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深虑论[明]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深虑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岂其之未周欤虑:考虑、思虑B.变封建而为郡县封建:封邦建国
C.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求:请求D.笼络当世之务笼络:包揽
小题2:下列加线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祸常发所忽之中劳力者制
B.武氏日侍其左右不悟后人哀之不鉴之
C.欲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秦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D.备其可畏,而遗其所不疑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一篇经国济世的政论文,通篇紧扣题目“深虑”二字着笔,层次清楚,中心明确。
B.本文首段从理论上剖析“虑天下者”的习惯思维特点及其必然的局限性,表明他们虽然思虑甚详,却每每祸出虑外。
C.中段通过具体的事例即通过秦、汉、魏、晋、唐、宋的史实,说明要想国家不灭,必须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
D.末段用良医、良巫的不能谋子的生活事例引出古圣人“用大德以结乎天心”的深谋远虑,并以此警戒后世君主。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2)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3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1)然而(那些)超出智力所不能达到的范围,是天道的安排呀!(“出”1分,判断句1分,句意通顺1分)
(2)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若”、“赤子”各1分,句意通顺1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求:寻找
点评:考生在作答此题时,应注意“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中的“在文中”这一限制语,也就是说,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即使是对的,但如果放在文中解释不通,那么,该选项就有可能是错误的。
小题2:试题分析:A项:从,在/被;B项:却,表转折;C项:以,凭借;D项:所字结构,所+动词,表示动词所涉及的对象。
点评:文言虚词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有以下一些技巧:1. 注意词性,凡是词性不同,那么它的意义和用法肯定不同。2. 注意虚词所在的位置以及在句中的成分。3. 注意人称的不同。4. 注意平时把课文中典型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类、比较。
小题3:试题分析:中段通过具体的事例即通过秦、汉、魏、晋、唐、宋等乱出虑外的史实,说明“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点评:它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这种考查应用性、综合性强。考查时,一般涉及以下几点:(1)某个论点的依据;(2)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3)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4)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
小题4:试题分析:……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翻译时要体现出判断句的特点。另外,这两句的翻译,还要把握这样几个关键词语:出,动词,超出;若,好像;赤子,初生的婴儿。
点评:翻译文言文要整体把握文意,根据情理合理推断;要体现词类活用及句式特点,其具体步骤为(1)总体分五步: 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第二步:找得分点、发现“生词”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第五步:轻读一遍,誊写答卷。
[参考译文]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武姓的人***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使可以制服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
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道啊!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法术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迅速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假如不能用大德赢得上天,仅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国家没有危亡,这从道理上是讲不过去的,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吗?
核心考点
试题【深虑论[明]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滕文公下》6.6)
【注释】①戴不胜:人名,宋国大臣   ②庄岳:齐国一个繁盛街道的名称
(1)从“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一句中,可概括出成语            ;孟子运用    方法,向戴不胜提出了                          的建议。
(2)请概括选段的主旨并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松风阁记
(明)刘基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皆不得其中和,使人骇胆而惊心。故独于草木为宜。
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
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潇洒而扶疏,鬖髿而玲珑。故风之过之,不雍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潄;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堰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下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皆不得其中和中和:和谐适度
B.故听之可以解烦,涤昏秽黩:轻率
C.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石濑走:淌过
D.无外物以其心汩:扰乱
小题2: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能够说明风声“适意”的一组是(  )(3分)
①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
②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
③不壅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
④稍大,则如奏雅乐
⑤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
⑥义如振拔,隐隐有节奏
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④⑥D.①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从大处入笔生发议论,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描写主体。
B.文中第4、5段先描写松的枝干、针叶以及松树的形状、姿态,再写由于风的作用而发出自然美妙的松涛声。
C.文中运用了比喻和摹状的手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极力赞美了松和风给人带来的无穷美感。
D.作者游松风阁感到安逸舒适、悠闲自在,颇为清高自得;因而认为大可不必用许由和伯夷、叔齐的方式来自命清高。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
译文:                                                         
(2)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孟子·梁惠王上》)
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①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雠。寇雠何服之有?
(《孟子·离娄下》)
【注】①极:穷困,这里作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其处境极端困难。
小题1:下列有关上面两个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舜事尧是为臣的行为准则,尧治民是为君的行为准则。
B.孟子认为,历史榜样是人们效法和遵循的准则,不依榜样行事,就会失去规范。
C.孟子用对比的手法一正一反地告诉齐宣王如何才能让臣子在他死后为他服孝。
D.孟子用“寇雠何服之有”这个反问句向齐宣王强调了应该向臣子让步的重要性。
小题2:上面两个选段内容所体现的孟子思想有何相同之处?请简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小题1: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乃《经首》之会中:合乎
B.庖丁刀对曰释:放下
C.为之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
D.乎技矣进:进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臣神遇而不以目视故汉追及之
B.而刀刃若新发硎合《桑林》之舞
C.今臣刀十九年矣始臣解牛之时
D.庖丁文惠君解牛愿诸君快战
小题3:选出与例句句式一样的句子(2分)( )
例句:臣之所好者,道也。
A.苛政猛于虎也。
B.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赬”者也。
C.谁得而族灭也。
D.是何楚人之多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屈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默,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雎奋击,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人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惟独莒,即墨②。
(选自《战国策·燕策》)
注:①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②莒:齐邑,今山东省莒县一带。即墨:齐邑,今山东省度县东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卑身厚币:礼物
B.屈而事之指:心意
C.安事死马而五百金捐:捐献
D.燕王死问生吊:慰问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卑身厚币,招贤者②作《师说》贻之
B.①人趋己趋,则己者至②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C.①死马买五百金,况生马乎②不出,火
D.①于是昭王隗筑宫而师之②吾令人望其气,皆龙虎
小题3:下列句子表达的都是郭隗进谏艺术和进谏直接结果的一项是(   )(2分)
A.①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②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B.①臣闻古之人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②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C.①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②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D.①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②齐城之不下者,惟独莒、即墨
小题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燕王即位时,燕国已残破不堪,他决心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复兴国家,向侵略者报仇。
B.燕王复兴国家的大业是从尊重人才、广招贤士、虚心求教开始的。
C.郭隗认为,要报仇雪恨,只有广招贤才。
D.燕王实现了富国强兵和报仇雪恨的愿望,完全是他尊重人才的结果。
小题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3分)
译文:                            
(2)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