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 “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
  【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与大夫十日——期:约定
B.天疾风——会:适逢
C.风而罢虞人——犯:冒着
D.而击之也——过:经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攻原得卫——假舆马
B.待公食——信见疑
C.为鼓与百姓为戍——洎牧谗诛
D.敌人旦暮至击汝——若属皆为所虏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     )
①遂罢兵而去 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⑤曾子欲捕彘***之 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
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
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D
3.B
4.D
5.(1)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2)从前吴起外出,遇到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
  (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办法啊。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盲者说
[清]戴名世
  里中有盲童,操日者术,善鼓琴。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曰:“子年几何?”曰:“年十五矣。"“以何时而眇?”曰:“三岁耳。”“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妍丑,宫室之宏丽,无乃甚可悲矣乎?吾方以为吊也!”
  盲者笑曰:“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夫盲者曷尝盲哉?吾目虽不见,而四肢百体均自若也,以目无妄动焉。其于人也,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如是者久而习之,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贤恿之品不能辨,邪正在前不能释,利害之来不能审,治乱之故不能识;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倒行逆施,伥伥焉踬且蹶而不知悟,卒蹈于罗网、入于陷阱者往往而是。夫天之爱人甚矣,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而人失其所予之之意,辄假之以陷溺其身者,岂独目哉!吾将谓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天下其谁非盲也?盲者独余耶?余方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
  某生无以答。间诣余言,余闻而异之,曰:“古者瞽、史教诲,师箴,瞍赋,朦诵,若晋之师旷、郑之师慧是也。兹之盲者,独非其伦耶?”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有改动)
  【注】①日者:占卜。②瞽:“瞽”即太师,掌管音乐,一般都由盲人充任,故称“瞽”。
(1)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语而知其是非——审:判断
B.乱之故不能识——治:治理
C.间余言——诣:拜访
D.若子所言,是知盲者为盲——第:只
(2)下列加粗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下谁非盲也——孰能讥之乎
B.出则售其术饱其腹——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C.而不知不盲者尽盲也——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D.闻其音知其姓氏——尽吾志也不能至者
(3)下列句子,不属于表现盲者“异”(与众不同)的一组是(     )
①操日者术,善鼓琴
②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
③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
④余方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
⑤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
⑥古者瞽、史教诲,师箴,瞍赋,朦诵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本文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盲者说闻音知姓氏,审语知是非,目的在强调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
B.盲者说,看世人一眼都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侮辱,这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
C.文中说的瞍、朦都是指盲人乐师。在古代,这些盲人乐师负有诵诗训导的任务,而师旷、师慧则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
D.本文借盲者之言,讽刺世俗贤愚不辨、利害不审、倒行逆施、无所适从、跌入陷阱而不能自省。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微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有删节)
  【注】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②肆:店铺。③脱:偶尔。④嘿(mò):悄悄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及稿——属:撰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完备
C.遂大困,死富阳——寻: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商人
2.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     )
①引父足怀中以卧②立许字以女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
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⑤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⑥拯一人者与一金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了他父亲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落。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文: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后闻陵降,上怒甚。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①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鞣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注】①媒蘖:酝酿之意,喻构陷诬害,酿成其罪。
  乙文:或曰:武帝不能明察而苟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且死而不朽矣,何流言之所及哉!呜呼!予闻之古人云:“人各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若义重于死,则视之如鸿毛也。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失君子之道也。(白居易《汉将李陵论》)
(1)对下列句子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步卒不满五千——提:率领
B.数万之师——抑:遏止
C.遽加厚——诛:诛***
D.设使陵不其生——苟:苟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若死重于义,视之如泰山也
  ②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牛羊何择焉
B.①陵提步卒不满五千
  ②不出,火
C.①上问太史令司马迁
  ②是后世无传焉
D.①陵不死,失君子之道也
  ②寡人非能好先王乐也
(3)下列文中加粗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全躯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
B.陵事亲孝,与士
C.君子不其生
D.君子不其死
(4)对李陵投降匈奴一事,司马迁和白居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认为李陵战功显赫,投降乃不得已;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当死不死,违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不可原谅。
B.司马迁认为大臣们不应落井下石,所以他极力为李陵辩护;白居易则认为不能以小人的流言来掩盖李陵实质性的错误。
C.司马迁认为李陵虽败,但他的战功显赫;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如果能在失败之后以死继之,那么战功就无人能比。
D.司马迁说“诚可痛也”,痛的是李陵不幸而兵败;白居易说“惜哉”,惜的是李陵兵败不死,违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
(5)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①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武帝不能明察而苟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永始、元延间,上怠于政,贵戚骄恣,红阳长仲兄弟交通轻侠,臧匿亡命。而北地大豪浩商等报怨,***义渠长妻子六人,往来长安中。丞相、御史遣掾求逐党与,诏书召捕,久之乃得。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令,得壹切便宜从事。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扦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赏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两,分行收捕,皆劾以为通行饮食群盗。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数日壹发视,皆相枕藉死,便舆出,瘗寺门桓东,褐著其姓名,百日后,乃令死者家各自发取其尸,亲属号哭,道路皆歔欷。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
  江湖中多盗贼,以赏为江夏太守,捕格江贼及所诛吏民甚多,坐残贼免。南山群盗起,以赏为右辅都尉,迁执金吾,督大奸猾。三辅吏民甚畏之。
  数年卒官。疾病且死,戒其诸子曰:“丈夫为吏,正坐残贼免,追思其功效,则复进用矣。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赏四子皆至郡守,长子立为京兆尹,皆尚威严,有治办名。(选自《汉书·酷吏传》)
  【注】①令辟:砖块。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安中奸猾多——浸:逐渐。
B.悉记之——籍:凭借。
C.其余尽以次虎穴中——内:里面。
D.赏所皆其魁宿——置:放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郡吏察廉为楼烦长——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久之得——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C.得赤丸斫武吏——五十可以衣帛矣
D.疾病死——不出,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尹赏是钜鹿杨氏人,经过考核合格而担任了楼烦长,后来又担任过几个县的县令,曾经因为对罪犯残忍暴虐而被免官。
B.永始、元延年间,长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尹赏将他们收捕入狱,全部投入“虎穴”处死。
C.南山一带盗贼蜂起,尹赏又被起用为右辅都尉,后来调任执金吾,督察非常奸诈狡猾的人,三辅官吏民众特别害怕他。
D.尹赏在病危时用自己一生做官的经历告诫儿子们,儿子们听从父亲的话,他们为官崇尚威严,赢得了善于治理的名声。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隋)高祖性严重,令行禁止,勤于政事。每旦听朝,日昃忘倦。虽啬于财,至于赏赐有功,即无所爱;将士战没,必加优赏,仍遣使者劳问其家。爱养百姓,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令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之衣。天下化之。开皇、仁寿之间,丈夫衣绢布,不服绫绮,装带不过铜铁骨角,无金玉之饰。故衣食滋殖,仓库盈溢。受禅之初,民户不满四百万,末年,逾八百九十万,独冀州已一百万户。然猜忌苛察,信受谗言,功臣故旧,无始终保全者;乃至子弟,皆如仇敌,此其所短也。(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卷)
  【注】①高祖:隋文帝杨坚。②严重:谨严持重。③昃(zè):太阳西斜。④没:同“殁”,“死”的意思。⑤劝课:劝,勉励,奖励。课,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⑥开皇、仁寿:隋文帝年号,公元581年至 604年。⑦丈夫:成年男子。⑧率:一律。⑨滋殖:很快地增长。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令行禁止,于政事。——勤:辛勤。
B.至于赏赐有功,即无所。——爱:喜爱。
C.仍遣使者劳其家。——问:慰问。
D.然猜忌苛察,受谗言。——信:容易。
(2)选出下列加粗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后宫皆浣濯之衣——不绫绮
B.至于赏赐有功,即无所——养百姓
C.丈夫率绢布——后官皆服浣濯之
D.仍遣使者问其家——何必神苦思
(3)“天下化之”一句中“之”指代的内容是(     )
A.劝课农桑,轻徭薄赋
B.猜忌苛察,信受谗言
C.令行禁止,勤于政事
D.其自奉养,务为俭素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隋文帝生活节俭朴素,他的这种美德使人人仿效而成为社会风气。
B.隋文帝对人要求严格,又听信谗言,因此,功臣老朋友自始至终都不愿保全他。
C.隋文帝性格谨严持重,勤政爱民,国家被治理得繁荣安定。
D.隋文帝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执政期间,人口增长迅速,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国家呈现繁荣昌盛的景象。
(5)将文言文阅读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每旦听朝,日昃忘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猜忌苛察,信受谗言,功臣故旧,无始终保全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