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复鲁絮非书姚鼐絮非先生足下:相知恨少,晚遇先生,接其人,知为君子矣;读其文,非君子不能也。尝论古今才士,惟为古文者最少,苟为...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困难来源: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复鲁絮非书姚鼐絮非先生足下:相知恨少,晚遇先生,接其人,知为君子矣;读其文,非君子不能也。尝论古今才士,惟为古文者最少,苟为之必杰士也。况为之专且善如先生乎?
  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值其时其人,告语之体,各有宜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有弗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果日,如火,如金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鸪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渗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且夫阴阳刚柔,其本二端,造物者糅而气有多寡进绌,则品次亿万,以至于不可穷,万物生焉。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文之多变,亦若是已。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今夫野人孺子闻乐,以为声歌弦管之会尔;苟善乐者闻之,则五音十二律,必有一当,接于耳而分矣。夫论文者,岂异于是乎?宋朝欧阳、曾公之文,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欧公能取异己者之长而时济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观先生之文,殆近于二公焉。抑人之学文,其功力所能至者,陈理义必明当,布置取舍,繁简廉肉不失法,吐辞雅驯不芜而已。古今至此者,盖不数数得。然尚非文之至。文之至者通乎神明,人力不及施也。先生以为然乎?(节选自《惜抱轩文集》)
  【注释】①告语:一种文章的体例。②廉肉:肥瘦,此指文章的繁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人,知为君子矣——接:接触
B.其时其人——值:遇到
C.其音——讽:讽谏
D.而偏胜可也——糅:夹杂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关于文章写作的观点的一组是(     )
①古今才士,惟为古文者最少,苟为之必杰士也
②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
③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有弗偏者
④渗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⑤文之多变,亦若是已。糅而偏胜可也
⑥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皆不可以言文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鼐认为絮非先生如果专门从事古文的写作,就会写得很好,会是一位当时少有的才华杰出的长辈。 
B.姚鼐根据阴阳刚柔是天地之道,认为文章是天地的精华,它也体现出这天地之道来。
C.具有阳刚之美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就气势磅礴,具有阴柔之美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就清新幽美。
D.阴阳刚柔虽只有两样,但互相夹杂,能产生出数不清的品次来,因而文章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公能取异己者之长而时济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C
3.A
4.(1)那对于人呢,像登临高处眺望远方,像当了君王让万人朝拜,像击鼓激发上万勇士去战斗。
  (2)欧阳修能够吸取和自己不同的人的长处,时常弥补着自己文章的不足;曾巩能够避免自己的短处而不犯错。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复鲁絮非书姚鼐絮非先生足下:相知恨少,晚遇先生,接其人,知为君子矣;读其文,非君子不能也。尝论古今才士,惟为古文者最少,苟为】;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颜含字弘都,琅邪莘人也。含少有操行,以孝闻。含二亲既终,两兄继没,次嫂樊氏因疾失明,含课励家人,尽心奉养,每日自尝省药馔,察问息耗,必簪屦束带。
  本州辟,不就。东海王越以为太傅参军,出补闿阳令。元帝初镇下邳,复命为参军。过江,以含为上虞令,转王国郎中、丞相东阁祭酒,出为东阳太守。东宫初建,含以儒素笃行补太子中庶子,迁黄门侍郎、本州大中正,历散骑常侍、大司农。豫讨苏峻功,封西平县侯,拜侍中,除吴郡太守。王导问含曰:“卿今莅名郡,政将何先?”答曰:“王师岁动,编户虚耗,南北权豪竞招游食,国弊家丰,执事之忧。且当征之势门,使反田桑,数年之间,欲令户给人足,如其礼乐,俟之明宰。”含所芴简而有恩,明而能断,然以威御下。导叹白:“颜公在事,吴人敛手矣。”未之官,复为侍中。寻除国子祭酒,加散骑常侍,迁光禄勋,以年老逊位。成帝美其素行,就加右光禄大夫,门施行马,,赐床帐被褥,敕太官四时致膳,固辞不受。
  于时论者以王导帝之师傅,名位隆重,百僚宜为降礼。太常冯怀以问于含,含曰:“王公虽重,理无偏敬,降礼之言,或是诸君事宜。鄙人老矣,不识时务。”既而告人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向冯祖思问佞于我,我有邪德乎?”人尝论少正卯、盗跖其恶孰深。或曰:“正卯虽奸,不至剖人充膳,盗跖为甚。”含曰:“为恶彰露,人思加戮;隐伏之奸,非圣不诛。由此言之,少正为甚。”众成服焉。郭璞尝遇含,欲为之筮。含曰:“年在天,位在人,修己而天不与者,命也;守道而人不知者,性也。自有性命,无劳蓍龟。”桓温求婚于含,含以其盛满,不许。惟与邓攸深交。或问江左群士优劣,答曰:“周伯仁之正,邓伯道之清,卞望之之节,余则吾不知也。”其雅重行实,抑绝浮伪如此。
  致仕二十余年,年九十三卒。遗命素棺薄敛。谥曰靖。(选自《晋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含励家人,尽心奉养——课:督促
B.如其礼乐,之明宰——俟:等待
C.成帝其素行——美:赞赏
D.致仕二十余年,年九十三卒——致仕:为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正面表明颜含有操行的一组是(     )
①含课励家人,尽心奉养
②其雅重行实,抑绝浮伪如此
③含所历简而有恩
④成帝美其素行
⑤含以其盛满,不许
⑥每日自尝省药馔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含年少时就因孝闻名乡里,后来,他的哥哥去世后他又照顾失明的二嫂,他不仅督促家人自己也是尽心尽力,甚至亲尝药饭。
B.颜含因战功被封为吴郡太守,宰相王导就问他上任之后有什么打算,他的一番话让王导叹服,最终他将吴地治理得非常好。
C.颜含很有德行,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身居要职而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曾受到晋成帝的赞美。
D.颜含在某些问题上很有见解,重视品行实际,反对胡吹海侃。他认为桓温盛极必衰而没有答应桓温提出的联姻请求。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时论者以王导帝之师傅,名位隆重,百僚宜为降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己而天不与者,命也;守道而人不知者,性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尹谷字耕叟,潭州长沙人。性刚直庄厉,初处郡学,士友皆严惮之。
  宋以词赋取士,季年,惟闽、浙赋擅四方,谷与同郡邢天荣、董景舒、欧阳逢泰诸人为赋,体裁务为典雅,每一篇出,士争学之,由是湘赋与闽、浙颉颃。中年登进士第。调常德推官,知崇阳县,所至廉正有声。
  丁内艰,居家教授,不改儒素。日未出,授诸生经及朱氏《四书》,士虽有才思而不谨饬者摈不齿。诸生隆暑必盛服,端居终日,夜灭烛始免巾帻,早作必冠而后出帷。行市中,市人见其举动有礼,相谓曰:“是必尹先生门人也。”诘之果然。
  晚入李庭芝制幕,用荐擢知衡州,需次于家。潭城受兵,帅臣李芾礼以为参谋,共画备御策。时城中壮士皆入卫临安,所余军仅四百五十人,老弱太半。芾纠率民丁,奖励以义,人殊死战,三月城不下。大军断绝险要,援兵不至,谷知城危,与妻子诀曰:“吾以寒儒受国恩,典方州,谊不可屈,若辈必当从吾已耳。”召弟岳秀使出,以存尹氏祀,岳秀泣而许之死。乃积薪扃户,朝服望阙拜已,先取历官告身焚之,即纵火自焚。邻家救之,火炽不可前,但于烈焰中遥见谷正冠端笏危坐,闰门无少长皆死焉。芾闻之,命酒酹谷曰:“尹务实,男子也,先我就义矣。”务实,谷号也。
  初,潭士以居学肄业为重,州学生月试积分高等,升湘西岳麓书院生,又积分高等,升岳麓精舍生,潭人号为“三学生”。兵兴时,三学生聚居州学,犹不废业。谷死,诸生数百人往哭之,城破,多感激死义者。(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颉颃:不相上下,相抗衡。②扃户:闭户。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友皆严之——惮:恐吓
B.年,惟闽、浙赋擅四方——季:朝代之末
C.中年登进士——第:科第
D.内艰,居家教授——丁:遭逢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明尹谷“性刚直庄厉”的一组是(     )
①体裁务为典雅
②居家教授,不改儒素
③士虽有才思而不谨饬者摈不齿
④早作必冠而后出帷
⑤谷知城危,与妻子诀
⑥先取历官告身焚之,即纵火自焚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①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尹谷性格刚直严厉,士友都很敬畏他;他在学习上一丝不苟,在作赋方面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士人争相向他学习。
B.母亲去世后,尹谷便在家里教授学生,仍保持儒者的品德操行,严格要求学生,如果学生不谨慎修习,即使才思敏捷他也不教授他们。
C.潭州城被敌兵包围的时候,尹谷毅然与妻子诀别,为保存尹氏的祭祀之人,他叫弟弟尹岳秀逃出,自己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最终死于火海之中。
D.尹谷死后,潭州看重读书学习的“三学生”几百人去吊唁他,潭州城被攻破以后,很多人都被他感动,为大义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晚人李庭芝制幕,用荐擢知衡州,需次于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以寒儒受国恩,典方州,谊不可屈,若辈必当从吾已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杜瑛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人。瑛长七尺,美须髯,气貌魁伟。金将亡,士犹以文辞规进取,瑛独避地河南缑氏山中。时兵后,文物凋丧,瑛搜访诸书,尽读之,读辄不忘,而究其指趣,古今得失如指诸掌。间关转徙,教授汾、晋间。中书粘合蛙开府于相,瑛赴其聘,遂家焉。与良田千亩,辞不受。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辄止之。后来居者果得黄金百斤,其不苟取如此。
  岁已未,世祖南伐至相,召见问计,瑛从容对曰:“汉、唐以还,人君所恃以为国者,法与兵、食三事而已。国无法不立,人无食不生,乱无兵不守。今宋皆蔑之,殆将亡矣,兴之在圣主。若控襄樊之师,委戈下流,以捣其背,大业可定矣。”帝悦,曰:“儒者中乃有此人乎!”瑛复劝帝数事,以谓事不如此,后当如彼。帝纳之,心贤瑛,谓可大用,命从行,以疾弗果。
  中统初,诏征瑛。时王文统方用事,辞不就。左丞张文谦宣抚河北,奏为怀孟、彰德、大名等路提举学校官,又辞,遗执政书,其略曰:“先王之道不明,异端邪说害之也,横流奔放,天理不绝如缐。今天子神圣,俊义辐凑,言纳计用,先王之礼乐教化,兴明修复,维其时矣。若夫簿书期会,文法末节,汉、唐犹不屑也,执事者因陋就简,此焉是务,良可惜哉!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化,以拯数百千年之祸,仆恐后日之弊,将有不可胜言者矣。”人若勉之仕,则曰:“后世去古虽远,而先王之所设施,本末先后,犹可考见,故为政者莫先于复古。苟因习旧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难乎!吾又不能随时倪(通“俯”)仰以赴机会,将焉用仕!”于是杜门著书,一不以穷通得丧动其志,优游道艺,以终其身。年七十,遗命其子处立、处愿曰:“吾即死,当表吾墓日‘缑山杜处士’。”天历中,赠资德大夫、翰林学士、上护军,追封魏郡公,谥文献。(选自《元史·杜瑛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田千亩——与:给予
B.其不取如此——苟:随便
C.帝纳之,心瑛——贤:认为……贤能
D.执政书——遗:遗失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杜瑛品行端正和有治世之才的一组是(     )
A.①与良田千亩,辞不受②时王文统方用事,辞不就
B.①瑛搜访诸书,尽读之,读辄不忘②国无法不立,人无食不生,乱无兵不守
C.①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辄止之②今不能溯流求源……不可胜言者矣
D.①一不以穷通得丧动其志②今天子神圣,俊义辐凑,言纳计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瑛学识渊博,一生以教书为业,活动于山西、河北一带。他多次谢绝朝廷征召,不愿为官。
B.杜瑛认为治国要抓根本,应该“明法正俗,育材兴化”,来解除千百年来的灾祸,而不能只抓“簿书期会,文法末节”。
C.杜瑛认为古代贤明君王的治国之道不能推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为异端邪说所害,邪恶横行,导致天理不存。
D.杜瑛不是一个只钻故纸堆的腐儒,他还关心国计民生,为安邦定国提出了不少的建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辄止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唐以还,人君所恃以为国者,法与兵、食三事而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微。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戮。大姓战惧,皆称神明。
  朝廷举能,迁蜀郡太守。先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
  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对曰:“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州书佐黄昌妻也。妾尝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昌惊,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邪?”对曰:“昌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昌乃出足示之。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视事四年,征,再迁陈相。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昌每出行县,彭氏妇人辄升楼而观。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之。
  又迁为河内太守,又再迁颖川太守。永和五年,征拜将作大匠。汉安元年,进补大司农,左转太中大夫。卒于官。 (节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其子犯事,诣昌自讼 ② 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① 妇归宁于家     ② 缙绅而能不易志者
C.① 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② 得观所谓石钟者
D.① 贼所略,遂至于此  ②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昌“政尚严猛”的一组是(     )
① 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
② 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戮
③ 大姓战惧,皆称神明
④ 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
⑤ 昌惊,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邪?”
⑥ 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之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盗窃车盖的小偷和登楼观看他的彭氏妇人,黄昌不论其罪轻重,一并处死的做法,表现了他用刑残酷的一面。
B.黄昌的妻子被贼人掠去,后来嫁给蜀人,失散多年,他还能不忘旧情,重又相认,表现了黄昌讲仁义、重感情的一面。
C.黄昌虽被称为“酷吏”,但他的治政“严猛”,主要是打击豪强,在东汉豪强横行的情况下,他的行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D.黄昌治政有方,断案讲策略,屡次被提拔重用。他后来做河内太守,前后两次任颖川太守,并一路直升至太中大夫,最后死在任上。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也。雅旷有智局,容仪伟丽,不修小节。县召为吏,给农司马。会谒者阳翟郭玄信奉使,求人为御,司马以苞及邓艾给之。行十余里,玄信谓二人曰:“子后并当至卿相。”苞曰:“御隶也,何卿相乎?”既而又被使到邺,事久不决,乃贩铁于邺市。市长沛国赵元儒名知人,见苞,异之,因与结交。叹苞远量,当至公辅,由是知名。见吏部郎许允,求为小县。允谓苞曰:“卿是我辈人,当相引在朝廷,何欲小县乎?”苞还叹息,不意允之知己乃如此也。
  稍迁景帝中护军司马。宣帝闻苞好色薄行,以让景帝。帝答曰:“苞虽细行不足,而有经国才略。夫贞廉之士,未必能经济世务。是以齐桓忘管仲之奢僭,而录其匡合之大谋;汉高舍陈平之污行,而取其六奇之妙算。苞虽未可以上俦二子,亦今日之选也。”意乃释。徙邺典农中郎将。时魏世王侯多居邺下,尚书丁谧贵倾一时,并较时利。苞奏列其事,由是益见称。
  文帝之败于东关也,苞独全军而退。帝指所持节谓苞曰:“恨不以此授卿,以究大事。”及诸葛诞举兵淮南,苞统青州诸军,简锐卒为游军,以备外寇。诞等留辎重于都陆,轻兵渡黎水。苞等逆击,大破之。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诡道袭都陆,尽焚其委输。
  文帝崩,贾充、荀勖议葬礼未定。苞时奔丧,恸哭曰:“基业如此,而以人臣终乎!”葬礼乃定。武帝践阼,迁大司马。
  自诸葛诞破灭,苞便镇抚淮南,士马强盛,边境多务,苞既勤庶事,又以威德服物。淮北监军王琛轻苞素微,因是密表苞与吴人交通。先时望气者云“东南有大兵起”。及琛表至,武帝甚疑之。会荆州刺史胡烈表吴人欲大出为寇。苞亦闻吴师将入,乃筑垒遏水以自固。会苞子乔为尚书郎,上召之,经日不至。帝谓为必叛,欲讨苞而隐其事。遂下诏以苞不料贼势,筑垒遏水,劳扰百姓,策免其官。遣太尉义阳王望率大军征之,以备非常。苞用掾孙铄计,放兵步出,住都亭待罪。帝闻之,意解。及苞诣阙,以公还第。
  泰始八年薨。策谥曰武。(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①文帝:指司马昭。②武帝:指司马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允之知己乃如此也——意:料想
B.而有国才略——经:治理
C.锐卒为游军——简:检阅
D.及苞阙,以公还第——诣:到……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能够说明石苞“有智局”的一组是(     )
①见吏部郎许允,求为小县
②而有经国才略
③苞独全军而退
④尽焚其委输
⑤苞便镇抚淮南
⑥乃筑垒遏水以自固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①②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苞儒雅豁达,富有智谋,容貌壮伟,仪表俊丽,但是不拘小节,曾因为喜好女色、品行轻薄而受到宣帝的责备。
B.郭玄信、赵元儒都有知人之能,在石苞默默无闻的时候,他们都认为石苞将来能位及人臣。后来果如他们所料,石苞历任大司马等官职。
C.石苞不畏权贵,曾上奏折弹劾贵倾一时的尚书丁谧,由此被人们称赞;石苞军事才能突出,诸葛诞起兵时,他积极准备,击败了诸葛诞的军队。
D.武帝怀疑石苞图谋不轨,于是罢免了石苞的官职,并且派遣大军征讨石苞以防不测;但由于石苞并没有和朝廷对抗之意,武帝最终没有惩处石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允谓苞曰:“卿是我辈人,当相引在朝廷,何欲小县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北监军王琛轻苞素微,因是密表苞与吴人交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