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材料一:GDP是国家或地区内的居民在一年内所生产或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的总和,但是,资源消夏与污染大环境的成本并未在一般的GDP核算中得到反映,甚至破坏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GDP是国家或地区内的居民在一年内所生产或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的总和,但是,资源消夏与污染大环境的成本并未在一般的GDP核算中得到反映,甚至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也能增加为GDP作出“贡献”。因此,在GDP中扣除资源消夏与环境污染之后的“绿色GDP”,更能反映经济增长的真实状态。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新概念。国务院发布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要求,从2008年起,“绿色GDP”将成为考核官员绩效的指标,对地方省级官员将实行“一票否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环保总局重视“绿色GDP”考核的正确性。(12分)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GDP是国家或地区内的居民在一年内所生产或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的总和,但是,资源消夏与污染大环境的成本并未在一般的GDP核算中得到反映,甚至破坏资】;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5分)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生产状况

注:美、日、英三个发达国家海洋经济绝对值分别是我国的14、13和5倍,其海洋产值占GDP的比重平均高出我国0.2—1.8个百分点。
材料二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明显,广东、山东和上海占到全国海洋产值的53%以上;海洋开发仍以利用自然资源为主,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占全部海洋产业增加值的77%,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产值只占5%左右;海洋经济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比较严重。
材料三 有同学搜集资料了解到,我国拥有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在内的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然而在我国公民海洋观念淡薄,缺乏海洋国土意识。对此同学们在校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只有63%的同学知道我国的领海也是国土的一部分,而对于这部分国土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的只有23%,甚至有10%的同学表示对此完全不了解。
材料四 某同学提出:海洋也是外交的战场。并提供了下列材料作为佐证:近年来,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对我国部分领海提出了领土要求,对此,我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如对日本所提出的所谓“冲之鸟礁”划界案、越南和马来西亚所提出的南海划界案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同印尼等周边国家开展多项实质性合作项目,与马来西亚签署了政府间海洋科技合作协议等。
材料五 山东加快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强化全省的海洋意识,按照陆海统筹原则,优化海洋产业布局,促进海洋三次产业、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洋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相协调,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
(1)描述图所示经济信息;(3分)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措施。(6分)
(2)该同学认为: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势在必行。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强化人们的海洋意识?(6分)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上述做法的合理性?(4分)
(4)山东加快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思路是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的?(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继2009年美国对中国轮胎、部分油井管等钢铁产品实行贸易保护之后,2010年,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贸易制裁更加剧烈,制裁内容也从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不断转向劳动和技术密集并重型的产品。对此,中方坚决反对,并对其有悖于WTO规则的做法与美方进行交涉,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利益。
(1)指出材料中美国实行的贸易政策及其违背的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4分)
(2)如果以“我国要积极应对贸易保护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为题写一篇时政评论,请结合材料列出要点。(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 【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材料一 市场经济从一开始就离不开诚信。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认为,“如果人类没有基本接受的道德规则的话,社会将会崩溃”,“没有公正就没有市场经济”。
材料二 今天市场经济的发展再次考验了人们的诚信意识: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严重伤害群众身体健康,也让企业自己名誉扫地,损失惨重。我国食品行业经历着史无前例的诚信危机。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诚信对发展市场经济的意义。(4分)
(2)请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失信行为,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同自然界是紧密相连的,自然界生产环境的好坏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实践证明:"黄"化:荒漠化-----生产资源枯竭——贫困化是一种循环,"绿"化:环境美化——生态资源富足----——小康化也是一种循环。 (1)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一中两种不同循环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二: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呼吁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并不相同,按时间顺序发展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初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再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如今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不同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2)针对材料中发展观的认识演化过程,有人说:“真理会因人因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的“痛”与“快”】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当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后世博时代,我们的城市正变得更发达、更多彩时,交通拥堵如“首都变成首堵”, “交通两难”成为城市“癌症”、 有报道“15城市因堵车每天损失近10亿”等等诸多“城”长烦恼也在困扰着我们。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城市的“痛”与“快”。(8分)
材料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城市汽车拥堵情况也随之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市民提倡绿色出行、尽量少用私家车,网络拼车现象风声水起,许多有车一族积极加入“低碳出行、我先行”的队伍中,但也一些私家车主认为,缓解交通拥堵的难题是政府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更没理由让自己少用私家车。
(2)结合材料二,你怎样认识私家车主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冲突?(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