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
B.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看,回头看
C.人不敢与忤视 忤:逆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通“返”,回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诚能得樊将军首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对刺秦王一事是积极主动的,他表示即使太子不说,他也要请求行动。
B.樊於期之所以愿意为刺秦王而牺牲自己,是因为秦国对他实在是太刻毒了。
C.为刺秦王,太子丹花费百金买下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并让工匠用药水加工。
D.除秦武阳外,荆轲还想和一个朋友同去行刺,但终因此人住得太远而放弃。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解析

小题1:B(顾:只是,不过,表轻微转折)
小题2:A(A.假如没有  B.如果 /确实、的确  C.被/替  D. 助词,“的”/代词,“这种情况”)
小题3:D(放弃的原因是因太子丹催促上路)
参考译文:
秦国大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赵国的全部领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直到燕国的南部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对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想经常侍奉您,又哪里能够呢?”荆轲说:“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如果真的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地接见我,那我就有机会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的心,希望您另外考虑别的办法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父亲、母亲和宗族,全被***戮或没收为官奴了。现在听说购买将军的头,赏格一千斤金、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到这事,常常痛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来!”荆轲说:“现在有一句话,既可解除燕国的祸患,又可报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将军的头用来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而又友善地接见我。(到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他胸膛。既然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有没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夜为之咬牙痛心的事,今日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就割颈自***了。
太子听到这个消息,急速驾车赶去,伏在(樊将军的)尸体上痛哭,非常悲哀。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起樊於期的头,装在匣子里封好。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天下锋利的匕首,得到了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买下,让工匠用毒药水加工。于是打点行装派荆轲上路。
燕国有个勇士叫秦武阳,十二岁时就***过人,人们不敢对他正眼相看。就派秦武阳做副手。
荆轲等待着一个朋友,想同他一起去,那人居住的远,还未到来,为此而留下等待他。
过了一阵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晚了,怀疑他改变主意后悔了,就又请求他说:“时间已经快到了,荆卿难道不想去了吗?请允许我先派秦武阳去!”荆轲生气了,呵斥太子说:“今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现在只提着一把匕首深入不可预测的强暴的秦国,我所以停留,是在等待我一个朋友同他一起去。现在太子嫌动身晚了,我就辞别了。”于是出发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王若虚字从之,京城人也。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鹿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奉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正大初,《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未几,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
天兴元年,哀宗走归德。明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虽然,我姑以理谕之。”乃谓奕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曰:“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曰:“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祁等固辞而别。数日,促迫不已,祁即为草定,以付好问,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金亡,微服北归镇,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至黄岘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曰“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乃命子忠先归遣子恕前行视夷险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所著文章号《慵夫集》若干卷《滹南遗老集》若干卷传于世。                     
节选自《金史•王若虚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秩满,老幼攀送攀:拉,挽留
B.奕辈不能夺夺:使……改变
C.若虚自分必死分:分开
D.好问意未惬惬:满意,满足
小题2:下列家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数日乃得行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B.请为立建功德碑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二君其无让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若虚离任时,百姓不分老幼都来送行,过了几天才能出发,这正说明其得信于民、政绩突出。
B.文章详写王若虚拒绝撰写崔立功德碑一事,意在表现其珍视名节,不趋炎附势的品格。
C.文章中王若虚与同游者所说之言意即:“在尘世中沉沦了一生,没有料到晚年却到达仙人的洞府,果真能在此山终老,我的愿望就完全实现了。”
D.通观全文,主要反映了王若虚性格机警善辩的一面。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长沮、桀溺(1)耦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津:津,渡口。 (4)执舆:即执辔。 (5)之:与。 (6)辟人:逃避。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3分)
②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3分)
(2)从文中可以看出,对社会现实与改革的关系,孔子所持的观点(态度)是                   (不超过15字),而长沮、桀溺的观点(态度)却认为(不超过15字)。(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子路曰:“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5)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7)而已矣。”
【注释】 (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奚:什么。 (3)正名:即正名分。 (4)迂:迂腐。 (5)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6)中:音zhòng,得当。 (7)苟:苟且,马马虎虎。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
②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2)孔子认为治国家要先正名,理由是什么?请简述出来。(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1)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2)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3)弑(4)齐君(5),陈子文(6)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 (1)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子文是楚国的著名宰相。 (2)已:罢免。 (3)崔文:齐国大夫崔杼(音zhù)曾***死齐庄公,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应。 (4)弑:地位在下的人***了地位在上的人。 (5)齐君:即指被崔杼所***的齐庄公。 (6)陈文子:陈国的大夫,名须无。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②犹吾大夫崔子也
(2)阅读上面《公冶长》选段,简述孔子是怎么评价令尹子文和陈文子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一)子路曰:“桓公***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二)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③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④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⑤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篇》)
  [注]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掉了他。 ②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后,召忽自***,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③匡:纠正。 ④衽:衽,衣襟。 ⑤谅:遵守信用,这里指拘泥小的信义、小的节操。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3分)
     ②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3分)
  (2)从上面两段文字看,孔子称赞管仲“如其仁!如其仁!”这是为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