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日[南宋] 吴锡畴①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
[南宋] 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小题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
                                                                           
                                                                           
小题2:“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1分)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手法和内容各1分)
小题2:“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伤春之情。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2分) 一是忧国之情。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一种忧国伤时之通郁结心头。(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本题属于赏析诗歌中的表现手法之一,炼字类题目,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逆”是迎接,“私”是偏爱。运用了拟人手法。衬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悟诗歌意境,结合着注释理解诗人的心境。反复品读诗歌,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分析“幽情”的含义;从“韶光大半去匆匆”可体会出有伤春之情,睹物伤情,油然而生。从颈联运用历史典故用意可知,诗人此处的“幽情”还有忧国之情。面对国衰大势已去,无可奈何的忧伤,容易景物的描写中。答题时,可从这两个方面组织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日[南宋] 吴锡畴①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沁园春·次韵林南金赋愁
陈人杰
抚剑悲歌,纵有杜康,可能解忧?为修名不立,此身易老,古心自许,与世多尤。平子诗中,庾生赋里,满目江山无限愁。关情处,是闻鸡半夜,击楫中流。
淡烟衰草连秋,听鸣鴂②声声相应酬。叹霸才重耳,泥途在楚;雄心玄德,岁月依刘。梦落莼边,神游菊外,已分他年专一丘。长安道,且身如王粲,时复登楼。
[注]①陈人杰:南宋末年词人。②鴂:又名伯劳、杜鹃、子规。
小题1:下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词的感情丰富,请分析有哪些思想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横  塘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注】①横塘,旧址在近苏州西南,这是诗人送别朋友的地方。②南浦,本指水的南边,后来把它作为送别地点的代称。
小题1: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小题2:你认为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 梁 六 自 洞 庭 山  
张 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到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送 魏 二 
王 昌 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小题1:有人说“日见孤峰水上浮”的“浮”字和“江风引雨入舟凉”的“凉”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分析这两首送别诗在艺术手法上的异同点。(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点绛唇 呈洛滨、筠溪二老
[南宋]张元干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注]洛滨、筠溪:均因主战为秦桧所忌,不久被罢职,与苏迟、叶梦得、张元干、富柔直等交游唱和。
小题1:分析词人在上阙是如何体现清秋的幽静夜色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词的下阕分析词人所表现的感情。(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小题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