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云南省月考题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
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於是遂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十二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於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过郑,郑文公弗礼。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晋公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固:坚持
B.重耳安之/安:安于享受
C.穷而来此/穷:贫穷
D.重耳谢不敢当 / 谢:辞谢
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经历坎坷困苦的一项是( )
①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
②饥而从野人乞食
③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
④醉重耳,载以行
⑤过曹,曹共公不礼
⑥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骊姬进谗言,重耳未向献公告别就逃到蒲城,被追杀时又逃到狄;惠公即位后,又被追杀,只得逃往齐国。
B.重耳逃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予他很好的待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送给他十二匹马。桓公死后,因齐国内乱,重耳被迫离开齐国。
C.重耳逃到出国后,楚成王以对待诸侯的礼节对待他。当楚成王问他回晋国后怎样回报时,重耳以"退避三舍"回答,激怒了楚国将领子玉。
D.晋惠公死去后,晋国的几位大夫劝说重耳回晋国。在逃亡十九年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
4.把文中画横线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A
3.B
4.(1)齐桓公喜好善行,有志称霸,体恤诸侯。现在听说管仲、?朋去世,齐也想寻找贤能的人辅佐,为何不前往呢?
(2)晋公子品行高尚,但在外遭难很久了,随从都是国家的贤才,这是上天安置的,怎么可以杀了呢?况且他的话又可以换成什么说法呢?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注]。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新唐书?虞世南传》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二十七)
[注]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高荔行 高:推崇
B.而赡博不及也 赡:丰富
C.故议者方晋二陆 方:正直
D.与秦王俊交辟之 辟:征召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虞世南忠直诚恳的一组是( )
①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②世南抱持号诉请代 ③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
④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⑤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⑥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世南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十多年,他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有时甚至几十天也不梳洗。
B.虞世南和哥哥世基一起在隋朝任职。虞世南在文章清劲上不如世基,但他学问渊博,也不像哥哥那样善于用花言巧语来博得皇帝的喜爱。
C.面对陇右一带山崩,江淮一带闹水灾的情况,虞世南劝太宗借鉴汉文帝时陇右地震,采取郡国不来贡献,给民众以恩惠的办法来稳定局面。
D.在皇上作宫体诗叫虞世南依韵唱和这件事上,虞世南认为皇上作的诗诗体不雅正,担心自己唱和的诗一旦传于世,会引起不好的影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乃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袛、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
朱袛、萧建送丧至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袛、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范晔《后汉书. 赵咨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地一项是 ( )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就:到任
B.诏书切让/让:责备
C.躬率子孙耕农为养/躬:亲自
D.所犯无状,干暴贤者/干:干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咨乃谢病去
②因请为设食,谢曰
B.①令敦煌曹皓
②欲令速朽
C.①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
②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
D.①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
②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袛、萧建等,使薄殓素棺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侍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旁迎候而他却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视事三年,以疾自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家人之治产也,相忍也饥寒,相强以劳苦,虽犯军旅之难,饥馑之患,温衣美食者,必是家也;相怜以衣食,相惠以佚乐,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故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仁之为道,偷乐而后穷。圣人权其轻重,出其大利,故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人之相怜也。学者之言,皆曰轻刑,此乱亡之术也。凡赏罚之必者,劝禁也。赏厚则所欲之得也疾,罚重则所恶之禁也急。夫欲利者必恶害,害者利之反也,反于所欲,焉得无恶。欲治者必恶乱,乱者治之反也。是故欲治甚者,其赏必厚矣,其恶乱甚者,其罚必重矣。今取于轻刑者,其恶乱不甚也,其欲治又不甚也,此非特无术也,又乃无行。是故决贤、不肖、愚、知之美,在赏罚之轻重。且夫重刑者,非为罪人也。明主之法揆也治贼非治所揆也所揆也者是治死人也。刑盗,非治所刑也;治所刑也者,是治胥靡也。故曰: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此所以为治也。重罚者,盗贼也;而悼惧者,良民也;欲治者奚疑于重刑!若夫厚赏者,非独赏功也,又劝一国。受赏者甘利,未赏者慕业,是报一人之功而劝境内之众也,欲治者何疑于厚赏!今不知治者,皆曰:重刑伤民,轻刑可以止奸,何必于重哉?此不察于治者也。夫以重止者,未必以轻止也;以轻止者,必以重止矣。是以上设重刑者而奸尽止,奸尽止则此奚伤于民也?所谓重刑者,奸之所利者细,而上之所加焉者大也;民不以小利蒙大罪,故奸必止者也。所谓轻刑者,奸之所利者大,上之所加焉者小也;民慕其利而傲其罪,故奸不止也。故先圣有谚曰:“不踬于山,而踬于垤。”山者大,故人顺之,垤微小,故人易之也。今轻刑罚,民必易之。犯而不诛,是驱国而弃之也;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是故轻罪者,民之垤也。是以轻罪之为民道也,非乱国也则设民陷也,此则可谓伤民矣!(节选自《韩非子·六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犯军旅之难——犯:侵犯
B.明主之法,揆也——揆:准则
C.又劝一国——劝:劝勉
D.故人易之也——易:轻视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相忍以饥寒——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是故欲治甚者——吾妻之美我者
C.欲治者奚疑于重刑——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此不察于治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明主/之法揆也/治贼非治/所揆也/所揆也者/是治死人
B.明主之法/揆也/治贼/非治所揆也/所揆也者/是治死人
C.明主之法/揆也/治贼非/治所揆也/所揆也者/是治死人
D.明主之法揆/也治贼/非治所揆也/所揆也者是/治死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相怜以衣食,相惠以佚乐,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决贤不肖愚知之美,在赏罚之轻重。且夫重刑者,非为罪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谓轻刑者,奸之所利者大,上之所加焉者小也;民慕其利而傲其罪,故奸不止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选自苏洵《六国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
B.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帮助
C.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决定
D.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爱惜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指代对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其:秦战胜而得到的土地)
B.子孙视之不甚惜(之:土地)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之:赂秦各国)
D.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其:赵国)
3.下列句子加粗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思厥先祖父
B.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C.暴霜露,斩荆棘
D.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开宗明义,提出全文论点,并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进行分析,巩固论点。
B.第二段从“赂者”入手,运用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说明以地事秦必然招致灭亡的结局。
C.第三段从“不赂者”入手,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赂秦力亏,破灭之道”的道理。
D.本文剖析透彻,逻辑性很强。文中还使用形象描写的手法,使得论证鲜明晓畅,生动感人。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与例句中“徒”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
A.徒以吾两人在也
B.徒见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半百者多徒行
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⑥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
3.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③而相如廷叱之
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最新试题
- 1江苏省被称为“富饶水乡“是因为( )A.平原广袤,河网密布,物产富饶B.水力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高C.土地肥
- 2Each player tried his best to _________ the game.A.beat B.d
- 3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首先营造一个适合海洋生物生长与繁殖的栖息
- 4如果把分式2yx+y中的x和y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 )A.不变B.缩小2倍C.扩大2倍D.扩大4倍
- 5不等式组3x+3>1x-4≤8-2x的最小整数解是( )A.0B.1C.2D.-1
- 6(9分)某同学测量一只未知阻值的电阻。①他先用万用表初步测量,将选择开关旋至“×10” 档,进行欧姆调零后进行测量,结果
- 7—Is Mary your friend? —______. [ ]A. Yes, it"s
- 8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要原来的位置外,还需要什么条件?下面来进行体会:将△ABC平移到△DEF,不能确定△DEF
- 9人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一分钟呼吸的次数大约为[ ]A.16B.30C.75D.100
- 10若数列满足:,则 ■
热门考点
- 1“Oh, how fat he is!” “But I think he is ____ than fat.”A.sho
- 2已知 满足,则直线必过定点 ( )A.B.C.D.
-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木柴燃烧C.白磷自燃D.食物变质
- 4有两排坐位,前排11个坐位,后排12个坐位,现安排2人就坐,规定前排中间的3个坐位不能坐,并且这2人不左右相邻,那么不同
- 5下列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的变化B.核
- 6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A.B.C.D.
- 7The heroine of the story found herself ________ for this mar
- 8(1)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看到了自己在镜中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现象而成的,他到镜中像的距离为______m
- 9(3分)大量实验表明,少量固体物质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具有与水不同的性质,常被人们应用于日常生活.如: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内
- 10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0.0349分别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 )A.0.03(精确到0.01)B.0.035(精确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