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王安石变法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宋神宗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 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与客观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
材料三 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而稍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国用以足也。
(1)材料一反映北宋什么社会现象?(5分)
(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结果?(7分)
答案
(1)北宋中期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兼并中小商贩,阻碍商品交换。(5分)
(2)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买出。(3分)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商人囤积居奇的现象,有利于物价稳定和商品交流,增加政府收入。(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考查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和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
第(1)问据材料一概括,通过阅读确定反映社会现象的主要语句:“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即减价出售)失业。”措施也能据材料一得出。第(2)问“结果”首先据材料回答,从材料二可以得出“抑制了商人囤积居奇现象”,从材料三可以得出“控制了市场物价、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然后据课本知识回答“由于保守派反对,最后这些措施被废除。”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考的比较细。考试中往往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目的和影响等。王安石是在北宋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的情况之下进行的,主要内容就是理财上。包括: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但是遭到了大官僚的抵制最终失败。
核心考点
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宋神宗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主要考察你对王安石变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就食他郡,可以舒转漕之急……犹人之血脉,不及则枯,聚则疽,分使就食,亦犹血脉流通之势也。
——宋·王安石《与马运判书》
材料三 盖聚天下之人,不可以无财,理天下之财,不可以无义。夫以义理天下之财,则转输之劳逸不可以不均,用度之多寡不可以不通,货贿之有无不可以不制,而轻重敛散之权不可以无术。……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无,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民力,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矣。
——宋·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制》
材料四 熙宁变法中“择术”与“理财”的结合作为“内圣外王”在现实中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是儒学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与转折。
——张琴《论王安石“择术”与“理财”思想的统一:王安石熙宁变法思想轨迹寻问》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北宋“积贫”原因是什么?(2分 )
(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的理财主张。(2分)这体现了王安石变法怎样的指导思想?(1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均输法”和“市易法”的相关内容,指出王安石的理财政策?(1分)这种政策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王安石的“理财”观点体现了哪些儒家思想?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A.汉武帝改革B.宋代王安石变法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D.北魏孝文帝改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图中现象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强化了中央集权B.造成冗兵冗费
C.削弱了武将权力D.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收入的是
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克服军队中“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带来的弊端,王安石采取的措施是
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更戍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