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迈向一个世界政府》节选自爱因斯坦致希伯莱大学的信(1946.3)
材料二 参加第二届联合国大会的五十五国政府的代表无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最近两年之中——从取得对轴心国势力的胜利开始——在阻止战争方面,或是在就控制原子能以及在为重建遭受毁坏地区进行经济合作达成协议的方面,都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
联合国不应因这些而受到谴责。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所具有的力量都不会比宪章赋予它的势力更强大,也不会比它的成员国对它所希望的更强大。事实上,只要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意识到联合国仅仅是达到最终目标——确立为保持和平而被赋予充份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的超国家的权威——的过渡组织,联合国就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有用的机构了。
——节选自爱因斯坦《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1947)
⑴依据材料,概括爱因斯坦的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及解决办法。(9分)
⑵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爱因斯坦的认识。(6分)
答案
⑴形势:世界面临(破坏性)核武器的威胁;(3分)
当时的联合国不具备实现国际安全的军事力量与法律基础;(3分)
办法:在联合国框架基础上,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或由联合国过渡到世界政府)(3分)
⑵是一位反战和平的倡导者;(3分)
是一位敏锐的、持批评态度的观察者;关注时事并提出积极构想。(3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 现在拥有的破坏性武器使地球上不存在任何一块可以免于突然性的总毁灭的地方。逃脱这一命运的惟一希望在于通过超国家的方式来确保和平。必须创建一个能够通过司法仲】;主要考察你对牛顿、爱因斯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材料一 “如果京张铁路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因为中国工程师将不会再被人们所信赖,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詹天佑给美国老师的信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修建铁路8200千米,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修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千米,占总比率的14%。
材料三 著名教育家罗家伦在谈到詹天佑早年决心投身铁路事业时说:“我们应当回想那时侯中国的朝廷、社会是如何的保守愚蒙,对于新器新知是如何的深闭固拒。光绪二年(1876年),詹氏虚年16岁,正进到美国纽海芬的海滨中学读书的时候,国内由吴淞通到上海的小铁道,方才行车,当地读圣贤书的士绅,领导着愚昧的民众,认为这件怪东西破坏了风水,危险到生命,居然把它全行拆毁,并且主张要把铁轨投入海中。在国内这种昏暗的气氛之中,这个聪明却是不善言辞的孩子,居然去学这套万人咒骂的东西,不为动摇。回国以后,也决不改业,专心致志要为中国建筑重要的铁路路线而努力。在伶俐的人看来,以为‘其愚不可及也’,在这位笨人则以为‘愚公移山’是可能的。”
请回答:
(1)阅读材料,概括阻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因素有那些?(8分)
(2)结合材料,谈谈***为什么称赞詹天佑是“中国人的光荣?”(7分)
小题1:下列有关右图所反映的问题表述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倡导并直接参与了原子弹的研究 |
B.爱因斯坦认识到核战争的极端危害性 |
C.爱因斯坦预见到了未来的核战争 |
D.爱因斯坦的理论研究成为打开核能源理论的金钥匙 |
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 B.《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
C.《新华夏海的起源》 | D.《地质力学概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