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江上王安石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江上王士禛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辽宁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江上王安石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江上王士禛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江上
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江上
王士禛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1.两首同题的《江上》诗,(1)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先看王安石的诗。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人的思绪。再看王士禛的诗。深秋时节,江上白波涌起,而烟雨飘飘,天色阴暗,江上顿时给人沉沉的感觉。那滚滚的江水挟着深秋的寒气,风寒水冷,吴楚一带,秋意盎然。而两岸山峦经秋意的感染,树叶也被秋霜染成金黄,那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起,零落在秋山之坡,飘忽在秋水之上。树林里、天空中,一行行大雁南归,时起的雁声萦绕在天宇之间,萦绕在人们心头。两首诗都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江水江花、西风横笛、黄叶大雁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2.王安石的诗则通过秋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个人的离情别绪。王士禛的诗意境上凄冷清奇,蕴含着诗人的凄凉心情,王安石的《江上》诗,一、二句两写景,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情色彩,使人愁肠百结。而三、四两句,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笛声让沉重的心情更沉重了,猛抬头,船已转入乱山的东头,勾起了眷怀之恋。王士禛《江上》诗,描绘了深秋的江上烟雨凄迷,又值傍晚时分,江上白波被雨雾暮色所掩,一片迷蒙,本不宜出航,诗人却要趁寒潮渡江,“寒潮”“黄叶”“雁声”把深秋的萧飒氛围渲染得更加浓重,充溢着悲凉之意。(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 亮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注】①陈亮(1143~1194),字同甫,南宋著名词人,倡言恢复中原,数次因言获罪。②鸣榔:象声词,渔人捕鱼时敲击船帮发出声音。③洛浦:洛水之滨,借指洛神。潇湘:湘水之神。
(1)此词写景历来为人所称道,结合上阕内容,简要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写景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题为“溪堂玩月作”,请概括作者如何扣住“月”而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下阕中“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这三句在词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A.开篇以三个蜀地方言叹词领起,气势恢宏,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础。
B.诗人接着展开想象,从蚕丛、鱼凫的开国,说到五丁开山,使秦蜀互通带有传奇色彩。
C.古蜀国之所以有四万八千年没有和秦地交往,是因为有比峨眉山还高的太白山的阻拦。
D.这是一首古乐府作品,以五、七言为主,间以三、四言等,句式错落有致,韵律跌宕舒展。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对节选部分第一段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D.第五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悲惨的心情,第六句用月光进一步反衬诗人此时的心情。
2.“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两句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节选部分画线的语句各表现了诗人与琵琶女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关键字词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筝人与筝,暗示了弹筝女子形象的美好,“明月”交代了听筝的环境。
B.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字,表现了女子的处境孤单,也写出她已全神贯注于筝乐的神态。
C.三、四句采用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写筝声传达出的情感和感人效果,含蓄蕴藉,给人以遐想。
D.这首诗在写景上与《琵琶行》相似,都写到了月亮,采用了“哀景衷情”的正衬手法,借景物传达情思。
2.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这样一个无声的时刻有什么好处?它化用了《琵琶行并序》中的哪几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学者认为,《夜筝》是《琵琶行并序》的一个精妙的缩本。简要分析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写法上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简要分析这首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