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浣溪沙·洞庭张孝祥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注:①红蓼...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
小题2:词的下阙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上阙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小题2:①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的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②比
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给人强烈的色彩感。③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转入夜景,
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只要任意举出两种手法即可)
解析
这里作者变换出另一幅画面,而思绪已超越了时空对念的限制,直接转入夜景,使读者有更多的想象余地来思考这个过程。再从画面本身来看,是从行舟夜泊的角度落笔,摄取大自然中富有代表性的两种景象:一是疏星淡月,倒影湖中;二是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这不仅与前面的“楚天阔”、“晚波平”的自然景象相呼应,而且充分地展现了优美的词境。“夜凉”二字,既是词人的直感,又显示出流恋自然界的心态。
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洞湘江入沿庭湖所作。他前年为谏官所劾,罢任北归,也曾泛湘江而至洞庭,作《念奴娇·过洞庭》词,有“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襟袖冷”等语,流露出一种疾俗愤世的情绪,这一首写得心气平和多了。他从长沙出发,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三字引出下文。“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范仲淹《岳阳楼记》云:“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是在岳阳楼上俯视洞庭之景。词人泊舟湖中,不复写湖之大如何如何,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见,气象可想。“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旗梢,即旗旓。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表明此刻的湖面,风平浪静,所以出现傍晚水波平静的景象,唯有鳞鳞细浪了。这样夕阳斜照湖面停泊的船舟,与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逢,共同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随着视野的转换,显示出另一番情趣,并给人一种红白鲜明的色彩感。“红蓼”,指生于水边的红色蓼草。南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云:“红蓼,即《诗》所谓游龙也。俗呼水红。江东人别泽蓼,呼之为火蓼。”唐代诗人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犹念悲秋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而词中的“红蓼”与“白鱼”相对,更感到作者的构思精巧,观察入微。词人既写了远处一条水湾倒映出的红蓼图,又写了似的双尾白鱼。鱼称“双尾”而“明”,是跃出水面之鱼,静中见动。“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浣溪沙·洞庭张孝祥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注:①红蓼】;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4分)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8分)
人日思归(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蜀道后期(唐·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①人日:正月初七。
①试对薛诗前两句中加点的虚词作简要赏析。(3分)
答:                                                                       
                                                                           
②薛诗的三四句和张诗的三四句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试作比较分析。(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小题1:第二联中,哪两个字最能反映出雨势之大?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通观全诗,这场雨为何令诗人欣喜?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古诗歌阅读(11分)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唐代洛阳为东都。杜审言曾任洛阳丞,后任膳部员外郎及著作佐郎时亦多在洛阳供职,其家在洛阳西巩县。本诗大约作于长安二年或三年的春天,当时杜审言随驾在长安。
小题1:清人吴乔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请结合颔联中“徒”“漫”二字对此作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