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同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摺》
材料二 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以今论之,约有数端;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中华之聪明智巧,必在诸夷之上,往时特不之用耳。
——冯桂芬(早期维新派)《制洋器议》
材料三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孙中山《兴中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中李鸿章、冯桂芬、孙中山等人认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分别有哪些?为此,他们分别采取了 哪些措施或提出了什么主张? 
(2)在中国近代落后原因的分析中,你认为哪一种分析更符合史实?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
(1)李鸿章:技术、机器和武器等方面落后于列强。措施:学习外国技术,兴办军事工业;掀起洋务运动。冯桂芬:中国人不如外国人或中国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力,君臣同心,名实相符。措施或主张:改革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孙中山:清政府腐败,制度落后。措施:发动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2)孙中山的分析比较符合史实。理由: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反侵略战争失败;清朝君主专翻的统治制度落后;一些改革都因清政府腐朽而最终失败。
解析
第(1)问主要根据材辩分析概括他们三个人的观点,他们的措施和主张要结合教材分折目答。李鸿章和孙中山的主张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冯桂芬材料里有注释是早期维新派,再结合材料归纳出他的主张即可。第(2)问比较简单,当然孙中山的分析更符合史实。
核心考点
试题【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史学界一般认为,应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观点,在中国近代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中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回答:
(1)据它们的作用和影响说明各派的观点在中国近代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代表了社会进步的什么方向。
(2)简要概括这一系列思想的变化给后人的深刻启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广东汕头市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28)阅读下列材料: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完成:
(1)材料中“第二次失败”和“‘自强’运动”分别指什么?
(2)材料中“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3)你是否同意作者“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天择~物竞”“竞存”和“淘汰”等词汇常见于报端,这些词汇被人们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
A.进化论已被中国民众普通接受B.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C.维新运动成为时代潮流D.严复是读书人心目中的楷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主要的教育贡献是
A.探索研究教育理论
B.主张“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目标
C.推行城市平民教育
D.提倡乡村教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王道政治使大原。”-------陈独秀
(1)“三纲之说”和“王道政治”具体指什么而言?(2分)结合时代背景,可以推测出陈独秀对儒学持何种态度?(1分)请说明你的理由(1分)。
材料二:惟自共和以来,百神废祀,乃至上帝不报本,孔子停丁祭。天坛鞠为茂草,文庙付之榛荆。……礼坏乐崩……呜呼,中国数千年以来未闻有此大变也。
——康有为
(2)近代“共和”是什么时候开始的?(1分)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1分)该文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心情?(1分)
材料三:“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陈独秀
(3)“维新”和“帝制”分别是指什么?(1分)从材料可以看出陈独秀在思索什么? (1分)有何行动?(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