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日,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钩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蚤食后,出门而望 “蚤”:通“早” |
B.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 “间”:中间 |
C.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诣”:到 |
D.问之常钓家,率如是“率”:大概,大致 |
A.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B.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D.忌不自信 |
A.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钓者未得鱼希冀得鱼,钓得小鱼又期盼大鱼的心理变化过程。 |
B.“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这一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 |
C.钓者虽然钓技不高,但他自得其乐。 |
D.文章叙述了钓者一次钓鱼的详细经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钓鱼之乐。 |
⑴、翻译上文画线的句子
①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 5分 )
译:
。
②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5分 )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
1)不久,手脚乏力,(于是)把钓竿靠放在岸边,(人)从远处观看它,(钓竿)还是象原来一样没有动静。(5分)
2)等到饭后仍然出去,改变地方,到别的池塘去寻找钓鱼的地方。等到傍晚回来,钓得的鱼还是和午前差不多一样。(5分)
解析
小题1:略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略
核心考点
试题【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共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10分)。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日,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季布为奴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诫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 “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因此闻名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对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迹:追踪
B.乃髡钳季布,衣褐衣 衣:穿上
C.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职:职分
D.夫忌壮士以资敌国 资:凭借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朱家侠义言行的一组是( )
①为气任侠,有名于楚
②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
③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
④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⑤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
⑥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④ D. 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为表示自己得罪汉高祖是出于人臣之责,无意与汉朝廷为敌,才摧刚为柔,甘愿到朱家处为奴。
B.朱家不顾罪及三族,窝藏季布这个朝廷要犯并设法使他得到赦免,主观上是出于侠义,客观上有利于汉政权赢得民心。
C.朱家举出伍子胥鞭打荆平王坟墓的事例,意在说明不能过于逼迫季布,以免造成他“资敌国”的后果。
D.汝阴侯滕公向汉高祖进言,是由于钦佩朱家的侠义,看重季布的贤能,更是为了维护朝廷的根本利益。
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3分)
答:
(2)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4分)
答:
(3)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3分)
答:______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五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义兴人周荟为寿昌浦口戍主,见而奇之,因召与语。文育对曰:“母老家贫,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就其母请文育养为己子,母遂与之。及荟秩满,与文育还都,见于太子詹事周舍,请制名字,舍因为立名文育,字景德。命兄子弘让教之书计。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文育,文育不之省也,谓弘让曰:“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弘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庆之使荟将五百人往新蔡悬瓠,慰劳白水蛮,蛮谋执荟以入魏,事觉,荟与文育拒之。时贼徒甚盛,一日之中战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荟于阵战死,文育驰取其尸,贼不敢逼。及夕,各引去。文育身被九创,创愈,辞请还葬,庆之壮其节,厚加馈遗而不遣之。葬讫,会庐安兴为南江督护,启文育同行。累征俚獠,所在有功,除南海令。安兴死后,文育与杜僧明攻广州,为高祖所败,高祖赦之,语在僧明传。
后监州王劢以文育为长流,深被委任。劢被代,文育欲与劢俱下,至大庚岭,诣卜者,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文育曰:“足钱便可,谁望公侯。”卜人又曰:“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其夕,宿逆旅,有贾人求与文育博,文育胜之,得银二千两。旦日辞劢,劢问其故,文育以告,劢乃遣之。高祖在高要,闻其还也,大喜,遣人迎之,厚加赏赐,分麾下配焉。
(选自《陈书》,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哀:同情 |
B.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善:赞许 |
C.及夕,各引去引:退却 |
D.劢问其故,文育以告故:缘故 |
( )
A.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 | B.累征俚獠,所在有功 创愈,辞请还葬厚加馈遗而遣之 | C.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 | D.文育身被九创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周文育本姓项,名叫猛奴,周荟见到他时认为他是个奇特的人,于是便向自己的母亲请求把他收为养子。后来,改姓周,名文育,学习骑射。 |
B.弘让教周文育写字和算术,但周文育不以为然,认为博取功名只要有长矛就可以了。弘让听后大为赞赏,于是便教周文育骑马射箭。 |
C.陈庆之派周荟慰劳白水蛮人,但蛮人却密谋活捉周荟送给魏,事情泄露后,周荟和周文育率兵抵抗。结果,周荟战死,周文育身上也多处受伤。 |
D.王劢的职务被别人替代后,周文育要和王劢一同北下,但走到大瘐岭时听信了卜人的话而返回,受到高祖的热烈欢迎。 |
(1)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文育,文育不之省也。
译文:
(2)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
译文:
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闵王。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征①。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立,田单相之。
过菑水,有老人涉菑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分者, 单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②,襄王呼而问之曰:"汝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汝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曰:"奈何?"曰:"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
《战国策·齐策六》
注:①征:证明。②贯珠者,采集珍珠的人。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之立疑疑:迟疑 |
B.襄王恶之恶:憎恶 |
C.不早图,恐后之后:落在后面 |
D.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谷:给粮食吃 |
A.齐以破燕 / 敢以烦执事 |
B.出不能行,坐于沙中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
C.王不如因以为己善 /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
D.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 今君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
①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②王不如因以为己善。③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④乃赐单牛酒,嘉其行。⑤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⑥田单之爱人,磋!乃王之教泽也!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④⑥ | D.④⑤⑥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史弘肇,字化元,郑州荥泽人也。为人骁勇,走及奔马。梁末,调民七户出一兵,弘肇为兵,隶开道指挥,选为禁兵。汉高祖典禁兵,弘肇为军校。弘肇为将,严毅寡言,麾下尝少忤意,立楇***之,军中为股慄。以故高祖起义之初,弘肇行兵所至,秋毫无犯,两京帖然。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归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高祖疾大渐,与杨邠、苏逢吉等同授顾命。隐帝时,河中李守贞、凤翔王景崇、永兴赵思绾等皆反,关西用兵,人情恐惧,京师之民,流言以相惊恐。弘肇出兵警察,务行***戮,罪无大小皆死。是时太白昼见,民有仰观者,辄腰斩于市。市有醉者忤一军卒,诬其讹言,坐弃市。凡民抵罪,吏以白弘肇,但以三指示之,吏即腰斩之。侍卫孔目官解晖狡酷,民抵罪者,莫敢告诉。燕人何福进有玉枕,直钱十四万,遣僮卖之淮南以鬻茶。僮隐其钱,福进笞责之,僮乃诬告福进得赵延寿玉枕,以遗吴人。弘肇捕治,福进弃市,帐下分取其妻子,而籍其家财。
弘肇不喜宾客,尝言:“文人难耐,呼我为卒。”周太祖出镇魏州,弘肇议带枢密行,苏逢吉、杨邠以为不可,弘肇恨之。明日,会饮窦贞固第,弘肇厉声举爵属太祖曰:“昨日廷论,何为异同?今日与公饮此。”逢吉与邠亦举大爵曰:“此国家事也,何必介意乎!”遂俱饮爵。弘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无‘毛锥子’,军赋何从集乎?”弘肇默然。隐帝自关西罢兵,渐近小人,与后赞、李业等嬉游无度,而太后亲族颇行干托,弘肇与杨邠稍裁抑之。太后有故人子求补军职,弘肇辄斩之。帝始听乐,赐教坊使等玉带、锦袍,往谢弘肇,弘肇怒曰:“健儿为国征行者未有偏赐,尔曹何功,敢当此乎!”悉取所赐还官。隐帝春秋渐长,为大臣所制,数有忿言,业等乘间谮之,以谓弘肇威震人主,不除必为乱。隐帝颇欲除之。夜闻作坊锻甲声,以为兵至,达旦不寐。由是与业等密谋禁中。
乾祜三年冬十月十三日,弘肇与杨邠、王章等入朝,坐广政殿东庑,甲士数十人自内出,擒弘肇、邠、章斩之,并族其三家。周太祖即位,追封弘肇郑王,以礼归葬。
(节选自《新五代史·汉臣传第十八》,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高祖典禁兵典:掌管 |
B.高祖疾大渐渐:转好 |
C.坐弃市坐:定罪 |
D.遣僮卖之淮南以鬻茶鬻:买 |
①麾下尝少忤意,立楇***之
②弘肇行兵所至,秋毫无犯,两京帖然
③弘肇出兵警察,务行***戮,罪无大小皆死
④但以三指示之,吏即腰斩之
⑤文人难耐,呼我为卒
⑥太后有故人子求补军职,弘肇辄斩之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①②⑥ | D.③④ |
A.史弘肇少言寡语,但治军相当严厉。他的一个手下由于不听从命令,被史弘肇当场乱棍打死,将士们见状都吓得腿直发抖,因此,他的军队纪律十分严明。 |
B.史弘肇辅政后只知道严厉治理,但不知明辨是非。燕人福进被诬告并被处死,他的妻子儿女被史弘肇的手下人分别霸占,财物也被瓜分。 |
C.史弘肇重武轻文,不喜欢和文人来往。在窦贞固家的宴会上,史弘肇力陈安朝廷,定祸乱,有武将就足够了,至于文臣没有什么用处,因此他受到了三司使王章的反诘。 |
D.史弘肇凶暴无端,树敌很多。隐帝亲近小人,又想摆脱大臣的控制,自己主政,于是与李业在宫中密谋,诛***了弘肇与杨邠、王章三人,并族其三家。 |
(1)侍卫孔目官解晖狡酷,民抵罪者,莫敢告诉。
(2)健儿为国征行者未有偏赐,尔曹何功,敢当此乎!
全琮字子璜,吴郡钱塘人也。父柔,汉灵帝时举孝廉,补尚书郎右丞,董卓之乱,弃官归,州辟别驾从事,诏书拜会稽东部都尉。孙策到吴,柔举兵先附,策表柔为丹阳都尉。孙权为车骑将军,以柔为长史,徙桂阳太守。柔尝使琮赍米数千斛到吴,有所市易。琮至,皆散用,空船而还。柔大怒,琮顿首曰:“愚以所市非急,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故便振赡,不及启报。”柔更以奇之。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琮居者以百数,琮倾家给济,与共有无,遂显名远近。后权以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使讨山越。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将关羽围樊、襄阳,琮上疏陈羽可讨之计,权时已与吕蒙阴议袭之,恐事泄,故寝琮表不答。及禽羽,权置酒公安,顾谓琮曰:“君前陈此,孤虽不相答,今日之捷,抑亦君之功也。”于是封阳华亭侯。黄武元年,魏以舟军大出洞口,权使吕范督诸将拒之,军营相望。敌数以轻船钞击,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顷之,敌数千人出江中,琮击破之,枭其将军尹卢。
嘉禾二年,督步骑五万征六安,六安民皆散走,诸将欲分兵捕之。琮曰:“夫乘危徼幸(同“侥幸”),举不百全者,非国家大体也。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可谓全哉?纵有所获,犹不足以弱敌而副国望也。如或邂逅,亏损非小,与其获罪,琮宁以身受之,不敢徼功以负国也。”
初,权将围珠崖及夷州,皆先问琮,琮曰:“以圣朝之威,何向而不克?然殊方异域,水土气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往者惧不能反,所获何可多致?愚臣犹所不安。”权不听。军行经岁,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权深悔之。后言次及之,琮对曰:“当是时,群臣有不谏者,臣以为不忠。”
琮既亲重,赐累千金,犹谦虚接士,貌无骄色。十二年卒。 (《三国志·吴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弃官归,州辟别驾从事 辟:征召 |
B.柔尝使琮赍米数千斛到吴,有所市易 赍:通“资”,钱财 |
C.权时已与吕蒙阴议袭之阴:暗中 |
D.恐事泄,故寝琮表不答 寝:息止,搁置 |
A.琮至,皆散用,空船而还愚以所市非急,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 |
B.依琮居者以百数敌数以轻船钞击 |
C.顷之,敌数千人出江中后言次及之,琮对曰 |
D.以圣朝之威,何向而不克所获何可多致 |
①依琮居者以百数,琮倾家给济,与共有无
②刘备将关羽围樊、襄阳,琮上疏陈羽可讨之计
③敌数千人出江中,琮击破之
④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可谓全哉
⑤往者惧不能反,所获何可多致
⑥群臣有不谏者,臣以为不忠
A.①④⑤ | B.②④⑥ | C.①③⑥ | D.②③⑤ |
A.全琮从桂阳运几千斛大米到吴地做买卖,当看到吴地粮荒危急时,就把大米救济当地士人;回桂阳后他又倾其所有,救济几百个逃难的中州士人。 |
B.全琮在魏军多次用小船包抄袭击作干扰时,按兵不动,伺候吕范,一刻没有休息,等几千魏军出现在长江中心时,才出击攻打,大获全胜。 |
C.全琮统率军队征讨六安时,老百姓全都逃散了,许多将领要分兵抓捕百姓,全琮认为这一举动有得有失,不是维护国家大局的行为。 |
D.全琮认为珠崖夷州等地水土潮湿有瘴气,人们到那里会得疾病,军队不可前往。孙权不听他的话,结果出兵一年后,十分之八九的士兵得病而死。 |
⑴愚以所市非急,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故便振赡,不及启报。(6分)
⑵君前陈此,孤虽不相答,今日之捷,抑亦君之功也。(4分)
最新试题
- 1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1和5,第三条边长为整数,则第三条边长为______.
- 2已知空间三点A、B、C,两条直线a,b及平面α,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α,B∈α,C∈AB,则C∈α;②若A∉α,B∉α
- 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金属A、 B跟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经实验发现:生成氢气的
- 4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实质是 A.协调好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和
- 5从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城市表》中获得的有效信息是[ ]A.北京始终是世界三大城市之一B.粮食作物的引进是欧美城市发
- 6下图是部分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条件及生成的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E为红棕色固体,K为浅绿色
- 7数轴上与表示-3的点的距离等于3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 )。
- 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a+b)=2ab+bB.x6÷x2=x4C.(a+b)2=a2+b2D.53÷53=5
- 9某教师的月工资数与工作的年数如下表所示(工资单位:元)小题1:(1)填出第5年他的月工资数;小题2:(2)用含n的代数式
- 10下列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FeSO4B.Fe2O3C.Fe3O4D.Na2FeO4
热门考点
- 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过点的动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是中点,与直线:相交于.(1)求证:当与垂直时,必过圆心;(2)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
- 3如下图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A、hB、hC高处滚下(,),
- 42011年3月11日日本连遭强震海啸自然灾害,损失惨重,引发人们思考。回答1~2题。1、“预测”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通
- 5(1)计算:(13)-1-38+2×22+(-1)2009(2)解方程组:2x-y=6(1)x+2y=-2(2)
- 6吃“麦当劳”的快餐,到“家乐福”超市购物,看好莱坞大片……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A.对外开放使国内企业面临恶意的
- 72008年9月27日南方网报道,26日上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隆重召开广东省科学技术大会,总结近年来我省科学技术工作
- 8自2008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并通过政府公
- 9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B.①既无伯叔,终鲜兄弟②既又与汝就
- 10张先生是某市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工,2011年他的总收入为10万元,下表反映了他的收入组成情况。由表格可以看出张先生的收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