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关山月陆 游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关山月
陆 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小题1:这首诗曾在抗日战争中让无数爱国男儿热血沸腾。请问这首诗的哪些情感打动了他们?(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很有特色,试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①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愤怒谴责。②对朝廷大臣不顾国家安危,醉生梦死行径的无情鞭挞。③将士们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④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每点1分,答对三点即可)
小题2:诗歌包含以下三组对比:①统治者的醉生梦死和战士切盼***敌;②刚从军时的大好年华和如今的年华空逝、壮志难酬;③年华已逝和壮心不已。通过这三组对比,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强调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与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题干中的“抗日”“爱国男儿”都只是对如何理解本诗的一种提示,答题时不必涉及。概括诗歌复杂情感时,往往可以借助诗歌内容层次的划分来确定,本诗每四句为一层,第一层写“和戎”的后果,表达对统治者的谴责;第二层写边境将士的生活,表达的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三层写沦陷区百姓的痛苦,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第(2)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赏析。题干已将手法限定为“对比”,考生应按此提示,找出诗歌中的对比内容,并评析其好处。诗歌中的对比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士与朝廷的对比,二是遗民与朝廷的对比,三是将士心态上、时间上的对比。参考答案没有涉及第二种类型的对比,答题时可自行补上。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关山月陆 游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注】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注】 本诗作于淮阴,诗人此时离开广陵(今扬州),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
小题1:这首诗的颔联在写景上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简要赏析。(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尾联中“鸟”这一意象对表达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老 树
[金]元好问
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
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
旅食秋看尽,行吟日又斜。
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
【注】 ①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元好问为躲避战乱而移居河南,不久蒙古军队入侵河南,诗人因而又辗转漂泊,该诗写于此间。②旅食:客居异乡的生活。
小题1:
请简要赏析首联所营造的意境。(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末句“不用苦思家”所抒发的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唐多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
【注】 ①吴文英,号梦窗,南宋词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顿而死。②谩:空,徒劳。
小题1:“燕辞归、客尚淹留”一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山北写望
林 逋
晚来山北景,图画亦应非。村路飘黄叶,人家湿翠微【注】
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一曲谁横笛,蒹葭白鸟飞。
【注】 翠微:青绿色的山气。
小题1:“图画亦应非”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观点和情感?请简要概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登快阁
[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 ①此诗作于元丰五年作者知吉州太和县时。②痴儿:作者自称。③朱弦:这里指琴。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④白鸥盟:出自《列子·黄帝篇》,鸥鸟只与没有心机的人做伴。
小题1: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思想内涵。(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