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某同学平衡摩擦力时是这样操作的:将小车静止地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如图乙,直到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木板向下滑动为止。请问这位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当如何进行?答: 。
(2)如果这位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然后不断改变对小车的拉力F,他得到M(小车质量)保持不变情况下的a-F图线是下图中的 (将选项代号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Hz。下图是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若用s1、s2、s3、s4以及f来表示小车加速度,则其计算式:a= 。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3);0.60m/s2
解析
试题分析:(1)该同学的操作不正确,正确的操作应该为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
(2)根据牛顿定律a-F关系为:,但因为此同学在对小车不加力的情况下,小车就能加速下滑,则图线应该是C;
(3)因为
根据
,
所以
代入解得:;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可求得a=0.60m/s2 .
核心考点
试题【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1)某同学平衡摩擦力时是这样操作的:将小车静止地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把木板不】;主要考察你对弹力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在探究“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要使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操作中必须满足_______;要使小车所受合外力一定,操作中必须满足__________。
实验时,先测出小车质量m,再让小车从靠近光电门甲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改变小车质量m,测得多组m、t的值,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出图线。下列能直观得出“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图线是________。
(2)如图甲,抬高长木板的左端,使小车从靠近光电门乙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和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0,改变木板倾角,测得多组数据,得到的F-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实验中测得两光电门的距离L=0.80 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1=0.34 kg,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则图线的斜率为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不能忽略,测得的图线斜率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测量 (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本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A.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
B.B点离地面的高度h2
C.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m2
D.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r
(3)经测定,g,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它条件不变,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请你用已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出被碰小球平抛运动射程的最大值为 。
(4)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实验小组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造,如图所示。在水平槽末端与水平地面间放置了一个斜面,斜面的顶点与水平槽等高且无缝连接。使小球1仍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重复实验步骤1和2的操作,得到两球落在斜面上的平均落点M′、P′、N′。用刻度尺测量斜面顶点到M′、P′、N′三点的距离分别为l1、l2、l3。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A.只需记录拉力的大小 |
B.拉力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
C.图3中F′表示理论的合力,F表示实验测出的合力 |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并作出多个平行四边形,但每个四边形中的O点位置不一定相同 |
(1)该同学在实验前准备了图中所示的实验装置及下列辅助器材:
A.交流电源、导线
B.天平(含配套砝码)
C.秒表
D.刻度尺
E.细线、砂和小砂桶
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填代号)。
(2)打点计时器在小车拖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以此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其中一部分纸带上的点迹情况如图甲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测得A点到B、C点的距离分别为x1=5.99cm、x2=13.59cm,则在打下点迹B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B= m/s;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验证“质量一定,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 。
(1)实验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斜槽轨道尽量光滑以减小误差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入射球A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D.两球的质量必须相等
(2)测量所得入射球A的质量为mA,被碰撞小球B的质量为mB,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A从斜轨上的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点的位置P,测得平抛射程为OP;再将入射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B相撞,分别找到球A和球B相撞后的平均落点M、N,测得平抛射程分别为OM和ON。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 时,即说明两球碰撞中动量守恒;如果满足表达式 时,则说明两球的碰撞为完全弹性碰撞。
(3)乙同学也用上述两球进行实验,但将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装:如图所示,将白纸、复写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条上,用来记录实验中球A、球B与木条的撞击点。实验时,首先将木条竖直立在轨道末端右侧并与轨道接触,让入射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撞击点为B′;然后将木条平移到图中所示位置,入射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确定其撞击点P′;再将入射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与球B相撞,确定球A和球B相撞后的撞击点分别为M′和N′。测得B′与N′、P′、M′各点的高度差分别为h1、h2、h3。若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 时,则说明球A和球B碰撞中动量守恒。
最新试题
- 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是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空气C.汽水D.石油
- 3当一列波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发生了明显的衍射现象。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该波的频率将发生改变B.该波的
- 4重为1000N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10m,小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3倍,则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
- 5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A、B、C三点中,表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是______。 (2)图中黄河两条最大支流的名称
-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5分)漂泊是“行遍天涯千万里”的豪情,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意,是“夜半钟声到客船”
- 7I can speak English, but _____. [ ]A. very much B. a lot
- 8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1)(2分)在图示装置中,①是固定
- 9近年来,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备受我国年轻人的青睐,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日益受到冷落。为此,在专家、人大代表的建议
- 10 ***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狠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
热门考点
- 1在宇宙和微观世界中,空间尺度大小各异,大到宇宙,小到夸克,以下四种物质尺度最小的是[ ]A.电子 B.银河系C.
- 2一昼夜的时间为86 400s,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8.64×104sB.86.4×103sC.864×102
- 34名男生和4名女生随机地排成一行,有且仅有两名男生排在一起的概率是( )A.37B.314C.128D.156
- 4背诵默写。①______________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②______________
- 5地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 )A.非洲B.南美洲C.南极洲D.欧洲
- 6在地下2 900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可推测地球的内部圈层中为液体的是 ( )A.软流
- 7椭圆x216+y2m=1过点(2,3),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F1、F2的距离之差为2,(1)求椭圆方程(2)试判断△PF
- 8以下不是我国地势、地形特点的是( )A.西高东低B.三级阶梯分布C.中间高四周低D.山区面积广大
- 9下面这段有关火烧圆明园的叙述中有三处错误,请你指出并加以改正。 1861年,八国联军进逼北京,清朝皇帝逃往西安。联军一路
- 10如果点C在AB上,下列表达式①AC=AB;②AB=2BC;③AC=BC;④AC+BC=AB中, 能表示C是AB中点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