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杜瑛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人。瑛长七尺,美须髯,气貌魁伟。金将亡,士犹以文辞规进取,瑛独避地河南缑氏山中。时兵后,文物凋丧,瑛...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杜瑛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人。瑛长七尺,美须髯,气貌魁伟。金将亡,士犹以文辞规进取,瑛独避地河南缑氏山中。时兵后,文物凋丧,瑛搜访诸书,尽读之,读辄不忘,而究其指趣,古今得失如指诸掌。间关转徙,教授汾、晋间。中书粘合蛙开府于相,瑛赴其聘,遂家焉。与良田千亩,辞不受。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辄止之。后来居者果得黄金百斤,其不苟取如此。
  岁已未,世祖南伐至相,召见问计,瑛从容对曰:“汉、唐以还,人君所恃以为国者,法与兵、食三事而已。国无法不立,人无食不生,乱无兵不守。今宋皆蔑之,殆将亡矣,兴之在圣主。若控襄樊之师,委戈下流,以捣其背,大业可定矣。”帝悦,曰:“儒者中乃有此人乎!”瑛复劝帝数事,以谓事不如此,后当如彼。帝纳之,心贤瑛,谓可大用,命从行,以疾弗果。
  中统初,诏征瑛。时王文统方用事,辞不就。左丞张文谦宣抚河北,奏为怀孟、彰德、大名等路提举学校官,又辞,遗执政书,其略曰:“先王之道不明,异端邪说害之也,横流奔放,天理不绝如缐。今天子神圣,俊义辐凑,言纳计用,先王之礼乐教化,兴明修复,维其时矣。若夫簿书期会,文法末节,汉、唐犹不屑也,执事者因陋就简,此焉是务,良可惜哉!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化,以拯数百千年之祸,仆恐后日之弊,将有不可胜言者矣。”人若勉之仕,则曰:“后世去古虽远,而先王之所设施,本末先后,犹可考见,故为政者莫先于复古。苟因习旧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难乎!吾又不能随时倪(通“俯”)仰以赴机会,将焉用仕!”于是杜门著书,一不以穷通得丧动其志,优游道艺,以终其身。年七十,遗命其子处立、处愿曰:“吾即死,当表吾墓日‘缑山杜处士’。”天历中,赠资德大夫、翰林学士、上护军,追封魏郡公,谥文献。(选自《元史·杜瑛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田千亩——与:给予
B.其不取如此——苟:随便
C.帝纳之,心瑛——贤:认为……贤能
D.执政书——遗:遗失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杜瑛品行端正和有治世之才的一组是(     )
A.①与良田千亩,辞不受②时王文统方用事,辞不就
B.①瑛搜访诸书,尽读之,读辄不忘②国无法不立,人无食不生,乱无兵不守
C.①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辄止之②今不能溯流求源……不可胜言者矣
D.①一不以穷通得丧动其志②今天子神圣,俊义辐凑,言纳计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瑛学识渊博,一生以教书为业,活动于山西、河北一带。他多次谢绝朝廷征召,不愿为官。
B.杜瑛认为治国要抓根本,应该“明法正俗,育材兴化”,来解除千百年来的灾祸,而不能只抓“簿书期会,文法末节”。
C.杜瑛认为古代贤明君王的治国之道不能推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为异端邪说所害,邪恶横行,导致天理不存。
D.杜瑛不是一个只钻故纸堆的腐儒,他还关心国计民生,为安邦定国提出了不少的建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辄止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唐以还,人君所恃以为国者,法与兵、食三事而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C
3.C
4.(1)算命的说他所住的房下藏有财宝,家里人想要挖挖看,他立即制止了。
  (2)汉唐以来,君王依仗的用来治理国家的是法律、军队和粮食这三样。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杜瑛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人。瑛长七尺,美须髯,气貌魁伟。金将亡,士犹以文辞规进取,瑛独避地河南缑氏山中。时兵后,文物凋丧,瑛】;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微。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戮。大姓战惧,皆称神明。
  朝廷举能,迁蜀郡太守。先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
  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对曰:“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州书佐黄昌妻也。妾尝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昌惊,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邪?”对曰:“昌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昌乃出足示之。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视事四年,征,再迁陈相。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昌每出行县,彭氏妇人辄升楼而观。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之。
  又迁为河内太守,又再迁颖川太守。永和五年,征拜将作大匠。汉安元年,进补大司农,左转太中大夫。卒于官。 (节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其子犯事,诣昌自讼 ② 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① 妇归宁于家     ② 缙绅而能不易志者
C.① 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② 得观所谓石钟者
D.① 贼所略,遂至于此  ②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昌“政尚严猛”的一组是(     )
① 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
② 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戮
③ 大姓战惧,皆称神明
④ 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
⑤ 昌惊,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邪?”
⑥ 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之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盗窃车盖的小偷和登楼观看他的彭氏妇人,黄昌不论其罪轻重,一并处死的做法,表现了他用刑残酷的一面。
B.黄昌的妻子被贼人掠去,后来嫁给蜀人,失散多年,他还能不忘旧情,重又相认,表现了黄昌讲仁义、重感情的一面。
C.黄昌虽被称为“酷吏”,但他的治政“严猛”,主要是打击豪强,在东汉豪强横行的情况下,他的行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D.黄昌治政有方,断案讲策略,屡次被提拔重用。他后来做河内太守,前后两次任颖川太守,并一路直升至太中大夫,最后死在任上。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也。雅旷有智局,容仪伟丽,不修小节。县召为吏,给农司马。会谒者阳翟郭玄信奉使,求人为御,司马以苞及邓艾给之。行十余里,玄信谓二人曰:“子后并当至卿相。”苞曰:“御隶也,何卿相乎?”既而又被使到邺,事久不决,乃贩铁于邺市。市长沛国赵元儒名知人,见苞,异之,因与结交。叹苞远量,当至公辅,由是知名。见吏部郎许允,求为小县。允谓苞曰:“卿是我辈人,当相引在朝廷,何欲小县乎?”苞还叹息,不意允之知己乃如此也。
  稍迁景帝中护军司马。宣帝闻苞好色薄行,以让景帝。帝答曰:“苞虽细行不足,而有经国才略。夫贞廉之士,未必能经济世务。是以齐桓忘管仲之奢僭,而录其匡合之大谋;汉高舍陈平之污行,而取其六奇之妙算。苞虽未可以上俦二子,亦今日之选也。”意乃释。徙邺典农中郎将。时魏世王侯多居邺下,尚书丁谧贵倾一时,并较时利。苞奏列其事,由是益见称。
  文帝之败于东关也,苞独全军而退。帝指所持节谓苞曰:“恨不以此授卿,以究大事。”及诸葛诞举兵淮南,苞统青州诸军,简锐卒为游军,以备外寇。诞等留辎重于都陆,轻兵渡黎水。苞等逆击,大破之。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诡道袭都陆,尽焚其委输。
  文帝崩,贾充、荀勖议葬礼未定。苞时奔丧,恸哭曰:“基业如此,而以人臣终乎!”葬礼乃定。武帝践阼,迁大司马。
  自诸葛诞破灭,苞便镇抚淮南,士马强盛,边境多务,苞既勤庶事,又以威德服物。淮北监军王琛轻苞素微,因是密表苞与吴人交通。先时望气者云“东南有大兵起”。及琛表至,武帝甚疑之。会荆州刺史胡烈表吴人欲大出为寇。苞亦闻吴师将入,乃筑垒遏水以自固。会苞子乔为尚书郎,上召之,经日不至。帝谓为必叛,欲讨苞而隐其事。遂下诏以苞不料贼势,筑垒遏水,劳扰百姓,策免其官。遣太尉义阳王望率大军征之,以备非常。苞用掾孙铄计,放兵步出,住都亭待罪。帝闻之,意解。及苞诣阙,以公还第。
  泰始八年薨。策谥曰武。(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①文帝:指司马昭。②武帝:指司马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允之知己乃如此也——意:料想
B.而有国才略——经:治理
C.锐卒为游军——简:检阅
D.及苞阙,以公还第——诣:到……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能够说明石苞“有智局”的一组是(     )
①见吏部郎许允,求为小县
②而有经国才略
③苞独全军而退
④尽焚其委输
⑤苞便镇抚淮南
⑥乃筑垒遏水以自固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①②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苞儒雅豁达,富有智谋,容貌壮伟,仪表俊丽,但是不拘小节,曾因为喜好女色、品行轻薄而受到宣帝的责备。
B.郭玄信、赵元儒都有知人之能,在石苞默默无闻的时候,他们都认为石苞将来能位及人臣。后来果如他们所料,石苞历任大司马等官职。
C.石苞不畏权贵,曾上奏折弹劾贵倾一时的尚书丁谧,由此被人们称赞;石苞军事才能突出,诸葛诞起兵时,他积极准备,击败了诸葛诞的军队。
D.武帝怀疑石苞图谋不轨,于是罢免了石苞的官职,并且派遣大军征讨石苞以防不测;但由于石苞并没有和朝廷对抗之意,武帝最终没有惩处石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允谓苞曰:“卿是我辈人,当相引在朝廷,何欲小县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北监军王琛轻苞素微,因是密表苞与吴人交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使)
B.或命巾车,或孤舟(长桨)
C.眄庭柯以颜(使……现出愉悦)
D.翳翳以将入(日光)
2.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
①舟遥遥以轻飏 ②木欣欣以向荣 ③乐琴书以消忧 ④请息交以绝游
⑤问征夫以前路 ⑥农人告余以春及 ⑦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⑦/⑤/④⑥
C.①②/③⑦/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⑦/④⑥
3.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乐夫天命复奚疑
4.对文意概括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首段交待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心为形役”,即心志被形体役使,做了许多违心悖情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为下文抒写弃官归田的决心作铺垫。
B.第二段描写宁静淡泊的日常生活、温馨朴实的家乡亲情和清新素雅的自然景观令诗人留连忘返、自得其乐,同时也通过对夕阳晚照、苍松兀立、引壶自酌等场景的描写,揭示出诗人与世隔绝、独立自足的清高和冷寂。
C.第三段描写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字里行间体现出诗人躬耕陇亩的舒心惬意,游山玩水的幽雅闲适和琴书相伴、情话相谈的融洽欢快。大自然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促使诗人欢欣鼓舞,诗性大发。
D.第四段抒发了诗人委心乘化、乐天安命的情志。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返朴归真,但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感叹和接二连三的反问中却隐含着诗人去留难定、取舍难决的矛盾和苦闷。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贤 士 隐 居 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己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随所言酬之。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王氏:王安石 ②玩心:犹言专心致志。坟典: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三坟》(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即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书)、《八索》(乃八卦之说)、《九丘》(九州之志)等古书。
1、下列各项中对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岁四五访其庐——率:大概
B、忘寝食——殆:恐怕
C、虽细事不也——苟:马虎
D、辄一之——扣:求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蕲人知        ②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①不妄人接        ②欲呼张良俱去
C、①与缺而未知者      ②重为乡党
D、①苟一日之用足,玩心坟典 ②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3、以下各项中都属于直接表现“贤士隐居者”的“贤”的一项是(     )
①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
②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③廉介有常,安于贫贱
④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⑤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⑥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⑥
4、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究经书,从来不与外人交往。 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潜心读古书,不轻易外出,尤其对《周易》有很深的造诣。
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在乎价钱。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究典籍,不喜欢交游。 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不接受。
5、用“/”线给文中加粗的句子断句正确一项是(     )
A、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
B、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
C、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
D、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
6、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后樊泽为节度使,时浩然墓庳坏,符载以笺叩泽曰:“故处士孟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门裔陵迟,丘陇颓没,永怀若人,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而今外迫军旅,内劳宾客,牵耗岁时,或有未遑。诚令好事者乘而有之,负公夙志矣。”泽乃更为刻碑凤林山南,封宠其墓。
  初,王维过郢州,画浩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咸通中,刺史郑諴谓贤者名不可斥,更署曰孟亭。
  开元、天宝间,同知名者王昌龄、崔颢,皆位不显。
1.下列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喜人患难——振:救济
B.一座嗟伏,无敢——抗:违抗,不顺从
C.故人至,剧饮欢甚——会:恰逢
D.浩然床下,维以实对——匿:隐藏,躲藏
2.下列各组选项都表明对孟浩然品质和才华褒扬的一组是(     )
①一座嗟伏,无敢抗
②业已饮,遑恤他
③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
④浩然再拜,自诵所为
⑤文质杰美,殒落岁久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孟浩然通过王维的介绍见到了唐玄宗,但是唐玄宗在听到了他的诗句后感到不高兴,最终没有给他任何官职。
B.刺史郑諴认为孟浩然冒犯了别人,因此就把亭子的名字给改了,称为“孟亭”。
C.张九龄历来很赞赏孟浩然的才能,后来在他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把孟浩然征聘在幕府中,后来幕府被撤销了。
D.樊泽担任节度使的时候,把一直拖着没有改建的孟浩然墓给改建了,并且还在凤林山南给孟浩然刻碑。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