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祖愍祖,宋广州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季直早慧, 愍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人问其故,...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21 期末题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祖愍祖,宋广州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季直早慧, 愍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人问其故,季直曰:“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取。”愍祖益奇之。五岁丧母,哀若成人。初,母未病,令于外染衣;卒后,家人始赎,季直抱之号恸,闻者莫不酸感。及长好学,淡于荣利。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曰“聘君”。父忧服阕,尚书令刘秉领丹阳尹,引为后军主簿、领郡功曹。出为望蔡令,顷之以病免。时刘秉、袁粲以齐高帝权势日盛,将图之,秉素重季直,欲与之定策。季直以袁、刘儒者,必致颠殒,固辞不赴。俄而秉等伏诛。齐初,为尚书比部郎,时褚渊为尚书令,与季直素善,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渊卒,尚书令王俭以渊有至行,欲谥为文孝公,季直请曰:“文孝是司马道子谥,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简。”俭从之。季直又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时人美之。迁太尉记室参军。出为冠军司马、东莞太守,在郡号为清和。还除散骑侍郎,领左卫司马,转镇西谘议参军。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边职上佐,素士罕为之者。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以为骠骑谘议参军,兼尚书左丞。仍迁建安太守,政尚清静,百姓便之。还为中书侍郎,迁游击将军、兼廷尉。梁台建,迁给事黄门侍郎。常称仕至二千石,始愿毕矣,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天监初,就家拜太中大夫。高祖曰:“梁有天下,遂不见此人。”十年,卒于家,时年七十五。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闻者莫不伤其志焉。
  注释:①染衣:染服,僧衣。(选自《梁书·陶季直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服阕——忧:担心
B.与季直素——善:友好
C.左卫司马——领:兼任
D.政清静——尚:崇尚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陶季直“淡于荣利”的一组是[     ]
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祖愍祖,宋广州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季直早慧, 愍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人问其故,】;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①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②起家桂阳王国侍朗、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
③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 ④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
⑤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 ⑥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
1.A
2.C
3.B
4.(1)陶季直年少时聪明出众.陶愍祖很喜欢他并对他感到惊奇。
  (2)接连让他担任司空司徒主簿.把府中事务托付他处理。
  (3)陶季直一向生活清苦.无与伦比.又隐居十多年。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其先七世二千石卿校。祖父侵,安帝时司隶校尉。父儒,桓帝时为太常。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幽居守静。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会集数万人,并势力战,大破之,郡界平。后安风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
  中平三年,江夏兵赵慈反叛,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拜续为南阳太守。当入郡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其令长贪絜,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郡内惊竦,莫不震慑。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余级。属县余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续谓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六年,灵帝欲以续为太尉。时拜三公者,皆输东园礼钱千万,令中使督之,名为“左驺”。其所之往,辄迎致礼敬,厚加赠赂。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缊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资,唯斯而已。”左驺白之,帝不悦,以此不登公位。而征为太常,未及行,会病卒,时年四十八。遗言薄敛,不受蹰遗。旧典,二千石卒,官赙②百万。府丞焦俭遵续先意,一无所受。诏书曪美,令太山太守以府赙钱赐续家云。(选自《后汉书羊续传》)
  注:①东园:东汉时期负责皇室庶务和私财的机构。②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斩首三千余级,生获帅——渠:他们的
B、其令长贪,吏民良猾——絜:清白 廉洁
C、妻自秘行——将:将要
D、皆东园礼钱千万——输:送给、捐献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反映羊续有治世才干的一组是
[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①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   ②会集数万人,并势力战,大破之,郡界平   
③其令长贪絜,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   ④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   
⑤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   ⑥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
  迨至楚境上,关吏絷之。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置之馆,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瑕客之,问之如大夫。尊卢沙愈怒,欲辞去。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
  王趣见,未至,使者三四往。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且投璧祭河,欲渡。王尚得奠枕而寝耶?”楚王起问计。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以空言白也。”王曰:“然。”即命为卿。
  居三月,无异者。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尊卢沙瞠目视,不对。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王怒,囚之三年,劓而纵之。尊卢沙谓人曰:“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
  君子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盖往往藉是以媒利禄。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宜也。(取材于宋濂《宋文宪公全集》)
  注:君子:指作者宋濂自己。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姑闻楚之意何如——师:以……为师。
B.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祸——贾:招致
C.闻晋约诸侯楚——图:谋取。
D.或可少其妄——售:实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瑕客之,问之如大夫——竹始生,一寸之萌耳
B.尚得奠枕寝耶——某所,母立于兹
C.盖往往藉是媒利禄——摇其本观其疏密
D.尊卢沙,亦一人也——呜呼!信然邪?其梦邪?
3.与“勿予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B.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C.居则曰:不吾知也
D.戍卒叫,函谷举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尊卢沙“大言无当”的一项是
[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①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 ②不祸楚国,无相见也 ③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
④是不可以空言白也 ⑤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 ⑥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
  司马芝字子华,少为书生,避乱荆州。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曰:“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遗。”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情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三国志·魏书十二》)
  注:①太祖:指魏武帝曹操。②菅长:菅县县令。③主簿:县令的下属,主管文书。 ④掾史:县令的属官。⑤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地方的官员。
1、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节家前后未尝徭——给:提供。
B、芝乃驰檄济南,陈节罪——具:具体。
C、芝不其书,一皆如法——报:通报。
D、昭犹芝,不为通——惮:担忧。
2、找出下列划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此政事所以不理
B、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
C、芝乃驰檄济南
D、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
3、对下列各句划线的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昭犹惮芝,不通——为:替,给。
B、芝驰檄济南,具陈节罪——乃:于是。
C、会内官欲事托芝——以:把。
D、夫设教犯,君之劣也——而:并且。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司马芝在菅县任内,不畏权势,为了削弱主簿刘节的势力,他不听下属的劝阻,征调刘节的宾客王同等人入伍当兵。
B、当刘节将王同等人藏匿起来时,司马芝让督邮到县追责,又向太守报告刘节的罪状,在太守支持下打击了刘节的势力。
C、对于刘勋以旧部下属名义的请托,司马芝虽然仍按他的请求照办,但却留有一手,并不复信,所以能避过了后来的灾祸。
D、司马芝教育下属奉公守法,不要因为君主软弱而违反教令,并且认为违反教令必然招致祸害,所以他的下属都能尽心于政事。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其为贪,知其贫也;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管仲三战三走,鲍叔不以其为怯,知其有老母也。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1、对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管仲)尝与鲍叔——贾:商人
B、鲍叔遂管仲——进:推荐
C、天下不管仲之贤——多:夸赞
D、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礼 、义、廉、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上服度,六亲固——险以远,至者少
B、鲍叔不其为贪——木直中绳,鞣为轮
C、管仲三仕三逐于君——转头向户里,渐愁煎迫
D、少时常鲍叔牙游——欲呼张良俱去
3、以下六句分编四组,全部能体现明管仲的民本思想的一组是
[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①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③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④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⑤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⑥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
B.百里者,宿舂粮——适:往
C.云气,负青天——绝:断绝
D.彼且恶乎哉——待:凭借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则其负大舟无力 ②《齐谐》者,志怪者
B.①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②而御六气
C.①抢榆枋止 ②三餐
D.①彼奚适也 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3.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而后(鹏)乃今培风
B.(大椿)以八千岁为春
C.(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
D.(列子、宋荣子)犹有所待者也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B.第二段以冥灵、大椿等为例,说明物的寿命都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C.第三段作者认为宋荣子还是“有所待”,而列子达到了真正逍遥的境界。
D.作者认为只有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5.(1)翻译下列语句。
 ①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斜线( / )给下面划横线的句子断句。
  太祖克采石,诸将见粮畜,各欲资取而归。因 令 悉 断 舟 缆 推 置 急 流 中 舟 皆 顺 流 东 下 诸 军 惊 问 故 太 祖 曰 成 大 事 者 不 规 小 利 今 举 军 渡 江 幸 而 克 捷 当 乘 胜 径 取 太 平 若 各 取 财 物 以 归 再 举 必 难 大 事 去 矣 于 是 率 诸 军 进 取 太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