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8分)秋日怀弟谢 榛①生涯怜汝自樵苏②,时序惊心尚道途。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遥想故园挥...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8分)
秋日怀弟
谢 榛①
生涯怜汝自樵苏②,时序惊心尚道途。
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
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
[注]①谢榛:字茂秦,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②樵苏:打柴砍草,代指日常生活。
小题1:诗的前四句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弟兄孤”的?
小题2: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着怎样的效果?
答案

小题1:①生计(生活)上,弟弟“自樵苏”,我则飘泊在江湖;②时间上,“儿女大”,极言分别之久;③空间上,“望中千里”,极言相距之远。(3分。每点1分)
小题2:运用了比喻、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3分);借秋日落叶、夜雨残灯烘托愁思之深,表现了对兄弟间深厚的感情和思念的痛苦(2分)。(5分。第一问答出“比喻”给3分,只答“对偶”或“夸张”给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要根据题干“哪些”“孤”的提示,抓住关键词来分析。“怜”“自樵苏”点出了弟弟打柴砍草的生活;“惊”“道途”点明了自己漂泊天涯,这体现了兄弟二人的生活情况;“儿女大”以儿女已经长大来表明分别之久;“千里”表明兄弟二人相隔距离遥远。答题时,可综合起来概括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从整体上看,“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两句为对偶句,以关键词“落木愁”“残灯梦”来比喻兄弟的思念之苦,生动形象。答题时,可在点出修辞手法对偶、比喻后,再结合着关键词分析其表现出来的兄弟情感。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8分)秋日怀弟谢 榛①生涯怜汝自樵苏②,时序惊心尚道途。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遥想故园挥】;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          。”   (《论语·里仁》
(2)             ,知来者之可追。        (陶潜《归去来兮辞》)
             ,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4)                 ,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房宫赋》)
(6)              ,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
纳兰性德
双燕又飞还,好景阑珊。东风那惜小眉弯。芳草绿波吹不尽,只隔遥山。  
花雨忆前番,粉泪偷弹。倚楼谁与话春闲?数到今朝三月二,梦见犹难。
小题1:上片“东风那惜小眉弯”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词的下片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哪些思想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             。(苏轼《赤壁赋》)
④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苏洵《六国论》)
⑤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小题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论语》)
小题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小题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苏轼《赤壁赋》)
小题5: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从军行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注:①羌笛:羌族竹制乐器。②无那:即无奈。
小题1:从体裁上看,王昌龄的诗属于   ① 杨炯的诗歌属于   ②  ,从意象的选取上,两首诗都选取了  ③ 意象。(3分)
小题2:请指出这两首诗共同运用的表现手法,并简析它们的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