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山东省期中题
贺贻孙
吾友龙仲房闻雪湖有《梅谱》,游湖涉越而求之,至则雪湖死已久矣。询于吴人,曰:“雪湖画梅有《谱》,在乎?”吴人误听,以为画眉也,对曰:“然,有之。西湖李四娘画眉,标新出异,为《谱》十种,三吴所共赏也。”仲房大喜,即往西湖寻访李四娘。沿门遍叩,三日不见。忽见湖上竹门自启,有妪出迎,曰:“妾在是矣。”及入问之,笑曰:“妾乃官媒李娘,有求媒者,即与话媒,不知梅也。”
仲房丧志归家,岁云暮矣。闷坐中庭,值庭梅初放,雪月交映,梅影在地,幽特构崛,清古简傲,横斜倒侧之态宛然如画。坐卧其下,忽跃起大呼,伸纸振笔,一挥数轴,曰:“得之矣!”于是仲房之梅遂冠江右,尝谓予曰:“吾学画梅二十年矣,向者贸贸焉远而求之雪湖。因“梅”而失之“眉”,因“眉”而失之“媒”,愈远愈失,不知雪湖之《梅谱》,近在庭树间也!”
予乃叹曰:“岂惟画梅哉!为学亦如是矣。本易也而求诸难,本近也而求诸远,不知道不离人,如水不离地。试反而求之寻常日用之间,庭除几席之内,随耳之所闻,目之所视,手足之所持行,参①于前而倚于衡②,瞻在前而忽在后,中边互见,左右逢源,虽与孔、颜觌面③一堂,不越于此矣。舍是而他求焉,是犹学雪湖之梅者不察其神韵之所在而徒冀蜂蝶之来食,骇世惊众,以为神也,岂可得哉!”
“嗟夫!学者之惑也。厌其近且习者,欣其远且疏者,而不知忽于近者愈近而愈远,玩于习者日习而日疏也。惟行之而始至,即之而始亲,耳目近于眉而不能见眉,指近于腕而不能握腕,鸟习于空而不能喻于空,鱼习于水而不能喻于水,何怪百姓之日用而不知哉!日用不知,非果不知也,特遗己以逐物,不即物以明己,故不知也。设令一旦翻然内求诸己,未有不憬然醒,蘧然④觉,如获《梅谱》于庭树间也。”(节选自《豫章丛书·激书》卷二)
【注】①参:验证②衡:车辕前端的横木。③觌(dí)面:见面。④蘧(qú)然,惊喜貌。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B、华蕊皆尽——华:美好的,华美的
C、即之而始亲——即:接近
D、设令一旦翻然内求诸己——设令:假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B、三吴所共赏也——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C、妾乃官媒李娘——今君乃亡赵走燕
D、舍是而他求焉——蟹六跪而二螯
3、不属于作者所指的“学者之惑”的一项是
B、不察其神韵之所在而徒冀蜂蝶之来食
C、参于前而倚于衡,瞻在前而忽在后
D、特遗己以逐物,不即物以明己
4、下列有关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耳目近于眉而不能见眉”以下四句,排成铺陈,是用来强化“越是接近的东西越容易忽视,越不被理解”这一观点的。
C、“寻常日用之间”“庭除几席之内”“随耳之所闻,目之所视”“与孔、颜觌面一堂”等都属于文中提到的“庭树间”。
D、本文表面讲述龙仲房学画“求己”的故事,实则在于论学应“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真知,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真知”的道理。
答案
2、B
3、C
4、C
核心考点
试题【求己贺贻孙 为学者如山阴王雪湖之画梅焉,斯可矣。雪湖画梅,闭门端坐,内求诸己,久之能出梅之神情风韵于五指间。曾画一株在倪中丞厅壁,期年之后,墨气尚浮,游蜂飞蝶】;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下面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
D.何可胜道也哉——胜:尽
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险以远,则至者少
C.有怠而欲出者——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D.而人之所罕至焉——然力足以至焉
3.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遂与之俱出
D.此余之所得也
4.根据文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作者在材料的选择上,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是为了配合说理的需要,这种安排颇具匠心。
C.作者揭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
D.全文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来过渡,将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紧密联系起来,前后衔接自然。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两组划线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2.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3.下列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吾从而师之
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标有序号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1)故不复更人( )
(2)乃穷案其事( )
(3)不逮延寿( )
2、选出和“乃使画工图形”划线字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
B、籍其家资皆巨万
C、道苦之
D、已星散去
3、选出下列句中划线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
B、为人形
C、吾为汝父也
D、何以货为
4、翻译句子。
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帝错过昭君,归咎于画工,对此人们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责任在于元帝自身,有人认为画工受贿有错,但“意态由来画不成”,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函致之,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传之卧榻。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瘥,请先发。”使人返白。公不忍去,徐待之。
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公喜,迎而问之,生曰:“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今幸可从杖履。”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尚不能文。然绝慧,凡文艺三两过,辄无遗忘。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益之公力,遂入邑庠。生以生平所拟举业悉录授读,闱中七题,并无脱漏,中亚魁。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生惨然不乐,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公子又捷南宫③,授部中主政,携生赴监,与共晨夕。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曰:“此去离贵乡不远。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生亦喜。择吉就道,抵淮阳界,命仆马送生归。
归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生凄然曰:“今我贵矣!三四年不觌(dí),何遂顿不相识?”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所以久淹君柩者,以家贫子幼耳。今阿大亦已成立,行将卜窀穸,勿作怪异吓生人。”生闻之,怃然惆怅,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立扑地而灭。妻惊视之,大恸,抱衣悲哭。(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①灯火:灯火费;②考满:明清时考察官吏的一种制度;③捷南宫:指在会试中考取了进士。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无何寝疾,公遗问不绝——遗:遗留
C.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客:客居他乡
D.疾革难遽瘥,请先发——瘥:病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说明叶生有真才实学的一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