫在山水间寻找桃花源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中国士人对山水有一种乡愁式的眷恋,而这份潜藏在生命里的山水乡愁,才是士人精神的自由出口。 |
B.老庄哲学为士人在山水与人文之间开凿了一条走向自由的通道,在审美领域筑就了一道精神独立的风景线。 |
C.山水诗、山水画、山水乐,将人的审美诉求寄情于山水,将人文的关怀隐逸在山水里,从而成为士人寻找的桃花源。 |
D.山水远离朝廷,隐逸者在这里观山阅水,吐胸中块垒,笔墨底端,别开生面,自成一文泽笃厚的审美的文化江山。 |
A.浙江永嘉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天然屏蔽了世外的纷扰;而楠溪江的山水不俗——山高水长,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桃源圣地。 |
B.据《永嘉县志•疆域》记载这里的山川形势,可谓“楠溪太平险要,扼绝江,绕郡城,东与海会,斗山错立,寇不能入”,王权的威力无法到达,很适于士人隐居。 |
C.一个宗族的隐逸,要以富庶的山水为依托。楠溪江一带土地肥沃,又有舟楫之利,是个殷实的盆地,足以支撑士人携带家族追求耕读山水间的诗意生活方式。 |
D.楠溪江地理隐蔽,却又天然地连山通海,为移民提供了开阔的精神领地与生活空间,在南宋以前,是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来此隐居的士人群体出世入世两方便。 |
A.楠溪江迎来了具有文化建设能力的、给予自然以人文关照的士人安居。这种精英宗族移民模式,使得楠溪江不是落草为寇的水泊梁山,而是士大夫对山水信念的一次践履。 |
B.士大夫在山间溪边开田筑屋,聚族而居,创谱牒,建宗祠,将自然的景致摄入到人文情怀的感发中,楠溪江两岸被他们布置得诗意浓郁,构造出山水人文精神的动人画卷。 |
C.六朝时期,永嘉建郡,中原衣冠南渡,文人墨客或访山问水楠溪江,或游宦永嘉。真是楠溪江之幸,也亏得这好山好水,才配得起这些星光灿烂般的名宿。 |
D.南朝梁太守、骈赋大家丘迟曾高度赞美过永嘉山水。魏晋之高逸,流风遗韵到南朝,也多亏了士人的精神呵护,才使得楠溪江形成了桃花源般的一个自由空间。 |
最新试题
- 1有关资料表明:某地区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降低0.6℃,小明和小红想出一个测量山峰高度的办法,小红在山脚,小明在山顶,
- 2某中学准备改造面积为1080m2的旧操场,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都想承建这项工程.经协商后得知,甲工程队单独改造这操场比乙
- 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导正
- 4国家大剧院玻璃外墙采用了“纳米自洁玻璃”,即让玻璃穿一层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外套,从而使玻璃具有自洁、消毒、杀菌等
- 5在等差数列{an}中,a3+a9=27-a6,Sn表示数列{an}的前n项和,则S11=( )A.18B.99C.19
- 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
- 7【题文】下面是某校团委书记在同学们18岁成人仪式上的致辞,请你根据语境,在横线处把句子补充完整。(6分)18岁,这是多么
- 8一次性筷子最初是日本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是65%,但是日本从来不砍自己的树来做一次性的筷子,他们所用的一次性筷子都是
- 9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把钢尺按在课桌上,使之振动发声,三次钢尺露出桌面的长度分别为15cm,10cm,5cm,比较三次声音
- 10民国时期的一封书信里这样写道:“东北已是共军的天下,国军困守孤城,为了当朝的既得到集团利益,在和平的政治竞争上,敌不过共
热门考点
- 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请推出A~G各是什么物质.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
- 2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受到______力和______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 3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
- 4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后建立的国家是A.以色列国B.巴勒斯坦C.阿拉伯国D.巴基斯坦
- 5计算下列各题(1)(27a3-15a2+6a)÷(3a)(2)x(x+2y)-(x+1)2+2x.
- 6该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13分)(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 7已知硫铁矿在沸腾炉中煅烧时通入的气体原料是空气,且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为0.8,O2的体积分数为0.2,则从沸腾炉排出的
- 8阅读理解。 It"s hard to imagine life without the Internet. Ho
- 9.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O为小车运动的起始点,O点到A点之间点迹密集且有部分点不清晰。A、B、C、D
- 10某个命题的结论为“x,y,z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为正数”,现用反证法证明,假设正确的是( )A.假设三个数都是正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