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仁...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许人,他自己也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但另一方面却又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两者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句话?(5分)
                                                                         
答案
不矛盾。孔子从不轻易许仁以人,那是因为实行仁德确实不容易,需要宽阔的胸襟和坚韧的意志,并且要终身行之,事实上也的确很少有人做到了仁的境界;但仁德又主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态度,只要克己复礼,坚守正道,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达到仁的境界。“我欲仁,斯仁至矣”说的就是一个人只要主观上树立起追求仁德的理想,并付诸行动,就一定能到达仁的境界。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肯定是不矛盾的。这两句话的关系是说与做的关系。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是孔子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这说明实行仁德确实不容易,需要宽阔的胸襟和坚韧的意志,并且要终身行之。“我欲仁,斯仁至矣”是说仁义并不是摸不着、看不到、很高远的。只要在观念上引发仁慈心,去爱别人,有一点爱心存在,就是仁爱的道理,就可达于仁道,不要去向外驰求。
点评: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核心考点
试题【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仁】;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子路率尔而对曰……”,众人对子路的“率尔而对”都持否定态度,包括孔子,以“夫子哂之”为证。你能否从子路自身出发并结合当代的社会形势作逆向思考,为“子路率尔而对”找点正当的理由?请分点表述。(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晏子治东阿三年,(齐)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注:上计: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员的治绩。
小题1:下列句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景公召而之曰数:责备
B.子退而自也察:考察
C.寡人将加大于子诛:责问,谴责
D.寡人无复焉与:干预
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臣请B.以贫民
C.食,足兵,民信之D.己欲立而
小题3:下列句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吾子为可B.寡人将加大诛
为己任虎兕出于柙
C.今子治D.君反迎而贺
欲洁其身,乱大伦        景公下席而谢之
小题4: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A.奚为于丘之门?B.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C.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D.人焉廋哉?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句:(8分)
(1)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
                                                                          
(2)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小题6:孔子不仅对在齐国为政的管仲充分肯定,对晏婴的评价也很高。请根据文段概括晏婴有哪些值得后人学习的政治品质。(不超过十个字)(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小题1: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夫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C.后世之谬其莫能名者传:传记
D.而又不随以怠:懈怠
小题2:选出“其”字用法与意义都相同的一项(      )(3分)
A.后世之谬传莫能名者视下也,亦若是则已
B.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欲加之罪,无辞乎
C.孰能讥之乎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
D.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工欲善事,必先利其器
小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没有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做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的结论他感到很惋惜。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句4分,共8分)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①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②令,缑氏安之。迁成皋令,将漕③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会吕嘉(南越丞相)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上贤之,下诏曰:“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直道者也。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昔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乃拜为御史大夫。
赞曰: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节选自班固《汉书》,有改动)  
注:①浑邪:人名。 ②缑氏:县名。③将漕:领送漕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者以闻:听闻、听到
B.人皆从式,式何故冤见:被
C.于是上久不式报:答复
D.上过其羊所,之善:认为……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卜式忠君爱民的一组是(   )
①臣生与人亡所争               ②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③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       ④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
⑤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     ⑥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②⑤⑥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子刘子自传
刘禹锡
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是时年少,名浮于实,士人荣之。及丁先尚书①忧,迫礼不死,因成痼疾。既免丧,相国、扬州节度使杜公领徐泗,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捧檄入告,太夫人曰:“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因白丞相以请,曰:“诺。”居数月而罢徐泗,而河路犹艰难,遂改为扬州掌书记。涉二年而道无虞,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
贞元二十一年春,德宗新弃天下,东宫即位。时有寒俊王叔文以善弈棋得通籍博望②,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奇之。如是者积久,众未知之。至是起苏州掾,超拜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翊日叔文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赐紫,贵振一时。予前已为杜丞相奏署崇陵使判官,居月余日,至是改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等。初,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唯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言然。三子者皆与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其所施为,人不以为非。
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诏下内禅,自为太上皇。后谥曰顺宗。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官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③。于是叔文首贬渝州,后命终死。宰相贬崖州,予出为连州。途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九年,诏征,复授连州。自连历夔、和二郡,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明年,追入充集贤殿学士,转苏州刺史,赐金紫,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行年七十有一,身病之日,自为铭曰:
不夭不贱,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数之奇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寝于北牖,尽所期兮。葬近大墓,如生时兮。魂无不之,庸讵知兮!
(选自《刘梦得文集》有删改)
注:①先尚书:指刘禹锡的父亲。②通籍博望:可出入太子(唐顺宗)的宫苑。③建桓立顺,功归贵臣:东汉顺帝为宦官所拥立。后梁冀进毒弑质帝迎立桓帝。贵臣指宦官。这两句暗示了顺宗之死为宦官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间岁:隔了一年
B.上大奇之奇:以……为奇
C.能以口辩移人移:调动
D.时上素被疾被:遭受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刘禹锡“重屯累厄”(多灾多难)的一组是(3分)
①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   ②及丁先尚书忧,迫礼不死,因成痼疾
③如是者积久,众未知之         ④予出为连州
⑤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       ⑥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
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④⑥D.①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禹锡为父守丧期满后,宰相杜佑因为与他熟识,请他出任掌书记,但他告知母亲后,由于母亲的反对,又请求调任其它地方。
B.王叔文出身寒微,才华出众,因擅长下棋得以与太子亲近,进而与太子讨论国家
大事。太子即位后他得到重用。顺宗去世后因宦官掌权,他最先被贬谪。
C.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和作者关系亲近,作者经常去拜访他们,称赞王叔文有才能,他们也同意作者的看法。
D.刘禹锡在71岁时,感到生命将尽,便为自己写铭文一篇,感慨自己一生命运多舛,但心怀坦然。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年少,名浮于实,士人荣之。(5分)
译文:                                                                 
(2)既得用,其所施为,人不以为非。(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