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万石君名奋。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河北省期末题
  万石君名奋。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太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
  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於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如也,惟谨。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悼。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万石君徙居陵里。内史庆醉归,入里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后庆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注:①中戚里:长安城内住皇帝戚属的一条街。 ②路马:天子所乘之马。 ③式:手扶在车轼上表示致意。④燕居,闲居。⑤内史庆:万石君少子,内史是官职,即京兆尹,掌治京师。⑥建:万石君长子,担任郎中令。
1.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石君必下车——趋:小步快走
B.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姓名
C.万石君曰——让:责备
D.庆以数马毕,举手曰——策:马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  万石君名奋。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①能从我乎?  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B.①长老肉袒固谢罪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万石君家以孝谨闻郡国  ②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①不言齐国大治  ②吾尝终日思矣
1.B
2.D
3.C
4.(1)他的家迁徙到长安的中戚里,这是因他的姐姐做了美人的缘故。他的官职到文帝时累积功劳升至太中大夫。
  (2)万石君听到这件事后不肯吃饭。石庆恐惧,袒露上身请求恕罪,万石君仍不原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王维传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日:“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维痛悼赋诗日:“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闻行在所。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对曲果然。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后表请舍宅以为寺。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代宗访维文章,弟缙集赋诗等十卷上之,今传于世。
1.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九公主第——诣:到……去。
B.于上座日——延:邀请。
C.曲果然——对:对照。
D.尝自其景物奇胜——写:书写。
2.以下各组句子,全都正面表明王维才能的一组是(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①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 ②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
③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④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
⑤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⑥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荆轲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椹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轲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
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成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选自《战国策·燕策》,有删改)
1.下列句子加线的词在句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既至秦,持千金之资物——币:钱币
B.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封之——函:用匣子
C.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
D.秦王复击轲,八创——被:受、遭受
2.下列句子加线的词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太子闻,驰往——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荆轲和而歌,变徵之声——谁大王为此计者
C.嘉为先言秦王曰——佚之狐言郑伯曰
D.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焉用亡郑陪邻
3.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在秦军所向披靡的形势下,太子丹委婉地向荆轲求教。荆轲提出要取信秦王,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这表现了荆轲勇而多谋的性格特点。
B.荆轲为行刺而准备信物去私见樊於期,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言两语之间,先使樊於期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表明荆轲心狠手辣。
C.荆轲一行祭过路神,就要上路,荆轲和着高渐离击筑的节拍唱起了悲歌,送行的士人也都垂泪,慷慨悲壮。荆轲就在这凄凉悲怆的氛围中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刺秦之路。
D.图穷匕首见后,毫无准备的秦王慌得连剑都拔不出来,荆轲与秦王展开了殊死搏斗。群臣惊愕、秦王惶急、左右惊呼都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威慑秦廷。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注]①怛(dá):内心悲痛。②嚼(jiào)然:洁白的样子。③滓(zǐ):乌黑。(选自《屈原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各句加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邪曲之害也(公正)   
B.人则反本(贫穷)
C.其文约,其辞(含蓄)   
D.举类迩而义远(表现)
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屈平疾王听不聪也——夫天者,人始也
B.竭忠尽智事其君——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C.信而疑,忠而被谤——治乱之条贯,靡不毕
D.其称文小而指极大——行廉,故死而不容
3.对文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高度赞扬了屈原《离骚》的思想艺术成就,指出屈原的高尚品德及其作品可与日月争光。
B.这段文字描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重点介绍了创作的原因、目的、内容、风格和思想基础。
C.这段文字是作者和屈原在情感上的共鸣,是对屈原作品的称赞,也是对污浊社会的抨击。
D.这段文字既介绍了《离骚》的艺术特点,又高度评价了屈原可与日月争光的品行与志向。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坐其次——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丝竹管弦:借指音乐
C.夫人之相——与:交往
D.其一也——致:导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夫人相与——不知老将至
B.或因寄托——及其之既倦
C.犹不能不之兴怀——其无礼于晋
D.终期尽——会会稽山阴之兰亭
3.对《兰亭集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他们在风景幽绝的兰亭宴饮,有这样一个游戏:把盛了酒的酒杯放在溪水之中,让它随水漂流,杯子停下时,坐在近处的人就应取觞饮酒。
B.全文前半部分叙兰亭宴集情景,是实写,以“乐”字为基调;后半部分抒发宴集之后的感触,是虚写,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C.文中作者批判了庄子死生一体的虚幻世界观,认为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同看待。
D.作者谈对人生的感触,从宴集发端,由今人及于古人,再及于后人。在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厌倦和冷漠。
4.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已,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竞不顾,述深以为恨。(《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长,辩——赡:丰富
B.我书比钟繇,当行——抗:抵挡
C.然闻至,咸自矜持——信:信使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世——冠:位居第一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成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他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